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1398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救助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社会救助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社会救助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社会救助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社会救助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社会救助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社会救助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社会救助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社会救助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社会救助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社会救助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社会救助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社会救助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救助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社会救助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救助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救助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A.贫困救助;

B.灾害救助;

C.扶贫救助;

D.失业救助;

6.城市民政工作的重点是( )。

A.流浪儿童救助;

B.失业救助;

C.提高家庭收入;

D.实

1

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7.影响扶贫成果的首要因素是扶贫投入,充分发挥( )的作用,可以缓解这一矛盾。

A.NGO;

B.政府;

C.社会团体;

D.企业;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救助的特征是( )。

A.权利义务的非对应性;

B.救助资金的来源和流向的单向性;

C.救助手段多样性和救助程序的法定性;

D.救助水平的低层次性;

E.救助对象的限制性;

2.社会救助的范围( )。

A.急难、灾害救助;

B.家庭补助;

C.伤病医疗补助;

D.收容安置;

E.失业救助;

3.国际上常用的决定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方法有( )。

A.国际贫困标准法;

B.恩格尔系数法;

C.生活形态法;

D.标准预算法;

E.基尼系数;

4.现代社会救助包括( )。

A.失业救助;

B.灾害救助;

C.贫困救助;

D.扶贫救助;

E.特殊救助;

5.美国社会救助形式有( )。

A.食品券补贴;

B.抚养儿童家庭的补助;

C.补充家庭收入;

E.医疗援助;

6.日本社会救助项目包括( )。

2

A.住宅救助;

B.教育救助;

C.分娩救助和安葬救助;

D.医疗救助;

E.生活救助和谋生救助7.我国各地制定农村最低保障线的依据主要有( )。

A.国家统计局测算的全国贫困线;

B.贫困对象年人均消费水平;

C.当地农民年人均收入;

D.地方财政和集体经济的承受力;

E.农村维持最低生活必需品的数量和物价;

8.农村贫困救助是指国家和集体对( )采取物质帮助、扶持生产等多种形式,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A.农村中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

B.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

C.因病、灾;

D.缺少劳动能力;

E.生活困难的贫困对象;

三、简答题

1.社会救助及其特征是什么?

2.何为贫困?

建立社会救助制度的意义何在?

3.社会救助对象包括哪些?

4.国际上通用的测量贫困的指标有哪些?

四、论述题

1.简述新世纪我国扶贫工作目标、方式及其主要内容?

2.简述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五、案例分析题

3

成都投资2亿建一批全国一流敬老院

成都市、县两级财政将投资2亿元,新建50所敬老院,新增床位10000张,实现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80%。

要通过这次惠民行动的实施,建设一批设备完善、环境优美的全国一流的农村敬老院,全面改善我市敬老院老、旧、散的落后面貌。

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信息平台正式运行以来,救助体系信息平台总体运行良好,实现了网上申报,低保申请审批能够通过网上流程办理。

社会救助体系信息平台整合了政府9个部门的

32项救助业务,能够实现“一口上下、不重不漏”的救助服务。

但该信息平台在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用创新的方式攻坚克难,使我市的社会救助体系信息平台不断完善。

(资料来源:

回答问题:

老年救助的社会意义?

4

5

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C

5.D

6.D

7.A

1.ABCDE

2.ABCDE

3.ABCD

4.ABCDE

5.ABCDE

6.ABCDE

7.ABCDE

8.ABCDE

1、答:

社会救助是指社会成员陷入生存危机或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

6

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和其他援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作为最低层次的社会安全机制,社会救助制度维护着社会成员基本的生存权利,是社会保障制度要实现的最低目标。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的最低和最基本的目标,承担了保证社会成员生存所需基本条件的责任。

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救助对象的限制性。

(2)救助水平的低层次性。

(3)权利义务的非对应性。

(4)救助资金的来源和流向的单向性。

社会救助基金一般由政府支付,社会成员不用交纳任何费用,这一点与社会保险不同。

(5)救助手段的多样性。

(6)救助程序的法定性。

2、答:

所谓贫困是指国民个人的收入无法满足该国居民所能接受的最低标准生活需求的生活状态。

按照国际惯例,衡量贫困状况的标志是贫困线,或称为“最低生活保障线”。

贫困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之分。

绝对贫困是指低于当地居民必需的最低标准的生活状态。

一般缺乏维持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即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条件不能得到满足。

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人多数是老、伤、病、残、孤、寡、独以及长期无工可做的失业者。

相对贫困是指相对于

7

社会平均生活水平而言存在较大差距的贫困。

即一个人、一个家庭或一个群体的生活水平比其所在社区的中等生活水平低,并且经常缺乏某些必需的生活资料或服务设施。

社会救助的意义:

(1)社会救助是稳定社会的重要手段

(2)社会救助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3)社会救助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3、答:

