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知识竞赛试题.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8849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检验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临床检验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临床检验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临床检验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临床检验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检验知识竞赛试题.docx

《临床检验知识竞赛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检验知识竞赛试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检验知识竞赛试题.docx

临床检验知识竞赛

  [填空题]1哪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可引起类似肺结核样的疾病?

  参考答案:

由假鼻疽杆菌引起的类鼻疽可产生潜在性感染,后者可在原发感染若干年后以空洞性肺炎的形式出现。

临床表现为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急性脓毒血症、各种器官慢性化脓性感染。

  [填空题]2列出作用于细胞内致病菌的抗菌药物。

  参考答案:

药物为了在细胞内发挥活性作用,必须进入细胞内达到相应的浓度并穿透到细菌的微小环境中去,同时细胞内的微小环境应具备一定条件。

这些药物有:

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磺胺甲基异恶唑、喹诺酮类、红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类、利福霉素等。

  [填空题]3对血源性念珠菌感染患者,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改善预后?

  参考答案:

拔除血管内导管,去除持续感染的可能原因。

总的说来,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应将导管拔除。

  [填空题]4简述现代免疫学检验的特点。

  参考答案:

1.检测方法改进:

科学家们把新的物理和化学手段引进了免疫学实验中。

应用新的分离技术可以得到高纯度的抗原和抗体,尤其是单克隆抗体的出现,把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免疫电泳、间接凝集、激光浊度测定、免疫转印法等实验技术的进步,使免疫检测的敏感性大大提高。

  2.标记技术建立:

免疫荧光技术、放射免疫测定和酶标免疫技术等三大免疫标记方法的建立,使抗体反应的敏感性产生了新的飞跃。

近年发展的亲和素-生物素复合标记技术、化学发光和生物化学技术以及分子探针技术又使免疫检测的敏感性和实用性大有改进。

  3.实验领域扩展:

现代方法则较前大为扩展,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细胞毒试验、溶血空斑形成试验、淋巴因子测定等一系列实验技术使得全面检测免疫系统及其功能成为可能。

  4.应用范围广阔:

例如可用于传染病及变态反应病和自身免疫病等的实验诊断、器官移植中的组织配型、微量物质的测定、免疫状态评价等,在法医学、老年病学等诸多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填空题]5什么叫癌基因、抗癌基因?

  参考答案:

癌基因是指细胞内或病毒内存在的,能诱导正常细胞发生转化,使正常细胞获得一个或更多的新生物特性的基因。

通常人们又根据癌基因的来源、特性等将其分为病毒癌基因、细胞癌基因及原癌基因。

病毒癌基因是指病毒所携带的或病毒所含有的能使细胞转化的基因。

细胞癌基因是指在正常细胞内存在的,与逆转录病毒癌基因具有同源序列,通常参与细胞生物、代谢的基因。

原癌基因是指正常细胞基因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激活,参与细胞转化及肿瘤发生过程的基因。

病毒癌基因又分为RNA病毒癌基因及DNA病毒癌基因,而细胞癌基因和原癌基因与RNA病毒癌基因密切相关。

抗癌基因或癌阻遏基因是指正常细胞存在的,能抑制细胞转化和肿瘤发生的基因,它们的丢失或失活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填空题]6简述白细胞分化抗原(CD分子)的概念及其参与的机体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

  参考答案:

CD分子是白细胞(还包括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在正常分化成熟不同谱系和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

它们大都是穿膜的蛋白或糖蛋白,含胞膜外区、穿膜区和胞内区。

少数CD分子是碳水化合物半抗原。

许多CD分子是有功能的分子,有些是酶,有些是受体,有些是信号传导分子、离子通道或调节分子。

CD分子参于机体一些重要的生理和病理的过程,例如:

  1.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的相互识别,免疫细胞抗原识别、活化、增殖和分化,免疫效应功能的发挥。

  2.造血细胞的分化和造血过程的调控。

  3.炎症发生。

  4.细胞的迁移,如肿瘤细胞的转移等。

  [填空题]7简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参考答案:

1.溶菌、杀菌及细胞毒作用:

协助抗体杀灭或溶解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及某些细胞等。

  2.调理作用:

补体裂解产物(C3b、CI)与细菌或其它颗粒物质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

  3.免疫粘附作用:

抗原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之后,可通过C3b而粘附到表面有C3b受体的红细胞、血小板或某些淋巴细胞上,形成较大的聚合物,然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对抗感染免疫有重要作用。

免疫粘附在一些免疫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4.中和及解毒作用:

补体能明显增强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从而阻止病毒对靶细胞的吸附及穿入。

  5.补体裂解片段的炎性介质作用:

C3a的补体激肽作用,可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炎症;C3a、C5a的过敏毒素作用,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引起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等;C3a、C5a、C567的趋化作用,吸引吞噬细胞游走至炎症局部发挥吞噬作用。

  [填空题]8简述基因表达的基本概念、过程及意义。

  参考答案:

1.概念:

生物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均储存于DNA分子中。

信息从DNA向蛋白质的流动称为基因表达。

  2.过程:

基因表达的第一步为转录,即DNA将其遗传信息原原本本转录成mRNA。

mRNA的合成是按照碱基配对的原则,将DNA分子中的信息转录至mRNA分子上。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发现某些情况下遗传信息还可以由RMA向DNA方向流动,即逆转录现象。

基因表达的第二步是遗传信息从mRNA流向蛋白质,此过程是通过解释遗传密码子来完成的,所以称为翻译。

  3.意义:

一般而言,不同生物的遗传密码是相同的,这种通用性正是基因工程的基础。

如分子杂交,CDNA库的建立,DNA序列分析,重组质粒的构建等。

  [填空题]9刺激产生移植物抗白血病反应(GVLR)的主要抗原有哪些?

  参考答案:

移植物抗白血病反应是骨髓移植物中的免疫细胞可向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发动进攻,从而防止白血病的复发。

刺激移植物抗白血病产生的主要抗原有:

①广泛分布的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如HA-3、HA-4、HA-6、H-Y等;②相对特异的白细胞抗原,如HA-1、HA-2、(淋巴细胞或髓细胞系)、CD19(淋巴细胞)、CD45(淋巴细胞或髓细胞);③白血病特异性抗原,如BCR-ABLp210、p190(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PML/RARA(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突变的Ras蛋白(髓性白血病)等;④某些在白血病时表达增高的正常蛋白。

  [填空题]10评述

  K、Na、Li元素原子火焰发射光谱的发生原理。

  参考答案:

火焰光度分析法是一种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样品中的

  K、Na、Li原子受火焰的热能作用而被激发处于高能级的激发态。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不稳定,要跃迁回到低能级的基态。

当此电子跃迁回到基态时就放出能量,发射出元素特有波长的辐射谱线,利用此原理可进行火焰光度分析。

Na原子的3s基态电子经火焰激发可跃迁到3p、3d或4p亚层中。

当此电子由3p返回到3s亚层时.则产生589nm波长的辐射(黄色火焰)。

K原子受火焰激发时,4s电子可跃迁到4p、4d或5p亚层,若由4p返回4s基态时,可辐射出767nm波长的深红色光谱。

Li原子的2s电子受火焰激发可跃迁到2p、3p或3d亚层,若由2p返回2s基态时,发射出光谱波长为671nm(红色火焰)。

  [填空题]11解释连续监测法。

说明本法为什么要在线性反应期进行测定?

  参考答案:

  

(1)连续监测法是指在适当的仪器上,在不终止酶反应的条件下,多点监测整个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反应引起的产物或底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反应速度恒定期间,以单位时间酶反应初速度计算酶的活性浓度。

由于本方法测定的是反应速率,故又名“速率法”;又由于测定是在酶促反应动态期进行的,故又称“动力学法”

  (也曾称为“动态法”)。

但IFCC文件建议避免将本法称为“动态法”,而应称为“连续监测法”。

我国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亦推荐使用“连续监测法”。

  

(2)酶促反应的线性反应期是指在最佳条件下,酶促反应速度保持恒定(零级反应期)的时间内进行的反应。

此时反应产物的生成量与反应时间呈正比例,单位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值亦与酶活性成正比例。

这样就能保证测定结果较为准确可靠。

  [填空题]12何谓基质效应?

