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1576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家训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Word格式.docx

【译文】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流连忘返。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注释】瓦缶(fǒu):

瓦制的器具。

珍馐(xiū):

珍奇精美的食品。

【译文】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

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译文】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

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译文】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淫乱和盗窃的媒介;

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译文】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译文】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仍要虔诚;

子孙即使愚笨,教育也是不容怠慢的。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注释】义方:

做人的正道。

【译文】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译文】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

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译文】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

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注释】乖舛(chuǎn):

违背。

【译文】对人刻薄而发家的,绝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

行事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消灭。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

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译文】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

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译文】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哪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

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

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注释】厚奁(liá

n):

丰厚的嫁妆。

【译文】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

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

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译文】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

遇着贫穷的人,便作出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译文】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

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

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译文】不可用势力来欺凌压迫孤儿寡妇,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杀牛羊鸡鸭等动物。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

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译文】性格古怪,自以为是的人,必会因常常做错事而懊悔;

颓废懒惰,沉溺不悟,是难成家立业的。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

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注释】狎昵(xiá

):

过分亲近。

【译文】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

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导或帮助。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

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

需平心暗想。

【注释】谮(zè

n)诉:

诬蔑人的坏话。

【译文】他人来说长道短,不可轻信,要再三思考。

因为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坏话呢?

因事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不是我的过错?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译文】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译文】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

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译文】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

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译文】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

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注释】匿(nì

)怨:

对人怀恨在心,而面上不表现出来。

【译文】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

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注释】饔(yōng)飧(sūn):

饔,早饭。

飧,晚饭。

国课:

国家的赋税。

囊(ná

ng)橐(tuó

口袋。

【译文】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快乐;

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所剩无余也自得其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

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译文】读圣贤书,目的在学圣贤的行为,不只为了科举及第;

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译文】我们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

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3.赏析

早期的家训著述,大多保存在一些子书、史传、文集之中,如周公的《戒伯禽》、管仲的《弟子职》、司马谈的《遗训》、诸葛亮的《诫子书》等。

其特点是语言精粹,发人深省,但篇幅短小、内容较为简略。

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首部家训专著,宋人陈振孙称:

“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直斋书录解题》)其教育对象,已从具体的人和事扩展为整个家族和子孙后代。

此后,家训著作层出不穷,其著者如唐李世民的《帝范》、柳氏家族的《柳氏家训》、宋司马光的《家范》、袁采的《世范》、明庞尚鹏的《庞氏家训》等,五彩缤纷,蔚为大观。

明清是家训著述的繁盛时期,而朱用纯的《治家格言》便是这一时期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名作。

虽然全篇只有五百多字,但由于选裁精当,意赅语浅,对仗工整,朗朗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流传甚广。

《治家格言》的思想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勤劳俭约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对一个人来说,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勤俭都是必须具备的品质。

在历史上,早在远古时期,就有大禹治水,“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传说;

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也载有“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之语。

朱用纯继承了先人的这一思想并有所发挥,文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以其深刻隽永、通俗易记而脍炙人口,成为家喻户晓的警句。

而“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羞”等,也给人教益良多。

(2)正直朴实

诸如“居身务期质朴”,“勿贪意外之财”,“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

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

见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施惠无念,受恩莫忘”等句,均属此类。

诚实质朴,崇德尚义,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本篇的重要内容之一。

(3)和睦安顺

古语云:

“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

”(《汉书·

东平思王刘宇传》)正确地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互敬互让,和睦相处,对维持家庭的和谐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一点上,作者指出: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

”并进一步提出处理家庭关系的一些原则,如“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

娶妇求淑女,勿计厚奁”,“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等等,反映了一种重亲情、轻钱财和严己宽人、与人为善的思想。

(4)读书明理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为读书人规定的一种行为模式,旨在学以致用,救济苍生,并非是说读了书就一定要做官。

但士子中的不少人却歪曲孔子的思想,将金榜题名、高官厚禄作为学习的动力和人生的惟一追求。

朱用纯不赞同这种思想,他认为书固然是要读的,“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但“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这就指明了学习的目的,将读书与做人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是颇有见地的。

《治家格言》注重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范和教育子孙,许多观点在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时代的局限,一些提法,如“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守分安命,顺时听天”等等,与当今的时代精神已格格不入。

