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5521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8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docx

英雄模范人物事迹

1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事迹

001.八女投江

1938年10月,以冷云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弹尽援绝,毅然投入滚滚江水,为国捐躯。

她们是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冷云,1915年生,黑龙江省桦川县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从事秘密抗日活动。

1936年冷云参加东北抗联第5军。

1938年夏,与冷云同在第5军的丈夫英勇牺牲,她强忍巨大悲痛,告别刚刚出生两个月的婴儿,随第5军第1师部队西征,任妇女团政治指导员。

西征中妇女团的战士们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英勇作战。

7月12日参加攻打楼山镇战斗。

10月上旬,该部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妇女团8名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的率领下,分为3个战斗小组,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与敌人展开激战。

在背水作战至弹尽援绝、被敌人困死在河边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

她们毁掉****,挽臂投入滚滚的乌斯浑河,壮烈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002.于化虎(1914-2004)

男,汉族,山东省海阳市人,中共党员。

于化虎1942年组织基干民兵队伍,投身抗日行列。

他带领民兵制造出踏雷、绊雷、连环雷、夹子雷、钉子雷、梅花雷等20多种地雷,有力地打击了日寇,威震胶东。

1943年5月,他率领爆破组在村边埋下70多枚土制石头拉雷和石头绊雷,炸死炸伤前来袭击的日军17人。

1945年夏的一天,日军聚集约400多人,对周围村庄进行“扫荡”。

于化虎组织民兵,混入敌人内部,活捉敌人14个哨兵,穿上哨兵的衣服进村布雷,然后撤出村,放枪诱敌上钩。

敌人慌乱互相射击,地雷遍地开花,死伤47人。

他积极传授布雷技术,1944年10月,于化虎等5人受胶东军区委派,到烟潍线开展地雷战,历时4个多月。

他教给1000多名民兵埋雷技术,在蓬莱附近一次就炸死炸伤日伪军28人。

一直到抗战胜利为止,他亲手培养起来的爆炸模范仅3个地区就有20多名,会使用5种以上地雷的爆炸手达1400多人,他曾创造一枚地雷杀伤7名敌人的纪录。

1945年被胶东军区授予“爆炸大王”称号,评为“胶东民兵英雄”。

1950年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英模代表会议,被评为“全国民兵英雄”。

003.小叶丹

(果基约达,1894-1942)

男,彝族,四川省冕宁县(今彝海乡)人。

小叶丹因熟悉本民族典故和习俗,成为本家支和当地有声望、有影响的彝族首领。

1935年5月,红军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受到不明真相的彝族群众和彝族部族武装的阻挡。

由于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纪律,绝不向受苦受难的彝族同胞开枪,彝族首领小叶丹深受感动。

他在亲自见到红军北上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后,对红军更是深怀敬意,提出要与刘伯承司令员按照彝族习俗歃血为盟,刘伯承欣然应允。

5月22日,在山清水秀的彝海边,刘伯承与小叶丹举行了著名的彝海结盟仪式。

红军授予他“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的旗帜,他派向导为红军带路。

红军在他派出的向导带领下,顺利走出凉山彝族地区,直达安顺场,为红军大部队顺利过境创造了条件。

彝海结盟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段佳话,是彝族人民对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具体体现。

红军过后,彝族人民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疯狂报复和迫害。

1942年6月18日(农历五月初五),小叶丹遭到被国民党军队收买的部族武装伏击身亡。

1950年春,小叶丹夫人等亲属把保存下来的“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队旗,献给人民政府。

004.马骏(1895-1928)

男,回族,吉林省宁安县(今属黑龙江省)人,中共党员。

1915年8月,马骏考入天津南开学校。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参与领导天津学生总罢课,担任天津学生联合会副会长,积极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

9月,与周恩来、邓颖超、郭隆真等发起组织“觉悟社”。

同年11月,作

为京津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各界联合会成立大会,被选为常务委员。

1920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不久,受党派遣回东北开展革命斗争,创建党的组织。

1925年上海发生“********”,他积极组织领导了声援上海工人的爱国运动。

后被派往苏联学习。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北方区党的组织被军阀张作霖严重破坏。

正在莫斯科学习的马骏奉党组织调遣回国,担任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

面对严重的白色恐怖,他不惧艰险,艰苦细致地开展党的秘密工作,恢复党的组织,宣传党的主张,坚定群众信心,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同年12月被捕。

敌人许以高官厚禄,他说:

“叫我不宣传马列主义,不搞革命,这比太阳从西边出来还难!

