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7609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6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重庆南开中学高2012级高三5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O-16S-32

第一部分(选择题126分)

选择题:

本题包括21小题。

每题6分,共12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态,洋葱表皮细胞中一般以染色质状态存在

C.减数第一次分裂,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D.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故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2.下图表示某一区域中的一些生物。

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物种,a1a2a3a4分别表示不同的种群(其他类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1a2a3a4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B.甲中生物所含的全部基因构成基因库

C.a1a2a3a4之间一定存在生存斗争

D.甲乙丙丁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关系

3.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或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pH为弱碱性时,用胰蛋白酶液处理剪碎的动物组织最容易获得单细胞悬浮液

B.水分在衰老、癌变细胞中含量较少,而在分裂、成熟的细胞中含量较多

C.青蛙的原肠胚细胞和囊胚细胞所含DNA、RNA及蛋白质相同

D.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可以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扩大了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4.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且其中的信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

B.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表示细胞免疫

C.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a分泌d、b

分泌e均具有抑制作用

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的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5.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生物新品种(产品),能提高经济效益。

有关下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①~③过程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B.若改为动物细胞工程生产单克隆抗体,其理论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

C.将PrG导入到细胞Ⅱ,则Ⅱ最可能是B细胞

D.⑤过程需要的培养基中含植物激素和有机养料,⑤过程中经历了脱分化、再分化

6.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扩散,可加强环境、个人等的消毒预防,其中消毒剂常选用含氯消毒剂、酒精、双氧水等适宜的物质

B针对重庆夏季易发生的干旱,缓解旱情的措施之一是可以用干冰或溴化银进行人工增雨

C利用潮汐发电不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7.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被《泰晤士报》评为全球“最强悍”工程。

“鸟巢”运用了高强度、高性能的钒氮合金高新钢和884块ETFE膜,并采用新一代的氮化镓高亮度LED材料。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的熔点通常比组分金属高,硬度比组分金属小

B.已知Ga处于ⅢA主族,可推知氮化镓化学式为Ga3N2

C.用金属铝与V2O5冶炼钒,铝作还原剂

D.ETFE膜(

)是由两种单体缩聚而成的

8.2011年拉斯克临床研究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

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

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其结构简式见右图。

关于青蒿素

说法正确的是

A.其分子式为C15H22O5B.不具有氧化性

C.它不能与水发生取代反应D.分子中所含六元环仅有两个

9.有关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Si—O

O=O

Si—Si

键能/kJ·mol-1

X

498.8

176

制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Si(s)+O2(g)=SiO2(s);△H=—989.2kJ.mol-1,则X的值为

A.460B.920C.1165.2D.423.3

10.碱金属元素可形成离子型氢化物,下表是同一短周期元素X、Y、Z三种元素氢化物的某些性质

元素

熔点(℃)

沸点(℃)

与水作用

纯液体的导电性

X

-183

-162

不与水反应也不溶于水

不导电

Y

-102

19

放热,形成的酸是弱酸

不导电

Z

680

剧烈反应生成H2,溶液呈碱性

导电

则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A.X、Y、ZB.Z、X、YC.Y、X、ZD.Z、Y、X

11.小苏打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质,以下有关小苏打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小苏打是治疗胃溃疡病人药物的主要成分

B.小苏打溶液中:

c(H+)+c(H2CO3)=c(OH-)+c(CO32-)

C.小苏打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中阴离子只存在CO32—和OH—

D.小苏打溶液中:

c(Na+)>c(HCO3-)>c(CO32-)>c(OH-)>c(H+)

12.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海水淡化的方法,其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海水中含Na+、Cl—、Ca2+、Mg2+、SO42—等离子,电极为惰性电极。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膜是阳离子交换膜

B.通电后,海水中阴离子往b电极处运动

C.通电后,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

D.通电后,b电极上产生无色气体,溶液中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13.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

CO(g)+H2O(g)

CO2(g)+H2(g)。

CO2(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CO(g)+H2O(g)

CO2(g)+H2(g)的△H>0

B.在T2时,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则一定有v(正)

