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5067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7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 1.docx

通用技术知识点必修11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知识点:

第一节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一、技术的产生

技术是有目的性的,技术的产生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试举出几项满足人们需求和愿望的技术,填入下表,并和同学们进行讨论、交流。

技术项目内容或产品名称

满足了人们什么需求和愿望

电话

远距离信息交流

电视机

远距离图像及信息交流

风洞

飞机及航天器实验

计算机技术

信息交流、存储、传输

二、技术的内涵

技术是伴随着人类的劳动而产生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不断发展,其内涵不断扩展,人们对技术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在古代,技术仅仅是指个人的_技术__和技能。

在手工业生产条件下,技术是指手艺人世代相传的制作方法、手段和配方等。

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以及世界范围的三次技术革命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逐步丰富了技术的内涵。

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纺织机械和蒸汽机的发明。

第二技术革命的标志是内燃机和电机的发明。

第三次技术革命是以核能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为标志。

什么是技术?

技术:

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的总和。

通用技术:

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针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和迁移价值的技术。

三、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技术的自然属性:

从本质上看,技术是对客观自然规律的应用,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这就是技术的自然属性。

2、技术的社会属性:

技术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是由人掌握、控制和使用的;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这就是技术的社会属性。

四、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我们习惯把技术与科学联系在一起,统称为科学技术。

1、技术与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1)技术表现为劳动者的技能、生产过程的物质手段、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等,是生产的组成部分,它是直接的生产力,具有实践性(实践性)

(2)科学是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与生产不发生直接联系

(3)科学只有利用技术作为中介,才能转化为生产力(中介性)

(4)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2、科学技术两者的区别

(1)科学与技术的含义不同。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

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知识技巧和物化成果。

(2)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形式不同

科学成果一般为理论、概念、定律、规则、论文等,一般不具有商业性。

技术成果一般以工艺流程、设计图、操作方法等形式出现,成果可以商品化。

(3)科学与技术的任务不同。

科学的基本任务是认识世界,有所发现,以增加人类的知识财富。

科学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技术的基本任务是改造世界,有所发明,以创造人类的物质财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技术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4)科学与生产不发生直接的联系,而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技术离开了实践,就无法体现其价值。

科学与技术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二节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技术创新表现为两种形式: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一、技术发明

技术发展的灵魂是创新,技术发明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二、技术革新

技术革新本身并不是发明,而是在别人的技术发明(现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某些改进,使其完善、提高,以适应各种新的需求。

技术革新的两种形式:

A、功能由单一到多功能化,其技术原理的整体性没有改变,只是技术功能发生了局部性变化。

B、其技术原理和功能基本不变,但其产品结构、形状发生了某些变革,性能有所增强。

三、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

第三节技术的两面性

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本身并无正面、负面之分。

但是技术应用过程中,给人类带来财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也可能给人类造成危害。

这就是技术应用的两面性。

一、技术应用推动社会发展

“技术是历史的发动机”。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给人类不断带来进步、财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发展。

二、技术造成的负面影响

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

全球变暖、臭氧空洞、酸雨、有害废弃物。

三、发展新技术、造福全人类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第四节知识产权及其保护

1、知识产权是指智力的创造性劳动取得成果后,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

《民法通则》规定知识产权包括:

公民、法人享有的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使用权、发明权和其他技术成果权。

2、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按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它是一种财产权,受国家法律保护。

专利的特性:

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的种类:

■发明专利指技术含量高,花费创造性劳动多的新产品及其制造方法、使用方法。

保护期限20年。

■外观设计专利指涉及产品形状、图案、色彩及其结合的、富有美感且适合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保护期限10年。

■实用新型专利指对产品的构造、形状的技术改进。

保护期限10年。

3、专利申请的原则:

先申请原则。

专利申请的途径:

一是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或通过挂号邮寄申请文件方式申请、二是到专利事务所委托专利代理人代办专利申请。

4、专利申请文件:

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摘要、说明书附图、摘要附图。

5、专利申请步骤:

写好专利文件递交专利文件并交纳申请费专利局审查文件批准专利领取专利证书并交纳年费及证书费。

6、专利侵权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①停止侵权;②公开道歉;③赔偿损失。

习题检测

1、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

A、信息技术 B、体现信息性和专业性的技术

C、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 D、专业技术

2、下列活动中,属于技术活动的是()

A、居里夫人发现镭B、成功培育出克隆绵羊“多莉”

C、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D、伦琴发现X射线

3、下列活动是科学活动的是()。

A、蒸汽机的发明B、B超技术

C、万有引力的发现D、摄像技术的发明

4、电池的发明解决了人类的很多动力问题,但是电池的废旧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说明了技术()