试述它对血脂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参考答案:

  

(1)

  “基质”是指标本中除分析物以外的一切组份。

对血清胆固醇测定而言,就是指胆固醇以外血清中的一切成份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2)

  “基质效应”是指:

①标本中除分析物以外的其它成分对分析物测定值的影响;②基质对分析方法准确测定分析物能力的干扰。

广义说来,基质效应也应包括已知的干扰物(如胆固醇测定中的胆红素、血红蛋白、抗坏血酸等都是干扰物),但目前只将基质效应限于生物材料中未知或未定性的物质或因素(如粘度、pH等)的影响。

基质效应所致分析结果的偏差称为基质偏差(matrixbias)。

  (3)基质效应对血脂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以总胆固醇测定为例,1979年由Cooper证实,在胆固醇酶法测定中,由于校准液与病人血清的反应性不同,可使总胆固醇的测定值偏低5%~7%。

80年代也有不少报告指出校准液中的胆固醇用酶法测定回收率偏低。

在甘油三脂、HDL-C及LDL-C酶法测定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基质效应。

因此采用定值人血清做校准物来克服基质效应对血脂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填空题]13什么是OCV和RCV?

说明实验室进行OCV和RCV的工作条件?

  参考答案:

  

(1)OCV是“最佳条件下的变异”的英文缩写。

它表示本室在目前条件下该检验项目所能达到的最好的精密度水平。

各种不同方法中OCV的测定必须遵循一条基本原则,即OCV的测定应使用与常规工作相同的检验方法、试剂和仪器。

但对仪器必须重新进行校正;试剂应新鲜配制并进行标定;由技术熟练的工作人员操作;在全部测定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光照、反应时间等一切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并正确的计算检验结果。

  

(2)RCV是“常规条件下的变异”的英文缩写。

它表示本室目前条件下,常规工作中该检验项目的精密度水平。

做RCV的基本要求是把质控样品完全当病人标本,每天由作常规检验的操作者随同病人样品同批测定,而不要有任何特殊照顾,以便能真实反映常规检验的精密度。

  [填空题]14简述胆固醇在体内的转化途径。

  参考答案:

  

(1)转变为胆酸和脱氧胆酸;

  

(2)合成胆固醇脂;

  (3)在肠道内转变为粪固醇随粪便排出体外;

  (4)合成皮质类固醇和性激素;

  (5)转变为维生素D。

  [填空题]15试述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

G.SH-Px存在于牛、羊、人等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及肝脏中,它能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与过氧化物(如H2O2)还原的反应。

  正常参考值:

91~155u(平均123)临床意义:

减少:

遗传性GSH-Px缺乏症。

  [填空题]16试述淀粉酶(AMY)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

血清淀粉酶属于a-淀粉酶,来源于胰腺和腮腺,它能促进淀粉和糖原水解。

当胰腺疾病时,淀粉酶可直接从胰的血管或淋巴途径,或溢出胰体后经腹膜吸收进入血循环,而使血中淀粉酶增高。

  临床意义:

  

(1)急性胰腺炎时,大多数病例起病6~8h后,血清淀粉酶开始上升,重症患者持续时间较长。

血清淀粉酶水平高低与炎症轻重无关,轻度炎症时,血清淀粉酶水平可能很高;坏死性胰腺炎可能正常,甚至很低。

血清淀粉酶持续时间过长或下降后又复上升,常表示病变在继续进展或复发。

  

(2)慢性胰腺炎和胰腺肿瘤可使血清淀粉酶轻度增高。

  (3)非胰腺疾病引起血清淀粉酶增高者见于溃疡病穿孔或穿透性溃疡、肝胆疾病、急性腮膜炎、肠梗阻、宫外孕、休克、创伤、肺癌、糖尿病酸中毒及肾功能不全等。

  (4)阿片药物如吗啡、可待因、也可引起血清淀粉酶升高。

  (5)血清淀粉酶减低见于肝炎、肝硬化、妊娠毒血症、重症烧伤、胰腺纤维性变或萎缩、肝癌和酒精中毒。

  [填空题]17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高哪些?

