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复习课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3909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复习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复习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复习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复习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复习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复习课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复习课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复习课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复习课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复习课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复习课程.docx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复习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复习课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复习课程.docx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复习课程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设计

摘要

直接转矩控制(DTC),又称为转矩矢量控制(TV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异步电机控制方案,这种方案系统结构简单,转矩响应好,其控制思想已经推广用于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本文介绍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几种直接转矩控制方案,磁链转矩的估计方法等。

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运行机理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套基于TMS320LF2407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交流调速系统实验验证了该策略可用于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实验还表明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具有优良的转矩快速动态响应特性和对系统参数摄动、外干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等优点。

实验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表明该调速系统具有优良的故障检测和保护功能,硬件设计思想合理。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故障检测与保护控制方案

StudyofDirectTorqueControlof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otor

Abstract

DirectTorqueControl(DTC)technique,whichisalsocalledTorqueVectorControl(TVC),isanewcontrolschemeforinductionmotordrivesrecentyears.Thecontrolsystemisverysimpleofagooddynamicperformanceandthecontrolschemehasbeenextendedto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otors(PMSM)SeveralcontrolschemesofdirecttorquecontrolforPMSMdrivesandestimationtechniqueoffluxlinkageandtorque.

Directtorquecontrol(DTC)of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otor(PMSM)wasresearch,andaPMSMDTCsystembasedonTMS320LF2407wasdeveloped,ExperimentalresultsverifiedthefeasibilityofusingDTCstrategyonPMSM,andthemeritsofPMSMDTCincludingtherapidtorqueesponse,hegoodspeed-adjustableperformance,andtherobustnesstosystemparametersuncertaintyanddisturbance.Thestempredatedwellandsuccessfully,whichshowedthespeed-adjustablesystemhadgoodcompetenceinfaultdetectionandprotection.

Keywords:

PSWMDTCdefaultdetectionandprotection

 

一、绪论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调速性能好、易于控制、无换向火花、无励磁损耗、寿命长等突出优点,现在多用于要求快速转矩响应和高性能运行的场合。

直接转矩控制是近年来继矢量控制技术之后的一种新方法:

它采取定子磁链定向,利用离散的两点式(Bang-Bang)进行调节,产生PWM信号,并直接对电机的磁链和转矩进行控制。

其省掉了复杂的矢量变换,控制思想新颖,控制结构简单,转矩响应迅速。

目前,这种控制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异步电机调速,近年来在永磁同步电机中的应用也在国内外有文献报道,但是相比异步电机,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永磁同步电动机(以下简称PMSM)具有功率密度大、效率高、转子损耗小、可靠性高、动态性能优良等众多优点[1],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市场。

作为一种高性能的控制方案,直接转矩控制(以下简称DTC)已在感应电机上得到比较成熟的应用[2],将其控制思想应用于,也同样可以得到良好的动态性能[3]。

由于实验中常遇到因电机电流过流和触发脉冲状态不定等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导致逆变器桥臂直通而烧毁功率模块和电机。

本文开发了一套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在此系统上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证明硬件设计方案可行,实验结果表明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同样具有优良的动态响应性能和对系统参数摄动,外干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等优点。

 

二、系统设计

(一)磁同步电动机DTC机理

阴极的电磁转矩方程[4]:

T=3/2LS×P∣Ψs∣∣ΨPM∣sinδ

(1)

因此可通过保持定子磁链幅值恒定,改变定子磁链旋转速度和方向来瞬时调整功角D,实现转矩的动态直接控制。

忽略定子电阻的影响,定子磁链方程可表示为

│Ψs│=∫(Us-Rsis)dt+Ψo≈∫Usdt+Ψo

(2)

这表明可通过控制电机的输入电压u来控制定子磁链7按一定的轨迹和速度运动,从而达到控制转矩的目的。

(二)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理论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图如图1所示,其中d-q坐标系是固定在转子上的旋转坐标系,x-y坐标系是固定在定子上的旋转坐标系,定子磁链方向为x轴的正向。

d轴与x轴夹角为δ,d轴与A相夹角为θ。

在恒定负载稳态运行下,d-q坐标系与x-y坐标系保持同步,δ恒定;瞬态时,δ随着定子、转子的旋转速度不同而改变。

在转子旋转d-q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磁链、定子电压和电磁转矩分别为

Ψd=Ldid+Ψf

(1)

Ψq=Lqiq

(2)

Ud=Rsid+pΨd-ωrΨq(3)

Uq=Rsiq+pΨq+ωrΨd(4)