因此,注意汲取我国古代家训中积极向上的、民主性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是十分重要的。

(二)《颜氏家训》

颜之推(531年~591以后),字介。

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颜氏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先世随东晋渡江,寓居建康。

侯景之乱,梁元帝萧绎自立于江陵,之推任散骑侍郎。

承圣三年(554),西魏破江陵,之推被俘西去。

他为回江南,乘黄河水涨,从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偷渡,经砥柱之险,先逃奔北齐。

但南方陈朝代替了梁朝,之推南归之愿未遂,即留居北齐,官至黄门侍郎。

577年齐亡入周。

隋代周后,又仕于隋。

颜之推一生,历仕四朝,“三为亡国之人”,饱尝离乱之苦,深怀忐忑之虑。

《颜氏家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

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

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

共有七卷,二十篇。

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2.内容选读

(1)教子篇

【原文】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书之玉版,藏诸金匮。

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

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

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孔子云: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是也。

俗谚曰: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於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

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

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

诚不得已也!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

骨肉之爱,不可以简。

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

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

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

“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

”吾时俯而不答。

异哉,此人之教子也!

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译文】

上智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下愚的人即使教育再多也不起作用,只有绝大多数普通人要教育,不教就不知。

古时候的圣王,有“胎教”的做法,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出去住到别的好房子里,眼睛不能斜视,耳朵不能乱听,听音乐吃美味,都要按照礼义加以节制,还得把这些写到玉版上,藏进金柜里。

到胎儿出生还在幼儿时,担任“师”和“保”的人,就要讲解孝、仁、礼、义,来引导学习。

普通老百姓家纵使不能如此,也应在婴儿识人脸色、懂得喜怒时,就加以教导训诲,叫做就得做,叫不做就得不做,等到长大几岁,就可省免鞭打惩罚。

只要父母既威严又慈爱,子女自然敬畏谨慎而有孝行了。

我见到世上那种对孩子不讲教育而只有慈爱的,常常不以为然。

要吃什么,要干什么,任意放纵孩子,不加管制,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欢笑,到孩子懂事时,就认为这些道理本来就是这样。

到骄傲怠慢已经成为习惯时,才开始去加以制止,那就纵使鞭打得再狠毒也树立不起威严,愤怒得再厉害也只会增加怨恨,直到长大成人,最终成为品德败坏的人。

孔子说:

“从小养成的就像天性,习惯了的也就成为自然。

”是很有道理的。

俗谚说:

“教媳妇要在初来时,教儿女要在婴孩时。

”这话确实有道理。

普通人不能教育好子女,也并非想要使子女陷入罪恶的境地,只是不愿意使他因受责骂训斥而神色沮丧,不忍心使他因挨打而肌肤痛苦。

这该用生病来作比喻,难道能不用汤药、针艾来救治就能好吗?

还该想一想那些经常认真督促训诫子女的人,难道愿意对亲骨肉刻薄凌虐吗?

实在是不得已啊!

父子之间要讲严肃,而不可以轻忽;

骨肉之间要有爱,但不可以简慢。

简慢了就慈孝都做不好,轻忽了怠慢就会产生。

人们爱孩子,很少能做到平等对待,从古到今,这种弊病一直都很多。

其实聪明俊秀的固然引人喜爱,顽皮愚笨的也应该加以怜悯。

那种有偏爱的家长,即使是想对他好,却反而会给他招祸殃。

北齐有个士大夫,曾对我说:

“我有个儿子,已有十七岁,很会写奏札,教他讲鲜卑语、弹奏琵琶,差不多都学会了,凭这些来服侍三公九卿,一定会被宠爱的,这也是紧要的事情。

”我当时低头没有回答。

奇怪啊,这个人用这样的方式来教育儿子!

