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学(副高)历年真题精选.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8362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内科学(副高)历年真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肿瘤内科学(副高)历年真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肿瘤内科学(副高)历年真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肿瘤内科学(副高)历年真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肿瘤内科学(副高)历年真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肿瘤内科学(副高)历年真题精选.docx

《肿瘤内科学(副高)历年真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内科学(副高)历年真题精选.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肿瘤内科学(副高)历年真题精选.docx

肿瘤内科学(副高)历年真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符合肉瘤的特点是A.临床上相对少见,多发生于青少年

  B.起源于间叶组织

  C.呈灰红色、湿润,质软、鱼肉状

  D.肉瘤周围可见有网状纤维

  E.多经血道转移

  参考答案:

D[单项选择题]

  2、标记McAb进行放射免疫显像(RII)最为理想的核素是

  A.Tc

  B.I

  C.Tl

  D.In

  E.I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Tc标记McAb方法目前较成熟、简便,且Tc价廉、易得,故Tc为目前标记抗体进行RII最理想的核素,答案为A。

  [单项选择题]

  3、下列有关外耳道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耳道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绝大多数在50~60岁之间

  B.女性多于男性

  C.病理分类中腺样囊腺癌最多见D.最常见的症状是耳道溢液和耳痛

  E.乳突凿开术配合以计划性放疗,是有效常用的治疗方法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外耳道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鳞状细胞癌,所以答案是C。

  [单项选择题]

  4、以下哪项技术不适合喉癌照射()

  A.交角照射

  B.水平照射

  C.等中心照射

  D.楔形板照射

  E.旋转照射

  参考答案:

E[材料题]

  5、男性,24岁,3个月来右腕部出现一进行性增大的质硬肿物肿痛3个月,轻微外伤后疼痛症状明显加重、X线片示:

桡骨远端存在偏心溶骨性骨质破坏区,伴有病理性骨折,骨皮质膨胀,有“肥皂泡样改变”。

  [子母单选]

  1.最可能的诊断是()

  A.骨肉瘤

  B.骨样骨瘤

  C.内生软骨瘤

  D.骨巨细胞瘤

  E.滑膜肉瘤

  参考答案:

D[子母单选]

  2.这种肿瘤组织内的主要肿瘤细胞为()

  A.Ⅰ型基质细胞

  B.巨细胞(破骨细胞)

  C.软骨细胞

  D.滑膜细胞

  E.成骨细胞

  参考答案:

A[单项选择题]

  6、组织学上不出现腺泡状排列的肿瘤是

  A.甲状腺髓样癌

  B.肾上腺腺瘤

  C.胰岛细胞瘤

  D.膀胱移行细胞癌

  E.肾透明细胞癌

  参考答案:

D[单项选择题]7、1990年肺癌发病率男女比例为()A.2:

1B.2.1:

1C.2.2:

1D.2.3:

1E.2.4:

1

  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

  8、直肠癌术前放疗目的应除外()

  A.降低手术种植发生

  B.降低手术分期

  C.使部分患者获得保肛机会

  D.使原不可切除病灶转变为可切除病灶,提高手术切除率

  E.明显提高生存期

  参考答案:

E[单项选择题]

  9、类风湿关节炎的自身抗体不包括

  A.类风湿因子

  B.抗角蛋白抗体

  C.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D.抗dsDNA抗体

  E.抗核周因子抗体

  参考答案:

D[材料题]10、55岁,女性,发现右乳肿物2年,改良根治术后病理:

右乳外上象限和外下象限各发现肿物一枚,均为浸润性导管癌,直径分别为1.5cm和5cm,腋窝淋巴结发现5枚有转移,雌孕激素受体状态不详。

  [子母单选]

  1.该患者术后合适的治疗为

  A.单纯放疗

  B.化疗+放疗

  C.化疗

  D.放疗+内分泌治疗E.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

  参考答案:

B[子母单选]

  2.该患者的肿瘤分期为

  A.T

  B.T

  C.T

  D.T

  E.T

  参考答案:

C[子母单选]