”在狱中,他威武不屈,受尽酷刑。

1928年2月15日英勇就义。

005.马本斋(1902-1944)

男,回族,河北省献县人,中共党员。

马本斋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

“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返乡。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

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

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3纵队回民支队,任司令员。

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

他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

回民支队在他率领下,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

从1937年至1944年,他率回民支队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屡建战功。

1943年底,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颈后长了毒疮。

由于战事繁忙,加之缺医少药,不久病情加重。

1944年1月底,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

出发前,他抱病为部队作了最后一次动员,叮嘱指战员“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抗战到底!

”同年2月7日,在山东莘县不幸病逝。

006.马立训(1920-1945)

男,汉族,山东省淄川县人,中共党员。

马立训是八路军著名爆破英雄。

1940年4月参加八路军。

194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战士、班长、排长。

抗战中总共参加40余次战斗,完成爆破

任务20余次。

他苦练杀敌本领,采用飞爆、空爆、连环爆等爆破方式,炸死日伪军500余人,被誉为“爆破大王”。

1941年春,他协助战友炸毁莱芜吴家洼据点,炸死汉奸30余人。

1942年8月,在山东泗水县孙徐战斗中,连续炸毁日伪军4座碉堡,炸死日伪军60余人。

1943年11月,在攻打鲁南柱子村战斗中,执行偷袭爆破任务,炸塌守军圩墙和炮楼,为部队开辟了进攻通路。

1944年5月,在攻打山东平邑县庞庄日军据点战斗中,他连续炸开日军第一道障碍及据点门楼,部队得以迅速通过突破口向纵深发展。

当年7月,他出席山东军区英雄模范大会,被评为八路军山东军区“特等战斗英雄”。

1945年8月3日,在山东滕县阎村战斗中,他带领突击班执行爆破任务时牺牲,年仅25岁。

9月,八路军鲁南军区命名他所在排为“马立训排”,滕县阎村为“立训村”,并在部队开展了“马立训式的爆破运动”。

007.马定夫(1915-1943)

男,汉族,山西省榆社县人,中共党员。

马定夫1935年考入北京镜湖高中,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

193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全国抗战爆发后,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家乡,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

1937年10月组织抗日游击队,任抗日游击队第3大队大队长兼指导员。

1939年后历任中共榆社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八路军晋中独立支队政治部教育科长、民运科长,太行二分区政治部主任,新编第10旅30团政委等职。

他关心战士,热爱群众,所率部队以遵纪爱民著称。

1943年6月,他率部来到太谷县南山根据地中北岭一带,参加夏收保卫战,在民兵配合下,指挥部队粉碎了日伪军偷袭,毙敌30余人。

同年7月23日,日伪军200余人偷袭南山枫子岭,直接威胁着千余名群众的生命安全,他组织部队抗击敌人,身先士卒,与敌血战,掩护群众安全转移。

战斗中,他腹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

马定夫牺牲的噩耗传到烈士家乡榆社县,人民悲痛万分,纷纷请战,迅速组织起120多人的“马定夫复仇连”。

为纪念这位抗战殉国的勇士,太行二分区将30团3连命名为“马定夫爱民模范连”。

太谷县人民政府将枫子岭村改名为“马定夫村”。

008.方志敏(1899-1935)

男,汉族,江西省弋阳县人,中共党员。

方志敏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

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

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

1934年11月初,任

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在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9日被俘。

