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6112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

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

(1)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正在生产中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元素符号不同B.原子质量不同

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考点:

元素的概念.

2.如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向滴有少量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可能是()

颜色红橙绿蓝紫

pH范围1~34~56~78~1011~14

A.由红变紫B.由蓝变绿C.由绿变橙D.由蓝变紫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3.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需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对酸的认识就是如此.下列各项是不同时期对酸的认识,其中与我们现在所学酸的定义最相近的是()

A.有酸味的物质B.只有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C.一切酸中都含有氧D.与碱作用时失去原有性质的物质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

4.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现有一种无色营养液,可能含有硝酸钙、碳酸钾、氯化钾、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营养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钙B.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钾

C.营养液章一定含有碳酸钾D.营养液中可能由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组成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盐的化学性质

二、简答题(本题有9小题20空壳,每空格3分,共60分)

5.(6分)某科考小组在云南乌蒙山区发现了一种矿石,敲开表层发现里面有许多金黄发亮的晶体物质,酷似黄金,经检测其成分有黄铁矿(主要是FeS2).使回答:

(1)在FeS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2)这种矿石中蕴藏这海洋生物化石,这可为提供有力的证据.

【答案】

(1)+2;

(2)地壳变动.

6.(6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该选用如图中的(选填字母),部分同学完成实验后,在清洗试管时,手上沾上高锰酸钾而变成棕黄色,老师告诉他们面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维生素C溶液除去,根据上述信息,推测维生素C具有(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考点:

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

7.(6分)药品分类存放是实验室管理的基本要求,某校实验室的药品柜里已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

药品柜编号①②③④⑤

药品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盐酸

硫酸二氧化锰

氧化铜氯化钠

硫酸铜锌粒

铜片

(1)若要在每个柜子门上贴上物质类别的标签,则③号柜的标签上应写.

(2)上述柜子中的有些物质间能发生置换反应,请从柜中选择两种物质,写出它们之间发生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氧化物;

(2)Zn+2HCl═ZnCl2+H2↑.

8.(6分)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某校在端午节开展了包粽子活动.

(1)老师准备了糯米、鲜猪肉、植物油、调味品等原谅以及粽叶,在各种原料中富含糖类的是.

(2)粽子吃起来咸淡适中,有同学猜想其中一定含有食盐.于是从煮过粽子的锅里取少量的水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你认为这样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食盐的存在,并说明理由..

考点: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盐的化学性质.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格,每空格2分,共30分)

9.(6分)在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我们常会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有一些气泡产生,气泡是怎么产生的?

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提出了有关假设,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惊醒探究,实验时,观察到放有铁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而另一试管中没有,从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是成立的.

(1)分析上述实验,你认为同学们建立的建设是.

(2)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溶液中的水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于是他们又进行了对照试验,请你在答题卷的虚线框中用图示的形式将图乙的对照试验补充完整.

(3)还有同学想:

气泡会不会是铁锈与水反应产生的?

他认为还要补充一个铁锈与水反应的实验,你觉得有没有必要?

.

(3)因为稀盐酸中含有水,所以没有必要补充一个铁锈与水反应的实验.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

10.(4分)在按书本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当装置内的氧气低于一定含量时,红磷就不再与氧气反应,从而导致测量结果偏小.有老师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在一容器中倒入刚拆封的“暖宝宝”黑色粉末,再在上面放足量的白磷,迅速扣上烧杯,随后白磷自然,利用这一装置可更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黑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对此同学们做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

该粉末可能是木炭粉;

猜想二:

该粉末可能是铁粉.

根据学过的科学知识,有同学认为猜想一肯定是错误的,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2)通过实验证明加入的黑色粉末是铁粉.加入铁粉后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原因是

【答案】

(1)木炭粉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影响实验结果;

(2)铁粉能进一步和烧杯中氧气反应.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4小题,35题6分,36题7分,37题9分,38题8分,共30分)

11.(6分)近年来,因建设“PX”项目而引发的争议时有发生,PX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从化纤织物到食品包装,从医疗设备到家用电器,都要用到它的合成产物.PX的化学名称为对二甲苯,它是一种低毒化合物,毒性略高于酒精.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对二甲苯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试根据分子模型写出对二甲苯的化学式.