Te=3/2np(Ψdiq-Ψqid)(5)

式中:

Ψd,Ψq分别为定子磁链d轴和q轴上的分量;id,iq分别为定子电流d轴和q轴上的分量;Ld,Lq分别为d轴和q轴电感;Ψf为永磁体磁链;Ud,Uq分别为定子电压d轴和q轴上的分量;Rs为定子电阻;ωr为转子角速度;np为电机极对数。

通过坐标变换,可得定子旋转x-y坐标系下的转矩表达式为

Te=3np/4LdLq|Ψs|[2ΨfLqsinδ-|Ψs|(Lq-Ld)sin2δ](6)

由式(6)可知,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定子磁链幅值|Ψs|恒定,电机的电磁转矩随着定、转子磁链的夹角δ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定义δ为转矩角。

通过迅速改变δ,转矩也相应迅速改变,从而得到快速的转矩效应,这与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理论相同。

因此,可以通过改变逆变器输出的电压空间矢量来改变定子磁链Ψs的大小与旋转速度,采取“砰-砰”两点式控制,对|Ψs|与δ进行定性控制,从而达到直接控制定子磁链和转矩的效果。

(三)零矢量在直接转矩控制中的作用

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角的变化量Δδ为因定子磁链旋转引起的角度变化Δδs与因转子磁链旋转引起的角度变化Δδr之差,即Δδ=Δδs-Δδr。

施加零电压矢量时,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磁链静止,幅值缓慢衰减,转子磁链幅值恒定,以同步速前进。

Δδs=0,Δδr=ωrΔt,可得Δδ=Δδs-Δδr=-ωrΔt。

为了简化分析,现设永磁同步电机为隐极机,没有因凸极效应引起的磁阻转矩。

当逆变器供电频率为50Hz时,在控制周期Δt=100μs内,因转子磁链旋转引起的角度变化Δδr=1.8,当转矩角δ=90°时,因Δδr引起的转矩变化率可得

ΔTe/Te=[sin90°-sin(90°-1.8°)]/sin90°≈0.05%

当转矩角δ=60°时,ΔTe/Te≈1.86%;当转矩角δ=30°时,ΔTe/Te≈5.49%。

可见,在供电频率等于50Hz时,δ在[30°,90°]范围内,零电压矢量在100μs的控制周期内引起的转矩落差非常小。

(四)永磁同步电动机DTC系统设计

1.3.3v和5v接口电路

因实验系统使用的是TMS320LF2407处理器,其高电平电压是3.3v。

因此其与外电路的接口需进行电平电压转换。

电路中有以下几个部分需进行3.3v和5v电平电压转换:

第一,TMS320LF2407输出FWM信号和IPM输入信号之间的电平电压转换。

图2中的74LS244是具有三态输出的带有8个缓冲器的线性驱动器,只要其供电电源为5v,就可实现3.3v到5v电平电压转换。

图2输出3.3到5电平电压转换

第二,光电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与TMS320LS2407的正交编码脉冲信号电路的输入信号、以及外围故障信号与TMS320LS2407的PDPINTA/B信号的电平电压转换,都用74HC14实现5v到3.3v电平电压转换。

2.故障检测与保护

本实验系统的保护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IPM自身保护、硬件保护和软件保护,如图3所示。

图3系统故障检测与保护框图

(1)过流检测与保护

过流保护原理是检测三相电流,与事先设定好的参考值相比较,如图4所示,一旦出现过流情况,就锁定过流信号,并输出报警信号给系统,一路送给电源设备保护中断PDPINTA/B,从软件上封锁PWM信号;一路给C_PWM,如图2所示,使其为高

图4过流检测原理图

电平,封锁74LS244的输出,从而封锁PWM输出;另一路给PDP1,如图5所示,把光耦TLP559的供电电源Vcc_c彻底封锁PWM信号。

图5IFM保护电路

(2)IPM保护

IPM自身有欠压保护、过热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故障保护功能,但是其输出报警信号具有非保持性,因此,仅靠IPM自身保护功能不能完全满足实验系统的要求,要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可行,必须增加辅助保护电路。

IPM故障信号FO经光耦后送给74HC74锁存,然后,一路送给如图5所示的PDP1,把光耦TLP559的供电电源Vcc_c拉低,从而彻底封锁PWM输出;一路送给图1的C_PWM,使其为高电平,从而使74LS244输出为高阻抗,封锁PWM输出;另一路送给电源设备保护中断PDPINTA/B,从软件上封锁信号输出。

