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1308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贵阳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贵阳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贵阳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贵阳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贵阳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贵阳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贵阳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贵阳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贵阳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贵阳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贵阳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阳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

《贵阳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阳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

贵阳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

贵阳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是人类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液化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可以减少温室效应

B.逐步使用核能、风能、氢能,可以减少温室效应

C.使用无氟冰箱等,可以减少臭氧空洞

D.对燃煤预先采取脱硫措施,可以减少酸雨

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B.

C.

D.

3.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用止酸剂Al(OH)3治疗胃酸过多:

Al(OH)3+HCl→AlCl+3H2O

B.除去CO中混有的CO2,通过灼热CuO:

CO+CuO

Cu+CO2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二氧化硫:

2NaOH+SO2→Na2SO4+H2O

D.用稀硫酸除铁锈:

Fe2O3+3H2SO4→Fe2(SO4)3+3H2O

4.“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产物绿色化”等内容。

其中“化学反应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化入期望的产品中。

下列反应中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的是()

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工业上制取氧气

C.2C2H4+O2===2C2H4O

D.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5.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

物质性质与用途

B

日常生活经验

O2助燃—气焊切割金属

H2O2分解放出O2—实验室制O2

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

区别棉和羊毛织物—取少量,点燃闻气味

C

安全常识

D

化学与生活

煤气泄漏—打110报警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水冲洗,再涂稀醋酸

维生素C—缺乏时引起坏血病

糖类、蛋白质—必需摄取的营养素

A.A

B.B

C.C

D.D

6.下列有关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两瓶气体中,可比较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B.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两瓶气体中,可比较氧气含量的不同

C.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变少

D.呼出气体中,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

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的质量()

A.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

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不断加入盐酸

D.

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8.对比实验室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探究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A.A

B.B

C.C

D.D

9.化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淘米水浇花

B.用甲醛溶液浸泡保存食品

C.用燃烧法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D.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10.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道路大雾弥漫-------------微粒在不断运动

B.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微粒之间有间隔

C.登山运动员在山顶喝空并盖紧瓶塞的矿泉水瓶,下山后变瘪-------------微粒间的间隔变小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发生变化

11.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混合物,因此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因此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1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

C.焊割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D.夜间觉察到有煤气中毒危险时,要杜绝一切火种,不能打开任何电源开关,应开窗通风

13.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2Mg+O2

2MgO,3Mg+N2

Mg3N2。

已知12g镁在纯氧中燃烧可得到20g产物,则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质量是()

A.等于20g

B.小于20g

C.大于20g

D.无法确定

1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生成物是混合物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15.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解释错误的是()

A.吹灭蜡烛---------呼出二氧化碳,隔绝氧气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使酒精与氧气隔绝

C.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D.木材起火,用水扑灭-----------水蒸发吸热,降低温度

16.实验室通常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氯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Cl(浓)+MnO2

MnCl2+2X+Cl2↑,则X的化学式为()

A.H2

B.O2

C.H2O

D.HCIO

1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川融化

B.轮胎爆炸

C.玻璃破碎

D.食物腐烂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9.硫代硫酸钠(Na2S2O5)俗称“大苏打”,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A.+4

B.+6

C.﹣4

D.﹣6

20.善于归纳和总结是科学的学习方法,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需要检验纯度

B.碱溶液的pH>7,碳酸钠溶液的pH也大于7,所以它属于碱

C.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定由分子、原子构成

D.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则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21.如图摘自元素周期表,部分信息略去,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i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B.Al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g

C.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

D.三种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22.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粒观:

两个粒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B.转化观:

二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可以相互转化

C.能量观: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天然气燃烧吸收热量

D.结构观: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23.4A+5B=4C+5D反应中,已知34克A与80克B完全反应生成54克D,若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7

B.68

C.51

D.34

二、填空题

24.从氧气、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钙、金刚石、氧化钙六种物质中,选择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澄清石灰水的溶质_________

(2)晶莹剔透的钻石_________

(3)3个硫酸分子_________

(4)能够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_________

(5)碳酸钙中的阳离子_________

25.水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都是非常重要的,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水的电解实验中,电源的正极为__________ (填“c”或“d”)端,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目______________(填“减少”“不变”或“增多”)。

(2)某同学学习了水的净化知识后,用饮料瓶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乙),其中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作用除去水中的异味和一些溶解的杂质。

(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__________ (填试剂名称),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_______________。

(4)自来水中含有少量的Ca(HCO3)2等可溶性化合物,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这就是水垢产生的原因之一,请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节约使用纸张

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减少使用塑料袋

D.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

27.随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已经成功发射过很多火箭。

(1)“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承担发射任务的长三乙火箭第三子级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天宫二号”于2016年9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承担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N2O4)的推进剂组合,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2N2O4

3N2↑+2CO2↑+4H2O,则偏二甲肼(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3)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于2017年4月20日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采用液氧加煤油的低温推进剂组合,由于液氧的温度可以达到−183℃,因此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也被誉为“冰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液氧是单质

B.液氧是淡蓝色的溶液

C.液氧能促使燃料迅速燃烧

D.煤油是从煤中分离出来的

28.酒精有消毒的作用,已知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酒精分子由___个原子构成;

(2)酒精是由___种元素组成

(3)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

(4)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

(5)酒精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

29.有下列五种物质:

氧气、酒精、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用化学式填空。

(1)在冶金工业上可用作还原剂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

(2)高梁、玉米和薯类经发酵、蒸馏可得到的绿色燃料是______________。

(3)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4)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30.请帮助小红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制备并研究CO2的性质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装入药品之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

(2)实验室里制取一瓶CO2气体,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填“A”或“B”)。

按气体从左到右流动,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填接口小写字母)。

检验本实验中CO2已经收集满的操作是____。

(3)将收集到的CO2气体按图D进行实验,可观察到蜡烛熄灭。

通过该实验可知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填字母序号)。

a.密度比空气大b.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1.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的条件。

查阅资料可知白磷的着火点是

,红磷的着火点是

(1)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除提高温度外,主要还起到______的作用。

(2)若将如图2所示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不能观察到燃烧现象,从而再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3)白磷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从而易发生自燃。

下列关于缓慢氧化和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都发光       B都放热       C都要与氧气反应

32.现有下列实验装置,结合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_____。

(2)若用装置A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则要将一团棉花放在试管口,原因是_____。

(3)装置B和装置C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其中需要加入的固体物质的作用是_____,装置C的优点是_____。

(4)某同学用装置D收集满一瓶氧气后,将红热的铁丝伸入装置D中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实验完毕后,发现瓶底炸裂,试分析原因:

_____。

(5)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能燃烧。

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甲烷气体。

甲烷的物理性质是_____。

若要制取和收集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装置编号)。

四、简答题

3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1)春天公园里满园飘香。

(2)稀盐酸和稀硫酸等酸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

五、计算题

34.将10克不纯的锌粒(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和足量的100克稀硫酸投入到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再次称量烧杯总质量为109.8克。

(友情提示:

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请计算:

(1)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____;

(2)计算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