(2)计算对二甲苯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PX项目之所以会引发各种争议,源于人们对它认识的局限性.结合题干信息,在下列各种观点中,选出你认同的一种观点(选填字母).

A.PX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该大力发展PX项目

B.在环保评估可行且监管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发展PX项目

C.化工项目一定会产生污染,应该禁止PX项目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12.(9分)某同学家的下水管道堵塞了,于是他买了一瓶“管道疏通剂”(部分说明如图).疏通剂是利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以加快氢氧化钠与毛发等淤积物的作用,反应的原理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管道疏通剂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2)按照使用说明,该同学对“疏通剂”作了进一步研究.先向烧杯中加入206g水,再加入本品200g,当铝粉全部反应后,求: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①生成氢气的体积.(ρ氢气=0.09g/L)

②反应后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

(1)能和水反应.

(2)66.7L;16.5%

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

(2)

一、选择题

1.下列厨房中发生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沼气燃烧B.米饭酿成米酒

C.小苏打发酵面粉蒸馒头D.淘米水浸泡蔬菜瓜果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2.日本曾向美国借了331公斤武器级钚,至今赖着不还,钚除用于核电外,还是制造核武器的主要原料,现在日本已是世界第六大钚贮存国,钚元素的要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钚是非金属元素B.钚是稀有气体元素

C.钚是金属元素D.钚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4g

【答案】C

【解析】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光亮的铜丝插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将人体呼出的气体导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成红色

D.铁丝在空气中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C

【解析】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4.金色凉山离太阳最近.离闹市最远,特色原生态农产品享誉川内外,如会理烤烟,宁南蚕桑、西昌洋葱、雷波脐橙、布拖马铃薯、昭觉黑苦荞等…种植这些农作物均需要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尿素﹣CO(NH2)2硫酸钾﹣K2SO4B.磷酸二氢铵﹣NH4H2PO4硝酸钾﹣KNO3

C.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钾﹣KClD.硝酸铵﹣NH4NO3硝酸钾﹣KNO3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5.雾霾、灰霾,PM2.5已成电视新闻热词,下列做法符合“环境友好”的是()

A.为保护森林,提倡用煤作燃料

B.为拉动经济减少公共交通压力,提倡使用私家车出行

C.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倡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D.为减少环境污染,提倡桔杆综合利用,如桔杆粉碎还田、生产沼气、作饲料、造纸、作建筑装饰材料等…制定法规禁露天烧桔杆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6.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冰和干冰,组成元素不同﹣物质分类相同

B.纯碱和烧碱,组成元素不同﹣物质分类相同

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考点:

物质的元素组成;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7.下列离子在pH=2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溶液的是()

A.NH4+Cl﹣K+NO3﹣B.CO32﹣Na+Cl﹣K+

C.Fe3+Mg2+NO3﹣Cl﹣D.Na+Ag+NO3﹣Cl﹣

8.以下化学原理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你认为有明显错误的是()

A.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治疗胃酸过多:

2Al(OH)3+3H2SO4═Al2(SO4)3+6H2O

B.处理硫酸厂排出的污水:

Ca(OH)2+H2SO4═CaSO4+2H2O

C.处理炼铜厂用黄铜矿(CuFeS2)、辉铜矿(Cu2S)炼铜排出的废气:

SO2+2NaOH═Na2SO3+H2O

D.新使用的铝制品,浸水部分变黑:

2Al+Fe2(SO4)3═Al2(SO4)3+2Fe

【答案】A

【解析】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9.下列图象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

A.稀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B.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熟石灰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考点:

酸碱溶液的稀释;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二、填空题

10.(3分)从H、C、O、Cl、Mg、Ca、Na七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式:

(1)自然界中硬度的物质;

(2)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液体物质;

(3)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4)饮料中常见的一种酸.