(3)二阶Butterworth滤波电路的设计

TMS320LF2407的A/D转换是单极性的,因此采样电流、电压信号不能直接接入DSP的A/D口,需加直流偏置,然后滤除1000Hz以上高频干扰信号后方能进行A/D转换。

硬件滤波电路采用二阶Butterworth低通滤波器,如图6所示,其传递函数为:

 

图6二阶Butterworth低通滤波器

根据实验要求取20lg|A(jω)/Aο)|=0dB,滤除1000Hz以上的频率,从而可确定(3)中相应的电阻和电容参数。

(五)实验结果

本实验电机参数为:

额定电压EN=128v,额定电流IN=15.8A,额定转矩TN=10N·m,额定转速nN=2000r/min,额定功率PN=2kw,极对数p=3,交、直轴电感Ld=Lq=15.3mH,定子电阻Rs=0.56Ω,永磁体磁链Фpm=0.1663Wb。

图7为给定转速1000r/min电机空载运行时定子电流波形。

图8是负载转矩为3N·m转速给定1000r/min时定子电流波形。

从图7、8对比看出:

电机空载运行时,定子电流很小,叠加干扰分量,致使电流波形发生畸变,而电机在给定转矩3N·m运行时,测量电流值为5A,远大于干扰,故电流波形比较光滑。

图9是电机在给定转速1000r/min突加负载时定子电流波形,可看出系统在突加负载时,系统能可靠工作。

图10为负载转矩从3N·m突变到1N·m时转矩响应局部放大图,可看出转矩动态响应时间约1,

图7给定转速1000r/min电机空载运行时定子电流

图8给定转速1000r/min负载转矩3N·m时定子电流

图9给定转速1000r/min电机突加负载定子电流

图10负载转矩响应局部放大图

这表明直接转矩控制具有优良的转矩快速动态响应性能。

图11为电机在1000r/min稳定运行时定子磁链矢量轨迹,具有圆形特征,说明磁链中直流分量很小,系统可靠运行。

负载给定为3N·m时,起动过程的转速和转矩响应波形,转速上升迅速,说明系统具有快速的起动能力和良好的起动特性,体现了直接转矩控制特点响应迅速特点。

 

图11定子磁链轨迹

 

三、结论

(一)DTC策略可用于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同样具有快速的动态转矩响应特性(1m/s),系统对参数摄动、外干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PSWMDTC可用于对转矩响应要求快速的传动系统。

(二)实验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表明本文提出的系统软、硬件设计思想是有效可行的。

(三)直接转矩控制具有良好的动态和静态调速性能,转矩响应速度快,并且转矩波动比较小,系统对速度阶跃响应迅速。

所以这种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四)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直接控制定子磁链和电磁转矩,间接控制定子电流和电压,转矩响应较好,但是起动和低速运行时转矩波动较大。

 

致谢

经过半年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专科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高联学。

他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外出实习到查阅资料,设计草案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后期详细设计,装配草图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

我的设计较为复杂烦琐,但是高联学老师仍然细心地纠正图纸中的错误。

除了敬佩高联学老师的专业水平外,他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然后还要感谢大学三年来所有的老师,为我们打下机械专业知识的基础;同时还要感谢所有的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

此次毕业设计才会顺利完成。

最后感谢滨州学院三年来对我的大力栽培。

 

参考文献:

[1]ZhongL,RahmamMF.Adirectcontrollerfor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otordrives[J].IEEETrans.onEnergyConversion.1999.14(3):

37~42.

[2]TakahashiL,NoguehiT.Anewquick-responseandhigh-efficiencycontrolstrategyofaninductionmotor[J].IEEETrans.onIndustryApplication.1986.IA-22(5):

20~27.

[3]TangL,ZhongL,RahmanMF.etalAnoveldirecttorquecontrolschemeforinterior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achinedrivesystemwithlowrippleintorqueandflux,andfixedswitchingfrequency[J].PESC02.2002IEEE33rdAnnual.2002.2(23-27):

29~34.

[4]RahmanMF.AnalysisofDirectTorqueControlin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otorDrives[J].IEEETransonP.E.1997.12(3):

28~36.

[5]田淳,胡育文.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理论及控制方案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2.17

(1):

7-11.

[6]袁登科,陶生桂,刘友梅.新型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11):

12-15.

[7]陶生桂,袁登科,毛明平.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J].同济大学学报.2002.30(8):

91-95.

[8] 谢成祥.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分析与仿真研究[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3):

39-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