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503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

1.归纳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文言知识。

2.学习本文纵横捭阖、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以及对比论证的手法。

3.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培养“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识。

4.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重点段落。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并疏通文意。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气势磅礴的语言,入木三分的说理,力争熟读成诵。

3.仿照文章运用的对比论证的方法,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写一篇文章。

4.积极参与同学探讨,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1.积累文言知识。

2.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和写作意图。

3.学习对比等论证方法。

1.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秦二世灭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

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地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文言文的语言规律。

1.过:

名词(过失、过错),作动词(指出……过失、过错)。

“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

2.论:

一种文体,古文中所谓的“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

3.《过秦论》是史论,名为“过秦”,实是“戒汉”。

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

1.一时谋议略施行。

贾谊,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

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

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

贾谊从小就刻苦学习,博览群书,先秦诸子百家的书籍无所不读。

少年时,师从荀况的弟子、秦朝的博士张苍,以育诗属文闻于世人,后见用于文帝。

2.贾生才调更无伦。

其文说理透辟,逻辑严密,气势汹涌,词句铿锵有力,对后代散文影响很大。

鲁迅曾说他与晁错的文章“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春秋以来,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

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能耕作;有些人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

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

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

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虚空,财政困难。

史载当时:

“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人民非常需要休养生息。

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戒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新书》是贾谊文著汇集,为西汉后期刘向整理编辑而成,最初称《贾子新书》,当时刘向整理过的其他一些书也称某某新书,以别于未经整理过的“旧书”。

后来,别的书逐渐去掉了“新书”二字,《新书》就成了贾谊文集的专名。

现存最早《新书》版本是明代的,为仿宋本所刻。

有些学者认为《新书》为后人伪作。

《四库提要》认为“其书不全真,亦不全伪”。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新书》基本保持了刘向编辑的原貌,其中可能有后人改动之处,这也是古书一般都存在的问题,不能因此否定《新书》为贾谊所作。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文:

 

(2)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译文:

 

[自我核对]

(1)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雄心。

(2)然而秦凭借它很小的土地,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的列国诸侯来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囊括(    )     ②墨翟(    )

③翟景(    )④雍州(    )

⑤逡巡(    )⑥陈轸(    )

⑦膏腴(    )⑧乐毅(    )

⑨鞭笞(    )⑩藩篱(    )

瓮牖(    )

猗顿(    )

隳名城(    )

合从缔交(    )

百有余年(    )

销锋镝(    )

[自我核对]①nánɡ ②dí ③zhái ④yōng ⑤qūn

⑥zhěn ⑦yú ⑧yuè ⑨chī ⑩fān 

wèngyǒu 

huī 

zònɡ 

yòu 

2.重点词

(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

(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3)东割膏腴之地(      )

(4)蒙故业,因遗策(      )

(5)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

(6)逡巡而不敢进(      )

[自我核对]

(1)窥伺,指暗中观察动静,等待机会。

(2)两手相抱,形容毫不费力。

(3)肥沃。

(4)因袭,继承。

(5)吝惜。

(6)有所顾虑而徘徊不敢前进。

3.多义词

(1)制

①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③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④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

(2)亡

①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      )

④河曲智叟亡以应(      )

(3)利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

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③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

(4)遗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

②蒙故业,因遗策(      )

③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

(5)因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

②蒙故业,因遗策(      )

③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

[自我核对]

(1)统领、统率/控制/规模/制作,制造。

(2)逃跑,代指逃跑的兵士/丢失/使……灭亡/通“无”,没有。

(3)有利,代指有利的形势/锋利的/好处。

(4)丢、丢失/遗留下来的/遗失之物。

(5)介词,趁着/动词,沿袭/介词,凭借,依仗。

4.通假字

(1)孝公既没(      )

(2)约从离衡(      )

(3)威振四海(      )

(4)而倔起阡陌之中(      )

(5)赢粮而景从(      )

(6)百有余年矣(      )

[自我核对]

(1)“没”通“殁”,死,去世。

(2)“从”通“纵”,指合纵的策略。

“衡”通“横”,连横,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六国分别跟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3)“振”通“震”,震慑。