C.要使D状态变为C状态,可以采取快速升温至T3的方式

D.在B点处若按起始比例再加入一定量CO和H2O达平衡后c(CO2)不变

14.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

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

AB并未运动。

施加推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

B.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C.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D.弹簧弹力一定变化

15.原子核自发地放出电子的现象称为β衰变。

开始时科学家曾认为β衰变中只放出电子(即β粒子),后来发现,这个过程中除了放出电子外,还放出一种叫做“反中微子”的粒子。

反中微子不带电,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极弱。

下面关于β衰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β粒子与衰变后的核运动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B.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放出的能量等于β粒子与衰变后的核的动能之和

C.原子核能发生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含有电子

D.发生β衰变后的原子核的核子数不变,但带电量增加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排斥力的宏观表现

C.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

D.扩散和布朗运动都是分子的热运动

17.宇宙中存在一些质量相等且离其他恒星较远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

设四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半径均为R,四颗星稳定分布在边长为

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已知引力常量为G.关于四星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忽略星体自转)

A.四颗星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B.四颗星的轨道半径均为

C.四颗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均为

D.四颗星的周期均为

18.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原来是闭合的,当R1、R2的滑片刚好处于各自的中点位置时,悬在平行板电容器C两水平极板间的带电尘埃P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现要使尘埃P加速向上运动,则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把R1的滑片向上移动B.把R2的滑片向上移动

C.把R1的滑片向下移动D.把开关S断开

19.平行单色光a垂直射向一半径为R的玻璃半球的平面,其截面如图所示,发现圆弧AB上只有1/3区域有光射出(不考虑光反射后的折射光线)。

若将a平行光换成b平行光,发现光从AB弧上射出的范围增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半球对a光的折射率为2

B.b光在玻璃半球中的速度小于a光在玻璃半球中的速度

C.真空中,b光波长比a光波长短

D.如果b光照射一块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那么a光照射同一金属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20.如图甲所示,一根水平张紧弹性长绳上有等间距的A'、B'、O、B、A质点,相邻两质点间距离为lm,t=0时刻O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轴负方向振动,并产生分别向左、向右传播的波,O质点振动图像如乙所示,当O点第一次达到负方向最大位移时,B点刚开始振动,则

 

A.B'、B两点距离为半个波长,因此它们的振动步调始终相反

B.当波在绳中匀速传播时,绳中所有质点沿x轴移动的速度大小相等且保持不变

C.当A'点振动第一次达到负向最大位移时,O质点已经走过15cm路程

D.若O质点振动加快,周期减为2s,则O点第一次达到负方向最大位移时,B点也刚好开始振动

21.如图所示,匝数为

,面积为

的矩形线框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转动,通过滑环向外供电,然后连接一个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的理想变压器,使副线圈中接入的一个额定电压为

的灯泡恰能正常发光.若矩形线框的电阻不计,则线圈的转速为

A.

B.

C.

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74分)

22.(1)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

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运动至乙所用的时间t。

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s(m)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0.950

t(ms)

292.9

371.5

452.3

552.8

673.8

776.4

s/t(m/s)

1.71

1.62

1.55

1.45

1.34

1.22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①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t、测量值s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

②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

图线;

③由所画出的图线

,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在探究规格为“6V,3W”的小电珠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

①在小电珠接入电路前,使用多用电表直接测量小电珠的电阻,则应将选择开关旋至_______档进行测量。

(填选项前的字母)

A.直流电压10VB.直流电流5mAC.欧姆× 100D.欧姆× 1

②该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

图中R为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

额定电流1.0A),L为待测小电珠,为电压表(量程6V,内阻20k

),为电流表(量程0.6A,内阻1

),E为电源(电动势8V,内阻不计),S为开关。

Ⅰ、在实验过程中,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应置于最________端;(填“左”或“右”)

Ⅱ、在实验过程中,已知各元器件均无故障,但闭和开关S后,无论如何调节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总是调不到零,其原因是______点至________点的导线没有连接好;(图甲中的黑色小圆点表示接线点,并用数字标记,空格中请填写图甲中的数字,如“2点至3点”的导线)

Ⅲ、该同学描绘出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则小电珠的电阻值随工作电压的增大而____________。