被俘时,国民党士兵搜遍他全身,除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

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

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著名文稿。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等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

009.毛泽民(1896-1943)

男,汉族,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共党员。

毛泽民1921年参加革命,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2月随兄毛泽东到湘潭、湘乡开展农民运动,同年9月进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

随后,辗转上海、武汉、天津、香港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1931年7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任闽粤赣军区经理部部长。

1931年12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兼国家银行行长。

1933年5月兼任闽赣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

1934年9月兼任国家对外贸易总局局长,领导苏区银行、财政、贸易、工矿等经济工作。

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

到达陕北后,1935年11月任中华苏维埃工农民主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

他长期执掌财政大权,却廉洁奉公,一尘不染。

1938年2月,受党中央派遣,化名周彬,与陈潭秋等同志到新疆做统战工作,先后出任新疆省财政厅、民政厅厅长等职,为新疆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1942年9月17日,与陈潭秋等共产党员一起被反动军阀盛世才逮捕。

在狱中,敌人对他软硬兼施,严刑审讯,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1943年9月27日,被敌人秘密杀害。

010.毛泽覃(1905-1935)

男,汉族,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共党员。

毛泽覃受长兄毛泽东的影响,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3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秋赴广州,曾在黄埔军校政治部和广东区委工作。

后到武汉国民革命军第4军政治部任书记。

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

后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

是年冬被派赴井冈山与毛泽东联络。

1928年初任遂川县游击大队党代表。

后奉命带队参加接应朱德、陈毅部队与井冈山部队会师。

同年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31团3营党代表,参加了龙源口等战斗。

1930年1月任红6军(后改称为红3军)政治部主任,曾代理军政治委员。

同年10月任中共吉安县委书记、红军驻吉安办事处主任。

1931年6月任中共永(丰)吉(安)泰(和)特委书记兼红军独立5师政治委员。

1932年任中共苏区中央局秘书长。

其间,同王明的“左”倾错误进行了坚决斗争。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主力长征后,留下坚持南方游击战争,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红军独立师师长、闽赣军区司令员。

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率部转战于崇山峻岭,不断寻找战机,打击敌人。

1935年4月26日,在江西瑞金红林山区被国民党军包围,为掩护游击队员脱险,英勇牺牲。

011.王尔琢(1903-1928)

男,汉族,湖南省石门县人,中共党员。

王尔琢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学生队分队长,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

1926年参与国民革命军第3师的改编工作,任东路先遣军党代表,参加北伐战争。

后任国民革命军第3

军26团党代表。

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25师74团参谋长。

同年8月,率该团重机枪连参加南昌起义。

起义军南下广东后,率部参加三河坝战斗。

后随朱德、陈毅等转战闽粤赣湘边,坚持武装斗争。

1928年1月参加领导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

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率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后,他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不仅协助毛泽东、朱德制定适合于红军的战略战术,而且每次大的战斗,都亲临火线直接指挥部队作战。

他曾先后指挥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等战斗,率28团英勇作战,粉碎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的“会剿”,成为纵横井冈山的一员骁将,为保卫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飞兵二十八团”的佳誉。

同年8月25日,在江西崇义思顺墟追击叛徒时,英勇牺牲,年仅25岁。

012.王尽美(1898-1925)

男,汉族,山东省莒县人,中共党员。

王尽美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被推举为山东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

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后,被发展为外埠会员。

同年冬,与邓恩铭等发起成立励新学会。

1921年春,发起创建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7月,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山东区支部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主任。

1922年1月,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7月,出席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后留在中央负责领导工人运动,参与制订《劳动法大纲》,先后领导山海关、秦皇岛等地的罢工斗争,是开滦五矿总同盟罢工指挥部成员之一。

1922年11月,在山海关领导建立党的组织。

1923年2月,被反动当局逮捕,经工人营救获释,继续主持山东党的全面工作。

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1月,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

