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3559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8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Moldflow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Word下载.docx

Moldflow4.1中文版的菜单栏主要包括文件、编辑、视图、建模、网格、分析、结果、报告、工具、窗口和帮助等菜单项,现就菜单栏中主要菜单命令做以简介:

1)文件(F):

可以执行文件的新建、打开、保存、项目组织、打印、参数设置等众多命令。

其中绝大多数的命令都可以在工具栏中找到相应的快捷方式。

2)编辑(E):

可以执行撤销、重做、自由选择、保存图片、保存动画、赋予属性和移除未使用属性等命令。

3)视图(V):

包括工具栏定制和状态栏、项目视窗、层视窗等的开关,另外提供锁定和解锁视图等命令。

4)建模(O):

可以执行创建节点、曲线、面(区域)、模具镶块、坐标系,对各元素的复制、移动、旋转、镜像和浇注、冷却系统创建等操作。

5)网格(M):

可以执行网格生成、各种网格缺陷诊断、网格修复、柱体单元的创建等命令。

6)分析(A):

提供分析次序选择、材料选择、成型工艺参数设置、进胶点和冷却水入口设定等命令。

7)结果(R):

可以执行新结果创建、绘制属性(结果的个性设置)、结果查询、结果的备注和解释、翘曲查看工具、不同格式的结果保存等命令。

8)报告(P):

可以执行分析结果报告自动生成,给报告添加封面、图片、动画、文字等个性化操作以及对现有报告的编辑。

9)工具(T):

可以进行个人数据库的创建和编辑、材料数据库的资料添加和编辑、宏的录制和编辑等命令。

10)窗口(W):

可以进行新窗口创建、分析结果显示窗口的重叠、分割、多窗口显示等命令。

11)帮助(H):

可以执行帮助文件查看、登陆Moldflow网站、快捷键查询、分析过程中的警告和错误解释查询等命令。

(2)工具栏

工具栏几乎可以提供所有菜单栏命令的快捷方式,另外还可以通过“自定义工具栏”对工具栏进行编辑、添加和删除,使用这些工具栏命令可以便捷地完成多项操作。

常用工具条如表2-1所示。

表2-1Moldflow4.1常用工具条

标准工具

视图工具

分析工具

网格处理工具

建模工具

选择工具

视角、查看工具

2.2各菜单功能简介

2.2.1文件操作

文件操作菜单可以执行文件的新建、打开、保存、项目组织、打印、参数设置等众多命令。

现就各命令做以简介。

(1)新建项目:

用于新的分析项目的创建。

(2)打开项目:

用于已有分析项目的打开。

(3)关闭项目:

用于已打开分析项目的关闭。

(4)新建:

提供新方案、报告和文件夹的创建。

(5)关闭:

用于现行操作任务的关闭。

(6)保存方案:

用于现行操作方案的保存。

(7)方案另存为:

用于现行操作方案的备份。

(8)导入:

用于新模型的导入。

(9)导出:

用于现行操作方案、项目以*.zip格式的备份。

(10)添加:

用于在现行任务下增加新的模型。

(11)组织项目:

用于项目的组织管理。

(12)精简项目文件:

用于清除所有的中间文件和分析过程中的临时文件。

(13)打印设置:

用于打印设备和格式的设置。

(14)参数设置:

用于软件的一些默认设置的修改和个性化设置。

其中:

1)“一般”设置(如图2-2示)包括单位设置(英制/公制)、自动保存时间间隔设置、图像显示设置、建模面设置(栅格尺寸/自动捕捉开关/平面尺寸)、默认项目路径、常用材料设置等选项。

图2-2参数设置对话框-一般设置

2)“鼠标”设置(如图2-3所示)提供操作过程中鼠标中键、右键结合“Shift”、“Ctrl”