  3.该患者如需放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腋窝因为淋巴结转移多,必须照射

  B.胸壁因为复发率高,必须照射

  C.内乳区因为淋巴结状态不详,必须照射

  D.内乳区因为复发率高,必须照射

  E.锁骨上区因为复发率最低,不应照射

  参考答案:

A

  •

  参考解析:

  1.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术后化疗和放疗有明确意义。

  2.T肿瘤最大径≤5cm。

  3.因为腋窝淋巴结转移多,所以必须照射腋窝

  •

  [多项选择题]

  11、哪些属于5-FU治疗的新进展()

  A.时辰给药

  B.每日静点4小时

  C.每日持续输注24小时

  D.先用CF后5FU增效

  E.先用5FU后加CF解毒

  参考答案:

A,C,D[单项选择题]

  12、与癌细胞凋亡直接有关的基因是()

  A.p53

  B.C-myc

  C.K-ms

  D.Bcl-2

  E.P16

  参考答案:

D[单项选择题]

  13、关于直肠癌的扩散与转移,错误的是()

  A.直肠癌主要的扩散途径是淋巴转移

  B.直肠癌很少直接种植在腹膜上

  C.血行转移的几率与癌肿的恶性程度有关

  D.直肠癌向上可沿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

  E.癌肿绕肠管一周约需6个月

  参考答案:

E[单项选择题]

  14、目前患病率明显增加的肿瘤是A.乳腺癌

  B.宫颈癌

  C.食管癌

  D.胃癌

  E.膀胱癌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目前患病率明显增加的肿瘤是肺癌、乳腺癌和大肠癌。

其中乳腺癌和大肠癌患病率明显增高可能与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有关。

  B、C、D、E四种肿瘤患病率有下降趋势或虽有增加但不是明显增加。

  [单项选择题]

  15、关于LAK细胞,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A.具有细胞毒性效应

  B.能被大剂量IL-2诱导

  C.其实质是NK细胞

  D.较NK细胞具有更广谱的杀瘤作用

  E.其抗肿瘤的生物应答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LAK是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实质为大剂量IL-2诱导的体外刺激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包括NK细胞和T细胞),经培养扩增而得到,具有细胞毒性效应。

虽有部分细胞为NK细胞诱导而得,但LAK非NK细胞,且较NK细胞具有更广谱的杀瘤作用,其抗肿瘤的生物应答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材料题]16、28岁初孕妇,妊娠35周,自述剧烈腹痛伴发热、恶心、呕吐半日就诊。

B型超声见子宫如妊娠35周,子宫底偏右有一约直径10cm的肌瘤结节。

查血白细胞总数为16.2×10/L。

  [子母单选]

  1.

  本例易并发的继发性变性是

  A.玻璃样变B.囊性变

  C.脂肪样变

  D.红色样变

  E.肉瘤样变

  参考答案:

D

  [子母单选]

  2.

  本例适当的处理是

  A.对症处理,观察病情进展

  B.静滴广谱抗生素

  C.剖腹切除变性肌瘤

  D.行剖宫产,同时切除肌瘤

  E.行剖宫产,以后再考虑行肌瘤切除术

  参考答案:

A

  •

  参考解析:

  1.妊娠期肌瘤红色样变多见。

  2.发生红色样变采用保守治疗,对症处理几乎均能自行缓解。

  •

  [材料题]

  17、患者,女,59岁,职员。

发现左乳肿物3周。

患者3周前自行扪及左乳有结节感,就诊于当地医院。

行乳腺钼靶检查提示:

左乳外上象限微钙化,可疑恶性,BI-RADS4。

行乳腺MRI检查提示:

左侧乳腺多发结节,局部皮肤增厚,大者约2.7cm×4.4cm,左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大者1.3cm×0.9cm,明显强化。

行颈胸部CT检查示:

左侧腋窝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大者约1.5cm×1.1cm,左侧锁骨上可见多发小淋巴结。

余未见异常。

行左乳肿物粗针穿刺活检,病理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免疫组化示:

ER(-),PR(-),HER2(3+),Ki-6730%,TOP2A(1+),P53(-)。

行左锁骨上及左腋窝肿大淋巴结细针穿刺活检,细胞学示:

针吸活检发现癌细胞。

  既往体健,已停经7年,否认肿瘤家族史。

  [案例分析]

  1.该患者当时的临床分期是()

  A.ⅡA期

  B.ⅡB期

  C.ⅢA期

  D.ⅢB期

  E.ⅢC期

  F.Ⅳ期

  参考答案:

E

  [案例分析]

  2.

