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8052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新经济的信息化时代,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地方。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逐渐渗透到了企业的每一个环节,诸如原材料的采购、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与规划、生产部门的管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售后服务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再造了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体系。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所起到的作用更为明显,在提高企业原材料采购的效能性、生产经营的决策与规划的科学性、产品质量的优质化、售后服务的迅疾化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直接效果将会通过提升消费者忠诚度的方式大大提高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1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概念综述

1.1信息技术

从广义上来说,被称作资讯科技,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通,能最大可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从而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各种技术总称。

信息技术现在细分很多领域,现在从大众上来说所谓的信息技术主要指的是卫星传感技术、电子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在这其中,以计算机的实际应用技术为核心的电子通信与多媒体技术构成了当前人们应用的主体,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信息技术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推动了经济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前的信息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出现了功能多元化、体积微小化的发展趋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就本文研究的方向来说,所谓的信息技术则是指在企业的管理中实践应用的信息技术,具体予以阐述。

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通过对信息的搜集与辨识,提取有效的信息,并以一定的方式将有效信息予以存储,从而为后续的信息共享提供丰富的资源库,继而搭建起信息信息共享的平台,信息的攫取者则可以通过登录与检索的方式方法获取自己的所需要的信息。

让信息更快更准的收集、传递、处理、保存并执行,是科技的最新呈现形式与应用。

一般可以划分为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技术、企业业务处理的系统运作与维护技术、企业数据信息管理技术、企业管理决策支系统运作与维护技术。

一是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技术。

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技术将会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革新企业技术手段的应用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

二是企业业务处理的系统运作与维护技术。

这一系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力资源应用的频率,从而大大解决效率不高的问题;

三是企业数据信息管理技术。

这一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在财务信息的搜集、统计、分析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提高了企业运作的效率,更好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四是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运作与维护技术。

这一系统将会把企业的各环节的信息资源予以整合,分类分别储存,从而为企业决策与企业规划的做出提供依据。

1.2企业管理

简而言之,所谓的企业管理则是指对企业在诸如生产经营决策与规划、生产活动的组织与实践、各生产经营部门的协调运作、财会部门的审计等活动的总称,企业的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企业必然会采取有效技术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的实效性,信息技术是其所可以选择的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只有借助的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手段才能够极大的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维持企业的内部。

从这个意义上来,当前的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在不断的提升,并逐渐成为企业管理高效化所必须依赖的技术手段,在制定企业的长远战略规划的时候信息技术管理可以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的管理、市场营销的管理、企业财务审计的管理、人力资源的管理与新技术研发的管理处于相同重要的地位,并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向起到重要的作用。

2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应用问题

2.1信息技术应用的形式得不到优化

在当前的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出现了诸如“重硬件建设、轻软件质量”的问题,所谓的“重硬件建设”,即是指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就是指硬件质量的高低,于是在企业的信息技术提升的阶段,着力于采购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设备,从而使得硬件建设的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并且在某些领域达到领先的地步;

所谓的“轻软件建设”,即是指在硬件建设处于领先水平的同时,软件建设却滞后了。

硬件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与质量,但是却无法包揽一切,这是因为信息技术中的软件建设处于与之同等重要的地位。

以企业的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为例,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许多企业致力于搭建自己的信息共享平台,这一平台不仅可以有效整合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协同各部门之间的运作,而且还可以整合企业产业链各节点之间的资源,从而使得各节点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但是实际的发展却与设计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企业在数据库建设方面乏力,企业没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库,虽然在企业内部有数据库,但是却都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各数据库之间无法形成数据共享,各数据库的运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使得企业的信息共享平台的实际应用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2.2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建设乏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这是因为,信息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最终还是依靠人来操作的,企业管理中的信息技术是否得到有效的提升,关键因素就是要看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引进体制、是否有完善的人力人才激励机制、是否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继续教育体制,诸多的体制建设将会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信息技术应用的人才,但是就目前来说,企业管理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不健全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2.2.1复合型的信息技术人才匮乏

