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化学方程式1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5463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刺化学方程式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冲刺化学方程式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冲刺化学方程式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冲刺化学方程式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冲刺化学方程式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冲刺化学方程式1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冲刺化学方程式1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冲刺化学方程式1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冲刺化学方程式1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冲刺化学方程式1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冲刺化学方程式1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冲刺化学方程式1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冲刺化学方程式1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冲刺化学方程式1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冲刺化学方程式1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冲刺化学方程式1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冲刺化学方程式1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冲刺化学方程式11.docx

《冲刺化学方程式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刺化学方程式1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冲刺化学方程式11.docx

冲刺化学方程式11

化学方程式

第一至第五单元

1)C+O2

CO2(O2充足)

2)2C+O2

2CO(O2不充足)

3)S+O2

SO2(S是淡黄色固体粉末,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空气中)蓝紫色火焰(O2),生成SO2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污染空气)

4)4P+5O2

2P2O5(白磷或红磷燃烧冒白烟)(发令枪白烟)(灯泡脱氧)

5)3Fe+2O2

Fe3O4(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②放热③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6)2Mg+O2

2MgO(①发出耀眼的白光②放热③生成白色固体)(镁光灯中的反应)

7)4Al+3O2

2Al2O3(铝为什么抗腐蚀性能好?

8)2Cu+O2

2CuO(铜被氧化)(鉴别假黄金的方法之一:

变黑为假)

9)2H2+O2

2H2O(H2最清洁的燃料)

10)2Hg+O2

2HgO(Hg汞又称水银、液态金属单质)

11)

2KClO3

2KCl+3O2↑

12)2KMnO4

K2MnO4+MnO2+O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13)2H2O2

2H2O+O2↑Vm

+O218

14)2H2O

2H2↑+O2↑(水电解:

—H221

15)2HgO

2Hg+O2↑

第六单元

16)

C+2CuO

2Cu+CO2↑

12种黑色粉末合逐渐变成红色

2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7)3CO+Fe2O3

2Fe+3CO2碳的还原性

1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2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8)C+CO2

2CO(吸热反应)

19)2CO+O2

2CO2(使人煤气中毒的气体,在煤炉上方蓝色火焰的反应)

20)

CO+CuO

Cu+CO2(一种气体与一种黑色粉末混热,

生成红色固体和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CO的还原性

21)3CO+Fe2O3

2Fe+3CO2(炼铁原理)

22)CO2+H2O=H2CO3(石蕊溶液由紫变红)

23)Ca(OH)2+CO2=CaCO3↓+H2O(石灰水变浑浊,用于检验CO2,抹墙反应)

24)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25)Na2CO3+2HCl=2NaCl+H2O+CO2↑(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26)

H2CO3=H2O+CO2↑(石蕊溶液由红变紫)

27)CaCO3

CaO+CO2↑(石灰石高温锻炼—工业制CO2)(有CO2生成的分解反应)

28)CH4+2O2

CO2+2H2O(CH4瓦斯爆炸,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29)C2H5OH+3O2

2CO2+3H2O(酒精火锅)

第八单元

金属的化学性质

A.与O2反应(见5、6、7、8)

B.与酸反应(30—40)为置换反应)

30)

Zn+2HCl=ZnCl2+H2↑

31)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取H2的反应原理)(鉴别假黄金方法之二)

32)Fe+2HCl=FeCl2+H2↑(用铁锅补铁)

33)Fe+H2SO4=FeSO4+H2↑

34)Mg+2HCl=MgCl2+H2↑

35)Mg+H2SO4=MgSO4+H2↑

36)2Al+6HCl=2AlCl3+3H2↑

37)2Al+3H2SO4=Al2(SO4)3+3H2↑

38)Fe+CuSO4=FeSO4+Cu(湿法炼铜,铁桶不能盛波乐多液,CuSO4溶液划钢板线)

39)2Al+3CuSO4=Al2(SO4)3+3Cu

40)Cu+2AgNO3=Cu(NO3)2+2Ag(鉴别假黄金方法之三)

41)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第十、十一单元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酸+金属:

见30—37

酸+金属氧化物:

42)

铁锈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

Fe2O3+6HCl=2FeCl3+3H2O

43)Fe2O3+3H2SO4=Fe2(SO4)3+3H2O

44)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CuO+2HCl=CuCl2+H2O

45)CuO+H2SO4=CuSO4+H2O

酸+碱(中和反应)

46)NaOH+HCl=NaCl+H2O

47)2NaOH+H2SO4=Na2SO4+2H2O

48)

熟石灰中和废酸、酸性土壤

Ca(OH)2+2HCl=CaCl2+2H2O

49)Ca(OH)2+H2SO4=CaSO4+2H2O

50)