A、目的性B、创新性C、综合性D、两面性

 5、在人类历史上,总是有人幻想设计“永动机”,以提供“没有本钱的能源”。

“永动机”的想法一直持续了几百年,无论是从物理的方法,还是化学的方法,都没有成功,这样的设计为什么会失败(     )。

A、它们不符合技术的创新性原则        B、它们不符合技术的规范性原则

C、它们违反了技术的科学性原则        D、它们不符合技术的专利性

6、徐明设想要对自己使用的普通手机进行改造,既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手电照明功能,以方便夜间行路照明。

这种改造属于(  )。

A、原理创新  B、功能扩展   C、新技术应用  D、外观设计

7、助听器的发明体现了技术的(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专利性

8、人类生活中,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便有(  )的产生

 A、农耕技术  B、食品加工技术  C、纺织缝制技术    D、通信邮电技术

9、B超技术的不良使用,从而导致男女比例的失衡,这主要体现技术的(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两面性   D、专利性

10、MP3制造技术使得人们享受生活,享受音乐带来了方便。

而耳机从大到小微型化,说明了这一技术的(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专利性

11、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能源技术的发展,应以(  )为目的

A、快速发展   B、可持续发展   C、稳步发展   D、缓慢发展

12、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人类:

“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得胜利,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都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A、技术具有目的性  B、技术具有两面性 

C、有了技术人类可以陶醉自然D、技术的未来在于人类对自然界得胜利

13、某同学制作一个小书架需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这说明了技术的(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14、电池的发明解决了人类的很多动力问题,但是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了旧大的破坏,说明技术的(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15、计算机经历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变革,这主要体现技术的(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两面性   D、专利性

16、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不受侵犯,该公司应进行技术的(  )保证

A、目的性    B、专利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17、下列活动是科学活动的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万有引力的发现 C、 B超技术  D、摄像技术的发明

18、专利的申请和获得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专利局审查文件

(2)递交申请并交纳申请费(3)写好专利文件 (4)领取专利证书。

 正确的顺序是(  )

 A、 1---2----3----4  B、 3----2---1---4   C、1---3---2---4  D、2---4---3---1

19、某同学设计出可折叠的饮水杯,并申请了国家专利,他申请的专利类型是(  )

A、发明专利    B、外观设计专利     C、实用新型专利

20、接上题,该专利的保护期限为(  )

  A 、20年    B、 10年   C 、5年     D、 25年

21、人们发现了电磁感性原理,并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只有通过技术活动,根据这一原理设计制造出发电机,从此人们才进入电器时代,这说明技术具有(  )

 A、综合性    B、实践性    C、中介性    D、双重性            

第二章步入设计殿堂

知识点:

第一节揭开设计的面纱

一、什么是设计?

设计就是从确定的目标出发,经过一定的规划、分析和决策,产生相应的文字、数据、图形等信息的过程。

设计其实就是问题求解的计划过程。

二、设计的一般过程:

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原型或模型——优化设计方案——编写产品说明书

三、设计的特点:

1、设计的源泉是人类的需求2、设计的本质是创新3、设计的领域很广泛4、设计工作需要考虑多方面问题5、设计要发挥团队精神

四、技术设计的三种类型

1、开发性设计2、综合性设计3、改进性设计

五、产品的造型和美感设计

(一)造型

1、平面设计的基本元素:

点、线、面

2、物体的对称与平衡

(二)美感

1、动感2、节奏感3、方向感4、比例

技术美的基本内容

1、功能美2、材质美3、结构美4、工艺美5、色彩美6、舒适美7、规范美。

六、产品的人性化设计

1、人机关系

人和外界(物体、环境、系统)的这些关系称为人机关系。

2、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机、环境如何才能达到最佳匹配,使人——机——环境系统能够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保证人安全、健康、高效、舒适地进行工作和生活的科学。

第二节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一、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

设计在技术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

技术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问题,设计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技术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

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与革新,设计催化了发明与革新,从而促进了技术的发展。

设计是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核心过程,但设计也要依赖于技术水平这个重要的基础,任何新技术设计都是在已有技术基础上产生的。

技术的发展又为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新基础,使设计进入新的世界。

技术与设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其闪亮的结合点就是创新。

第三节设计的基本原则

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技术规范性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这些既是评价设计作品的基本标准,又是设计的基本原则。

技术规范:

有的是以“技术标准”法规式文件发布的,这是产品制造必须要达到的技术要求,设计是必须遵照执行;否则,就有可能出现质量或安全方面的问题。

有的是推荐性的“技术规范”,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相关质量、环保标准。

标准件:

按照统一的技术要求,采用专门设备和技术成批出来的,其生产成本低、质量可靠,具有可换性。

螺钉、螺母、销钉、电子行业的一些电子元器件如电阻、二极管等。

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充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尽可能减少原料自然资源的使用,减轻各种技术、工艺对环境的污染。

3、在设计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小产品的重量和体积,精简结构,在生产中减少消耗,在流通中降低成本,在消费中减少污染。

4、改进产品结构设计,使用过的产品废弃物中尚有利用价值的资源或部件便于回收,减少废弃物的垃圾量。

习题检测

1、公共汽车上设有特殊人群的座位,此设计遵循了设计基本原则的()

A、创新性原则B、经济性原则C、可持续发展原则  D、实用性原则

2、在我国,家用电器使用的交流电一般额定电压是220V、频率是50Hz,这体现家用电器的设计符合了()。

A、科学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C、技术规范性原则 D、可持续发展原则

3、继可降解购物袋和环保家电之后,各大汽车企业纷纷利用新能源技术和混合动力技术研制新型汽车,以实现低碳减排的目标。

这主要体现了设计原则中的()

A、美观性原则B、实用性原则C、可持续发展原则D、技术规范原则

4、有一种红外线烤火炉,在使用过程中放置不平或被碰倒就会自动断电。

这个设计体现了设计的哪个基本原则()、

A、安全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可持续发展原则

5、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制作成本和设计制作的工作量,增加零部件的互换性,人们常使用一些“标准件”。

你对“标准件”的理解是()

A、经国家检验合格或免检的零部件B、全国统一价格的零部件

C、已经获得专利并得到保护的零部件

D、国家有关部门给予统一标准,并采用专门设备和技术成批生产出来的零部件

6、下列不属于标准件的是()

A、螺母B、滚动轴承C、三极管D、电脑鼠标

7、某公司设计了一款新型手机,机身百分之七十五由植物性材质制造,所以即使放弃置,它也能和大地触为一体,最终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该技术设计主要体现了()

  A、道德原则B、经济原则  C、安全原则D、可持续发展原则

8、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第一个环节为()

  A、改进优化设计方案B、确定设计课题 C、用资料表现设计课题D、用实物体现设计课题

9、2l世纪,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逐步进入计算机时代,以计算机为依托的设计层出不穷,这一事实说明()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B、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 

C、技术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D、设计是技术的平台

10、设计的本质是()

A、生产出产品B、制定出生产过程和生产方法  C、制订出生产的技术规范D、创新

11、京沪高速铁路正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钢轨要从很多钢铁生产企业购买,这些钢轨虽然是从不同企业采购来的,但它们的形状、长度、宽度、厚度等很多指标都是相同的,这说明钢轨的设计遵循了()

  A、科学性原则B、实用性原则C、技术规范性原则D、安全性原则

12、汽车设计师在设计汽车外形时,大多数是流线型设计,这其实是符合了设计的()原则。

  A、科学性原则B、实用性原则C、技术规范性原则D、可持续发展原则

13、“绿色”快餐盒以谷物秸杆为材料做成,用过后可直接转化为牲畜饲料或肥料。

这符合了设计中的()基本原则。

  A、美观性原则B、经济性原则C、创新性D、可持续发展原则

14、在我国,家用电器使用的交流电一般额定电压是220V、频率是50Hz,这体现家用电器的设计符合了()。

A、科学性原则B、实用性原则C、技术规范性原则D、可持续发展原则

15、设计的一般过程:

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作模型或原型③制定设计方案④编写产品使用说明书⑤优化设计方案。

正确的顺序是()。

  А、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⑤④C、③①②④⑤D、⑤④①③②

16、、目前,汽车一般都配备了安全气囊,有的汽车还配备了碰撞响应式颈部保护头枕。

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分析,这些设计的作用是()

  A、提高车速,方便操作B、更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C、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D、碰撞时保护乘驾人员

17、汽车的安全带设计主要实现了人机关系中的哪个目标?

()

  A、安全B、高效C、健康D、舒适

18、工程技术人员利用一种新材料设计制造出了可将电量降低90%的蓝色发光二极管。

这种二极管可用于新一代DVD的读取装置、汽车后灯、交通信号灯等领域,特别是对于要求亮度高的装置更有价值。

这项产品的问世,充分体现了产品设计的()原则。

  A、美观性B、经济性C、创新性D、规范性

19、以往电路图的设计都是手工绘制,烦琐且出错;随着电子技术发展,尤其电脑的发展,现在专门的电路图设计软件大大方便了电路设计,而且还可以进行仿真测试,这体现了技术与设计的什么关系?