所谓的复合型人才,是指既要懂得信息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操作,还应该懂得企业的管理、经济贸易、电子商务等方面知识的人才,在这一类人才目前处于极度紧缺的阶段,如果企业管理者秘漠视这一现状,不愿意积极引进这一类的人才,则会使得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进程逐渐放缓,将会使得企业构建的硬件设备、信息共享平台运作出现问题;

2.2.2信息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体系不完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环境之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史是日新月异的,其速度之快快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基于此而言,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努力提升信息技术人才的技术水平,就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的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2.3信息技术应用的层次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下,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发展,这可从以下的一组调查统计数字中反映出来: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1998年7月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

在14923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大约有10%的企业基本上实现了信息化或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比较好,70%的企业拥有一定的信息手段或着手向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方向努力,20%的企业有少量的计算机,但大多用于财务、打字。

许多行业部门和综合部门三年前就制定了推进企业信息化的规划。

2000年11月,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华企业信息港公司联合推出的“中国电子商务现状”调查活动,在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多方调查后,公布了调查结果:

我国正在介入到网络领域的企业约占整个企业的24%,已开通网站的企业中超过60%企业用于信息发布,超过45%的企业用于电子商务。

国家重点企业还有一半没有建立自己的网站,而已有的企业网站中,开展商务活动的也寥寥无几。

在内部管理、对外经营等方面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并带来经济效益的企业更属凤毛麟角。

另据《中国企业家》资讯中心2000年对3800家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如下:

一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

58.7%已经连接互联网;

7.6%拥有自己的局域网;

12.08%建有网站、网页:

1.63%初步运作电子商务。

二.实施电子商务迫切需要的支持:

53.6%是网络技术和服务;

89.7%是外部资金;

49.1%是电子商务管理咨询;

58.3%是安全迅速的银行支付手段;

75.2%是物流支持。

三.实施电子商务涉及的领域:

产品生产流程占8.1%;

库存管理占61.3%;

作为营销手段占68.6%;

客户服务占32.7%;

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占57.8%0

这些都说明,我国企业,尤其是我国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大多还停留在网上广告、信息交互查询和电子邮件往来的初级阶段,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真正的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时代还没有到来。

但是,这也应该代表着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根据我们对部分企业的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企业应用信息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但效益不稳定。

他们敢于迎接新的挑战,大胆把握新的机遇,勇于创新,充分运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力求使企业的管理更加高效合理,使企业的生产成本迅速下降、效益明显上升,从而使企业取得长足的发展,这类企业所占的比例较少,尤其是我国的中小企业:

二.想用又不敢用、不知如何用。

他们虽然感觉到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并体会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冲击,但是自身的竞争力却在下降,而且还知道企业管理应用信息技术的好处,但又舍不得以往的管理方式,觉得比较稳定可靠。

因此这部分企业始终不敢迈出这一步,不敢把信息技术引入企业管理中来,不知如何才能用好信息技术,怕失败,只是在观望,羡慕别人。

这类企业所占的比例最大,也是阻碍我国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主流思想。

三.想用,但缺乏资金和人才。

这些企业很想引入信息技术,但是由于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和引入时所需较大的资金和人才投入等原因,导致资金缺乏、人才不足而无力引入信息技术。

这类企业所占的比例也很大。

2001年4月5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中国电子商务大会上,网络公司纷纷打出为传统企业服务的大旗。

但就总体而言:

我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包括电子商务,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信息化基础建设、网络运行质量、企业信息化程度、物流体系、金融支撑体系和社会化信用体系以及意识观念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足,如网络营销的安全问题、税收问题、身份认证问题、商业惯例问题等,都需要有关部门加以重视和解决,并且还要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完善。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业已普遍得到应用,许多的企业管理者将其作为提升企业管理的实效性的“助推力”,但是,毋庸置疑,企业的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还处于一个相对低的水平,低水平的信息技术的管理必然会导致企业管理的低效化。

具体而言,当前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信息安全与管理者思想意识等方面存在缺陷,就信息安全而言,信息技术基于其信息安全方面的缺陷使之在实践应用中不能够实现跨部门或跨企业作业,从而使得信息只能够在一个相对狭小的范围之内共享,所谓的管理者思想意识问题,管理者思想意识问题则是指管理者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无法达到即时性的基本要求,尤其在生产部门,不能够将生产的进度、产品的质量与数量等方面的信息及时传达到仓储的部门,这就容易导致“临时抱佛脚”问题的出现。

