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富有的是精神》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9092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富有的是精神》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富有的是精神》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富有的是精神》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富有的是精神》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富有的是精神》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富有的是精神》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富有的是精神》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富有的是精神》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富有的是精神》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富有的是精神》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

《高一语文《富有的是精神》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富有的是精神》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语文《富有的是精神》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

高一语文《富有的是精神》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富有的是精神》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背景知识】

1、作者简介

谢冕,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名诗歌评论家。

作品有《湖岸书评》《谢冕文学评论集》等。

2、北大的介绍

北京大学——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建于1898年,当时为京师大学堂。

1912年后改为北京大学。

在辛亥革命前,京师大学堂已办了310余年,却没有培养出多少人才。

后蔡元培到北大任校长,并聘请了许多学有专长和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到北大任教。

北大这个名词常和爱国运动联系在一起。

我们都知道五四运动是在北大首先发起的,后来北大以5月4日为校庆纪念日。

北大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之一。

解放后,1985年,设有24个系,1个学院(下设三个系),21个研究所和7个研究中心,并设有研究生院。

1996年,设有38个系,7个学院,52个研究所和62个研究中心,并设有研究生院。

在1998年5月4日,北大举行了百年庆典,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时作了深情的演讲。

在此期间北大还在京举行了大学校长论坛。

3、演讲的介绍

演讲活动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社会现象,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

简单地说,演讲是在听众面前就某一问题表示自己的见解或阐说某一事理。

演讲是一种语言表现,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以有声语言和相应的体态语言为手段,公开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达见解,阐明事理,抒发感想,以期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是一种直接带有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4、演讲稿的结构和写法

演讲稿一般有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开头又叫开场白,一般说来要开门见山。

或先交待总之,或引用古诗名言,或提出问题,然后作答。

主体部分:

中心突出,观点鲜明。

讲究条理,不散不乱。

观点和材料要一致。

主体结构,常见的有:

并列式、层进式、抑扬式、对比式。

常见的演讲稿结尾有:

归纳总结式、号召式、启发式。

【阅读指导】

1、《富有的是精神》内容提要:

《富有的是精神》是谢冕先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1997级迎新会上的演讲。

在这篇演讲稿中,谢先生从现实、历史和未来各个角度,对刚刚踏进北大这块圣地的莘莘学子阐述了来到北大的重要意义,阐明了他们将要肩负的建设世纪中国的重大责任;然后说明北大是个做学问的地方,强调“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的重要性,对学子们提出“要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要学好语言”“不能游戏文学”等忠告;最后指出物质的贫乏并不等于精神的贫乏,在精神方面,北大是富有的。

2、基本解读

本文是谢冕先生在北大中文系1997年迎新会上的演讲。

面对刚刚踏上北大这块圣地的莘莘学子,谢先生谆谆告诫,语重心长。

真情从他的演讲中自然流露,既高屋建瓴,又自然亲切,体现了老一代学者对年轻一代的深切关怀。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前四段为第一部分。

在这里,他告诫学子们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充分认识来到北大的意义和责任。

文章从现实、历史、未来各个角度,分别阐述了97级新生来到北大的非同寻常的意义:

将在这里接受本世纪全部伟大的精神财富和民族忧患的洗礼;将在这里迎来21世纪的第一线曙光;将适逢京师大学堂100周年的诞辰,作为同龄人中的幸运儿,将肩负起未来世纪中国的建设责任。

第五至十五自然段为文章的第二部分。

如果说第一部分主要表达了谢先生对年轻一代的激励与厚望,那么这一部分内容则着重体现了他对学子们的关怀和教诲。

这部分是这篇演讲稿的主体,作者先后阐述了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

“只有人做好了,学问才能有好的发挥。

”这是谢先生集一生的经验对青年学生提出的一句忠告。

谢先生只举了李大钊、鲁迅两个典型的例子来印证这一观点,其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国自古就有“文品如人品”之说,现在也有“要学做事,先学做人”的提法。

可以说,每一个卓有成就的学问家,都同时是崇高人格的典范,其学问和成就正是其崇高人格的外化。

反之,卑俗龌龊的灵魂,在泯灭良知的同时,也必然会泯灭学业的成就,这种反面的例子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补充(赵高、秦桧、严嵩父子、汪精卫都颇有才,但历史记录下的只有他们的骂名)。

至于如何做人,作者没有展开论述,只说了一句“做人的问题很复杂,但也很简单”,意味深长。

第二,要抓紧一切时间读书。

谢先生现身说法,给青年学子们传授了几条宝贵的经验:

①要边读书边思考,让自己的大脑活跃起来。

②不要抱怨和畏难,即使不理解也要先读进去,接受它。

③这机会一生只有一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④先做书呆子,然后才能做聪明人。

这最后一条,既是对上面三条的概括,又是谢冕先生一生读书经验的总结。

这里的“书呆子”显然不是通常所说的读死书、死读书的“两脚书橱”,而是指能抓紧一切机会埋头苦读,动脑思考,以充实自己、塑造自己的学子。

这里的“聪明人”也绝不是通常所说的那种脑瓜机灵、反应敏捷的人,更不是那些喜欢投机取巧,耍小手段玩小聪明的人,而是指有理想、有目标,并能坚定不移地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人。

这句话包含的朴素而深刻的哲理,不仅适用于读书,也适用于做人,俗话所谓“聪明人须下笨工夫”“聪明反被聪明误”等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第三,要学好语言,包括外国语言和本国的古代汉语,还要学写毛笔字,认识繁体字。

其中的每一点要求,先生都只是寥寥数语,但都言简意赅,深入人心。

第四,要把文学当做事业去做,不能游戏文学。

这部分内容,因其对大学新生来说不太熟悉,其所针对的“当前文学的某种缺陷和某种失落”也离他们较远,所以先生只是一带而过,点到为止。

最后一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

总结点题,在指出北大物质条件很差的同时,强调其精神的富有,用一个“精神富有”把前面的内容统摄为一个整体,收束全文,点明题旨。

作为演讲稿,本文有如下两个特点值得注意:

一是一线串珠、篇末点题的结构。

开头对青年学生的激励与厚望,中间谈到的做人、读书、学习语言、文学等等问题,看似随意蔓延,实际上始终紧扣着“精神富有”这个中心。

为什么要精神富有?

因为责任重大。

怎样让精神富有?

学会做人、学会读书。

而这条主线直到最后才点明,如同网纲,最后的一收,拢紧了全文。

二是朴实无华而又不失文采的语言。

作者像一位慈祥的祖母在嘱咐孙儿,一件一件,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语气自然亲切,语言平易朴实。

全篇几乎没有华丽的词藻,但作者凭借深厚的功底,驾驭着平凡的文字将意思表达得简明透彻,时时于无意中显露出自然的文采。

如“但京师大学堂却奇迹般地被保留了下来,成为那次失败的变法仅存的成果”“那时想起那一串长长的书单,你真是悔之莫及了”“直接和庄子和李白用他们当年的语言对话”“中文系学生不会直接阅读古文,是耻辱”等等。

【思考与探究】

1、你对北大了解多少?

明确:

①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②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

③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2、作者说“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做人和做学问的统一”。

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明确:

①做人的问题很复杂,但也很简单,就是在人的质量和品德方面有高的标准和要求。

只有人做好了,学问才能有好的发挥。

②出色的人物,往往是人的品行高洁,而学问也是前瞻和开创的。

3、“一个人成就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决定这一切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学习。

”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

为什么?

明确:

①学习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多个方面;

②学习是知识的积累和经验总结,是工作的准备;

③学习是成就事业的有力保证。

4、文中所说北大富有的是精神,那么北大精神是什么?

对此课文是怎样展开的?

明确:

从文章本身看,谢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虽是如何做学问,强调的却是“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主张做人和做学问的统一,爱国和敬业精神的统一。

这就是《富有的是精神》所体现的精神。

文中,谢先生指出,北大出过许多学者,也出过许多革命者,这些学者中的出色人物往往是品行高洁,而学问也是前瞻和开创的。

综合起来看,文章中的这种精神就是北大的精神,诚如文章所阐述的,为什么要精神富有?

因为责任重大。

怎样让精神富有?

学会做人,学会读书。

5、试查阅有关资料,说说鲁迅设计的北京大学校徽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

北京大学的校徽是鲁迅先生设计的,是“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

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大学,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

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生。

下面的是老师,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

北大的许智宏校长说,真正的“大”学,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

北大给学子们最宝贵的是“自由独立,兼容并蓄”的精神。

6、学写演讲稿

怎样才能写好演讲稿呢?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明确演讲主题。

无中心、无主次、杂乱无章的演讲是没人愿意听的。

一篇演讲稿只能有一个中心,全篇内容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去铺陈,才能使听众得到一个深刻印象。

(2)选择典型材料。

主题确定之后,下一步工作便是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材料应力求丰富一些,不要局限于单一类型。

选择材料要注意其是否生动、典型。

(3)仔细推敲语言。

演讲的语言一定要严密、准确、精练。

演讲的语言还要力求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要多用比喻,多用口语化的语言,深入浅出,把抽象化的道理具体化,把概念的东西形象化。

本课演讲稿的主题是“提升精神境界,建构精神家园”。

精神是人生的支柱,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生存价值。

以次为依据谈自己的人生所应有的精神。

【课外拓展】

  北大之精神

蒋梦麟

本校屡经风潮,至今犹能巍然独存,决非偶然之事。

这几年来,我们全校一致的奋斗,已不止一次了。

当在奋斗的时候,危险万状,本校命运有朝不保夕之势;到底每一次的奋斗,本校终得胜利,这是什么缘故呢?