【答案】

(1)C;

(2)H2O;(3)NaCl;(4)H2CO3

【解析】

试题分析:

(1)自然界中硬度的物质是金刚石;

(2)水被称为“生命之源”;(3)氯化钠有咸味,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4)饮料中常见的一种酸碳酸.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11.(3分)如图是a、b、c三种物特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t2℃时,将30克a物质放入5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克;

(2)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12.(3分)在世界的航天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人员用液氢作燃料,用液氧作助燃剂,将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13.(3分)如图如示,若将稀H2SO4比作初三学生在“应急演练”中,要从楼顶入口处由上至下疏散到出口处,各层都有三道门(空白处为通道),稀硫酸要在每层中至少打开一道门(即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才能到达出口处,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若按“距离最短”的原则疏散,则其疏散路线由上至下依次为(填化学式)进口→→出口。

若按“速度最快”(化学反应速度最快)的原则疏散,则应将上述疏散路线中第五层改为(填化学式),所有楼层中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共有种。

(2)写出疏散路线上经过第三层时的物质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若将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则无法通过第层。

三、实验探究题

14.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字母仪器的名称:

a.、b..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气体,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考点:

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15.阿依、阿嘎对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的实验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愿望,他们先将三段相同长度的镁带用砂纸打磨干净,以除去锈渍,一般用坩锅钳夹住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并有黑烟伴随产生.

【资料】

(1)他们将点燃的另一段镁带插入一瓶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时,奇迹出现了,镁带居然在“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起来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和黑色粉末,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

(2)阿依、阿嘎激动之后,冷静思考并查阅资料得知点燃的镁带还能在氮气为燃烧,请写出镁带在氮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上述探究,给你的启发是.且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时,不能用镁带代替红磷;生产和贮存钾、钙、钠、镁等活泼金属的车间、仓库失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16.已知不合格食盐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镁,为除去氯化镁,可向配制好的不合格食盐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填化学式)溶液,充分反应后再.

【答案】NaOH,过滤.

【解析】

四、计算题

17.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份是CaCO3和Mg(OH)2,其它成份忽略不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水垢中Mg(OH)2的含量,取10g水垢样品,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其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克.

(2)该水垢样品中Mg(OH)2的质量分数.(写出解题步骤)

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3)

1.(2005福建厦门中考)在元素周期表中,应用于计算机的是硅元素,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14B.原子个数是14C.相对原子质量是14D.质子数是28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很综合,包括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是与质子数相对应的,周期表中各个位置是固定的:

上左的位置是原子序数,上右的位置是元素符号,中间的位置是元素名称,下边的位置是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

A

2.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并不均匀,如非洲多金矿,澳大利亚多铁矿,中国富产钨等,从整个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A.铝B.铁C.氧D.硅

思路解析:

要记住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名称。

答案:

A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属于混合物的是()

A.液态氧、河水B.二氧化碳、氧化镁

C.铁锈、冰水D.氯酸钾、二氧化锰

思路解析:

判断纯净物与混合物,要从含有物质的角度出发,只含一种物质的是纯净物,含有多种物质的是混合物。

不要从含有几种元素的角度去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答案:

A

4.同种元素的原子一定相同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B.质子数

C.中子数D.电子数

思路解析:

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里的“一类”指的是核电荷数相同或者是质子数相同。

答案:

B

5.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氧化物

思路解析:

单质的概念: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在这里没有说明该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也就是说它有可能是混合物,也有可能是纯净物,如果是纯净物只能是单质。

但它一定不是化合物或氧化物,因为它只含有一种元素。

答案:

D

我综合我发展

6.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要举行颇为隆重的“火炬接力”。

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是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在白天,二百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

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④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③④D.①②④⑤

思路解析:

从宏观上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分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对于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要分清楚。

答案:

B

7.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由此你可以推测出蜡烛中肯定含有哪些元素?