以电子商务为例予以阐述,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实践应用的主要的方式之一,电子商务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管理效能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信息技术应用的综合化方面却未达到基本的要求。

一是企业的内部而言,基于管理者不重视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使之没有较好地整合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如生产部门与采购部门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从而导致采购部门的采购行为具有了盲目性,市场调研部门与生产部门相阻隔,就使得生产部门不根据市场的变化就制定出自己的生产规划;

二是就电子商务平台的后台管理而言,也存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的问题。

电子商务平台的后台管理对前台的运作起到了强大的支持的作用,前台的Web平台面向的是市场中的消费者,是电子商务服务的平台,这一平台是否可以高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后台的信息技术支持的力度,但是,由于信息安全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这就使得使得后台的支持系统无法对前台的运作起到有效的支撑,前台的运作就无法对消费者的信息共享的请求提供有效的支持。

2.4信息技术应用的社会环境亟待优化

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首选,但是,基于社会环境因素也使得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许多复杂的、重复性、程序化的工作使用相应的信息系统,如智能系统、专家系统、网络办公自动化等进行计算机管理,只需简单的电脑操作,如点击鼠标、录入数据等电脑操作和监控,就能使原本复杂、甚至危险、难做的工作都准确、快速、高效地完成,更加有效地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节约了许多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减少浪费,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和管理费用等支出。

应用信息技术的互动性,企业可以在网上接到顾客订单后,再向制造的厂家订货或生产相应的产品,而无须将产品实物陈列出来以供顾客选择,只需在网上陈列出来以供选择订货。

这样,企业甚至可以实现“零库存”。

对于直接销售的企业,也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对各销售点进行监控,及时掌握其库存情况,进行相应的促销、生产等措施,也可使库存量大大减少,从而降低了库存费用,降低了产品成本。

在对外联系、宣传、办公等方面,许多大中型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成本要远低于采取传统方式所需的费用。

利用网络资源,企业可以全天候性地进行宣传,网络信息使用费其成本主要是信息系统的构建(软件、硬件设备等)、全球费用、以及以后的维护费用。

按一年的时间来算,的方式进行产品宣传、联系客户等,这笔费用将是非常惊人的如果采取传统。

单进行一次国际通话或快递邮件服务,其费用少则几十元,而采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上发送Email等信息资料,则只需几分钱,相差几千倍。

在办公方面,EDI(电子数据交换)的广泛使用及其标准化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走向无纸贸易,在无纸贸易的情况下,企业可将购物订单过程的成本缩减80%以上。

在美国,一个中等规模的企业一年要发出或接受订单在10万张以上,大企业则在40万张左右。

因此,对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采用无纸交易就意味着节省少则数万美元,多则上千万美元的成本。

这些都说明,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降低商品的销售成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宣传成本等,为企业节约大笔的开支。

但是却有以下的问题使信息技术应用的社会环境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门槛的设置。

在企业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各环节都需要一定的资质,只有如此,才能够保障企业管理的有效性。

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还没有部门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对企业领域内的信息技术从业人员的资质审核、认定予以明确的规范,也没有信息技术应用的市场规则,以及行业的标准,其结果必然会导致信息技术应用的无序化的发展;

二是法律的创新。

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中,不仅企业的管理者力主信息技术的应用,国家也对此持有鼓励的态度,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办不就可以看出这一导向性的趋向,但是就目前来说,企业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法律存在“模仿化”的问题,在模仿外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来设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一类法律法规缺乏适合于我国企业管理实际的创新,从而导致信息泄露、信息不畅等问题的发生。

3提高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实效性对策

3.1优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形式

提高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形式就应该从整合企业信息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加快软件开发应用等方面着手。

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信息流业已构成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的强有力的支撑,基于此来说,就要一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为契机,大力提高信息的整合力度与使用效率,充分发挥信息流在企业生产规划的制定、企业决策的做出、企业部门工作的协作等方面的作用。

