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17321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8.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_第6页
第6页 / 共95页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_第7页
第7页 / 共95页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_第8页
第8页 / 共95页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_第9页
第9页 / 共95页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95页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95页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95页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95页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95页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95页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95页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95页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95页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95页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9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文档格式.ppt

自有广州以来,以此为患,若人户知有此作,其欣愿可知。

喜舍之心,料非复塔庙之比矣。

然非道士至诚不欺,精力勤干,不能成也。

闻遂作管引蒲涧水,甚善。

每竿上,须钻一小眼,如绿豆大,以小竹针窒之,以验通塞。

道远,日久,无不塞之理。

若无以验之,则一竿之塞,辄累百竿矣。

仍愿公擘划少钱,令岁入五十余竿竹,不住抽换,永不废。

国画苏东坡在海南,劝农事耕掘井惠民良方医疾授黎酿酒笠屐醉归榔庵讲学草舍著述离琼北返,不善饮酒的酿酒大师,黄州期间:

在朋友杨世昌道士启发下,酿“蜜酒”,并作蜜酒歌。

(“柑橘酒”不成功)惠州期间:

“罗浮春”(即桂酒)、“万家春”。

(“予家酿酒,名罗浮春”,“余近酿酒,名万家春,盖岭南万户酒也”,“美酒玉色、香味超然”,掌故“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海南期间:

酿“天门冬酒”、“真一酒”。

东坡的饮酒观,饮酒不求酒量,但求酒趣。

他反对泥醉,而主张“半酣”:

“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值得推荐的东坡养生术,吃饭黄金法则: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

调息与安宁要诀:

视鼻端白,数出入息;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数至数百,此心寂然,此身兀然,与虚空等。

漱口小窍门:

每食已,则以浓茶漱口,烦腻却去,不烦刺挑也。

而齿便漱濯,缘此渐坚密,蠹病自已,然卒用中下茶。

东坡志林、东坡杂记,需谨慎采用的东坡养生偏方,雨水泡茶熬药:

时雨降,多置器广庭中,所得甘滑不可名,以泼茶煮药,皆美而有益。

服食阳丹:

以三十瓷器皆有盖,溺其中已,随手盖之满三十日开视,其上当结细砂,如浮蚁状,或黄或赤。

密绢帕滤,取新汲水,净淘澄无数,以秽气尽为度,净瓷瓶合贮之。

夏至后,取细研枣肉,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酒吞下,不限丸数,三五日后取尽。

夏至后仍依前法采取,却候冬至后服。

另:

服食阴丹、辟谷。

食疗秘方,麦门冬饮:

“一枕清风值万钱,无人肯卖北窗眠。

开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有口腔保健、安神催眠、益阴养胃、润肺清心的功能。

茯苓糕:

东坡杂记中载,“用蜜和如湿香状,蒸过食之尤佳。

”茯苓甘、淡、平,具有健脾和胃,宁必安神的功能,用茯苓粉蒸服是中药食疗的一种良方。

雪羹汤:

用荸荠、大米、适量生姜和清水煮成即可。

茶艺高手,苏东坡饮茶十分考究,不仅讲究新茶、泉水,还讲究美器,他设计了一种美观实用的提梁壶,由于他曾在江苏宜兴小住,当地有着制壶传统,苏东坡的这个设计很快就被当地的能工巧匠所运用,再次流行全国,这种茶壶当然又被人们称作了“东坡提梁壶壶”,又称“提苏”。

医生药师,治风湿奇方:

尊麻含有尊麻素和黄体素,像毒藤一样,皮肤碰到就肿疼。

他说把尊麻敷在风湿初起的关节上,浑身其他关节的疼痛都可以停止嫩肤妙方:

在文火上,把苍耳的叶子灰,加热约二十四小时,即成白色粉末,若内服,能使皮肤软滑如玉。

破天荒,儋州原建学堂,但无老师,都不愿支教,黎家子弟读书较少。

这天下第一文豪来了,读书人人趋之若鹜。

苏老师悉心指导,自编教科书,出了个关门弟子姜君弼。

赴考前老师书扇曰:

“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学生真的高中,成为海南第一个进士,“破天荒”原出于此。

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一、苏轼的生平,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今属四川)人。

他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士家庭,父亲苏洵,由发愤读书而入仕,他受父亲影响,走上了同样的道路。

仁宗嘉祐二年(1057)二十一岁时,受到欧阳修的赏识,考取进士,嘉祐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开始了他一生坎坷的仕宦生涯。

生平介绍,眉山,杭州,黄州,凤翔,汴京,惠州,儋州,密州,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

坎坷一生,京城(中书舍人)京城(旧党欧阳修)(旧党重启)(判官)密州徐州湖州知州杭州(不容于新旧两党)杭州(反对新党新政)惠州通判黄州(乌台诗案)团练副使儋州,凤翔,苏轼的政治生涯大致可分为四期:

(一)转任地方

(二)乌台诗案(三)东山再起(四)被贬海南,一、转任地方。

苏轼首任官职是凤翔府判官。

三年后,苏轼即由凤翔来到中央任职,担任判官诰院。

36岁时苏轼首先被派往杭州任通判。

接下来被任命为密州太守,徐州知州、湖州知州等职。

在地方为官共八年。

二、“乌台诗案”。

苏轼被下狱,关押了130多天后,得以释放,但被贬为黄州做团练副史。

苏轼在黄州居住了四年零两个月后被改派汝州,后来又允许他在常州居住。

苏轼简介,苏轼(1036一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苏轼幼年时即极为出色,深得老师赏识。

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

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了22岁的苏轼所写的文章后说:

“不觉汗出。

快哉,快哉!

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

可喜!

”并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轼。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开始,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

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

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

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包括王安石),最后,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

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苏轼被下狱,在狱中给弟弟苏辙写下了绝笔诗,其中写到: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苏轼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火之”,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

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

“他从监狱里走来,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犯的身份走来,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一路上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一路走来了黄州”,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处如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苏轼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世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不是好人”。

他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

“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可见苏轼是潇洒超俗的,乐观开朗的,旷达的。

三、东山再起1085年3月5日,哲宗之母高太后垂帘听政。

5月6日苏轼被起用任登州知州七品,被调回中央先后任礼部郎中,起居舍人六品,1086年3月14日,升任中书舍人四品。

9月12日又升任翰林学士正三品。

先后任杭州、颖州、扬州以及定州知州。

四、被贬海南1093年,哲宗亲政,苏轼被贬广东英州,还未到达英州,就又被贬到广东惠州,后又被贬到海南儋州。

荔枝叹等作写于此时。

1100年哲宗病逝,徽宗继位,在儋州生活三年的已经65岁的苏轼,渡海而回,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病逝于常州。

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说明:

当风烛残年的苏轼从海南岛儋州贬所北归途经润州(镇江)时,在金山寺看到李公麟(北宋名画家,苏轼好友)所画东坡像,回顾一生,心潮难平,感慨万千,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

初到黄州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写作背景:

“乌台诗案”:

北宋著名的文字狱。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

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

被构陷成罪,囚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

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

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

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

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惠院月夜感兴之作。

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

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

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与心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对比,早生华发,英俊儒雅,幸福美满功成名就,屡遭不幸功业未成,奋进,感伤,借怀古来抒发自己功业未成的感慨。

怀古伤今,周郎三十四岁春风得意刚柔相济文武双全功成名就少年得志,苏轼四十七岁待罪黄州刚正有余文弱书生壮志难酬年老无为,课文结构,念奴娇赤壁怀古,咏赤壁,怀周瑜,感人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写景,抒怀,江山如画,人生如梦,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1、芒鞋:

草鞋。

“竹杖芒鞋”2、吟啸:

吟唱长啸,表示泰然自若的情态。

3、蓑:

指雨具蓑衣。

4、料峭:

形容春寒,如:

“春寒料峭”。

5、向来:

刚才,方才之意。

词语解释,时间:

地点:

人物:

雨,事件:

感觉:

1082年3月7日,沙湖道中,同行、余,狼狈、不觉,“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词前小序,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觳(h)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关于临江仙,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九月,蛰居于黄州的苏轼,在一次夜饮大醉之后回到位于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住宿。

但夜已很深,家童鼻息雷鸣,听不到词人的敲门声。

于是词人依杖门外,静听那滔滔不绝的江流声。

就在这万籁俱寂的瞬间,一种思想的火花突然闪现,他的心灵似乎获得了顿悟,超然物外的逸想联翩而至。

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理趣的临江仙。

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

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

“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

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

“家童鼻息已雷鸣。

”走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

下片即是词人“倚杖听江声”时的哲思。

“长恨”二句,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

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由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

余秋雨先生曾经在文化苦旅中提到“贬官文化”一词。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可称之为贬官文化。

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

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

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

这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报任安书)通过举例,重点讨论“穷”和“工”的内在联系。

黄州: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惠州: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

儋州:

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二、苏轼其它诗词赏析,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婉约词江城子记梦,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

数日前猎于郊外,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扺掌顿足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词前小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的三任妻子一、19岁30岁,结发之妻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

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

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苏轼。

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后病逝。

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

又过了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二、33岁58岁,继妻王闰之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苏轼。

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温柔顺从。

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宦海浮沉中,与之同甘共苦。

二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

苏轼死后,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三、侍妾王朝云小苏轼二十六岁。

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

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

但不幸的是,与朝云共处十一年,即先于苏轼病逝。

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

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其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此楹联有个著名的典故:

“东坡一日退朝,食罢。

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

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

一婢遽曰:

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

又一人曰:

满腹都是见识。

坡亦未以为当。

至朝云,乃曰:

“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

坡捧腹大笑。

”朝云墓如今已成为海南名胜之地。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悼朝云诗(并引),绍圣元年十一月,戏作朝云诗。

三年七月五日,朝云病亡于惠州,葬之栖禅寺松林中东南,直大圣塔。

予既铭其墓,且和前诗以自解。

朝云始不识字,晚忽学书,粗有楷法。

盖尝従泗上比丘尼义冲学佛,亦略闻大义,且死,诵金刚经四句偈而绝。

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

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袢。

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1、写景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幽默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

戏子由: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

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

斜风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3、理趣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儒家君子固穷的坚毅精神,经时济世的用世情怀老庄轻视有限时空,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看取当下,随缘自适,儒家思想为经时济世的支柱,佛老思想作调剂,前者要求为国为民,为功绩事业急流勇进,后者要求听其自然,无为而至,宠辱不惊,超然物外,洒脱旷达。

林语堂苏东坡传,“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苏东坡有魅力。

正如女人的风情,花朵的美丽与芬芳,容易感受,却很难说出其中的成份。

”林语堂苏东坡传序,我们可以说,苏轼代表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健全、最融通,也最为后人所仰慕的一种人格模式。

苏东坡,这个乐观主义者,伟大的文艺天才,老百姓最亲密的朋友,他将勤政爱国、关注民生的执著精神,达观自我、超然物外的旷逸气质,热爱生活、诙谐天真的盎然情趣,闲适优雅、从容不迫的潇洒风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终于成就了一个可爱的苏东坡、伟大的苏东坡,成就了一个千百年来在百姓心目中永恒不朽的苏东坡康震东坡印象,当我们真正走近东坡时,会发现:

与屈原比,他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

与陶潜比,他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

与韩柳比,他多了一分豁达,少了几分悲观;

与李白比,他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

与杜甫比,他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

与程朱比,他多了一分童心,少了几分刻板。

东坡是中国文人完美个性和品格的化身。

东坡是人类的骄傲黄玉峰说东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