(4)“倔”通“崛”,崛起,突起。

(5)“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6)“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5.古今异义词

(1)以为桂林、象郡。

古义:

 

今义: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

 

今义:

 

[自我核对]

(1)古义:

即“以之为”,其义为“把……划为”,“以”后面省略宾语“之”,即“百越之地”。

今义:

常用义为“认为”。

 

(2)古义:

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义:

指山东省。

6.词类活用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

(2)内立法度(      )

(3)尊贤而重士(      )

(4)外连衡而斗诸侯(      )

(5)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

[自我核对]

(1)席、包、囊,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2)内,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向,对内,在内。

(3)重,形容词作动词,敬重、尊重。

(4)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

(5)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蠢。

7.特殊句式

(1)铸以为金人十二(      )

(2)身死人手(      )

(3)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

(4)为天下笑者,何也?

(      )

(5)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6)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

[自我核对]

(1)省略句,“以”后省略宾语“之”,代锋镝。

同时也是定语后置句。

(2)省略句,“人手”前省略介词“于”,在。

(3)无标志的被动句。

困,被困住,被围住。

(4)被动句,用“为”表示被动。

(5)宾语前置句,“不施仁义”。

(6)判断句,用“……也”表判断。

1.文章第1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思路点拨】阅读第1段,提取关键信息。

【与你交流】主要写秦国势力的崛起。

先写秦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然后写秦孝公的对内对外政策,最后写实施上述内外政策取得的成果。

2.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

那么,我们把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思路点拨】语言是表情达意的载体,作者这样处理有助于表达他的观点。

【与你交流】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

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

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3.在第2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

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二自然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

这种说法对不对?

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思路点拨】结合文章整体,概括第2段第1层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思路。

【与你交流】这样说有道理,也可以理解为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

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

“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种各个击破的“攻”,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以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

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联合起来的九国诸侯。

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

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

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

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4.阅读第3段,回答下列问题:

(1)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

【思路点拨】思考采用这种句式能收到的常规效果,以及本部分内容对文章整体情感观点表达所起到的作用。

【与你交流】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为下文写强大的秦王朝迅速灭亡蓄势。

(2)试用几个词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

写秦始皇对内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思路点拨】概括主要内容,提取文段信息,思考作者行文思路。

【与你交流】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说明秦守天下“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

(3)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

【思路点拨】结合本文观点思考。

【与你交流】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令人深思。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

【思路点拨】小结文段主要内容,思考作者在叙事中暗含的观点情感。

【与你交流】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5.作者写了陈涉起义的哪些弱势(不利条件)?

作者为什么要详写陈涉的不利条件与天下人的积极响应?

【思路点拨】确定阅读区域,概括主要内容,思考作者在叙事中暗含的观点情感。

【与你交流】详述了陈涉身份之低下,才能之平庸,财富之匮乏,起义之仓促,士卒之疲弊(或军队之弱少)武器之钝劣等方面的不利条件。

同时又描述天下风起云涌、积极响应的形势。

在这样的劣势之下,竟能使“天下云集响应”,说明秦的暴政使得人心尽背,整个天下都是秦王朝的敌人。

这些事实说明了秦朝的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在叙述中含有“过秦”之意。

6.第5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这种方法贯穿全文,请再找出几处,并谈谈作者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所取得的效果。

【思路点拨】想一想我们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结合指定区域进行判断,结合作者的观点分析使用效果。

【与你交流】对比。

第5段先将攻天下的秦国和守天下的秦朝进行对比,然后将陈涉的起义与诸侯国合纵抗秦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一比地位。

“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二比兵器。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三比士卒。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四比人才。

一句话,陈涉与诸侯“不可同年而语”,强弱对比如此悬殊,它们同是秦的对手,曾先后与之抗衡,然而人多势众的六国,却一一为秦所灭,区区一个陈涉,竟然使秦“七庙隳”,对比将前面形成的反差,进一步深化、强化了。