  该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模式是()

  A.手术+术后化疗

  B.新辅助化疗+手术+辅助放疗

  C.手术+术后化疗+内分泌治疗

  D.新辅助化疗+手术+辅助放疗+内分泌治疗

  E.新辅助放疗+化疗

  F.化疗

  参考答案:

B

  [案例分析]

  3.

  (提示患者行TCH方案新辅助化疗6周期,查体:

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左乳未扪及具体肿物,B超:

双颈及双锁骨上未探及肿大淋巴结,左乳外上象限可探及一低回声类结节,边界不清,范围约0.7cm×0.7cm,左腋下可探及数个低回声结节,大者约0.9cm×0.7cm,左锁骨上可探及数个低回声结节,大者约0.5cm×0.5cm。

逐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示:

"乳腺组织内见少许导管内癌,未见浸润癌残存,伴细胞退变,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组织细胞及纤维母细胞增生,局部钙化,符合重度化疗后反应(Miller&Payne分级5级)。

肿瘤未累及乳头、皮肤及胸肌筋膜,周围呈乳腺腺病改变。

腋窝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16),其中7枚淋巴结局部纤维化,未见肿瘤,不除外重度治疗后改变。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P63(5张切片)显示导管内癌成分周围肌上皮细胞存在。

导管内癌呈:

ER(-),HER2(3+),PR(-)。

)该患者最佳疗效评价是()

  A.临床"CR"

  B.病理"CR"

  C.临床"PR"

  D.病理"PR"

  E.临床"SD"

  F.病理"SD"

  参考答案:

B

  [案例分析]

  4.

  患者下一步的最佳治疗选择是()

  A.放疗+分子靶向治疗1年

  B.定期随访

  C.放疗+内分泌治疗

  D.化疗+分子靶向治疗2年

  E.化疗

  F.放疗

  参考答案:

A

  •

  参考解析:

  1.乳腺MRI检查提示:

左侧乳腺多发结节,大者约2.7cm×4.4cm,左乳肿物T2;左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大者1.3cm×0.9cm。

行乳腺肿物穿刺及左锁骨及左腋窝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发现癌细胞,N3;行相关辅助检查未见远处转移,M0,故患者的临床分期为T2N3M0,ⅢC期。

  2.由于该患者就诊时已同时出现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ⅢC期,属于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

在原国际TNM分期中,将锁骨上淋巴结有转移者列为M1(Ⅳ期)。

但因考虑到如无其他部位远处转移,仅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可经放疗(锁骨上区包括在乳腺癌区域淋巴结放疗区内)局部得以控制,故也列为LABC。

目前,美国癌症联合会已将锁骨上淋巴结有转移者修定为N3,如无他处远隔转移则为ⅢC期。

对于LABC的患者,应给予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不但使手术易于切除,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而且还可消除全身微小转移,提高生存率。

新辅助化疗适应证:

局部晚期乳腺癌(可概括为TNM分期中Ⅲ期病例);降期提高保乳率。

该患者乳腺穿刺病理免疫组化提示:

ER(-),PR(-),HER2(3+)。

  建议给予紫杉醇+卡铂+曲妥珠单抗联合治疗。

  3.及时、准确地对新辅助化疗(NAC)疗效进行评价可以避免多疗程使用不敏感的化疗药物,或者对敏感药物的使用疗程不足,也可以根据个体情况及时调整。

病理学检查为评价NAC疗效的"金标准",其对指导治疗及预后的判断较临床检查有更重要的意义。

Miller&Payne(M&P)病理评价方法将化疗后肿瘤细胞减少情况分为G1-G5级,G5:

未见浸润性癌残存;G4:

有零散分布的浸润性肿瘤细胞,估计肿瘤细胞减少90%以上;G3:

肿瘤细胞显著减少,肿瘤细胞减少30%~90%;G2:

可见肿瘤细胞减少,但减少不足30%;G1:

肿瘤细胞未见减少。

通过回顾性荟萃分析,目前被大家所接受的病理完全缓解的定义是:

乳腺及腋下均无肿瘤细胞残留,但允许导管原位癌成分存在。

  4.目前,一致的意见是LABC应该采用包括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该患者虽然在6周期新辅助治疗后病理评价pCR,但由于患者初诊时为ⅢC期患者,为LABC,仍需行局部放疗以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含曲妥珠单抗的新辅助化疗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疗效要显著优于单纯化疗,曲妥珠单抗使用时间为1年,延长使用并无进一步生存获益,反而心脏毒性增加。

因此该患者尚需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分子靶向治疗至一年。

患者雌孕激素受体均阴性,不考虑内分泌治疗。

  •

  [单项选择题]

  18、非郎格罕组织细胞起源的肿瘤是()

  A.Ltterer-Siwe综合征

  B.Hand-Shuller-Christian病

  C.嗜酸性肉芽肿

  D.恶性组织细胞型淋巴瘤

  E.多灶性嗜酸性肉芽肿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19、下列细胞增殖周期中对射线最敏感的时相是()

  A.G期B.S期

  C.G前期

  D.G后期,M期

  E.G

  期

  参考答案:

D[单项选择题]

  20、早期放射反应的发生时间取决于

  A.干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B.干细胞的数目

  C.功能细胞的数目

  D.功能细胞的寿命

  E.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

D[单项选择题]

  21、下列可作为确定肿瘤的主要依据的是

  A.细胞增生

  B.细胞呈克隆性增生

  C.局部形成肿块

  D.肿瘤的大小

  E.细胞生长速度加快

  参考答案:

B[多项选择题]

  22、腹膜后脂肪肉瘤多见于()

  A.肠系膜根部B.肾周围

  C.胰腺

  D.腹主动脉旁

  E.肾上腺

  参考答案:

A,B[单项选择题]

  23、下列各项不是晚期胰腺癌常见临床表现的是()

  A.上腹痛

  B.黄疸

  C.发热

  D.消瘦

  E.腹水

  参考答案:

C[单项选择题]

  24、加速器,钴-60机的机械等中心为()

  A.机架转轴和准直器转轴的交点

  B.机架转轴和治疗床转轴的交点

  C.机架转轴,准直器,和治疗床转轴的交点

  D.机架转轴和射野中心轴的交点

  E.机架转轴的中心

  参考答案:

C[材料题]

  25、患者男,50岁,工人。

腹痛1个月。

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痛,无恶心、呕吐、烧心、腹泻、便秘等症状,体温正常,口服抑酸药无明显缓解。

腹部超声提示中上腹巨大占位,CT检查发现胃与脾脏之间巨大囊实性占位,大小12cm×8cm,与胃壁、胰尾和脾门关系密切。

胃镜未见明确溃疡及肿物,超声胃镜提示胃外生型肿物,起源于固有肌层,胃周无明显肿大淋巴结。

  超声内镜下肿物穿刺活检病理:

梭形细胞肿瘤,考虑胃肠间质瘤可能,建议免疫组化进一步确认。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肝炎及其他传染病史。

吸烟30年,每天1包,偶尔饮酒,无其他不良嗜好。

  体格检查:

体温36.8℃,脉搏80次/分,血压120/70mmHg。

患者精神正常,无贫血貌,巩膜无黄染。

未及浅表淋巴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异常呼吸音,心律齐,心率80次/分,未及瓣膜杂音。

腹部平坦,左中上腹可及包块,质硬,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未及,无移动性浊音,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

血尿便常规、血生化检查均正常。

  [案例分析]

  1.

  胃肠间质瘤免疫组化指标常表达为阳性的是()

  A.CD117

  B.DOG-1

  C.CD34

  D.SMA

  E.Desmin

  F.S100

  参考答案:

A,B,C

  [案例分析]

  2.