  参考答案:

肝脏是体内重要的器官之一,肝细胞除了具备一般细胞所共有的代谢功能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代谢功能,使机体环境保持相对稳定和正常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其主要生理功能有:

  

(1)是进行蛋白质代谢非常旺盛的器官和合成血浆蛋目的主要场所。

血浆全部白蛋白及部分α、β球蛋白都是肝内合成。

另外肝脏含有丰富的酶类,参与各种代谢机能。

  

(2)糖代谢:

肝脏是调解血糖之重要器官,它可将葡萄糖、果糖等转变为肝糖原,贮于肝内,一旦需要时,又可分解为葡萄糖供人体使用。

  (3)脂类代谢:

肝脏分泌胆盐,可乳化脂肪,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4)胆红素代谢:

衰老的血红蛋白在网状内皮系统中降解,变为间接胆红素,送入肝脏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变为直接胆红素,经胆道排至肠内。

肝脏在胆红素的排泄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5)解毒作用:

肝脏通过氧化、还原、降解、结合等手段,可使体内许多代谢产物,产生化学变化,或失去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或可更快地排出体外。

如:

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雌激素可在肝内灭活,并多数在肝中与葡萄醛酸或硫酸结合成酯,由尿排出。

又如:

机体分解蛋白质时产生的氨主要在肝脏内合成尿素,然后排出体外。

  [填空题]18刚注入高渗葡萄糖后,为什么不适于作血清钾测定?

  参考答案:

高渗葡萄糖注入体内后,在肝脏内合成糖原,这一过程需钾离子参予,当细胞内糖原和蛋白合成增加时,细胞内的钾减少,血浆内的钾即进入细胞内,从而血浆内K+浓度降低,故注入高渗葡萄糖后在一定时间内血清钾浓度暂时降低。

造成血清K+浓度的波动,故在注入高渗葡萄糖后不适于作血清K+测定。

  [填空题]19试述尿液17-酮类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

尿中17-酮类固醇,男性来自肾上腺皮质及辜丸,女性来自肾上腺皮质,其排泄量与年龄有关.,儿童较低,25罗时最高,其后年龄增大,排泄量降低。

17-酮类固醇排泄量增加见于: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迸,如肾上腺皮质癌,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柯兴氏病),肢端肥大症,辜丸间质细胞肿瘤,以及肾上腺性异常症(性早熟,先天性肾上腺增生所致的女性假两性畸形)。

  减低见于: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阿狄森氏病),脑下垂体机能减退,性机能减退,妻丸切除后,以及某些慢性病如结核、肝病、糖尿病、重症营养不良等。

  [填空题]20试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细胞,免疫分子物质。

  参考答案:

  

(1)免疫器官:

  1.中枢免疫器官:

①胸腺:

有两种功能,诱导骨髓干细胞分化成熟为T淋巴细胞。

  ②腺体的上皮细胞分泌胸腺素影响淋巴细胞的发育。

③法氏囊是机体另一淋巴组织,仅存在于禽类,一般认为哺乳动物的骨髓广人们肠道有关淋巴组织或骨髓可能具有类似法氏囊的作用,法氏髓也可分泌羹激素,以诱导骨髓干细胞分化,成熟为B淋巴细胞。

  ④骨髓时;的多能细胞前分化成不同功能的淋巴细胞i单核细胞、粒细胞、血小板等。

  2.周围免疫器官:

①淋巴结:

淋巴结的两个基本功能是滤过作用和淋巴细胞定居场所,整个淋巴结中约70%为T淋已细胞。

  ②脾脏;脾脏是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也是从事滤过血液的最重要的淋巴组织,脾脏内约35%~50%为T淋巴细胞,50%~65%为B淋巴细胞。

  

(2)免疫活性细胞"是指受抗原物质刺激后能发生免疫反应的小淋巴细胞,主要为T细胞,B细胞及"K/’细胞。

此外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粒细胞,血小板也都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

  (3)免疫分子:

指发挥免疫效应作用的分子包括:

19、补体、淋巴因子、单核细胞因子、胸腺素等。

  [填空题]21何为凝集试验、直接凝集试验?