50、51、52中和胃酸过多,51、53盐酸除水垢

3HCl+Al(OH)3=AlCl3+3H2O

51)2HCl+Mg(OH)2=MgCl2+2H2O

酸+盐

52)

NaHCO3+HCl=NaCl+H2O+CO2↑

53)

52、53、54CO32-遇酸放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54)Na2CO3+2HCl=2NaCl+H2O+CO2↑

碱+非金属氧化物:

55)2NaOH+CO2=Na2CO3+H2O(吸收除去CO2,NaOH在空气中变质)

56)2NaOH+SO2=Na2SO3+H2O(吸收除去SO2)

57)2NaOH+SO3=Na2SO4+H2O

NaOH不能干燥CO2SO2SO3HCl气体。

58)Ca(OH)2+CO2=CaCO3↓+H2O(检验或除去CO2,Ca(OH)2吸收CO2变质)

碱+盐:

59)Na2CO3+Ca(OH)2=2NaOH+CaCO3↓(工业制备烧碱)

盐+盐:

60)Na2CO3+CaCl2=2NaCl+CaCO3↓

盐+金属:

见38—41

61)用生石灰制取熟石灰:

CaO+H2O=Ca(OH)2

62)复分解反应:

见42—54、59、60

1定义: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2特点:

交换成分,价态不变。

3反应发生的条件:

反应物:

无酸须都溶于水。

生成物:

(水、气体或沉淀)。

63)溶解性规律:

1K盐、Na盐、NH4盐、NO3盐全溶于水。

2硫酸盐只有BaSO4↓,氯化物只有AgCl↓。

3碳酸盐全↓(除K2CO3Na2CO3(NH4)2CO3外)

4碱只有KOHNaOHNH3·H2OCa(OH)2Ba(OH)2可溶。

64)生锈铁钉放入盐酸或H2SO4中,现象:

铁锈消失、溶液变黄、冒气泡。

方程式:

42、43、32、33

65)NaOH密存原因:

吸水、与CO2反映变质。

变质原因:

55,检验是否变质所用试剂:

酸盐酸或H2SO4,碱Ca(OH)2,盐CaCl2,,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54、59、60,除去杂质Na2CO3用试剂Ca(OH)2,化学方程式59。

部分规律、考点、及注意事项

一、浓H2SO4均溶于水放热

NaOH固体均吸水

CaO(与水反应放热)均可作干燥剂

二、NH4NO3溶于水吸热。

三、化学式、名称、俗名的对应:

名称

俗名

化学式

碳酸钠

苏打、纯碱

Na2CO3

碳酸氢钠

小苏打

NaHCO3

氢氧化钠

烧碱、火碱、苛性钠

NaOH

氢氧化钙

熟石灰、消石灰

Ca(OH)2

氧化钙

生石灰

CaO

碳酸钙

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CaCO3

固体二氧化碳

干冰

CO2

硫酸铜晶体

胆矾、蓝矾

CuSO4·5H2O

一氧化碳和氢气

水煤气

CO和H2

甲烷

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CH4

乙醇

酒精

C2H5OH

三氧化二铁

铁锈、铁矿石的主要成分

Fe2O3

过氧化氢

双氧水

H2O2

四、物质的颜色、气味

固体

●红色:

红磷P、铜Cu、氧化铁Fe2O3、氧化汞HgO

●红褐色:

氢氧化铁Fe(OH)3

●黄色:

金Au、硫S

●紫黑色:

高锰酸钾晶体KMnO4

●蓝色:

氢氧化铜Cu(OH)2↓、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银白色:

大多数金属(铁丝Fe、银Ag、铝Al、锌Zn、镁Mg……)

●黑色:

木炭C、铁粉Fe、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等

●灰白色:

大多数磷肥

●无色:

金刚石C、干冰CO2、冰H2O

●白色:

白磷(P)、P2O5(白烟)KClO3、KCl(白固)

●有刺激性气味的固体:

碳酸氢铵NH4HCO3

液体

●蓝色:

含有Cu2+的溶液(CuSO4CuCl2Cu(NO3)2溶液)

●浅绿色:

含有Fe2+的溶液(FeCl2FeSO4Fe(NO3)2溶液)

●黄色:

含有Fe3+的溶液(FeCl3Fe2(SO4)3Fe(NO3)3溶液)

●银白色:

汞Hg

气体

●红棕色气体:

二氧化氮NO2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氯化氢HCl、氨气NH3、二氧化硫SO2等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

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等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二氧化碳O2、甲烷CH4等

五、重要的化学方程式

1)