1925年1月出席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2月抱病组织青岛国民会议促成会,参与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

因长期积劳成疾,同年8月在青岛逝世。

013.王克勤(1920-1947)

男,汉族,安徽省阜阳县人,中共党员。

王克勤1939年7月被国民党军队抓壮丁。

1945年10月,在邯郸战役中被解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18旅52团1营1连机枪射手。

194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培养下,迅速成长为具有高度政治觉悟、英勇善战的优秀战士,先后任班长、排长。

他9次立功,被评为“一级杀敌英雄”、“模范共产党员”。

他总结练兵、行军作战和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创造性地开展了思想互助、生活互助、战斗互助的“三大互助”活动,有效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1946年10月6日,在山东巨野县徐庄阻击战中,他带领全班发挥战斗互助作用,与国民党军激战一天,打退敌数次进攻,歼灭大量敌人,全班无一伤亡,圆满完成任务。

战后,全班荣立集体一等功,3人被评为战斗英雄,他被提升为排长。

同年12月,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称赞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创造了新的光荣的范例”,号召全军部队普遍开展向王克勤学习的运动。

他的“三

大互助”带兵经验迅速在全军推广,对人民军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947年7月10日,在鲁西南战役中,他率领全排奋勇登城,负伤后仍坚持指挥战斗,因流血过多,于11日凌晨英勇牺牲。

014.王孝和(1924-1948)

男,汉族,浙江省宁波市人,中共党员。

王孝和1938年考入上海励志英文专科学校,开始接触进步书刊,受到党组织的培养。

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3年1月进入美商上海电力公司。

1946年1月,上海电力公司发生大罢工,王孝和积极组织工人参加罢工斗争。

不久,他当选为上海电力公司工会常务理事,积极参加工会活动,团结工友,组织开展工人运动。

上海电力公司党组织为了加强对工会的领导,将工会内的5名党员理事组成党团,由他担任党团书记。

在他的带领下,上海电力公司工人在同国民党上海反动当局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8年2月,领导工人罢工,积极开展斗争。

4月21日,由于叛徒的出卖,被国民党反动军警逮捕。

在狱中,他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

敌人从他那里什么也没有得到,便将他判处死刑。

面对死刑,他坚定地表示:

“从我被捕的第一天起,就做好了这个准备。

”“死无所惧,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同敌人斗争。

我的武器是公开揭露敌人的残酷和对人民的仇视。

”牺牲前,他先后写下三封遗书,号召战友们“为正义而继续斗争下去!

前途是光明的!

”9月30日上午,在上海提篮桥监狱刑场英勇就义。

015.王若飞(1896-1946)

男,汉族,贵州省安顺县人,中共党员。

王若飞1919年12月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2年6月参与发起成立旅欧少年中国共产党。

1923年4月赴前苏联学习,并转为中共党员。

1925年3月回国后任中共北方区委巡视员、中共中央训练部主任、中共豫陕区委书记。

1926年调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部主任(即秘书长),参与处理中央日常工作。

1926年下半年到1927年初,参与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1928年6月赴苏联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

1931年回国,任中共西北特委特派员,后因叛徒出卖被捕。

在狱中他坚贞不屈,1937年获释后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全国抗战爆发后,先后任中央华中兼华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八路军副参谋长。

1940年春至1941年9月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等职。

1944年11月起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工委书记,负责主持南方局日常工作。

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同年8月与毛泽东、周恩来一起作为中共代表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

1946年1月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4月8日在由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016.邓萍(1908-1935)

男,汉族,四川省富顺县人,中共党员。

邓萍1926年底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

校,在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秋被派到国民党军湖南独立第5师彭德怀任团长的第1团从事兵运工作。

在该团秘密组织成立中共党支部和团委,任书记。

1928年7月参与组织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参谋长、中共红5军军委书记。

参加领导开辟湘鄂赣苏区。

同年冬和彭德怀、滕代远率红5军主力到井冈山,参加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30年6月任红3军团参谋长兼红5军军长,参与指挥红3军团进行长沙战役和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

