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 解剖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8508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理工大学 解剖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连理工大学 解剖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连理工大学 解剖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连理工大学 解剖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连理工大学 解剖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大连理工大学 解剖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大连理工大学 解剖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大连理工大学 解剖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大连理工大学 解剖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大连理工大学 解剖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大连理工大学 解剖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大连理工大学 解剖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大连理工大学 解剖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大连理工大学 解剖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大连理工大学 解剖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大连理工大学 解剖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连理工大学 解剖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大连理工大学 解剖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理工大学 解剖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连理工大学 解剖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肩关节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可作:

屈、伸、收、展、旋转和环转运动(全能)。

2.肘关节

由肱骨下端、尺骨和桡骨上端构成。

⑴一个关节囊内包有3个关节,分别为:

①肱尺关节:

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

②肱桡关节:

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关节凹构成

③桡尺近侧关节:

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骨桡切迹构成

⑵关节囊前、后壁薄弱,两侧有韧带加强,内侧为尺侧副韧带,外侧为桡侧副韧带。

⑶桡骨环状韧带与尺骨桡切迹构成骨纤维环,容纳和固定桡骨头。

主要为屈、伸运动;

桡尺近侧关节参与前臂的旋前和旋后。

3、髋关节

组成:

由股骨头和髋臼连结构成。

⑴头小窝深,有髋臼唇以加深髋臼;

⑵关节囊紧张而坚韧,周围有髂股韧带等强大的韧带加强;

⑶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韧带内含血管营养股骨头。

运动:

可作屈、伸、收、展、旋转和环转运动(全能)

4、膝关节

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连结构成。

结构特点:

⑴关节囊薄而松弛,周围有韧带加强:

前方有髌韧带,内、外侧有胫侧副韧带和腓侧副韧带等;

⑵膝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

防止股骨后移

后交叉韧带:

防止股骨前移

⑶半月板

内侧半月板:

较大,呈“C”字形

外侧半月板:

较小,近似“O”字形

⑴主要是屈、伸;

⑵半屈膝时,可作轻微的旋转运动。

3)椎骨之间的连结(椎间盘、前后纵韧带)

(一)椎体间的连结

1.椎间盘:

连结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称椎间盘,由周围部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两部分构成。

2.前纵韧带:

可防止脊柱过度后伸

3.后纵韧带:

可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二)椎弓间的连结

1.黄韧带:

连结相邻的两个椎弓板,参与构成椎管,可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2.棘间韧带

3.棘上韧带

4.横突间韧带

5.关节突关节

4)肝外胆道的构成以及胆汁的排出过程

(1)肝外胆道的构成

(2)胆汁的产生和排出途径

胆汁由肝产生。

排出途径:

进食前:

肝→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

进食后:

胆囊收缩→胆囊管→胆总管→十二指肠大乳头

↑↓

肝→肝左、右管→肝总管十二指肠

5)胃的血管构成、结肠的血管构成

6)肝、胃等器官的位置(阑尾等)

胃:

中等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阑尾:

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

三条结肠带均汇聚于阑尾根部。

麦氏点是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

肝:

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达左季肋区。

胆囊:

位于胆囊窝内,分底、体、颈3部分。

胆囊底的体表投影点为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附近。

胰:

位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

略呈三棱柱状,横置于腹后壁第1、2腰椎体水平,分头、体、尾3部。

胰实质内有胰管贯穿全长,末端与胆总管结合,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脾:

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怡与第9~11肋相对,其长轴与第10肋一致。

肾:

腹腔后上部,脊柱两旁;

是腹膜外位器官;

左高右低。

肺:

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左右各一。

膀胱:

盆腔前部,耻骨联合后方为;

腹膜间位器官。

喉:

位于颈前部中份,平对第5-6颈椎高度。

卵巢:

位于盆腔的卵巢窝内,属腹膜内位器官。

左右各一,呈扁椭圆形。

子宫:

位于盆腔内。

在膀胱与直肠之间;

两侧连有输卵管和子宫阔韧带等;

下段突入阴道,约平坐骨棘稍上方。

7)喉上的软骨

1.甲状软骨:

不成对。

2.环状软骨:

不成对;

分为环状软骨弓和环状软骨板,约平对第6颈椎高度。

3.会厌软骨:

不成对,形如树叶。

4.杓状软骨:

成对;

呈三棱锥体形,底的前方突起为声带突,后外侧突起为肌突。

8)肾的剖面所能看到的结构(肾小盏等)

肾皮质—肾柱

肾髓质—肾锥体、肾乳头、乳头孔

肾小盏、肾大盏、肾盂

9)两个排出过程(精子、卵子)

精子:

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射精管→男性尿道

卵子:

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10)输精管、输卵管分几个部分,结扎部位

1.输精管

分布:

睾丸部、精索部(结扎部位)、腹股沟部、盆部—输精管壶腹

2.输卵管

位置:

长约10~12cm,位于子宫底两侧,包藏于子宫阔韧带上缘内。

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和意义:

1.输卵管漏斗:

呈漏斗状,末端有输卵管腹腔口,口周有输卵管伞。

2.输卵管壶腹:

管径粗长,是卵细胞受精部位。

3.输卵管峡:

短而细,是输卵管结扎的部位。

4.输卵管子宫部:

行于子宫壁内,经输卵管子宫口开口于子宫。

11)女性生殖器官(子宫)的固定装置(前倾前屈位)

固定装置:

主要为盆底肌等组织的承托作用,此外还有韧带。

(1)子宫阔韧带:

由双层腹膜构成,呈冠状位。

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

两层间包有输卵管、卵巢、卵巢固有韧带、子宫圆韧带等。

(2)子宫圆韧带:

维持子宫前倾。

(3)子宫主韧带:

可防止子宫向下脱垂。

(4)骶子宫韧带:

拉子宫颈向后上方,与子宫圆韧带共同产生子宫的前屈。

12)治疗阑尾炎、胆囊炎的两个方法

1.口服药物治疗阑尾炎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小肠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肝门静脉→肝→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回结肠动脉→阑尾动脉→阑尾

2.口服药物治疗胆囊炎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小肠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肝门静脉→肝→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腹腔干→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肝右支→胆囊动脉→胆囊

3.静脉点滴治疗阑尾炎

手背静脉网→头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

↓↑

贵要静脉→肱静脉

→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回结肠动脉→阑尾动脉→阑尾

4.静脉点滴治疗胆囊炎

→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腹腔干→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肝右支→胆囊动脉→胆囊

13)内分泌腺的名称及部位

1、甲状腺thyroidgland

位置:

颈前正中,喉与气管上部的前面和两侧。

形态:

呈“H”形,

甲状腺峡:

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前面;

甲状腺侧叶:

位于喉与气管上部的两侧。

被膜:

甲状腺被囊(纤维膜);

甲状腺假被囊(深筋膜形成)。

作用:

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2、甲状旁腺parathyroidgland

•两对,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的真、假被囊之间。

•分泌甲状旁腺素,调节血钙含量。

3、胸腺thymus

胸腺是一个淋巴器官,兼有内分泌功能。

位于上纵隔前部,体积有年龄变化。

4、肾上腺suprarenalgland

•位置:

成对,附于肾上端的内上方;

包在肾筋膜内,但有独立的纤维囊和脂肪囊。

•形态:

左半月,右三角。

5、垂体hypophysis

•位于垂体窝内,借漏斗连于下丘脑,呈横椭圆形。

•可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

6、松果体pinealbody(脑上腺)

7、胰岛和生殖腺

14)眼球的构造(三层壁、内容物)

(一)眼球壁

(二)眼球内容物

1.房水:

由睫状体产生,位于眼球房内,无色透明。

有折光、营养和维持眼内压的作用。

2.晶状体:

呈双凸透镜形,透明富弹性,无血管和神经分布;

为主要的折光结构。

3.玻璃体:

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表面被覆玻璃体囊。

有折光和支撑作用。

15)房水的产生和排出途径

1.房水:

2.睫状体(产生)→眼球后房→瞳孔→眼球前房→虹膜角膜角隙→虹膜静脉窦→眼静脉

16)中耳鼓室的六个壁的名称及内侧壁结构

盖壁(上壁):

分隔鼓室和颅中窝;

颈静脉壁(下壁):

与颈内静脉毗邻;

颈动脉壁(前壁):

毗邻颈动脉管,其上部有鼓膜张肌半管和咽鼓管半管的开口;

乳突壁(后壁):

后邻乳突,有乳突窦的开口,其下方有锥隆起;

鼓膜壁(外侧壁)

迷路壁(内侧壁):

分隔鼓室和内耳,其上有—岬、前庭窗、蜗窗、面神经管凸。

有第二鼓膜封闭蜗窗。

17)内耳三个感受器的位置及作用

(一)蜗管

下壁:

由骨螺旋管和蜗管鼓壁组成,其上有螺旋器(Corti器)—为听觉感受器。

(二)球囊和椭圆囊

位于前庭内,两囊间以椭圆球囊管相接;

球囊以连合管连通蜗管;

椭圆囊上有膜半规管的5个开口。

两囊壁上分别有球囊斑和椭圆囊斑—两囊斑均为平衡觉感受器:

与静止时的位置觉有关并感受直线变速运动的刺激。

(三)膜半规管

位于骨半规管内。

在骨壶腹内,有相应膨大的膜壶腹,其壁上有隆起的壶腹嵴—为平衡觉感受器:

能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

18)三个生理狭窄

1.食管esophagus

分部:

颈部、胸部和腹部

生理狭窄:

2.输尿管ureter

分部:

腹部、盆部、壁内部

生理狭窄

第一狭窄:

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

第二狭窄:

与髂血管相交叉处;

第三狭窄:

输尿管壁内部。

3.男性尿道

前列腺部、腹部-尿道括约肌、海绵体部-尿道球部、舟状窝

生理狭窄:

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最窄)