(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23.如图所示,一个电子以速度v0=6.0×106m/s和仰角α=45°从带电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板边缘向上板飞行。

两板间场强E=2.0×104V/m,方向自下向上。

若板间距离d=2.0×10-2m,板长L=10cm,(已知电子的带电量为

,质量为

,不计重力)问:

(1)此电子能否从下板射至上板

(2)它将击中极板的什么地方

24.均匀导线制成的正方形闭合线框abcd,每边长为L,总电阻为R,总质量为m。

将其置于磁感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上方h处,如图所示。

线框由静止自由下落,线框平面保持在竖直平面内,且cd边始终与水平的磁场边界平行,(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当cd边刚进入磁场时,

(1)求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

(2)求cd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

(3)若此时线框加速度恰好为零,求线框下落的高度h所应满足的条件

25.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木槽质量mA=0.1kg,内径为2m,置于水平桌面上,槽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槽内有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B和C,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B=0.1kg、mC=0.2kg.现用两球将很短的轻弹簧压紧(球与弹簧不连接),且B球到木槽左端、C球到木槽右端的距离均为L=1m,这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同时释放B、C球,并假设小球与槽碰撞后不分离,碰撞时间极短,

,求:

(1)第一个小球与槽碰撞后的共同速度

(2)第二个小球与槽碰撞后的共同速度

(3)整个运动过程中,槽与桌面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26(16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C为金属元素。

A、C原子序数之和等于E的原子序数,D与B同主族且D原子序数是B原子序数的2倍。

AB2和DB2溶于水得到酸性溶液,C2D溶于水得到碱性溶液。

(1)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电解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阴极会得到(填化学式);而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态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制取单质C,写出该化学方程式。

(2)B、C、D、E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若B与氢两种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

1且呈电中性的微粒,结构式为,(写两种)

(3)D和E可形成D2E2化合物,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其固体为晶体(填晶体类型)。

(4)化合物C2D3的水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后变质,生成一种单质,所得溶液呈强碱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变化过程。

27(16分)、工业上为了测定硫铁矿中硫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装置。

 

实验时有如下操作:

A.将硬质玻璃管中的硫铁矿样品加热到800℃~850℃,产物用300mL饱和碘水吸收,发生的反应是:

I2+SO2+2H2O=2HI+H2SO4

B.称取研细的硫铁矿样品,并将其小心地放入硬质玻璃管中

C.按照如图所示装置连接全部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以1L/min的速率鼓入空气

E.取出20.00mL溶液,用标准0.2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

F.吸收液用CCl4萃取,分离得到上层无色溶液

试回答:

(1)操作F所用主要仪器是,应取(填“上”或“下”)层溶液进行后续实验。

(2)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3)装置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E滴定时应选用作指示剂,可以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来判断滴定已经达到终点。

(5)假定硫铁矿中的硫在操作A中已全部转化为SO2,并且被饱和碘水完全吸收。

实验时,称得硫铁矿样品的质量为1.8g,滴定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滴定

次数

待测液的体积/mL

标准碱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

滴定后

体积

第一次

20.00mL

0.00

20.32

第二次

20.00mL

0.22

20.20

第三次

20.00mL

0.36

20.38

上述滴定操作有一次出现了明显错误,所得数据存在较大误差,其中前后读数方法和结果是正确的。

存在明显错误的滴定操作为,试分析造成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答出一条即可)。

则硫铁矿样品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本方案设计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影响了测定结果(不属于操作失误),你认为是

(写一种即可)

28(16分)、I.某天然油脂的化学式为C57H106O6。

1摩尔该油脂完全水解可得到1摩尔甘油、1摩尔不饱和脂肪酸B和2摩尔直链饱和脂肪酸C。

经测定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C:

H:

O=9:

16:

1。

(1)写出B的分子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含5个碳原子的C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RCH=CHR’与碱性KMnO4溶液共热后酸化,发生双键断裂生成羧酸:

常利用该反应的产物反推含碳碳双键化合物的结构。

在催化剂存在下,1摩尔不饱和脂肪酸B和1摩尔氢气反应后经处理得到D和E的混合物,D和E互为同分异构体。

当D和E的混合物与碱性KMnO4溶液共热后酸化,得到如下四种产物:

