大一生化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3577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一生化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一生化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一生化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一生化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一生化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大一生化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大一生化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大一生化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一生化习题.docx

《大一生化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一生化习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一生化习题.docx

大一生化习题

磷氧比:

当底物磷酸化时,每消耗一个氧原子所消耗的用于ADP生成ATP的无机磷酸中的磷原子数。

蛋白质的等电点:

当蛋白质溶液在某一定pH值时,使某特定蛋白质分子上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成为两性离子,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也不向阴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值即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变构效应:

有些酶分子表面除了具有活性中心外,还存在被称为调节位点(或变构位点)的调节物特异结合位点,调节物结合到调节位点上引起酶的构象发生变化,导致酶的活性提高或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变构效应。

酶的专一性:

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或一类结构相似的物质,促使其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这种特性称为酶的专一。

磷酸戊糖途径:

是指糖从6-磷酸葡萄糖开始,不经过糖酵解和柠檬酸循环,直接将其分解为核糖,同时将能量以一种还原力的形式贮存,供机体生物合成时使用。

这个途径称为磷酸戊糖途径。

冈崎片段

DNA双链中,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不同的单链,其在合成时,先形成小的DNA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减色效应

DNA复性后紫外吸收减少的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酶原激活

没有活性的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酶的过程。

底物水平磷酸化:

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氨基酸的等电点

当氨基酸溶液在某一定pH值时,使某特定氨基酸分子上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成为两性离子,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也不向阴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值即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呼吸链

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序的传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

肽键

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之间脱去一分子水相互连接而成的化学键叫肽键。

尿素循环

尿素循环也称鸟氨酸循环,是将含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氨转变成尿素的过程,有解除氨毒害的作用。

同工酶

存在于同一种属或不同种属,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或同一组织、同一细胞,具有不同分子形式但却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的一组酶,称之为同工酶。

氧化脱氨基

氨基酸在酶的作用下,先脱氢形成亚氨基酸,进而与水作用生成酮酸和氨的过程。

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是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并伴随着ATP生成的一系列反应,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的途径。

分子病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突变,使蛋白质生物功能下降或丧失,而产生的疾病被称为分子病。

增色效应:

当核酸分子加热变性时,其在260nm处的紫外吸收会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增色效应。

盐析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以破坏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称为盐析。

核酸的变性

当呈双螺旋结构的DNA溶液缓慢加热时,其中的氢键便断开,双链DNA便脱解为单链,这叫做核酸的“溶解”或变性。

氮平衡

正常人摄入的氮与排出氮达到平衡时的状态,反应正常人的蛋白质代谢情况。

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之间脱去一分子水相互连接而成的化合物叫肽

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和多肽分子中肽键在稀碱溶液中与硫酸铜共热,呈紫色或红色,称为双缩脲反应。

酮体:

脂肪酸在肝细胞中的氧化不很完全,经常出现一些脂肪酸氧化的中间产物,即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统称为酮体。

糖异生:

由非糖前体合成葡萄糖的过程。

Tm值:

当核酸分子加热变性时,半数DNA分子解链的温度称为熔解温度,用Tm值表示。

核酸的复性:

在一定条件下,变性DNA单链间碱基重新配对恢复双螺旋结构,伴有A260减小,DNA的功能恢复。

 

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有何特点

①核糖体更大,真核细胞核糖体为80s。

②起始密码子:

真核生物只有一种起始密码子,他的上游也没有富含漂亮的顺序,但mRNA的5端由帽子结构,真核生物mRNA通常为单顺反子。

③起始tRNA真核生物合成蛋白质的起始氨基酸为甲硫氨酸。

④辅助因子:

真核生物起始因子有10多种,延长因子有2种。

⑤80s复合物:

真核生物形成80s复合物的顺序与原核生物形成70s起始复合物不同,所需要的起始因子也更多。

⑥肽链的终止和释放:

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终止与释放只需要一种终止因子,并且需要GTP功能。

何谓三羧酸循环它有何特点和生物学意义

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是指在线粒体中,乙酰CoA首先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然后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乙酰基被氧化分解,而草酰乙酸再生的循环反应过程。