  参考答案:

凝集试验:

在颗粒性抗原(如细菌、红细胞)悬液中,加入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在一定浓度电解质参加下,颗粒凝集成团,叫做凝集试验。

  直接凝集试验:

有玻片法及试管法2种。

  玻片法:

是一种定性试验,其操作方法是将已知诊断血清与待检抗原在玻片上混合,而后不断摇动玻片1~2min,如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颗粒,即为阳性。

  试管法:

是一种定量试验,其操作是将待检血清在试管中用生理盐水做对倍稀释,而后加入等量的已知抗原,若抗原抗体有特异关系时即可出现凝集现象,并以出现明显凝集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为该血清效价(滴度)。

  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填空题]22试述酶标免疫吸附测定(ELISA)原理。

  参考答案:

酶免疫试验的原理是使酶与已知抗原(或抗体)结合,用以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或抗原)。

由于酶与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并不改变该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学反应的特异性,故仍可与待检血清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相结合,同时也不影响酶本身的酶学活性,故可加上相应的酶底物使之显色而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查。

ELISA为酶免疫试验的一种,乃利用聚苯乙烯等试管或微量滴定板的吸附作用,便整个试验过程在该管(或板)中进行。

例如,可将已知抗原(或抗体)加入聚苯乙烯管(或板)中,使之吸附于其表面而不被洗掉,再加待检血清,如待检血清中有相应抗体(或抗原),则与之结合而被吸附,故亦不易被洗掉,然后再加上用酶标记的抗人lgG的抗体(或酶标记的相应抗体),义与之结合而被吸附,亦故不易被洗掉,最后加上相应的酶底物使之显色。

根据颜色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

本法非常灵敏。

只要能制备合适的抗原,均可用以测定抗体,其适用范围同间接凝集反应。

同样,本法亦可用以检测抗原。

  [填空题]23何为E玫瑰花结?

  参考答案:

1970年COmbs等观察到自然情况下,人体淋巴细胞能与绵羊红细胞粘附而形成玫瑰花样细胞,以此作为T淋芭细胞的标志之一。

因涂片瑞氏染色后,淋巴细胞被染成蓝紫色犹如花芯,而粘附于淋巴细胞周围的绵羊红细胞,被染成红色,类似花瓣,整个形状一如上衣上的装饰品玫瑰花别针,故称此种细胞为玫瑰花结。

由于花结来自红细胞,叉称红细胞玫瑰花结形成细胞(erythrocyterosettefromingcell,E-RFC),又称E玫瑰花结。

目前国内以E-玫瑰花结命名者较多见。

  [填空题]24何谓荧光?

何谓免疫荧光技术?

  参考答案:

荧光:

是指某一物质,经激发光激发后,吸收了光量子,于极短的时间内激化分子继续放出波长比激发波长更长的可见光,称荧光。

  免疫荧光技术是把组织化学和免疫学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l种较新技术。

是指用荧光色素标识的抗体(或抗原)去浸染涂片或组织切片中的相应抗原(或抗体),在紫外光或蓝紫光照射下,能激发强烈的荧光,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抗原-抗体反应的1种方法,由于实际工作中主要是用荧光色素标识抗体,故一般所谓荧光免疫技术,即指荧光抗体技术。

  [填空题]25加温为什么能促进抗原抗体反应?

  参考答案:

抗原抗体借助扩散穿越介质分子,彼此互相碰撞而发生反应。

加温能促进扩散和碰撞,所以能促进抗原抗体反应。

但有的抗原抗体反应在较低温度下就很强烈。

比如,冷溶血素和冷凝集素,在4℃左有反应很好。

冷溶血素在4℃下结合到红细胞上,然后加温到37℃左右开始溶血。

一般抗原抗体反应都是在37℃°C左右进行的,当加温到56~6℃时,抗原抗体复合物将要解离。

  [填空题]26抗原抗体反应中,第一阶段为什么进行得很快;而反应第二阶段为什么很慢?

  参考答案:

对于抗原抗体反应历程,传统的看法是分成两个阶段:

第1阶段是抗原抗体反应历程,传统的看法是分成2个阶段:

第1阶段是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简单的复合物;第2阶段是这些简单复合物之间的再结合,出现沉淀或凝集。

  实验表明,反应的第l阶段几乎是瞬间完成的,在几ms到几lOms,最迟在几min内完成。

而第2阶段反应要慢得多。

甚至要nd才能完成。

这有2个方面的原因:

第1,参与第1阶段反应的是游离的抗原或抗体,与抗原抗体复合物比较起来,它们要小得多,扩散速度要快得多,因此碰撞机会也就很多。

第2,从第1反应阶段所形成的小复合物到产生肉眼可见的沉淀物或凝集物,要经过多次地反复地碰撞结合。

而且复合物越来越大,扩散速度越来越小,碰撞结合的机会就越来越少,所以反应很慢。

  [填空题]27什么叫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

  参考答案:

在自然界中,除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外,还生存着1个10分庞杂的,个体微小的生物类群。

这些微小生物的个体用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将其放大几百倍甚至几万倍才能看到,故被称为微生物。

自然界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有益而且是必须的,如用于防病治病的抗生素,几乎全部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但是也有l部分微生物引起人类或动植物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填空题]28化脓性链球菌产生哪两种溶血素?

