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4062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docx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类文阅读。

_____________

在生活中,只要一提到蜜蜂,有的小朋友马上就想到蜜蜂会蜇人。

其实,蜜蜂一般不轻易蜇人,蜇人是它进行的自卫,是它维护生命做出的一种本能反应。

当蜜蜂遇到侵害时,它就会把尾部的毒针刺入对方的身上,并放出毒液。

蜜蜂尾端的毒针是自卫的武器,它连着身体里的毒腺,蜜蜂在使用它的毒针之后身体会被撕毁而死去。

   其实,蜜蜂是一种可爱的小精灵,以它的勤劳赢得人们的喜爱。

蜜蜂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分工明确而精细。

工蜂负责采蜜,每天忙碌地出去寻找蜜源,采到蜜后送回来,再出去。

它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蜜蜂在采蜜时,眼睛起了关键作用。

蜜蜂生长着许多复眼,大约有500万只。

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但是由于它的身体较小,眼睛就显得更微小了。

   看来蜜蜂虽然体型微小,但它们对人类的影响和贡献却一点也不小,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下面的这句话,你觉得放到短文的哪个位置上比较合适?

所谓复眼就是由很多微小的眼睛组成的,每只小眼睛都能看清一个小范围,再把那么多小眼睛看到的物体组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很大的范围。

(3)工蜂是如何判断风向的?

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

(4)读了短文,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蜜蜂?

【答案】

(1)例:

可爱的小蜜蜂

(2)这句话放在第三自然段“眼睛起了关键作用”这句的后面(或“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这句话前面)。

(3)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4)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解析】【分析】

(1)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

对于句子衔接,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1)例:

可爱的小蜜蜂;

(2)这句话放在第三自然段“眼睛起了关键作用”这句的后面(或“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这句话前面)。

(3)画:

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4)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判断,并且结合所给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我能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虾真有趣,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

(1)这是一段描写小虾________的文字。

从________等动词中可以体现出小虾吃东西非常小心。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________的人。

(2)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从小虾吃食物的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案】

(1)吃东西时;碰、后退、再碰、捧;细心观察的人。

(2)下课了,操场上好热闹!

有的同学在唱歌;有的同学在玩耍;有的同学在聊天……

(3)小虾吃东西时非常小心。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有的……有的……有的……”是排比句。

(3)结合第一题回答。

故答案为:

⑴吃东西时;碰、后退、再碰、捧;细心观察的人。

⑵下课了,操场上好热闹!

有的同学在唱歌;有的同学在玩耍;有的同学在聊天……⑶小虾吃东西时非常小心。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语感。

(3)体会动作描写,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

跑着跑着,雨大了起来。

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想:

“‘漏’真厉害,像粘胶一样,贴住我了。

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贼也想:

“‘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

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________,贼顺势一________,________到树上。

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

“终于甩掉‘漏’了!

”贼一边往上爬一边想:

“终于甩掉‘漏’了!

(1)选择合适的词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纵     蹿     歪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________,贼顺势一________,________到树上。

(2)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①在老虎的心里,“漏”像________;在贼的心里,“漏”像________。

②老虎打算用________的方法逃命,贼打算用________的方法逃命。

(3)你觉得文段的哪个地方有意思?

为什么?

(4)看到老虎和贼狼狈的样子,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答案】

(1)歪;纵;蹿

(2)粘胶;旋风;用树把“漏”蹭下来;蹿上树

(3)我觉得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逃命的情景非常有意思,他们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相,盲目地逃命,样子狼狈极了。

(4)你们各怀鬼胎,不安好心,所以才会做贼心虚,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1)歪、纵、蹿

(2)粘胶、旋风、用树把“漏”蹭下来、蹿上树(3)我觉得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逃命的情景非常有意思,他们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相,盲目地逃命,样子狼狈极了。

(4)你们各怀鬼胎,不安好心,所以才会做贼心虚,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

     

【点评】

(1)要正确使用动词,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4.阅读语段。

完成练习。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________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________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________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

   “住嘴!

”铁罐________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1)选出描写神态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谦虚    傲慢    恼怒    轻蔑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________地问。

②“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________地回答。

③“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________的神气。

④“住嘴!