HOOC—(CH2)10—COOHCH3—(CH2)7—COOH

HOOC—(CH2)7—COOHCH3—(CH2)4—COOH

(4)写出D和E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B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2分)、铬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但是铬过量摄入对人体造成的危害非常大。

目前对含铬废水的处理通常是将毒性较强的六价铬转化为毒性较弱的三价铬。

某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处理方法有两种。

方法1:

还原沉淀法:

该法的工艺流程为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

2CrO42—(黄色)+2H+

Cr2O72—(橙色)+H2O

(1)若平衡体系的pH=2,则溶液显色。

(2)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

A.c(Cr2O72—)=c(CrO42—)B.2v(Cr2O72—)=v(CrO42—)C.溶液的颜色不变

(3)第②步中,还原1molCr2O72—,需要________mol的FeSO4·7H2O。

方法2:

电解法

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的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从而产生Cr(OH)3沉淀。

(4)用Fe做电极的目的是。

(5)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解释)。

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

30.(22分)回答下列I、Ⅱ两题:

I.(10分)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简称EPO)是一种由肾脏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其作用相当迅速,是一种常用的兴奋剂。

对正常人使用EPO,可能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凝、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增加。

EPO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

(1)红细胞数量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量之间存在调节机制。

(2)注射EPO可能刺激人体产生EPO抗体,与自身产生的EPO发生反应,造成(填免疫异常疾病)。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对腺病毒进行培养,设计的培养基如下表

该小组的实验(填“能”或“不能”)成功,从物理性质来看,上述培养基为培养基。

若用上述培养基来检测自来水中大肠杆菌的含量,则必须向其中加入。

Ⅱ.(12分)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两类动物(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植食动物的粪便属于图解中的______(填“A”或“B”)部分,能量由植食动物流向肉食动物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用序号表示)。

(2)气温逐渐降低时,若⑥保持不变,老鼠的⑦/⑥的值将________。

人们在圈养某种植食动物时,一般需要提髙食物的利用率即______的比值(用序号表示)。

(3)上图中的生物若构成一条食物链则应添加,草原生物群落除上图中生物所代表的成分外,还有________。

31.(20分)回答下列I、Ⅱ两题。

I.(12分)部分面包厂家违规使用溴酸钾作为面粉品质改良剂。

面粉中添加溴酸钾能增强制品的弹性和增强食欲。

但摄入一定量的溴酸钾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并可引起腹泻、肾脏损害、致癌以及致突变等。

为了解溴酸钾对人体的毒害作用,科研人员以小鼠为材料,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其毒性进行检测。

 

(1)若实验小鼠为雌性,右图中过程①为    分裂,甲细胞的名称是    。

(2)若该雌鼠的基因型为AaBbDD,图中1表示性染色体,与本次分裂同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    。

(3)实验原理:

溴酸钾可引起细胞染色体变异,通过检测变异细胞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确定溴酸钾的毒性。

(4)实验步骤:

第一步:

取大小相同的六只培养瓶编号为1~6号,分别加入等量相同的培养液和小鼠细胞。

第二步:

第三步:

 。

(5)实验结果:

如下表所示

培养瓶编号

1

2

3

4

5

6

添加剂中溴酸

钾浓度(mg/L)

10

50

100

300

900

变异细胞比例

0

0

1/106

1/106

2/106

8/106

(6)实验结论:

 。

Ⅱ.(8分)小麦株高由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株高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

已知AABB株高为70cm,aabb株高为50cm。

先用70cm株高(以下表现型省略“株高”)和50cm杂交,F1全为60cm。

F1自交得到F2,F2中70cm:

65cm:

60cm:

55cm:

50cm约为1:

4:

6:

4:

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2中60cm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上述实验材料中,一株65cm和一株60cm杂交,杂交后代中70cm:

65cm:

60cm:

55cm约为1:

3:

3:

1,则65cm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杂交后代中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上述实验材料中,一株65cm和一株60cm杂交,F1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出现1:

1的性状分离比。

生物参考答案

1-5BD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