()

  A、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B、技术的发展和设计无关

  C、技术的发展对设计不产生影响D、技术就是设计

20、光能手机应用先进的太阳能技术,机身表面被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在阳光、多云、阴天、灯光、烛光下,均可随时为手机锂电池充电。

光能手机的研制与开发,体现了下列选项中的()设计原则。

  A、安全性B、美观性C、可持续发展D、技术规范性

21、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奶瓶,如图所示,与传统奶瓶最大区别是加了一根底端插有

  带孔小钢球的软管,这样无论奶瓶水平放置,还是倾斜、倒立,婴儿总能喝着水,

  而且不至于呛着。

试分析该奶瓶设计主要体现了哪项设计原则?

()

  A、美观性原则B、实用性原则 C、可持续发展原则D、技术规范性原则

 

第三章  体验设计实践

知识点:

第一节、设计课题的确定

一、设计的一般过程:

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原型和模型→优化设计方案→编写产品说明书。

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解决某个问题的途径的过程。

1、发现问题,提出设计课题

(1)问题来源:

A、人类生存中遇到的(如衣食住行);

B、由别人给出设计者必须面对的(如汽车速度与流线型);

C、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的(设计者应具有的素质)。

(2)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A、观察日常生活

B、收集和分析信息(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法)

C、技术试验与技术研究

2、明确要求,进行设计定位

设计定位的依据是设计的具体要求。

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

限制条件包括:

设计者的能力和自身的知识基础

设计对象的特点:

功能、大小、安全、外观、耐用性等。

对调查结果分析:

柱状图法、表格法、饼形分析法等。

第二节设计方案的制订

1、收集整理目标信息

收集和处理信息:

家庭中、商店中、书本资料、广播电视、互联网。

2、构思设计方案

A、根据设计课题的要求,借鉴现有信息,形成想法,并逐步加以发展和完善。

B、组织讨论,集思广益,激发创造性思维。

构思方法:

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奇特性构思(奇思怪想、头脑风暴、异想天开)。

3、用草图表达构思(徒手绘画)

4、评价与选择设计方案构思

态度:

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

主要依据:

看它是否符合设计的基本原则,还有如何权衡的问题。

第三节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1、技术语言的概念

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就是“技术语言”。

常见的技术语言有:

图样、模型、图形、表格、声音、手势、符号标志等。

2、技术语言的特点

①简单明确。

要让人“一看就明白”。

②形象、直观,通俗易懂。

这主要是对交通标志和符号的要求。

③规范、统一。

在使用范围内,必须要统一和规范,不然就达不到交流、表达、沟通的目的。

3、制图标准

图纸是工程技术界的“语言”

①、图纸幅面及格式:

图纸幅面有5种(单位:

mm),即A0,A1,A2,A3,A4。

A4最小210×297;A0:

1189*841

②、字体汉字:

长仿宋体字母、数字:

斜体③、比例

注意:

图样上标注的尺寸数字为物体的真实大小,与绘图比例无关

④、图线(见P69)

⑤、尺寸标注

尺寸的三要素:

尺寸界线、尺寸线(包括箭头)、尺寸数字(包括必要的符号和字母)。

标注圆弧时,标注线需要经过圆心,圆弧不足半圆标半径(标注数字加R),圆弧超过半圆标直径(标注数字前加φ),球面标注时需加上S,如SR或Sφ。

4、绘图工具及用品:

5、透视图

形成规律:

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不平行与画面的平行线组的透视必交于一点(即消失点)。

根据消失点的数目,可将透视图分为:

一点透视图(常用于画室内设计效果图或表现物体正面形象的效果图)

二点透视图(常用于画各类产品设计效果图)

三点透视图(常用于画建筑物(尤其是高大建筑)的效果图)

二点透视图的画法:

(长方体两点透视图画法)

步骤:

设视平线,取消失点,向消失点连线,图形画在连线内。

6、三视图

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影,在正面V上得到的视图。

主视图反映了上下、左右;

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影,在水平面H上得到的视图。

俯视图反映了左右、前后;

左视图——由左向右投影,在侧面W上得到的视图。

左视图反映了上下、前后。

主视图和俯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长度,且长对正

主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高度,且高平齐

俯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宽度,且宽相等

7、三视图的绘制

(1)图形绘制

图形分析:

先对绘图内容作形体分析,把物品大致按几何形状进行划分。

选主视图:

1、物体摆放应使尽可能多的表面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

2、选择能反映物体主要形状特征的方向为主视图方向;

3、同时考虑尽量使俯视图和左视图简介易画,虚线少。

作图步骤:

1、布置图面,画作基准线。

(水平线,垂直线,45度线)

2、画出图形主要线段。

3、根据三等关系,同时画三个视图

4、先画组线后加粗,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