”铁罐________了

(2)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相提并论:

________。

②和睦相处:

________。

(3)“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这句话说明(   )

A. 陶罐认为碰撞不等于坚强,和睦相处不等于隔弱。

            B. 陶罐为自己的懦弱辩解。

(4)文中画“    ”的句子的意思是(   )

A. 说明罐子的用途。

B. 说明罐子的用途是盛东西,表明了陶罐不愿和铁罐碰撞的态度。

C. 说明陶罐害怕和铁罐碰撞,故意说它们是装东西的。

(5)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

请连一连。

陶罐________     傲慢、狂妄自大。

铁罐________     谦虚、毫不软弱。

【答案】

(1)傲慢;谦虚;轻蔑;恼怒

(2)把不同的或差别巨大的人或事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彼此很好地相处

(3)A

(4)B

(5)谦虚、毫不软弱;傲慢、狂妄自大

【解析】【分析】

(1)补充句子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词语组句的能力,前后表达要一致,合情理,然后再根据句意来补充即可。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

(1)傲慢、谦虚、轻蔑、恼怒

(2)①把不同的或差别巨大的人或事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②彼此很好地相处。

(3)A(4)B(5)1、谦虚、毫不软弱。

2、傲慢、狂妄自大。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描写神态的词语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短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蚂蚁

   蚂蚁虽小,但力大无比。

一只小小的蚂蚁能把一颗米粒拖进蚁穴,如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相当于大象的60倍。

   蚂蚁不仅是大力士,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和杰出的“药剂师”。

在南美洲圭亚那的印第安人部落里,当地的大夫做外科手术时,常用一种割叶蚁来进行伤口缝合,大夫先将病人的伤口对合,让割叶蚁咬住缝合口,再剪下蚁身。

留下的蚁头就成了最好的羊肠线。

它把伤口缝合得紧密无缝,伤口愈合后还不必拆线,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生物学家在对蚁穴的调查中发现,有一种红蚁能把采集到的肥马车、鸢尾花、紫罗兰、报春花的种子混合在一起,“配制”出一种奇效药品,经过尝试,能使人的舌头麻木两三小时,就像是打麻药针似的。

   白蚁虽食木毁房,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它又是出色的“地质勘探家”,可以帮助人类寻找矿产。

现代科学家对白蚁聚居的土壤进行光谱分析,发现土堆里有三十多种元素,其中最高的是硅和铝。

在沙漠里,科学家还发现,白蚁常常深挖洞,找水源,经过化验,发现这种水中含有金属盐溶液。

因此,只要观察沙漠中的白蚁洞,就可以了解矿物的储量及其分布情况。

可见白蚁虽然对人类有害,但也有益。

(1)第三段中“外科医生”和“药剂师”两处引号的作用是(   )

A. 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B. 标明需要着重指出的对象          C. 标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2)填空。

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了蚂蚁的神奇。

(3)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一个过渡句。

(4)你知道蚂蚁还有什么其他神奇的本领吗?

写在下面吧。

【答案】

(1)C

(2)力大无比;会缝合伤口和配制药剂;能帮助人类找矿

(3)蚂蚁不仅是大力士,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和杰出的“药剂师”。

(4)蚂蚁能预报天气,蚂蚁搬家代表要下雨。

【解析】【分析】

(1)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引号的作用:

①表示特定称谓②表示讽刺和否定③引用说的话④强调说明。

依据句意可知,此处引号是表示特定称谓。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过渡句。

过渡句是一个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的句子。

(4)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积累。

故答案为:

(1)C

(2)力大无比、会缝合伤口和配制药剂、能帮助人类找矿(3)蚂蚁不仅是大力士,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和杰出的“药剂师”。

(4)蚂蚁能预报天气,蚂蚁搬家代表要下雨。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对引号的作用的掌握及应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过渡句的把握能力。

(4)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知识的好习惯。

 

6.【答案】

(1),:

“ ?

 ”:

 “ ?

 ”

(2)山茶花,真是美极了。

;颜色

;形状

;对山茶花的赞美喜爱

(3)   有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

(4)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地积累   

【解析】【分析】

(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第一空找中心句,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第二、三、四空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语段,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

“ ?

 ”:

 “ ?

 ”

(2)山茶花,真是美极了。

颜色;形状;对山茶花的赞美喜爱;(3)有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

(4)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地积累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2)第一空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第二、三、四空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7.【答案】

(1)清楚;轻快;陪伴

(2)林间的小鸟唱出了它们

(3)C

(4)我想对小音符们说:

“你们真是好样的!

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我要向你们学习。

【解析】【分析】

(1)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2)排比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1)清楚、轻快、陪伴

(2)林间的小鸟唱出了它们(3)C;(4)我想对小音符们说:

“你们真是好样的!

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我要向你们学习。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

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2)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8.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

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

不顾自身的安逸。

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

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

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

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1)照样子,写词语。

源源不断(AAB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指的是________,“你”指的________。

(3)“我”受到尊敬,是因为________。

“你”的结局是________。

(4)“这条规律”指的是(   )

A. 适者生存                                  B.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答案】

(1)念念不忘;井井有条;默默无闻

(2)河流;池子

(3)“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4)B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从给出的词语“源源不断”来看,是AAB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

(2)、(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诗歌内容,比较判断。

故答案为:

(1)念念不忘、井井有条、默默无闻

(2)河流、池子(3)“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4)B     

【点评】

(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温暖旅店

   “啊?