12)3CO+Fe2O3

2Fe+3CO2

13)CaO+H2O=Ca(OH)2

14)Zn/Fe/Mg/Al+HCl/H2SO4

15)Fe+CuSO4=FeSO4+Cu

16)Cu+2AgNO3=Cu(NO3)2+2Ag

17)Fe2O3+6HCl=2FeCl3+3H2O

18)Fe2O3+3H2SO4=Fe2(SO4)3+3H2O

19)CaCO3

CaO+CO2↑

20)H2CO3=H2O+CO2↑

21)CO2+H2O=H2CO3

22)Na2CO3+Ca(OH)2=2NaOH+CaCO3↓

2KClO3

2KCl+3O2↑

2)2KMnO4

K2MnO4+MnO2+O2↑

3)2H2O2

2H2O+O2↑

4)CaCO3+2HCl=CaCl2+H2O+CO2↑

5)Na2CO3+2HCl=2NaCl+H2O+CO2↑

6)NaHCO3+HCl=NaCl+H2O+CO2↑

7)Ca(OH)2+CO2=CaCO3↓+H2O

8)2NaOH+CO2=Na2CO3+H2O

9)CH4+2O2

CO2+2H2O

10)C2H5OH+3O2

2CO2+3H2O

11)C+2CuO

2Cu+CO2↑

六、物质的分类

七、物质的变化

中和反应: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中和反应同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一样,是特征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八、除杂

●除杂的原则:

①主要成分的质量不能减少(可以增多);②除杂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

●除去CuO中的C:

在氧气流中灼烧(C+O2

CO2)。

●除去CO中的CO2:

使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Ca(OH)2+CO2=CaCO3↓+H2O和2NaOH+CO2=Na2CO3+H2O)。

●除去CO2中的CO:

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

Cu+CO2)。

●除去CaO中的CaCO3:

高温煅烧(CaCO3

CaO+CO2↑)

【注意】不能加稀盐酸,因为CaO能与稀盐酸中的水反应生成Ca(OH)2。

●除去Cu中少量的Fe:

物理方法——用磁铁反复吸引。

化学方法——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然后过滤。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①加入铁粉(铁丝);②过滤。

●除去可溶物中的不溶物:

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结晶。

●除去不溶物中的可溶物:

①溶解;②过滤。

九、鉴定

●氧气的鉴定方法:

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二氧化碳:

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收集的气体是CO2。

●鉴定Cl-:

先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

如果有沉淀生成,说明含有Cl-。

●鉴定SO42-:

先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硝酸。

如果有沉淀生成,说明含有SO42-。

●鉴定CO32-HCO3-:

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CO32-。

鉴定CO32-还可用Ca(OH)2溶液。

●鉴定Cu2+:

加入NaOH溶液,如果有蓝色沉淀Cu(OH)2↓,说明含有Cu2+。

●鉴定Fe3+:

加入NaOH溶液,如果有红褐色沉淀Fe(OH)3↓,说明含有Fe3+。

●鉴定H+:

①借助石蕊或pH试纸。

如果石蕊变红或用pH试纸测出的pH值小于7,说明含有H+。

②加入碳酸盐(如CaCO3),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H+。

③加入活泼金属,如果金属表面产生气泡,并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后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如果气体不纯,会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含有H+。

④加入Fe2O3(铁锈),如果铁锈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说明含有H+。

⑤加入弱碱,如果弱碱逐渐溶解消失(如果加入Fe(OH)2、Fe(OH)3、Cu(OH)2,溶液的颜色还会发生变化),说明含有H+。

●鉴定OH-:

①借助石蕊、酚酞或pH试纸。

如果石蕊变蓝、酚酞变红或用pH试纸测出的pH值大于7,说明含有OH-。

②加入CuSO4,如果出现蓝色沉淀,说明含有OH-。

③加入Fe2(SO4)3,如果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含有OH-。

●鉴定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如果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并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是CO。

●鉴定NH4+:

以氯化铵(NH4Cl)为例,

方法一NH4Cl+NaOH=NaCl+NH3↑+H2O;

方法二把NH4Cl和Ca(OH)2混在一起研磨。

如果闻到刺激性的氨味,或者能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是铵态氮肥。

●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区分与鉴定的区别在于,鉴定是要确定一种物质,而区分只需把物质分辨开。

a)区别CO和CO2的方法

1.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浑浊为CO2,不浑浊为CO。

Ca(OH)2+CO2=CaCO3↓+H2O

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变红为CO2,不变红为CO。

CO2+H2O=H2CO3

3.点燃,可燃的是CO,不可燃的是CO2。

2CO+O2

2CO2

4.通过灼热的CuO,黑色粉末变红的是CO,不变的是CO2。

CO+CuO

Cu+CO2

b)设计方案鉴别真假黄金(假黄金为黄铜,即铜锌合金):

1.把待测黄金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表面出现黑色则假。

2Cu+O2

2CuO

2.把待测黄金浸入AgNO3溶液中,表面出现银色则假。

Cu+2AgNO3=Cu(NO3)2+2AgZn+2AgNO3=Zn(NO3)2+2Ag

3.把待测黄金浸入稀盐酸/稀硫酸中表面出现气泡则假。

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

4.把假黄金浸入CuSO4溶液中,表面出现红色物质则假。

Zn+CuSO4=ZnSO4+Cu

十、化合价口决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

四六硫、三五氮  铜汞二价最常见

  氢氧硝酸负一价碳硫酸根负二价

唯有铵根正一价单质求和均为零

十一、中考中应注意的问题:

1)审题要仔细。

2)选择题要注意是选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3)填空题要注意是填名称、符号还是序号等。

4)计算题要注意是求质量还是质量分数,是求哪一种物质的!