19)深感觉、浅感觉传导通路

1、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深部感觉传导通路

2、躯干、四肢的浅部感觉传导通路

20)端脑的8个中枢(4个基本中枢,4个语言中枢)

1.运动中枢(第Ⅰ躯体运动区):

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2.感觉中枢(第Ⅰ躯体感觉区):

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3.视觉中枢(视区):

位于枕叶距状沟周围的皮质。

4.听觉中枢(听区):

位于颞横回。

5.内脏调节中枢:

位于边缘叶。

6.语言中枢(语言区)

(1)运动性语言(说话)中枢——Broca区:

位于额下回后1/3部。

(2)听觉性语言(听讲)中枢:

位于颞上回后部。

(3)视觉性语言(阅读)中枢:

位于角回。

(4)书写中枢:

位于额中回后部。

21)泪液的产生和排出过程

1.产生:

眼泪来自于泪腺,泪腺有10~12条排泄管,泪液产生后就由这些排泄管排出。

起湿润眼球的结膜和角膜的作用。

2.排出:

眼泪产生后,通过泪道排泄(泪道由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组成)。

眼泪由泪小点进入像下水道一样的泪小管,通过泪小管进入泪囊。

泪囊收集和贮存泪液,防止泪液外流。

泪囊的下方有一根管子直通鼻腔,这就是鼻泪管,泪囊中的眼泪通过鼻泪管进入鼻腔。

名词解释:

解剖学姿势:

人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前方,两上肢自然下垂会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肋弓:

第8~10对肋骨的前端借肋软骨连于上位的肋软骨而形成的弓状结构谓之肋弓。

胸骨角:

胸骨柄和胸骨体连结处,形成微向前凸的角,称胸骨角。

两侧连结第二肋,是临床计数肋序数的标志。

齿状线:

连接各肛柱下端与各肛瓣边缘的锯齿状环行线成为齿状线,临床上是内痔和外痔的分界标志。

此线上、下肠管的动脉来源、静脉回流、淋巴引流和神经分布等都不相同。

椎间盘:

连结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称椎间盘。

由周围部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两部分组成。

咽峡:

腭帆后缘、腭垂、两侧腭舌弓及舌根。

共同围城的口成为咽峡。

是口腔与咽的分界。

麦氏点(McBurney点):

右髂前上棘与脐的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称为麦氏点,是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

是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囊状器官,位于胆囊窝内,分底、体、颈三部分。

肝胰壶腹(Vater壶腹):

胆总管末端在十二指肠后内侧壁内与胰管汇合,形成一略膨大的共同管道,称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其周围有肝胰壶腹括约肌包绕。

胸膜(pleura):

是衬在胸壁内面、纵隔侧面和膈上面以及覆盖在肺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

分为壁胸膜(壁层)和脏胸膜(脏层)两部分。

胸膜腔(pleuralcavity):

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延续,在两肺周围分别形成一个密闭的、潜在性的腔隙,称胸膜腔。

腔内为负压。

胸膜隐窝(pleuralrecesses):

是指胸膜腔在壁胸膜某些部分的返折处,形成一潜在性的间隙,在深呼吸时,肺缘也不会伸入其间,又称胸膜窦。

肋膈隐窝(肋膈窦):

位于肋胸膜和膈胸膜的返折处,呈半环状,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膀胱三角:

在膀胱底的内面,由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角。

此处无粘膜下组织,粘膜光滑无皱襞,是膀胱结核、肿瘤的好发部位。

阴道穹:

为子宫颈阴道部与阴道壁之间形成的一环行凹陷。

后部最深,毗邻直肠子宫陷凹。

颈动脉窦:

是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壁内有压力感受器,能感受血压的变化。

颈动脉小球:

是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后方的扁椭圆形小体,借结缔组织连于动脉壁上,属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CO2浓度变化的刺激。

腹膜:

衬于腹、盆壁内面和覆盖在腹、盆腔器官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称腹膜,可分为脏腹膜(腹膜脏层)和壁腹膜(腹膜壁层)。

腹膜腔:

脏、壁两层腹膜互相移行、延续,共同在腹、盆腔内形成一个极不规则的囊状间隙,称为腹膜腔。

男性的完全封闭,女性的则通过内生殖器与外界间接相通。

静脉角:

为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处所形成的夹角。

左侧有胸导管注入,右侧有右淋巴导管注入。

房水:

视神经盘(视神经乳头):

是节细胞的轴突在视网膜后部集结成束,形成的圆盘状隆起。

此处无感光细胞,故称生理盲点。

黄斑:

在视网膜上,位于视神经盘颞侧约0.35cm处的黄色小区。

中央凹:

是黄斑中央的凹陷,为视力最敏锐的地方,形成中央视力。

巩膜静脉窦(Schlemm管):

是在巩膜与角膜交接处的巩膜深部的环形小管,是房水回流的通道。

后角固有核:

接受脊神经后根的纤维,与皮肤痛、温、触觉的传导有关。

大脑动脉环(Willis环):

由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在脑底环绕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吻合而成。

肾区:

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夹角。

关节: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形成连结,称为骨连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