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物流金融理论研究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22663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物流金融理论研究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内物流金融理论研究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内物流金融理论研究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内物流金融理论研究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内物流金融理论研究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国内物流金融理论研究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物流金融理论研究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内物流金融理论研究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物流金融;

物流银行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对物流和资金流的流动效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物流和金融这两大行业终于可以结合产生了物流金融这一创新产品。

它的这种跨领域创新模式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物流金融相关概念

融通仓最早作为物流企业的创新业务,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寻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由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较高且可抵押的不动产有限,使得动产融资成为中小企业最为可行的一种融资方式。

随着动产质押融资的发展,2002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罗齐、朱道立等首次提出了融通仓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以周边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流动商品仓储为基础,涵盖中小企业信用整合与再造、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文章阐述了融通仓的两种运作模式———金融机构授信额度模式和信用担保体系模式。

在模式一中,由于得到了银行的授信额度,物流企业可以直接向相关企业提供质押贷款业务,简化金融机构审批程序,提高了企业融资效率。

与此同时,作者认为融通仓的作用不光是成为金融机构为企业融资的桥梁———提供优质的监管服务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同时应兼具信用整合与再造的功能。

这一功能通过融通仓直接为中小企业申请质押贷款提供担保,以及组织中小企业联保、互保等方式,间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从而构成作者阐述的融通仓的第二种模式。

在此后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为全面的剖析。

如2004年,杭州商学院的郑绍庆就对融通仓融资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同年,西南财经大学的李静、雷杨又对开展融通仓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阐述。

融通仓理论成为早期国内物流金融领域的标志性理论成果,对此后的研究与探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物流金融的概念最早是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邹小芃、唐元琦(2004)定义为“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

并解释,“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

业务等”。

从此,物流金融这一概念有了明确的内涵和外延,使得“物流金融”被正式确立为一个新的研究平台。

这一定义方式也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接受,在现有学术文章中基本都是引用这一定义的。

在物流金融领域实践与研究中产生的另一重要概念是物流银行,最早产生于广发银行2003年推出的“物流银行”业务。

其业务目的在于利用有实力的物流公司提供专业服务,将银行、生产企业以及多家经销商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有机结合封闭运作,从而打破地域束缚,在不同地区开展动产质押业务,保证了企业及经销商资金的有效融资、快速汇划和物流公司及时配送服务。

从原理与思路上来说,物流银行与前面提到的融通仓是一致的,不同的是物流银行是从银行角度,寻求商业银行在专业化管理方面不足的整体解决方案,从而实现银行、物流公司、生产企业与经销商的多方共赢。

二、物流金融研究发展概述

(一)物流金融的内容及模式研究

2004年,邹小芃、唐元琦从物流产业角度,提出现代物流金融的职能主要体现在物流设施的投融资、物流保险和结算支持三个方面。

其中融资职能可通过银行贷款、证券融资、票据融资、实物融资、技术融资以及建立物流发展基金和风险基金等多种方式实现。

同时,在实际运作中,物流企业的责任风险一直伴随业务全过程,因此急需物流保险提供一种或

多种涵盖物流链各环节的配套保险解决方案,从而为物流企业分散风险,提高运营稳定性。

在这一过程中,保险公司应根据物流业务的不同整合各种险种,为物流企业量身定做恰当的保险产品组合。

这种从三项基本职能的角度阐述物流金融内容的方法被普遍使用。

另外的分类方法还有如2005年,银川亚太物流研究中心的袁红和王伟将物流金融服务概括为物流金融、物流银行和物流保险三种基本类型。

对于物流金融的基本运作模式,《物流金融——

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2005)一文中将其分为三类——垫付货款业务模式、仓单质押模式和保兑仓模式,此分类形式是基于物流金融的三种基本运作流程。

2006年,天津财经大学的李蓓又从进出口贸易角度,将物流金融相关模式分为进口业务模式与出口业务模式,并进一步将进口业务模式划分为信用证合作模式和现货质押模式两种,又将出口业务模式划分为出口前短期打包贷款和出口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2007年,天津财经大学的巫钢和姚伊娜从物流金融与期货交割结合角度将物流金融业务的运作模式分为买方客户授信和卖方客户授信两种。

并认为,由于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相比,有着严密的程序和标准化的条款,在期货交易中引入物流业务,既可以降低物流金融业务风险,增加客户价值,又有利于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二)问题及对策研究

早在1992年,中国储运总公司就开始尝试仓单质押业务,并于1999年率先正式开展此项业务,通过多年的发展积累,现已为近500家企业提供质押融资监管服务,累计金额达150亿元。

公司总经理洪水坤(现诚通集团总裁)指出,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仓单融资业务没有统一的业务流程和规范合同条款,不利于银行的风险控制;

另外物流公司资质制度需要进一步规范,防止仓储公司与申贷企业合伙瞒骗。

洪水坤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尽快拟定有关银行仓单质押融资的业务规范、仓储公司监管规范、仓储公司的资质审查制度、仓单标准及收费标准等;

同时建议国家扶持物流企业发展为专业的监管公司,并给予与担保公司同样的资本金等方面的支持。

2005年,上海大学的储雪俭、梁虹龙提出目前我国金融物流信贷风险防范中的主要难点,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从相关文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认同物流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风险问题,其中核心是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与控制问题。

另外,关系处理与效率问题也是主要的讨论点之一。

(三)其他相关学术研究

随着物流金融在我国国内的积极实践与蓬勃发展,我国的物流金融研究深度也从单一的内容模式描述和问题对策分析转变为多角度、多方法式的学术剖析。

2006年,徐明川副教授运用了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理论,在中小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过程中

出现的四种组合寻找均衡点,从而揭示了银行与物流企业合作的最佳选择。

2007年,山东大学的彭志忠教授等人用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物流金融的信任机制问题。

同年,彭志忠教授又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在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基础上改造提出了物流金融参与三方的价值链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问题。

三、结语

目前,中国物流金融正处在方兴未艾、快速增长时期。

同时,世界经济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物流金融业务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新趋势。

由于中国存在的特殊经济环境和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中国学术界仍需帮助物流融资的参与各方找到一条互利共赢的道路。

尤其是在现有条件下,国内物流金融服务仍然面临众多问题亟待解决,如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信用评估体系的建设和信息网络化建设问题等等,这一切都将成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所在。

参考文献:

[1]罗齐,朱道立,陈伯铭.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

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中国流通经济,2002,

(2):

l1—14.

[2]梁虹龙,欧俊松.物流金融初探[J].物流技术,2004,(9):

7—8.

[3]邹小芃唐元琦:

物流金融浅析[J].浙江金融,2004,(5):

20.

[4]袁红,王伟:

物流服务的新领域[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

(2).

[5]储雪俭,梁虹龙:

对发展物流金融中信贷风险防范的思考[J].物流技术,2005,

(2).

[6]唐少艺:

物流金融———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J].现代物流,2005,(12).

[7]李蓓:

物流金融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用[J].金融与经济,2006,(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