  免疫组化表达支持胃肠间质瘤诊断,目前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模式是()

  A.手术切除

  B.手术切除+伊马替尼术后辅助治疗

  C.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手术切除

  D.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手术切除+伊马替尼术后辅助化疗

  E.单独伊马替尼治疗,无须联合手术治疗

  F.伊马替尼治疗+局部放疗

  参考答案:

D[案例分析]

  3.

  (提示患者接受了伊马替尼400mg/d治疗6个月后,肿瘤明显缩小,并接受了肿瘤完整切除术,术中肿瘤无破裂,术后病理:

肿瘤大小5cm×6cm,梭形细胞肿瘤,核分裂象1~2/50HPF,基因突变分析为c-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556558缺失)。

)根据NIH2008年复发风险分级,该患者应属于()

  A.极低度复发风险

  B.低度复发风险

  C.中度复发风险

  D.高度复发风险

  E.极高度复发风险

  F.无法准确分级

  参考答案:

D

  [案例分析]

  4.

  (提示患者术后服用伊马替尼2年后终止辅助治疗,观察随访,在停药3年后复查CT发现残胃大弯侧类圆形结节,大小2cm×3cm,部分强化,PET/CT提示残胃大弯侧结节,伴高代谢,SUV值8.7,结合病史,考虑胃肠间质瘤术后复发,余未见高代谢病灶。

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查体无特殊异常。

)患者下一步的最佳治疗策略应该是()

  A.伊马替尼400mg/d姑息治疗

  B.局部放疗

  C.舒尼替尼37.5mg/d持续用药

  D.舒尼替尼50mg/d(服4周,停2周)

  E.手术切除复发病灶,观察随访

  F.手术切除复发病灶,继续伊马替尼治疗

  参考答案:

F

  •

  参考解析:

1.胃肠间质瘤中CD117与DOG-1的阳性表达率均超过90%,CD34阳性表达率为60%~70%,其余指标阳性表达率均较低,用于胃肠间质瘤的鉴别诊断。

  2.该患者肿瘤巨大,且部分侵及胰尾、脾门,直接施行手术很可能需要进行联合脏器切除或出现R1切除结果,因此,术前给予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有较高的机会缩小肿瘤,而避免联合脏器切除,并提高RO切除率,同时该患者肿瘤巨大,依据NIH2008风险分级,术后应该进一步给予伊马替尼辅助治疗。

传统的放化疗由于疗效较低,已不推荐用于胃肠间质瘤的治疗。

  3.接受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的胃肠间质瘤患者,其复发风险应以未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前的肿瘤组织检测来判断,而非新辅助治疗后的手术标本,因此根据患者肿瘤原发于胃、初诊时肿瘤长径>10cm,判断该患者为高度复发风险的胃肠间质瘤。

  4.局部复发或局部进展的胃肠间质瘤,选择二次手术完整切除肿瘤联合TKI治疗相比单纯选择TKI治疗或单纯手术,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总生存;同时二次手术切除复发或进展病灶后,进行二次基因突变检测,也对后续治疗TKI的选择有一定帮助。

因此选择手术联合伊马替尼在上述选项中相对最优。

  •

  [单项选择题]

  26、男性,38岁,右侧下颌骨渐进性膨大半年,近来牙齿松动脱落,CT扫描如图所示,请选择最佳答案()

  A.动脉瘤样骨囊肿

  B.造釉细胞瘤

  C.骨软骨瘤

  D.牙根囊肿

  E.牙龈癌

  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

  27、女,56岁,腹部胀痛不适、食欲减退,影像表现如下图,最佳诊断是()

  A.急性胰腺炎

  B.慢性胰腺炎

  C.胰腺腺癌

  D.胰腺转移癌

  E.胰腺假性囊肿

  参考答案:

C[单项选择题]

  28、颈段食管癌的范围包括()

  A.食管入口至主动脉弓上缘

  B.食管入口至胸骨柄上缘平面

  C.环状软骨平面至气管分叉

  D.环状软骨下缘至主动脉弓平面

  E.食管入口至气管分叉

  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

  29、肺癌放疗后,肺纤维化一般发生在照射后()A.24个月左右B.12个月左右C.6个月左右

  D.3个月左右

  E.1个月左右

  参考答案:

D

  [材料题]

  30、患者女,58岁。

上腹部不适、食欲下降伴皮肤巩膜黄染2周。

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不适伴餐后轻度饱胀感,恶心乏力及食欲下降,同时出现周身皮肤、巩膜黄染,伴皮肤瘙痒,陶土样便及浓茶样小便,腹部MRI显示胰腺占位,胰腺管梗阻性扩张,门静脉显示尚清,肝肾多发囊性病变。

超声内镜显示胰头部4cm×3cm,低回声占位,边界欠清,胆总管下段呈截断样改变,病变以上胆管扩张明显。

胰管扩张,直径约6mm。

病变与门静脉关系密切,无明确分界,胆管周围可见肿大淋巴结。

体格检查提示患者消瘦,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部平坦,未及明确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

辅助检查提示:

ALT307U/L,AST160U/L,TBIL162.7μmol/L,DBIL94.1μmol/L,TP68g/L,ALB40.4g/L,Cr59mg/L,BUN4.8mg/L,CA199120.3IU/ml。

  [案例分析]

  1.

  该患者当时的临床分期是()

  A.T2N0M0

  B.T3N0M0

  C.T3N1M0

  D.T4N0M0

  E.T4N1M0

  F.T2N1M0

  参考答案:

C

  [案例分析]

  2.

  该患者首先应采用的治疗是()

  A.定期观察

  B.化疗

  C.手术D.放疗

  E.靶向治疗

  F.最好支持治疗

  参考答案:

B,C[案例分析]

  3.(提示患者接受计划性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癌肿位于胰腺头部与十二指肠及胰腺周围组织固定,侵犯肠系膜血管,粘连固定,不能切除,肠系膜可见一小淋巴结,胃小弯、胃左、胃大弯等处无肿大淋巴结。

取病理汇报为癌,遂行胆囊空肠吻合术。

术后病理显示(系膜结节)纤维组织中见中分化腺癌浸润,(空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1)。

)该患者的病理分期是()

  A.T1N0M0

  B.T2N0M0

  C.T3N0M0

  D.T3N1M0

  E.T4N0M0

  F.T4N1M0

  参考答案:

E[案例分析]

  4.患者术后身体恢复好,下一步的治疗策略可以是(

  A.全身化疗

  B.放化疗综合治疗

  C.中药

  D.免疫治疗

  E.最佳支持治疗

  F.分子靶向治疗

  参考答案:

A,B

  •

  参考解析:

  1.原发肿瘤扩展至胰腺外,但未累及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为T3,胆管周围可见肿大淋巴结为N1,没有远处转移为M0,故患者的临床分期为cT3N1M0,ⅡB期。

  2.患者无远转,影像显示病变与门静脉关系密切,无腹腔干和肠系膜上静脉受侵,为潜在可切除患者,可新辅助化疗或计划性剖腹探查。

计划性剖腹探查术中如无法切除,黄疸患者可行胆道旁路手术。

  3.原发灶肿瘤侵犯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属于T4,淋巴结未见转移癌为N0,没有远处转移为M0,故患者的临床分期为pT4N0M0,Ⅲ期。

  4.病理显示病变为不可切除胰腺癌。

研究显示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如身体状态良好可从全身化疗或放化疗综合治疗获益,因此选项中A全身化疗和B放化综合疗均可以是下一步治疗策略。

  •

  [多项选择题]

  31、与亚硝胺有关的肿瘤有()。

  A.甲状腺癌

  B.食管癌

  C.肝癌

  D.神母细胞瘤

  E.胃癌

  参考答案:

B,C,E

  [单项选择题]

  32、男,46岁,双髋关节疼痛,反复感染,贫血,实验室检查血钙升高,本周蛋白尿(+),结合图像,最可能的诊断是()

  A.骨髓瘤

  B.骨质疏松

  C.骨转移瘤

  D.骨囊肿

  E.动脉瘤样骨囊肿

  参考答案:

A[单项选择题]

  33、非骨化纤维瘤的好发部位是()

  A.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