如果用这种办法当梯子,做到卿相,我也不愿让你们去干的。

(2)勉学篇选读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於行耳。

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怕声下气,不惮的劳,以致甘膜,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

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城谏,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

素骄奢者,欲其观古人之恭俭节用,卑以自牧,礼为教本,敬老身基,翟然自失,敛容抑志也。

素鄙吝者,欲其观古人之贵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恶满,周穷恤匮,赧然悔耻,积而能散也。

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黜己,齿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贤容众,茶然沮丧,若不胜衣也。

素怯懦者,欲其观古人之达生委命,强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奋厉,不可恐慑也。

历兹以往,百行皆然,纵不能淳,去泰去甚…,学之所知,施无不达。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不必得其理,宰千户县,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悦竖也,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军国经纶,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

所以要读书做学问,本意在於使心胸开阔使眼睛明亮,以有利於做实事。

不懂得奉养双亲的,要他看到古人的探知父母的心意,顺受父母的脸色,和声下气,不怕劳苦,弄来甜美软和的东西,於是谨慎戒惧,起而照办。

不懂得服侍君主的,要他看到古人的守职不越权,见到危难不惜生命,不忘对君主忠谏,以利国家,於是凄恻自忠,要想效法。

一贯骄傲奢侈的,要他看到古人的恭俭节约,谦卑养德,礼为教本,敬为身基,於是惊视自失,敛容抑气。

一贯鄙吝的,要他看到古人的重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恶满。

周济穷困,於是羞愧生悔,积而能散。

一贯暴悍的,要他看到古人的小心贬抑自己,齿弊古存,待人宽容,尊贤纳众,於是疲倦沮丧,身体弱得不胜衣。

一贯怯懦的,要他看到古人的不怕死,坚强正直,说话必信,好事干下去不回头,於是勃然奋力,不可慑服。

这样历数下去,百行无不如此,即使难做得纯正,至少可以去掉过於严重的毛病,学习所得,用在哪一方面都会见成效。

只是世人读书的,往往只能说到,不能做到,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判断一件诉讼,不需要弄清事理,治理千户小县,不需要管好百姓,问他造屋,不需要知道楣是横而兑是坚,问他耕田,不需要知道稷是早而黍是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情既很悠闲,人树更见迂诞,处理军国大事,一点没有用处,从而被武人俗吏们共同讥谤,确是由於上述的原因吧?

(3)慕贤篇

古人云:

“千载一圣,犹旦暮也;

五百年一贤,犹比膊也。

”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

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

吾生於乱世,长於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於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

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墨子悲於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

孔子曰:

“无友不如己者。

”颜、闵之徒,何可世得,但优於我,便足贵之。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造轻近。

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

他乡异县,微借风声,延颈企踵,甚於饥渴。

校其长短,核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

昔虞国宫之奇少长於君,君狎之,不纳其谏,以至亡国,不可不留心也!

梁孝元前在荆州,有丁觇者,洪亭民耳,颇善属文,殊工草、隶,孝元书记,一皆使之。

军府轻贱,多未之重,耻令子弟以为楷法。

时云:

“丁君十纸,不敌王褒数位。

”吾雅爱其手迹,常所宝持。

孝元尝遣典签惠编送文章示萧祭酒,祭酒问云:

“君王比赐书翰,及写诗笔,殊为传手,姓名为谁,那得都无声问?

”编以实答,子云叹曰:

“此人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亦是奇事!

”於是闻者稍复刮目,稍仕至尚仪曹郎。

末为晋安王侍读,随王东下。

及西台陷殁,简犊湮散,丁亦寻卒於扬州。

前所轻者,后思一纸不可得矣。

侯景初入建业,台门虽闭,公私草扰,各不自全。

太子左卫率羊侃坐东掖门,部分经略,一宿皆办,遂得百馀日抗拒凶逆。

於是城内四万许人,王公朝士,不下一百,便是恃侃一人安之,其相去如此。

齐文宣帝即位数年,便沉湎纵恣,略无纲纪。

尚能委政尚书令杨遵彦,内外清谧,朝野晏如,各得其所,物无异议,终天保之朝。

遵彦后为孝昭所戮,刑政於是衰矣。

斛律明月,齐朝折冲之臣,无罪被诛,将士解体,周人始有吞齐之志,关中至今之。

此人用兵,岂止万夫之望而已哉,国之存亡,系其生死。

古人说:

“一千年出一位圣人,还近得像从早到晚之间;

五百年出一位贤人,还密得像肩碰肩。

”这是讲圣人贤人是如此稀少难得。

假如遇上世间所少有的明达君子,怎能不攀附景仰啊!

我出生在乱离之时,长成在兵马之间,迁移流亡,见闻已多,遇上名流贤士,没有不心醉魂迷地向往仰慕。

人在年少时候,精神意态还未定型,和人家交往亲密,受到熏渍陶染,人家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即使无心去学习,也会潜移默化,自然相似,何况人家的操行技能,是更为明显易於学习的东西呢!