全文还有另外两大方面的对比。

一是六国与秦对比。

文章在叙述惠文、武、昭襄的业绩时,以诸侯国军队之众,谋士之多,土地之广等与其对比,并不厌其烦地列举国名、人名。

与秦抗衡的六国,地广、人多、俊才云集,且“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似乎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结果却是“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从散约败”“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这样夸张的对比,足以衬托出秦国实力之强。

这第一层对比是极强者与较强者的对比,形成一个反差。

二是陈涉与秦王朝的对比。

文章叙述始皇统一中国的功业与陈涉以一介戍卒率众起义的情景,是又一个鲜明的对比。

虽然“始皇既没”,但陈涉面对的仍是“余威震于殊俗”的强大秦王朝。

而陈涉,作者极写其穷困平庸,出身卑贱,才能平平,没钱没势,士卒稀少而疲弊,更无装备可言,但一旦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影响所及,“山东豪俊遂并起”,以致显赫一时的强秦亡于一朝。

这第二层对比是极强者与极弱者的对比,形成的反差较前更为强烈。

作用:

随着对比的层层深入,形成的反差亦步步强化,更留下串串悬念,人们急待答案,作者一个“何也”,终于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就是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全文结论之所在。

这一结论如金石掷地,铿然有声,又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更如磐石置地,不可移易。

7.本文题为《过秦论》,是一篇论说文,但全文却用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

试讨论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思路点拨】从叙和议的关系,并结合作者的用意进行分析。

【与你交流】文章由叙事和议论两部分组成。

叙事是议论的依据,议论是叙事的升华。

先叙孝公时的“兴”,继而写惠文、武、昭襄王时的“强”,接着写秦始皇时的“盛”,最后写始皇既没,陈涉发难,秦终致败亡。

作者通过叙述概括秦朝百余年由兴而亡的全过程,即从“攻”势转为“守”势两大阶段,为最后的议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作者的叙述中始终包蕴着文章的中心。

作者写秦气锐势盛是为了说明这是施行仁义的结果。

如第一自然段就带出了秦能轻取易攻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这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对内对外政策,作者认为是仁义之举。

这种仁义之举是“秦无亡矢遗镞之费”然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的根本原因。

这样由事见意,由史出论,虽然叙述较多,却处处为最后一段的议论蓄势,体现了事实胜于雄辩的特点,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论证更加有力,更能使人信服。

8.谈谈《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

【思路点拨】反复吟咏这篇文章,从修辞、句式等角度概括归纳。

【与你交流】贾谊是早期的汉赋作家,这篇文章虽然不是赋,然而语言上却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

它讲究铺排渲染,例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等词语;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很有声势;后来写秦始皇,则极力塑造他那“威振四海”的形象。

行文又多用骈偶,读起来铿锵有力。

它的骈偶不同于后来以“四六句”为基本形式的骈体文,而是非常灵活,有时字数甚至不完全相等,如“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有些骈语是包含在散句之中,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行文变化多端,不显得单调。

9.作者借古讽今,以为强秦的速亡究其根本是其不行仁政,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个结论?

【思路点拨】可以就一个角度谈自己的看法,做到结合文本,有理有据。

【与你交流】贾谊提出施行仁政的主张,是从维持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的,但由于与反对暴政相联系,故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加上作者充分肯定商鞅变法,主张儒法并用,所以他的施行仁政的主张就更带有进步性。

本文还描述了陈涉起义这一历史事实,并肯定了陈涉起义的必然性、正义性,以及它在推翻秦朝统治中的作用与地位。

作者不仅看到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失去了民心,而且还看到秦国由日益强盛到统一天下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行动和当时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相一致。

可见,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国家治乱的关键。

但他在描述陈涉的平凡时,虽有一定程度的客观描写,却明显地表露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这是他的客观局限性。

作者还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罪行,但由于阶级和朝代的局限,他还看不到封建阶级的本性,所以要求封建统治者真正施行仁政,消除阶级矛盾,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此外,秦亡之历史根源是多方面的,仅仅从“仁政”的角度分析未免以偏概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