三羧酸循环的特点:

①循环反应在线粒体中进行,为不可逆反应。

②每完成一次循环,氧化分解掉一分子乙酰基,可生成10分子ATP。

③循环的中间产物既不能通过此循环反应生成,也不被此循环反应所消耗。

④三羧酸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生成两分子CO2。

⑤循环中有四次脱氢反应,生成三分子NADH和一分子FADH2。

⑥循环中有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一分子GTP。

⑦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是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是有机体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途径

是糖、脂、蛋白质等物质代谢和转化的中心枢纽

形成多种重要的中间产物

是发酵产物重新氧化的途径

DNA热变性有何特点Tm值表示什么

将DNA的稀盐溶液加热到70~100℃几分钟后,双螺旋结构即发生破坏,氢键断裂,两条链彼此分开,形成无规则线团状,此过程为DNA的热变性,有以下特点:

变性温度范围很窄,260nm处的紫外吸收增加;粘度下降;生物活性丧失;比旋度下降;酸碱滴定曲线改变。

Tm值代表核酸的变性温度(熔解温度、熔点)。

在数值上等于DNA变性时摩尔磷消光值(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变化值半数时所对应的温度。

解释磺胺类药物的抑菌机理。

磺胺类药物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有效药物。

它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而不伤害人和畜禽。

细菌体内的叶酸合成酶能够催化对氨基苯甲酸变成叶酸。

磺胺类药物,由于与对氨基苯甲酸的结构非常相似,因此对叶酸合成酶有竞争性抑制作用。

人和畜禽能够利用食物中的叶酸,而细菌不能利用外源的叶酸,必须自己合成。

一旦合成叶酸的反应受阻,则细菌由于缺乏叶酸,便停止生长繁殖。

因此,磺胺类药物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作用,而不伤害人和畜禽。

DNA与RNA的一级结构有何异同

DNA的一级结构中组成部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核苷酸残基的数目有几千至几万个;而RNA的组成成分是核糖核苷酸,核苷酸的数目仅有几十个到几千个。

另外在DNA分子中A=T,G=C;而在RNA分子中A≠T,G≠C。

二者的共同点在于:

它们都是以单核苷酸作为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残基之间都由3`5`磷酸二酯键相连而成。

NAD、NADP是何种维生素的衍生物它们是何种酶类的辅酶在催化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①NAD、NADP是维生素PP的衍生物。

②它们是脱氢酶类的辅酶,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③在反应中作为氢和电子的受体或供体,起着递氢递电子的作用。

从复制、转录和翻译看,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准确性是如何保持的

在复制中,保持其复制准确性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复制是以亲代DNA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进行的,亲本保证了子代DNA与亲代DNA核苷酸序列相同。

第二,DNA聚合酶Ⅲ具有模板依赖性,能根据模板碱基顺序选择相应的碱基配对,万一发生差错,DNA聚合酶Ⅲ有3,-5,外切酶活性,切除错配的碱基并选择正确的碱基继续进行聚合,即使如此,也有10-4的错配率。

第三,参与DNA复制活动的DNA聚合酶Ⅰ有3,-5,外切酶活性,有纠正错配碱基的校正功能,一旦错配发生,该酶即切除错配碱基并填上正确碱基使错配率减低至10-6.再经过细胞内错配修复机制,可使错配减少至10-9以下。

在转录过程中,RNA合成酶是严格以DNA为模板进行作用的,并且在转录过程中有各种因子参与作用,以保证其准确性。

保证翻译准确性的关键有两方面因素:

一是氨基酸与tRNA的特异结合,依靠,氨酰-tRNA合成酶的特异识别作用而实现;二是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特异结合,依靠互补配对结合实现,也有赖于核糖体的正确构象。

1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产生多少ATP

酵解阶段:

2ATP→2ATP

2×1NADH→3ATP或5ATP

丙酮酸氧化:

2×1NADH→5ATP

三羧酸循环:

2×1GTP→2ATP

2×3NADH→15ATP

2×1FADH2→3ATP

总计:

32ATP或30ATP

举例说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①镰刀型贫血病中,发现其第六位的Glu被Val所替代,导致其血细胞的病变