以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为例,在企业的信息技术管理中,搭建具有企业自己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是十分重要的,为保障电子商务平台运作的有效性,就要做到“软硬兼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两手都要硬,值得关注的是就是软件建设,正如前文所言,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往往热衷于提高硬件建设的水平,而忽视了软件的建设,基于此,在以后的发展的实践中就应该把软件的建设列为重中之重,如构建起企业统一的数据库,这一数据库应该具有“大容量、共享性”的特点,“大容量”是指数据库可以将企业的许多信息容纳在内,并且具有数据分析、数据统计等强大的功能,“共享性”则是指这一数据库必须是跨部门、跨企业的,即要打破企业内部的部门的界限,打破企业产业链各节点之间的界限,将不同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存储在数据库之中,成为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必备的资源。

企业管理中引进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企业领导者、管理者,首先应该明白: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只是作为一种技术,既是管理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也是管理的工具,但并不是管理的最终目的、目标,它在企业管理中主要起辅助的作用,要服务于企业,服务于人,从属于企业目标,要为达到企业的目标而发挥其重要作用。

正如电话、传真等都是传统企业所不缺少的管理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许若干年后还会有比信息技术更先进的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中。

我国企业引进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应从长远考虑,要勤于学习、敢于创新、敢于行动,以全面、系统的观点去进行信息化建设,始终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取向,以务实为目的,强调系统性和组合性。

信息技术要服务于人,服务于企业决策,要结合传统技术和实际情况,做到务实高效,创新进取。

这样开发出来的信息系统才能真正成为信息的有效加工工具和运输工具,才能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所以,企业管理者在制定企业目标和战略决策时,尤其在宏观方面,就应该把握住方向,使信息技术始终服务于企业目标、始终围绕信息的载体一一人而展开。

否则,就会导致开发出来的信息管理系统没有人使用,更不用说进行个性化服务,获取利润等,而且还会成为企业的负担。

因此,我国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首先就是理念要更新。

这点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

最重要的是理念,而不是管理方式。

3.2加强企业信息技术人才的素质提升的工作

如前文所言,在企业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人才是其效能提高的关键,基于此而言,企业就应该从加强企业信息技术人才的素质提升的工作为着力点,促进企业管理实践的健康发展。

可以采取三种策略解决这一问题。

一是人才引进。

信息技术归属于高端技术的范畴,信息技术的发展往往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基于此而言,未能够占据在市场竞争的制高点,牢牢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引进人才,在引进人才的时候,应该遵循“高端性”与“实用性”的基本原则,所谓的“高端性”,就是指人才的引进必须把眼光放远、放高,使得人才可以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中更具优势;

所谓的“实用性”,则是指人才的引进必须是量力而言,企业需要的人才积极引进,企业不需要的人才不要引进,企业今后会需要的人才适量引进,同时建立人才储备库,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储备丰富的人才。

二是委托培养。

企业可以与高校建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协议,利用高校的教学与科研的优势,推选一批信息技术人员进入高校进行脱产学习,以促进其技术水平的提升,在这些信息技术人才脱产学习期间,企业要在工资待遇、福利发放等方面予以倾斜,使之可以安心学习;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

企业可以采取建立激励机制的方法促进信息技术人才水平的提高,例如在年终可以设立“技术创新奖”,对于本年度符合技术创新要求的员工给予奖励,从而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人人“勇于争先”的氛围,当然,对于未能够完成自己任务的信息技术人员则实施一定的惩戒,其目的就在于激烈其创新的活力。

3.3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层次

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层次主要是从提高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与提高管理者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提高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的安全性。

企业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会带有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应用形式在软件与硬件设置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基于此而言,企业的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就应该从保障信息安全的角度着手,采取强化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的措施,来加大安全保障的力度,从而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夯实基础;

二是提高管理者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

提高管理者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应该着力于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企业统一的信息管理机构,这一管理机构应该担负有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信息资源的统一运作等方面的管理职责;

第二,提高管理者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

信息技术的应用涉及到了企业的各个层面与诸多的环节,基于此,如果管理者对信息技术认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则会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基于此,就应该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以案例的形式使管理者认识到在企业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大意义,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