1933年7月兼任红军东方军参谋长,参与指挥所部入闽作战。

在中央苏区,他南征北战,战功卓著,成为红军的著名将领。

其间,曾兼任红5军随营学校教育长,参与筹建工农红军学校,任副总队长兼教育长,培养了大批红军干部。

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同年10月参加长征,协助彭德怀指挥红3军团担任右路前卫,掩护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主力突围。

1935年2月27日,在遵义战役前线指挥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7岁。

017.邓中夏(1894-1933)

男,汉族,湖南省宜章县人,中共党员。

邓中夏1920年10月参加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2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

1923年参加创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

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任秘书长兼宣传部长,参与组织领导省港大罢工。

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党的“八七会议”,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

随后,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军事部代部长、中共广东省委代书记。

1928年赴莫斯科,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

1930年回国后被任命为中央代表赴湘鄂西根据地,任湘鄂西特委书记、红2军团(后改为红3军)政委、前敌委员会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2年到上海任全国赤色互济会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

1933年5月被捕。

在狱中,被叛徒供出身份,被押往南京国民党宪兵司令部监狱。

他以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钢铁意志,经受了敌人金钱厚禄的利诱和严刑拷打的考验。

他对狱中地下党负责人说:

“就是把邓中夏的骨头烧成灰,邓中夏还是共产党员。

”1933年9月21日,他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

”的口号,昂首走向刑场,英勇就义。

他生前先后当选为中共第二届、五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

018.邓恩铭(1901-1931)

男,水族,贵州省荔波县人,中共党员。

邓恩铭1918年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

“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兼出版部部长,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

1920年11月,他与王尽美等组织励新学会,介绍俄国十月革命。

1921年春,发起建立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同年7月,与王尽美代表山东共产党早期组织,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后回济南建立中共山东区支部,任支部委员。

1922年1月,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

7月参加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同年底,赴青岛,创建党组织,先后任中共直属青岛支部书记、中共青岛市委书记。

大革命时期,先后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和青岛全市工人大罢工,组织成立青岛市各界联合会和市总工会。

1927年4月,赴武汉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山东后,任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

大革命失败后,辗转山东各地,领导党组织开展斗争。

“八七会议”后,任山东省委委员。

1928年春任青岛市委书记。

1928年12月,在济南被捕。

在监狱中,领导其他党员组织越狱斗争。

1931年4月英勇就义。

019.邓演达(1895-1931)

男,汉族,广东省惠阳县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

邓演达1924年5月任黄埔军校训练部副主任,后任黄埔军校教育长。

在1926年1月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坚持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反对国民党右派,会上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同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随军北伐。

1926年12月13日与宋庆龄、孙科等成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暨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暂时代行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最高职权。

曾被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主席团成员和中央农民部部长。

他忠实执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积极支持农民运动,是当时武汉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分别著文号召讨伐蒋介石、谴责汪精卫。

同年11月1日,与宋庆龄等在莫斯科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名义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声明继承孙中山遗志,坚持反帝反封建。

1930年5月回国,8月在上海召开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成立大会,任中央总干事,展开反对蒋介石的斗争。

1931年8月,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1月被秘密杀害于南京。

020.韦拔群(1894-1932)

男,壮族,广西省东兰县人,中共党员。

韦拔群1916年初在贵州加入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军,参加了护国战争。

后入贵州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到黔军任参谋。

在“五四运动”影响下,1920年离开黔军到广州加入“改造广西同志会”,次年回东兰从事农民运动,先后组织“改造东兰同志会”(称农民自治会)和“国民自卫军”(后称农民自卫军),指挥农军三打东兰县城,赶跑县知事和团总。

1925年初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回东兰继续从事农民运动,主办农讲所,培养骨干,发展农会和农民武装,把农运推向右江地区。

1926年领导成立东兰县革命委员会,任主任,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12月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建立右江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