因此和善人在一起,如同进入养育芝兰的花房,时间一久自然就芬芳;

若是和恶人在一起,如同进入卖鲍鱼的店铺,时间一久自然就腥臭。

墨子看到染丝的情况,感叹丝染在什么颜色里就会变成什么颜色。

所以君子在交友方面必须谨慎。

“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

”像颜回、闵损那样的人,哪能常有,只要有胜过我的地方,就很可贵。

世上的人大多有所壅蔽不能通明,重视所说的而轻视看见的,重视远处的而轻视身边的。

从小到大常往来的人中,如果有了贤士哲人,也往往轻慢,缺少礼貌尊敬。

而对身居别县他乡的,稍稍传闻名声,就会伸长脖子、踮起脚跟,如饥似渴地想见一见,其实比较二者的短长,审察二者的精粗,很可能远处的还不如身边的,此所以鲁人会把孔子叫做“东家丘”。

从前虞国的宫之奇从小生长在虞君身边,虞君对他很随便,听不进他的劝谏,终於落了个亡国的结局,真不能不留心啊!

梁元帝从前在荆州时,有个叫丁觇的,只是洪亭地方的普通百姓,很善於写作文章,尤其擅长写草书、隶书,元帝的往来书信,都叫他代写。

可是,军府里的人轻贱他,对他的书法不重视,不愿自己的子弟模仿学习,一时有“丁君写的十张纸,比不上王褒几个字”的说法。

我是一向喜爱丁觇的书法的,还经常加以珍藏。

后来,梁元帝派掌管文书的叫惠编的送文章给祭酒官萧子云看,萧子云问道:

“君王刚才所赐的书信,还有所写的诗笔,真出於好手,此人姓什么叫什么,怎么会毫无名声?

”惠编如实回答,萧子云叹道:

“此人在后生中没有谁能比得上,却不为世人称道,也算是奇怪事情!

”从此后听到这话的对丁觇稍稍刮目相看,丁觇也逐步做上尚书仪曹郎。

最后丁觇做了晋安王的侍读,随王东下。

到元帝被杀西台陷落,书信文件散失埋没,丁觇不久也死於扬州。

以前那轻视丁觇的人,以后想要丁觇的一纸书法也不可得了。

侯景刚进入建康(南京)时,台门虽已闭守,而官员和普通百姓一片混乱,人人不得自保。

太子左卫率羊侃坐镇东掖门,部署安排,一夜齐备,才能抗拒凶逆到一百多天。

这时台城里有四万多人,王少朝官,不下一百,就是靠羊侃一个人才使大家安定,才能高下相差如此可见。

齐文宣帝即位几年,就沉迷酒色、放纵恣肆,法纪全无。

但还能把政事委托给尚书令杨遵彦,才使内外安定,朝野平静,大家各得其所,而无异议,整个天保一朝都如此。

杨遵彦后来被孝昭帝所余,刑政於是衰弱。

斛律明月,是齐朝抵御敌人的功臣,却无罪被杀,将士人心离散,周人才有灭齐的想法,关中到现在还称颂这位斛律明月。

将军这个人的用兵,何止是万夫之望而已,而是他的生死,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命运。

《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颜之推并无赫赫之功,也未列显官之位,却因一部《颜氏家训》而享千秋盛名,由此可见其家训的影响深远。

《颜氏家训》主要思想内容有:

(1)把读书做人作为家训的核心

颜之推把圣贤之书的主旨归纳为“诚孝、慎言、检迹”六字;

认为读书问学的目的,是为了“开心明目,利于行耳”,“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他认为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读书学习,“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

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2)选择正确的人生偶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选择怎样的偶像,就会有怎样的人生。

北齐时,一些人教孩子学鲜卑语、弹琵琶,希冀通过服侍鲜卑公卿来获取富贵。

颜之推对此非常不屑,认为这样会迷失人生方向,即使能到卿相之位,亦不可为之。

他要求子女“慕贤”,将大贤大德之人作为自己的人生偶像,并且“心醉魂迷”地向慕与仿效他们,在他们的影响下成长。

(3)确立家庭教育的各项准则

家长要成为子女的楷模: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要在践行“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等细小的生活礼仪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