一般来说,社会救助的对象包括三部分人员:

一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失去劳动能力者;

二是虽有劳动能力但因客观因素以致失业、无法获得收入或收入中断、收入减少,而且又无法获得社会保险给付者;

三是因受到天灾、人祸等因素而导致不接受紧急救助就无法维持生活者。

对于这部分人,按社会救助制度,政府给予社会救助。

对上述人员在基本生活和生存发生困难时给予现金救助、实物救助或其他救助,按一般的规定,享受社会救助者需具备一定的条件。

首先必须由申请者提出申请,并由主管部门对申请者财产和收入进行调查,对合乎条件的确定救助标准,付给救助费。

4、答:

贫困标准(也称贫困线或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测量贫困的工具,社会救助制度就是针对解决贫困问题而设计的制度安排。

一定时期内社会贫困线或最低生活保障线,由政府在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和其

8

他调查的基础上加以确定和颁布。

或者以当地居民生存必需的最低生活开支来表示,或者用与当地中等收入水平的一定差距来表示。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方法有四种:

即恩格尔系数法、国际贫困标准法、生活形态法和标准预算法。

(1)恩格尔系数法

根据恩格尔定律,可得出恩格尔系数。

它由食物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来决定,用公式表示为:

家庭食物支出金额

恩格尔系数=X

100%

家庭总支出金额(全部收入)

恩格尔系数是反映消费者收入水平或一国富裕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较高,对于一个家庭或个人则表示其收入较低;

对于一个国家则说明该国较穷。

反之,恩格尔系数较低,则说明家庭或个人收入较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则较富裕。

(2)国际贫困标准法

国际贫困标准实际上是一种收人比例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

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中位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60%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线,也即最低生活保障线。

(3)生活形态法

生活形态法也称“剥夺指标法”,它首先从人们的生活方式、

9

消费行为等“生活形态”人手,提出一系列有关贫困家庭生活形态的问题,让被调查者回答,然后选择出若于“剥夺指标”,再根据这些剥夺指标和被调查者的实际生活状况来确定哪些人属于贫困者,然后再来分析他们(被剥夺)的需求以及消费和收入来求出贫困线。

(4)标准预算法

标准预算法又称市场菜篮法,它首先要求确定一张生活必需品的清单,内容包括维持社会认定的最起码的生活水准的必需品的种类和数量,然后根据市场价格来计算拥有这些生活必需品需要多少现金,以此确定的现金金额就是贫困线,也即最低生活保障线。

通常,社会救助标准以“最低生活保障线”为参照标准,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等加以确定。

扶贫开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新阶段的扶贫工作的目标是继续减少贫困人口,巩固扶贫成果,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具体目标是“两个基本”:

一个是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二是基本完成14800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规划。

新阶段的扶贫工作方式是: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全面发展”的开发式扶贫。

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一部分。

新阶段的扶贫工作的内容主要是:

一个瞄准,三大重点。

“一个瞄准”是紧紧瞄准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三个重点”:

第一是以整

10

村推进为切入点,努力改变生产生活条件;

第二,以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切入点,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是新阶段扶贫工作最突出的特点。

提出了“雨露计划”,实现劳动力转移和就业;

第三,以产业化扶贫为切入点,带动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指国家为保障城市居民达到最低生活水平而制定的社会救助标准。

目前,我国各地制定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基本上以救助“绝对贫困”家庭为主,适当兼顾“相对贫困”家庭。

(1)我国在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时,参考国际通行的确定方法,同时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

目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各地人民政府自行确定。

各地大多采取了“菜篮子法”。

同时采取其他方法作为参照。

(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

当前主要是以下三类人员:

一是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

二是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保险期满未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三是在职人员、下岗人员、退休人员中,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和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第一种人员主

11

要是原有传统的社会救助对象;

第二、三种人员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增的保障对象。

(3)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来源,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

一是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负担,由市民政局、区民政局、街道办事处民政科和居委会分级管理;

二是资金由市、区财政和企事业单位共同负担,家庭中无在职人员的由民政部门负责管理,有在职人员的由所在单位或其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近年来,各地还扩展各种辅助资金的渠道,如组织捐赠、义演等慈善活动,依靠民间力量建立互助基金、扶贫基金等。

(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包括:

个人申请、居委会调查、街道办事处审核和区民政局审批,最后在市民政局备案。

各地在具体工作中都要注意坚持公开、平等、民主的管理原则,做到保障对象、资金和标准三公开,力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规范化。

答案要点:

投资2亿元新建50所敬老院的举措是全面改善敬老院面貌,提升敬老院形象,也是全面落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敬老院的建设要坚持集中修建原则,要改变以往单户单建、修修补补的传统做法,通过土地整理、集中修建、集中居住,彻底改善五保对象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建立完整的五保对象

12

电子档案,实现规范化管理,并作为资金保障的依据和凭证。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