第一,本校具有大度包容的精神。

俗语说“宰相肚里好撑船”,这是说一个人能容,才可以做总握万机的宰相。

若是气度狭窄,容不了各种的人,就不配当这样的大位。

凡历史上雍容有度的名相,无论经过何种的大难,未有不能巍然独存的。

千百年后,反对者、讥议者的遗骨已经变成灰土,而名相的声誉犹照耀千古,“时愈久而名愈彰”。

个人如此,机关亦如此。

凡一个机关只能容一派的人,或一种的思想的,到底必因环境变迁而死。

即使苟延残喘,窄而陋的学术机关,于社会决无甚贡献。

虽不死,犹如死了的一般。

本校自蔡先生长校以来,七八年间,这个“容”字,已在本校的肥土之中根深蒂固了。

故本校内各派别均能互相容受。

平时于讲堂之内、会议席上,作剧烈的辩驳和争论,一到患难的时候,便共力合作。

这是已屡经试验的了。

但容量无止境,我们当继续不断地向“容”字一方面努力。

“宰相肚里好撑船”,本校肚“里”要好驶飞艇才好!

第二,本校具有思想自由的精神。

人类有一个弱点,就是对于思想自由,发露他是一个胆小鬼。

思想些许越出本身日常习惯范围以外,一般人们惊慌起来,好像不会撑船的人,越出了平时习惯的途径一样。

但这个思想上的胆小鬼,被本校渐渐地压服了。

本校是不怕越出人类本身日常习惯范围以外去运用思想的。

虽然我们自己有时还觉得有许多束缚,而一般社会已送了我们一个洪水猛兽的徽号。

本校里面,各种思想能自由发展,不受一种统一思想所压迫,故各种思想虽平时互相歧异,到了有某种思想受外部压迫时,就共同来御外侮。

引外力以排除异己,是本校所不为的。

故本校虽处恶劣政治环境之内,尚能安然无恙。

我们有了这两种的特点,因此而产生两种缺点:

能容则择宽而纪律弛;思想自由,则个性发达而群治弛。

故此后本校当于相当范围以内,整饬纪律,发展群治,以补本校之不足。

(选自《大学精神》,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版)

注:

蒋梦麟(1886—1964),中国现代教育家,1923—1925年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1930—1945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北大的简陋

吴小攀

北大是美的,虽然她的课室、饭堂、学生宿舍出乎意料的简陋。

在那样的环境里,让人感到温暖的是时时有一种别处所没有的阳光在照耀着,一种从高高的白桦林树叶间洒漏下来的北方的阳光。

在北大听的第一次课是钱理群先生的讲座:

北大的精神。

小标题似乎是:

兼论周氏兄弟。

讲座由北大学生会主办,并注明是专门为97级新生开的,但来的并不仅限于一年级学生,晚自修时间三教一个大约可容200多人的课室挤得满满当当,课室里的两边过道上站着人,连黑板底下都有人盘腿坐着。

钱先生的演讲内容其实有点零散,但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也许还是新鲜的,不时激起笑声和掌声。

最令人感佩的是年近六旬的钱先生依然热情洋溢,眼镜戴得低低的,笑眯眯的从上方看人,头顶正中一片光秃,讲到一半:

“我曾经说过……”突然忘了自己说过什么,就停下来猛翻讲稿,引起一阵善意的笑声。

他从汪曾祺说到金岳霖,说他养斗鸡,和邻居小孩比梨的大小,讲《逻辑学》,林徽音问金讲《逻辑学》有什么用,金回答:

喜欢。

钱先生绘声绘色宛如亲见,讲到“喜欢”两个字竟然微微笑着,轻轻地扬了扬头,似乎很得意陶然的样子,据他的意思,这也是北大很重要的精神之一。

并非老先生的课才受欢迎,当晚就在隔壁课室同时进行的另一场讲座是关于乡镇企业的,小标题似乎是“中国的红色乡村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个青年教师在演讲,课室里同样是水泄不通。

北大文科的课大都在一教上,课室比三教、四教老,是那种平平正正的两旁教室相对,中间一条窄窄过道的五六十年代的苏式建筑,采光性能较差。

新北大至今还保持老北大向其他系学生和社会人士开放课堂的传统。

临上课时,经常有人悄悄溜进来,问靠门墙的同学:

“这是不是某某老师上的某某课?