这就是温暖旅店的入口?

”一个又像山又像岩石般的庞然大物挡在了达达面前,形成了一个隧道,隧道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可入口处却清清楚楚地写着“温暖旅店”四个大字。

   隧道里面黑得什么也看不见。

“哇!

”达达的眼前突然一亮,他吃惊得吞了一口口水。

只见一棵大树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拖鞋。

红的、蓝的、绿的、黄的、粉红的,还有小花的和条纹的。

多得数都数不过来,这简直就是一棵盛开着拖鞋花的大树。

“原来这就是温暖旅店啊!

真漂亮!

   达达站直了身子,弯下腰,一会儿又跳起来,瞧了瞧拖鞋的里边。

睡鼠、蝙蝠、青蛙、乌龟、蜗牛,还有成群的瓢虫都在里面冬眠、睡觉。

达达左右看了一圈,发现一只小狐狸的头顶上方写着“接待处”三个字。

小狐狸看了达达一眼,说:

“实在对不起,这里没有合适你身材的拖鞋。

”“不,我不是来冬眠的。

”达达赶忙说,“瞧,那是我家的拖鞋,我是来要回拖鞋的。

”“哦,那更对不起了,那个拖鞋已经被最后一个客人订走了。

它正在里面睡觉呢。

   达达家的拖鞋里睡着小松鼠,它蜷着身子,睡得正香。

达达说,“算了,拖鞋我不要了。

可是,我要怎么才能回去呢?

”听达达这么一说,小狐狸赶紧告诉了达达旅店的出口,帮他打开了房门。

(1)达达是怎样进入“温暖旅店”的?

请你把他的路线写出来或者画出来。

(2)“温暖旅店”实际上是(   )

A. 一座房子                      B. 一棵挂满拖鞋的大树                      C. 一棵大树                      D. 一间旅店

(3)“温暖旅店”的顾客是谁?

除了短文中提到的,你觉得还可能有谁?

(4)达达为什么又不要自己家的拖鞋了?

从这里你可以看出达达是个怎样的孩子?

【答案】

(1)大大的洞口——黑黑的隧道——温暖旅店

(2)B

(3)冬眠或睡觉的动物。

我觉得还可能有熊猫、黑熊。

(4)因为达达看到有小松鼠在里面睡觉,从这里可以看出达达是个善良的孩子。

【解析】【分析】

(1)此题主要考查对进入“温暖旅店”的路线。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

大大的洞口、黑黑的隧道、温暖旅店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由第三自然段可知,“温暖旅店”的顾客是冬眠或睡觉的动物。

我觉得还可能有熊猫、黑熊。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达达不要自己家的拖鞋了,因为达达看到有小松鼠在里面睡觉,从这里可以看出达达是个善良的孩子。

故答案为:

(1)大大的洞口——黑黑的隧道——温暖旅店

(2)B(3)冬眠或睡觉的动物。

我觉得还可能有熊猫、黑熊。

(4)因为达达看到有小松鼠在里面睡觉,从这里可以看出达达是个善良的孩子。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对进入“温暖旅店”路线的把握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

   据说公元336年,有位________的僧人路过敦煌的沙鸣山时,看见了沙鸣山在一片金光的笼罩之下出现了千佛的形状,于是他无比虔诚地开凿了第一个石窟,供奉佛像。

现在,在敦煌近500个洞窟中,有2400多座彩塑、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5座唐宋木结构建筑。

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

主佛卢舍那大佛,身高17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是龙门石窟中最高最大的佛像。

他面容端庄娴雅,表情温和亲切,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

著名的露天大佛有17米高,端坐在危崖绝壁中,笑眯眯地俯视着________。

特别________的是,云冈石窟的浮雕以连环画的形式叙述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

   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每年都要吸引________的游客前去参观游览。

(1)把下列四字词语填入句子中合适的横线上。

引人注目    成千上万    芸芸众生    德高望重

①据说公元336年,有位________的僧人路过敦煌的沙鸣山时,看见了沙鸣山在一片金光的笼罩之下出现了千佛的形状,于是他无比虔诚地开凿了第一个石窟,供奉佛像。

②著名的露天大佛有17米高,端坐在危崖绝壁中,笑眯眯地俯视着________。

③特别________的是,云冈石窟的浮雕以连环画的形式叙述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

④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每年都要吸引________的游客前去参观游览。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石窟,其中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的是________,讲述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故事的是________,“东方的维纳斯”指的是________。

(3)请你在短文中找出一处运用了列数字说明方法的句子,用“________”画出来。

并写一写这样写的作用。

(4)读了短文,判断正误。

①这三座石窟都是在北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