5)答题要规范,计算步骤要完整,注意小数的保留。

十二、常见反应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备注

C+O2

CO2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持续红热,无烟无焰;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②放热

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夹有红热木炭的坩埚钳伸入氧气的集气瓶中时,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

S+O2

SO2

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②放热③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做硫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应加入少量NaOH溶液以吸收有毒的SO2

4P+5O2

2P2O5

①产生大量白烟

②放热

①由于红磷燃烧只消耗氧气,生成物只有固体,所以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②应用:

发令枪

2H2+O2

2H2O

①发出淡蓝色火焰(如果不纯,还会发出尖锐的爆鸣声);②放热;

①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

②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是高能燃料

3Fe+2O2

Fe3O4

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②放热

③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②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细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③把细铁丝绕在火柴上,是为了引燃细铁丝,使细铁丝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⑥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薄层细沙,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瓶底炸裂。

4Al+3O2

2Al2O3

①发出耀眼的白光

②放热

③生成白色固体

②铝的抗腐蚀性能好的原因: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2Mg+O2

2MgO

①发出耀眼的白光

②放热③生成白色固体

①点燃前要先用砂纸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

②应用:

信号弹

2Cu+O2

2CuO

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可用来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氧气

2Hg+O2

2HgO

银白色液体逐渐变成红色固体

拉瓦锡实验中反应之一

2CO+O2

2CO2

①发出蓝色火焰②放热

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①CO有毒!

②点燃前要验纯

③应用:

煤气

2HgO

2Hg+O2↑

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银白色液体,并生成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拉瓦锡实验中反应之一

Ca(OH)2+CO2=CaCO3↓+H2O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

检验二氧化碳、吸收少量二氧化碳

2H2O

2H2↑+O2↑

①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

2,质量比约为8:

1。

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①通电时,必须使用直流电。

②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③气体的体积比往往不是1:

2,原因是:

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2H2O2

2H2O+O2↑

产生大量气泡,生成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应用:

实验室制取氧气

H2+CuO

Cu+H2O

①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氢气要“早来晚走”,酒精灯要“迟到早退”

H2O+CO2=H2CO3

(如果加入石蕊)石蕊溶液变红

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Fe+CuSO4=Cu+FeSO4

①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

②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2CuO

2Cu+CO2↑

①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①加热时酒精灯上要加网罩,是为了:

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②反应开始的标志: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④实验完毕后要先移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

CO+CuO

Cu+CO2

①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①一氧化碳“早来”,酒精灯“迟到”的目的:

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②一氧化碳“晚走”,酒精灯“早退”的目的:

防止灼热的铜重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③因为一氧化碳有剧毒,随意排放还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必须进行尾气处理(方法是在装置末尾的导气口处放一只燃着的酒精灯)

3CO+Fe2O3

2Fe+3CO2

①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①铁粉是黑色的

②一氧化碳“早来晚走”,酒精灯“迟到早退”

Mg+2HCl=MgCl2+H2↑

①金属逐渐溶解消失;②产生大量气泡;③放热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后面的金属不与酸反应

②如果有Fe参加反应,要注意生成的Fe的化合价是+2价,并且溶液颜色会发生变化

Zn+2HCl=ZnCl2+H2↑

①金属逐渐溶解消失;②产生大量气泡

Fe+2HCl=FeCl2+H2↑

①金属逐渐溶解消失;②产生(大量)气泡;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Mg+ZnSO4=MgSO4+Zn

Mg+FeCl2=MgCl2+Fe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反应)

金属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Fe是黑色的,Cu是红色的)

如果有Fe或Cu元素,要注意溶液颜色的变化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铁锈逐渐溶解消失

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

稀盐酸、稀硫酸可用来除铁锈

稀盐酸除铁锈的效果比较好

CuO+2HCl=CuCl2+H2O

CuO+H2SO4=CuSO4+H2O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消失

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第二个反应是制取硫酸铜的反应原理

HCl+NaOH=NaCl+H2O

没有明显现象(但是这个反应放热)

强酸和强碱反应时一般要借助指示剂

NH4Cl+NaOH=NaCl+NH3↑+H2O

生成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生成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检验NH4+的反应原理

Ca(OH)2+Na2CO3=2NaOH+CaCO3↓

生成白色沉淀

工业制取烧碱的反应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