图2-3参数设置对话框-鼠标操作个性化设置

和“Alt”键所能完成功能的个人喜好设置。

通过鼠标操作个性化设置,可以提高操作者的操作速度。

3)“结果”设置(如图2-4所示)提供对分析结果的排序和增减以及内存的优化。

由于各种分析的要求不同,操作者对各种结果的关注程度也会不同。

通过这种设置,操作者就可以方便地把自己不需要的结果删除(不进行该结果分析)和按照自己的关注程度对显示的结果进行排序。

这样不仅可以突出重点,还可以提高计算机的分析计算速度。

图2-4参数设置对话框-结果的设置

编辑(E)菜单可以执行撤销、重做、自由选择、保存图片、保存动画、赋予属性和移除未使用属性等命令。

(1)撤销:

返回上一操作状态。

(2)重做:

取消撤销。

(3)选择由:

附加条件的对元素进行选择,可以通过同一属性、同一层或以各种图形方式进行选择。

(4)保存图片:

拷贝图像到粘贴板和直接将图片保存为*.BMP/*.JPG/*.BMP等多种图像格式文件。

(5)保存动画:

将分析结果里的动画保存为*.GIF/*.AVI格式文件。

(6)属性:

查看所有元素的属性,可以通过“赋予新属性”对被选元素进行属性修改。

如图2-5所示,选择模型上的元素通过“赋予新属性”命令更改元素的属性。

图2-5利用“赋予新属性”命令修改元素的属性

2.2.3视图

视图(V)菜单包括工具栏定制和状态栏、项目视窗、层视窗等的开关,另外提供锁定和解锁视图等命令。

(1)工具栏:

利用该命令可以对工具栏进行定制,另外还可以通过“自定义工具栏”对工具栏进行编辑、添加和删除,使用这些工具栏命令可以便捷地完成多项操作。

选择“视图”→“工具栏”→“自定义工具栏”,弹出“自定义”对话框,选择“命令”项,出现各种命令快捷方式的图标,鼠标左键单击选中任一个图标不放,然后把它拖放到工具栏区,即可创建命令的快捷方式(如图2-6所示)。

图2-6利用鼠标拖动创建命令的快捷方式

(2)状态栏:

实现状态栏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3)项目视窗、方案任务视窗和层:

分别实现项目视窗、方案任务视窗和层视窗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4)显示模型:

实现工作视窗中的模型显示的开、关。

(5)同步所有视窗和取消窗口同步:

为了方便对分析结果的对比,操作者可以把视窗进行分割,分割以后的各个视窗可以分别显示不同内容。

如果选择“同步所有视窗”,即锁定所有视窗(在每个视窗的左上角出现锁定标志),此时在任一视窗内的查看动作都会同步在其他视窗实现相同的操作。

如图2-7所示。

选择“取消窗口同步”取消锁定(每个视窗左上角的锁定标志消失)。

图2-7利用“同步所有视窗”实现对多视窗的锁定

2.2.4建模

建模菜单包括创建节点、曲线、面(区域)、模具镶块、坐标系,对各元素的复制、移动、旋转、镜像和浇注、冷却系统创建等操作命令。

(1)创建节点:

提供以坐标系(三点坐标)、中间点、分割、偏移和相交的方式创建节点元素。

(2)创建曲线:

提供以两点坐标方式创建直线、以三点坐标方式创建圆弧或圆、以多点坐标方式创建多义线、将两条独立曲线连接、将两条相交曲线在交点打断等命令。

(3)创建面:

提供由边界/点/线建面、以延伸方式建面、以边界或点的方式建孔以及区域的创建命令。

(4)创建镶块:

用于模具镶块的创建。

(5)移动复制:

提供以移动、旋转、缩放或镜像现有元素创建新元素的命令。

(6)查找单元:

通过单元编号的输入进行单元的精确查找。

(7)多模腔复制向导:

通过型腔数量、行/列数、行/列间距进行快速的多模腔复制。

(8)浇注和冷却系统向导:

以对话框的形式,通过各个参数的确定来实现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的建模。

(9)模具表面向导:

用于在模腔外面创建一个立方体的模具表面。

(10)检查面的连接性:

用于检查面、域是否存在自由边和交叉边,以提高分析的可操作性和准确率。

2.2.5网格

(1)生成网格:

当建模结束后,利用此命令可快速划分三角形(中面/双面模型)或四面体(3D模型)网格,当然也包括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对应的柱体网格。