对于疾病的诊断有间意义?

  参考答案:

化脓性链球菌的溶血素有"0"及"S"两种。

"S"溶血素对氧稳定,但不耐酸和热,在血琼脂平板上的溶血现象,即系此种溶血素所致。

"0"溶血素是一种含-SH基的蛋白质,对氧敏感,只能在还原状态或无氧条件下,才具有溶血活性。

其抗原性较强,人爱感染后2~3W,血中即可出现一定量的抗溶血素"0"

  抗体,即证明该患者最近期内有A族链球菌感染。

由于此种抗体在机体内可能维持数月或年余才能消失,因此对疑为风湿热或肾小球肾炎等患者,可作抗链"0"试验,有助于诊断。

  [填空题]29肺炎杆菌有哪些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肺炎杆菌的主要特点:

  

(1)在血琼脂平板上,常形成明亮如鼻涕状的粘液型菌落,用白金耳挑取时易拉成丝。

  

(2)涂片革蓝氏染色。

为革蓝氏阴性杆菌,具有此菌体宽2~3倍的荚膜。

  (3)若有以上2点,即可基本确定诊断。

然后将可疑菌落移种肉汤,再作小白鼠毒力试验若小白鼠死亡,且于内脏血液中发现典型的革蓝氏阴性带荚膜的杆菌则可确定为肺炎杆菌。

  [填空题]30何谓芜湖弯曲菌?

  参考答案:

在安徽芜湖市从急性腹泻患者稀软便或稀水使标本中,直接涂片镜检发现1类运动很活泼,形状相似,菌体柔,大小不一致,菌体具有数目不等的疏螺旋弯曲的细菌。

经直接涂讨用革蓝氏染色镜检,菌体呈革蓝氏阴性,两端略尖,多数菌体具有3~s个疏螺旋弯曲,体内有数目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呈串状排列的空泡。

根据菌株的染色形态,运动特点,电镜下的菌体特征,培养条件以及生化反应等生物学特性,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防治研究所鉴定,系螺菌科,弯曲菌属,基于本菌与该属已知菌种有异,故定名芜湖"弯曲菌"种。

  [填空题]31对抗体如何分类和命名?

  参考答案:

  

(1)根据抗体的获得方式不同分为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前者是受遗传基因支配,生来就有的。

如血型抗体。

但亦有人认为血型抗体是在婴儿期受带有血型抗原的细菌刺激而产生的。

后者是后天获得的,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受抗原物质刺激而产上的。

具有特异性。

如感染白喉杆菌后产生的抗体白喉毒素。

  

(2)根据抗体作用对象不同分为:

  1.抗生抗体:

能与相应细菌结合的抗体。

如凝集素、沉淀素等。

  2.抗病毒抗体:

能相应病毒结合的抗体。

如病毒中和抗体,凝集抗体、补体结合抗体。

  3.抗毒素,能中和细菌外毒素的抗体。

如白喉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

  4.自身抗体:

能与自身组织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组织损伤的抗体。

如桥本氏甲状腺炎检出的甲状腺细胞微粒体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全身性红斑狼疮的抗核抗体。

  5.根据与抗原结合后是否出现可见反应而分为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

前者在试管内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于生理盐水中出现的反应。

后者与相应抗原结合不出现任何可见反应,并能阻止该抗原再与相应的完全抗体结合,故又称阻抑抗体。

  6.近代按理化性和生物学功能分为

  IgG、IgA、IgM、lgD和IgE5类免疫球蛋白。

  [填空题]32血液系统疾病为什么要血象、骨髓象同时进行检查?

  参考答案:

有的疾病骨髓象相似,但血象不同,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与缺铁性贫血,两者的骨髓象皆表现红细胞系统增生,但在血片中前者有球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