②研究细胞色素C发现,同源蛋白质中其氨基序列越相似,其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

③酶原激活:

胃蛋白酶原切除N端42个氨基酸后形成活性中心及其他空间构象,转变为具水解蛋白质活性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原切除N端6个氨基酸后形成活性中心及其他正确构象,转变为具有水解活性的胰蛋白酶。

④蛋白构象疾病:

疯牛病,由于朊病毒蛋白(PrP)构象改变导致蛋白质聚集,形成抗蛋白水解酶的淀粉样纤维沉淀。

如何将分子量相同的单链DNA与单链RNA分开。

(1)用专一性的RNA酶与DNA酶分别对两者进行水解。

(2)用碱水解。

RNA能够被水解,而DNA不被水解。

(3)进行颜色反应。

二苯胺试剂可以使DNA变成蓝色;苔黑酚(地衣酚)试剂能使RNA变成绿色。

(4)用酸水解后,进行单核苷酸的分析(层析法或电泳法),含有U的是RNA,含有T的是DNA。

简述DNA双螺旋结构要点

①:

两条单链DNA反向平行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沿某一主轴盘绕而成,一条5′3′,一条3′→5′

②:

每一圈螺旋由10个碱基组成,螺距为,两个碱基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直径2nm。

③:

维持双螺旋结构的键主要是氢键和碱基堆积力。

④:

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磷酸和戊糖位于外侧,碱基平面垂直于主轴,戊糖平面于碱基平面垂直。

简答α—螺旋结构要点。

a-螺旋(a-Helix)

(1)、多个肽键平面通过α-碳原子旋转,主链绕一条固定轴形成右手螺旋。

(2)、每个氨基酸残基上升一圈,相当于。

(3)、相邻两圈螺旋之间借肽键中C=O和N-H形成许多链内氢健,即每一个氨基酸残基中的NH和前面相隔三个残基的C=O之间形成氢键,这是稳定α-螺旋的主要键。

 

(4)肽链中氨基酸侧链R,分布在螺旋外侧,其形状、大小及电荷影响α-螺旋的形成。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包括几大步骤

①氨基酸的活化②转录的起始③肽链的延伸

④转录的终止⑤新生肽链的折叠与加工

磷酸戊糖途径有什么生理意义

(1)是体内生成NADPH的主要代谢途径

(2)是体内生成5-磷酸核糖的唯一代谢途径

体内合成核苷酸和核酸所需的核糖或脱氧核糖均以5-磷酸核糖的形式提供,这是体内唯一的一条能生成5-磷酸核糖的代谢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是体内糖代谢与核苷酸及核酸代谢的交汇途径。

(3)通过磷酸戊糖途径中的转酮醇基及转醛醇基反应,使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庚糖在体内得以互相转变。

比较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和β-氧化的异同点。

(1)进行部位:

氧化在线粒体,合成在胞液

(2)酰基载体:

氧化的酰基载体是辅酶A,合成的酰基载体是酰基载体蛋白

(3)所需辅酶:

氧化是FAD和NAD+,合成是NADPH

(4)β-羟基中间物的构型:

氧化是L型,合成是D型

(5)促进过程的能量状态:

氧化为高ADP水平,合成为高ATP水平

(6)CO2的需要:

氧化不需要CO2,合成需要CO2

(7)合成或降解的方向:

氧化是羧基端向甲基端,合成是甲基端向羧基端

(8)酶系统:

脂肪酸合成酶系为多酶复合体,而不是氧化酶。

简述DNA复制的过程。

DNA复制从特定位点开始,可以单向或双向进行,但是以双向复制为主。

由于DNA双链的合成延伸均为5′→3′的方向,因此复制是以半不连续的方式进行,可以概括为:

双链的解开;RNA引物的合成;DNA链的延长;切除RNA引物,填补缺口,连接相邻的DNA片段。

乙酰CoA的来源及转运

来源(线粒体)

线粒体内的丙酮酸氧化脱羧(糖代谢)

脂肪酸的β-氧化

氨基酸的氧化

转运(线粒体→细胞质)

柠檬酸穿梭(三羧酸转运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