(2)定义网格密度:

用于定义全部或局部网格密度。

(3)创建三角形网格:

用于对网格面进行修补时的局部创建。

(4)创建柱体网格:

用于对流道、浇口和水道等管道进行修补。

(5)网格工具:

提供用于修改不良网格状态的多种工具。

(6)调整所有网格方向:

用于网格自动定向。

(7)纵横比:

用于显示和查看所有网格的纵横比。

(8)重叠/交叉网格:

用于显示和查看所有网格的重叠和交叉状态。

(9)方向:

用于显示和查看所有网格的取向状态。

(10)连通性:

用于显示和查看所有网格的连通性。

(11)出现次数:

在一模多腔状态下,可以通过规定出现次数来实现降低网格数量、便于计算的目的。

(12)网格统计:

用于统计和查看整体网格信息。

某零件划分网格后的网格质量统计如图2-8所示,由网格诊断对话框我们可以清晰地查看到实体数量、边/单元配向/网格交叉的详细情况、纵横比和匹配率等综合信息,从而判断出该模型的网格质量。

图2-8利用“网格统计”查看网格信息

2.2.6分析

提供分析次序选择、材料选择、成型工艺参数设置、进胶点和冷却液入口设定等命令。

(1)设定成型条件:

选择Moldflow4.1支持的成型模式,包括热塑性塑料的注射成型、(微)发泡成型、反应注射成型、RTM或SRIM、芯片或覆晶封装等多种模式。

Moldflow6.1版本又新增了对气辅、传递、共注等多种成型方式的支持。

(2)设定分析序列:

支持对充填、流动、冷却、翘曲以及相关组合序列的选择,每种分析序列都有各自的分析目的,操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合理地选择分析序列。

(3)选择材料:

可以通过此命令从Moldflow4.1自带材料库中选择不同的成型物料。

另外,材料库支持二次开发,由于Moldflow是国外开发的软件,许多我们常用的国产物料没有入库,操作者可以自己通过二次开发添加常用的物料性能参数,丰富材料库。

(4)成型条件设置:

成型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设备参数、物料、模具材料、解算参数等参数值可通过该命令以对话框的形式确定,为模拟计算提供原始数据。

(5)设定注射位置:

用于确定进胶点。

(6)设定冷却液入口:

冷却管道建立以后,该命令用于确定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和流程,即从哪个口进又从哪个口出。

(7)作业管理器:

用于组织多个任务的分析次序,可以通过各任务优先级的设定控制分析的序列。

对于操作者来说,作业管理器可以方便地实现多任务的计算机自动分析。

例如,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可以在白天下班时把多个任务组织起来,设定好优先级,软件就会按照优先级别对各任务逐个分析,等到第二天上班时就可以拿到分析结果了。

2.2.7结果

(1)新结果创建:

以非默认格式创建新结果。

(2)绘制属性:

通过修改新建视图的属性,可以创建更方便表达和考察分析结果的显示。

如图2-9所示,对于产品充填时间(FillTime)的考察,通过“绘制属性”将显示方式改为等值线(数量30)方式,更直观地考察充填时间的变化和某时刻的料锋位置。

(3)测量结果:

通过测量结果查询可以考察任一节点处的结果参数。

如图2-9所示,测量某节点处的充填时间为0.7137秒。

图2-9利用“等值线”和“测量结果”查看充填时间相关信息

(4)结果备注:

给结果创建注释。

例如备注可以是方便客户查看结果(报告)的简明的结果分析和解释。

(5)查看翘曲工具:

以设置锚点和位移数值的方式查看翘曲结果。

(6)保存结果数据:

支持将结果数据以*.XML和*.Patran格式保存。

(7)导出翘曲网格和几何体:

将翘曲网格和几何体以另存方式单独导出备份。

2.2.8报告

(1)报告建立向导:

以对话框方式引导操作者创建一个最基本的报告。

(2)为报告添加元素:

支持为报考添加封面、图片、动画、文字等操作,用以创建一个个性化的报告。

(3)编辑:

允许操作者对已生成报告进行编辑、修改。

2.2.9工具

(1)创建、编辑个人数据库:

完成分析以后,Moldflow记录了大量的参数数据,操作者可以通过创建、编辑个人数据库建立适合自己的数据库,以备后续分析查询和调用。

(2)导入旧的Moldflow或C-mold材料:

可以通过此命令将旧的Moldflow版本或Moldflow公司合并C-mold之前的C-mold软件自带材料库中的成型物料参数导入到4.1版本中,以丰富材料数据库。

另外,前面我们介绍过,材料库支持二次开发,由于Moldflow是国外开发的软件,许多我们常用的国产物料没有入库,操作者还可以自己通过二次开发添加常用的物料性能参数。

(3)宏操作:

支持宏的录制和执行。

2.2.10窗口和帮助

窗口可以进行新窗口创建、分析结果显示窗口的重叠、分割、多窗口显示等命令;

帮助可以执行帮助文件查看、登陆Moldflow网站、快捷键查询、分析过程中的警告和错误解释查询等命令。

(1)窗口层叠和重排:

层叠命令可以将多个分析结果显示窗口多层重叠,重排命令可执行重叠次序的更改。

(2)窗口分割:

支持多窗口显示,其中每个窗口可以显示不同的内容。

如图2-10所示。

图2-10利用“分割”实现多视窗显示

(3)查找帮助:

在任何时候点击“查找帮助”或按“F1”键均可打开帮助栏。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会使用帮助意义重大,因为Moldflow的帮助功能强大,几乎所有我们在基本操作或结果分析工程中碰到的疑问都可以从“帮助”中寻求帮助。

但是几乎所有版本的Moldflow软件的“帮助”都是英文版的,给部分操作者带来一定麻烦。

(4)快捷键:

支持快捷键查询。

(5)Moldflow网站:

支持和Moldflow官方网站的在线联系,登陆主页或客户中心可提供相应技术支持和软件的在线更新。

当然,最基本的前提是您使用的是正版软件。

2.3节点的创建

在Moldflow4.1软件中,基础建模工具主要有节点创建工具、曲线创建工具、面(区域)创建工具、模具镶块、坐标系,对各元素的复制、移动、旋转、镜像和浇注、冷却系统创建等操作命令。

其中,节点和曲线的创建将会在流道、浇口、水道创建过程中频繁出现;

移动和复制工具会在多型腔创建以及节点、曲线等元素的移动、复制、旋转、镜像等操作中使用。

熟练掌握基础建模工具将为后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Moldflow4.1提供了五种节点创建方法:

(1)坐标系:

以输入坐标系X、Y、Z绝对坐标值的方法创建节点。

三个坐标值之间可以空格或逗号隔开,例如:

“000”或“0,0,0”。

如图2-11所示。

图2-11利用坐标值创建节点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建模”→“创建节点”→“坐标系”,在坐标栏里输入具体坐标值。

2)点击“应用”,完成创建。

(2)中间点:

在已有的两个节点中间创建一个或多个节点,创建的新节点将旧节点之间距离平分,即任何节点等距分布。

如图2-12所示。

图2-12利用中间点创建节点

1)“建模”→“创建节点”→“中间点”,依次选择已有的两点(每选一点其坐标值都会在对应的“坐标”框中显示),设定“节点数量”。

(3)分割:

选择一条曲线,通过该命令可以在曲线上分割出一个或多个节点。

如图2-13所示。

图2-13利用分割曲线创建节点

1)“建模”→“创建节点”→“分割”,选取已有的曲线(曲线代号“C1”会自动在选择框里显示),设定“节点数量”为4,点选“在曲线末端创建节点”。

由图2-13结果我们可以看出,4个节点也将曲线平分。

(4)偏移:

通过输入坐标值或者由一个已有节点偏移出一个或多个新节点。

如图2-14所示。

图2-14利用偏移创建节点

1)“建模”→“创建节点”→“偏移”,选取已有的节点(所选节点坐标值会自动在选择框里显示)或在“基准坐标”框中直接输入坐标值,设定“节点数量”为3。

由图5.4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偏移出3个新节点,也是等距分布(间距20)。

(5)相交:

在两条相交曲线段的交点处创建新节点。

如图2-15所示。

1)“建模”→“创建节点”→“相交”,选取已有的两条相交曲线段(曲线代号“C1”“C2”会自动在选择框里显示),这时交点坐标值在“交点坐标”框中显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命令中用于创建节点的两条曲线必须切实存在交点,因此,笔者在前面提到的是“曲线段”而非“曲线”,这点从图2-16中可以看出。

图2-15利用相交创建节点

图2-16实际没有相交的曲线无法创建相交节点

2.4线的创建

Moldflow4.1提供了六种曲线段创建方法:

(1)直线:

通过选取两个已存在的节点或输入节点坐标值来创建直线。

如图2-17所示。

图2-17利用现有两节点创建直线

1)“建模”→“创建曲线”→“直线”,选取已有的两个节点(节点坐标值会自动在选择框里显示)。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输入两节点坐标值的方法创建直线,坐标值输入时可以是绝对坐标或相对坐标。

利用绝对坐标创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建模”→“创建曲线”→“直线”,依次输入节点1和2的坐标值分别为“20,30,40”和“10,20,30”,点选“绝对”。

如图2-18所示。

图2-18利用绝对坐标创建节点从而创建直线

利用相对坐标创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建模”→“创建曲线”→“直线”,依次输入节点1和2的坐标值分别为“20,30,40”和“10,20,30”,点选“相对”。

如图2-19所示。

图2-19利用相对坐标创建节点从而创建直线

对比两条直线,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两个节点的坐标输入值完全一样,但产生的直线却不同,原因就在于绝对坐标或相对坐标的区别了。

(2)三点画弧:

由三个节点创建圆弧曲线或圆。

创建圆弧,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建模”→“创建曲线”→“三点画弧”,选取已有的三个节点(节点坐标值会自动在选择框里显示)或直接输入三点坐标,点选“圆弧”和“自动在曲线端点创建节点”。

如图2-20所示。

图2-20利用三点画弧

创建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建模”→“创建曲线”→“三点画弧”,选取已有的三个节点(节点坐标值会自动在选择框里显示)或直接输入三点坐标,点选“圆”和“自动在曲线端点创建节点”。

如图2-21所示。

图2-21利用三点画圆

(3)角度画弧:

以某节点为圆心并赋予半径(即:

圆心+半径)的方式创建圆弧。

1)“建模”→“创建曲线”→“角度画弧”,选取已有的节点(节点坐标值会自动在选择框里显示“000”)或直接输入坐标值“000”做为圆心,定义半径为5,定义始端和终端角度分别为“0”、“270”,点选“自动在曲线端点创建节点”。

如图2-22所示。

图2-22利用角度画弧

在以上操作中,如果定义始端和终端角度分别为“0”、“360”(默认),点选“自动在曲线端点创建节点”,则生成圆。

如图2-23所示。

图2-23利用角度画圆

(4)多义线:

用于创建弯曲变化的曲线。

1)“建模”→“创建曲线”→“多义线”,选取已有的节点(节点坐标值会自动在选择框里显示“000”、“5100”、“10150”和“40250”)或直接输入坐标值“000”、“5100”、“10150”和“40250”,点选“自动在曲线端点创建节点”。

如图2-24所示。

图2-24创建多义线

(5)倒角连接:

可以在两条手动创建的曲线间创建连接两条曲线的倒角。

1)“建模”→“创建曲线”→“倒角连接”,选取已有两条曲线(曲线编号会自动在选择框里显示),确定“倒角系数”为1。

如图2-25所示。

图2-25创建倒角连接

(6)打断:

用于将手动创建的两条相交曲线在它们的交点处打断。

1)“建模”→“创建曲线”→“打断”,选取已有两条曲线C1、C2(曲线编号会自动在选择框里显示)。

2)点击“应用”,完成创建,结果是两条曲线被交点打断为四条曲线。

如图2-26所示。

图2-26应用打断创建曲线

2.5多模腔创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