思路解析: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对于一些物质的组成,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测出物质中含有哪些元素,有时还可以把一种物质隔绝空气加强热,分析产物的成分,来得出该物质中含有哪些元素。

我们可以从电解水的例子看出,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不能得出,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也没有改变。

蜡烛燃烧,其实质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在生成物中,共有碳、氢、氧三种元素,那么在反应物中也有这三种元素,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没有碳元素和氢元素,那碳元素和氢元素只能来自于蜡烛中,对于蜡烛中是否含有氧,不能确定。

答案:

蜡烛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碳元素和氢元素。

我创新我超越

8.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木炭(C)、硫粉(S)和硝石(KNO3)按一定比例配成的。

(1)黑火药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黑火药中哪些是单质,哪些是化合物?

(2)黑火药中共含有几种元素?

分别写出这些元素的名称。

思路解析:

本题是一个信息题,从题干中不难得出问题的答案。

答案:

(1)黑火药是混合物;碳和硫是单质,硝酸钾是化合物。

(2)黑火药中共含有5种元素,它们分别是碳元素、硫元素、钾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

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题及答案(4)

1.元素是宏观概念,是对物质的组成而言的。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__;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元素的概念。

质子数的多少决定元素的本质和种类。

答案:

核电荷数相同质子数核内质子数质子数不同

2.地壳里含量前四位的元素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的识记能力。

平时学习时要有意识地按知识点进行归纳。

答案:

氧硅铝铁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并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物质组成和构成的化学用语。

答案:

(1)正确。

元素和物质是宏观概念,有关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要“宏观对宏观”,即描述物质的组成用元素。

(2)错误。

元素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

(3)错误。

二氧化碳、碳原子和氧分子是三种不同的物质,它们的性质不同,从宏观上说,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从微观上说,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4)正确。

分子和原子均是微观概念。

有关物质的构成的叙述中要“粒子对粒子”,即描述分子的构成用原子。

2.下列物质:

①氢气②硫磺③二氧化碳④液氧⑤氯化钾⑥矿泉水⑦空气⑧四氧化三铁⑨石灰水⑩铜丝○11生铁○12水(以下空格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属于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属于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进行类别归纳的能力。

答案:

(1)⑥⑦⑨○11

(2)①②③④⑤⑧⑩○12(3)③⑤⑧○12(4)③⑧○12(5)⑩(6)①②④

3.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肯定是纯净物B.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一种单质D.可能是混合物

思路解析: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混合,虽然只由氧元素组成,但它是混合物。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答案:

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单质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

思路解析:

A错,元素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

B对。

C、D错,从宏观上说,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水中的氧和氢两种元素已失去了在单质时的性质,不可能含有氧和氢两种单质分子。

答案:

B

5.决定元素种类的粒子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思路解析:

由元素的概念知,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元素的原子应具有不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可见,质子数的多少决定元素的本质和种类,而选项B、C、D不是判断的依据。

答案:

A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2)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3)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

(4)表示两个氯原子的符号是Cl2,表示一个氯分子的符号是2Cl。

思路解析: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氧气、铁、铜等。

必须强调是“纯净物”而不是“物质”。

因为像金刚石和石墨都是同种碳元素组成,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单质,放在一起就属于混合物。

(2)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含有氧元素并不一定就是氧化物,如氯酸钾(KClO3)虽然含有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因为氯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

(3)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又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也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例如金刚石就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此外,金属单质也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说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直接构成是错误的。

(4)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名称,也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故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有几个该原子,如两个氯原子,应写成2Cl。

而表示氯分子时,应把“2”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即Cl2。

答案:

(1)错误

(2)错误(3)错误(4)错误

7.构成并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在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____;在它们相同数目的分子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