”然后拣个比较靠后的位子坐下,课间又常会以“您是不是北大的?

”来与旁边的人搭腔。

有些课经常不得不从小课室调到大课室。

现在的北大老师似乎大多衣着整洁,板书认真,五四时代的狂狷之风已然少见(至少在表面上)。

但在日复一日的课堂上,那份术业有专攻的认真、挚诚却令人起敬,往往在不经意间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是北大的传统,与清华的“从我做起”相映成趣,北大的口号是“振兴中华”,一些能超越专业之限善于“打通”的先生的课受到普遍的欢迎。

据说谢冕讲课时的“激情澎湃”令许多年轻后辈叹服,而刘小枫往往立论新奇,且能自圆其说。

北大的学生宿舍一律灰不溜秋,主要集中在西南边,楼仅以号编,不明就里的要找人不容易。

本科生宿舍每间一般住6-8人,硕士生住4人,博士生住2人,到年龄结婚的就到外面租个房子,租金每个月400元左右。

北大附近的房子稍贵些,因为有许多外地的租了住下到北大听课或是准备考研;如果是本校的男博士跟女博士结婚就好办些,可以申请住在一起。

北大一向以“兼容并蓄”闻名,现在有的学生也在宿舍里卖电话卡、出租图书,著名的三角地里的学术讲座布告的空白处,经常可以见到有人随手写上出让自行车或BP机的字句。

想要学习的学生白天就去静园的草地或未名湖畔的木椅,晚间大都涌向图书馆或教室。

表面上北大谈恋爱的学生似乎并不多(夜间路灯下偶尔也可见到不长叶的“树”),但据说大都是“志同道合”型的,奔图书馆去了。

惟一方便的是饭堂和电话亭。

饭堂就在附近,饭菜的品种多,量足,可怕的是人也多,队伍长长的,呈U字形,一个地方买了饭还得去另一个地方买菜,一路上得小心护着碗,随时有被挤翻的危险。

全完了还得在人头涌涌里找个位子坐下,有时只能将就着挨在过道里用餐。

电话亭多到随处可见,可每个亭里都有人,人人都短话长说,等着打电话的只好踌躇徘徊复搔首。

澡堂也离得不远,凭票进场,在门口领一把钥匙挂在手腕上,进到里面每个人有个临时储衣柜,再里间脚踩式的喷头下,北大人以“绝对真理”的方式相见。

即使是老先生们住的燕南园、朗润园等处,也是并无名牌门号,只能依靠指引方能辨得路径。

马寅初的居处还照原样保持着,修竹幽篁,古槐静穆,庭院整洁,似乎主人正午睡未起。

冯友兰住过的院子名为“三松堂”,细细一数,似乎又不止三棵松。

仍健在的季羡林、张中行等老人据说住在后湖半岛上朗润园里,那些同样简陋灰旧的平房隔着一泓清水,一帘丝柳,在秋天的阳光里,显得从容不迫。

写完上面这篇文字后不久,在《光明日报》上看到谢冕先生在北大中文系1997级迎新会上的演讲《富有的是精神》最后一段是这样的:

号称全国最高学府的北大,物质条件很差,有的方面如学生宿舍则是超乎寻常的差。

物质的贫乏并不等于精神的贫乏。

在精神方面,北大是富有的,是强者,北大的这种富有,足以抵抗物质的贫乏而引以自豪。

走在我们前面的,有我们一代又一代的老师,他们一介布衣,终生清贫,但却是我们永远敬重的精神的强者。

名人名言

1.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之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2.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3.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个只做物质的主人而不做物质的奴隶的人。

(陶铸《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4.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雷锋日记》)

5.精神生活与肉体生活一样,有呼也有吸;灵魂要吸收另一颗灵魂的感情来充实自己,然后以更丰富的感情送回给大家。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6.只有爱得强烈的人们,才能体会到强烈的痛苦。

但是,那种对于爱的强烈要求可以用做他们对抗悲伤的药剂,可以治愈他们。

因此,人的精神力量比体力更富于生命力。

(托尔斯泰《最后的悲痛回忆》)

7.精神如果满足,表明它已经萎缩或是疲劳。

高贵的精神,在自己的体内,从不停留。

它不断地企求超越自己而奋勇向前,不会稍止。

(蒙田《随笔录》)

8.如果一个人没有精神支柱,它就要受到世界的束缚。

(高尔基《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9.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紧密结合在一起。

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

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赖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能力训练】

1、填空:

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_,作者首先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______________,接着写了他对学子们的__________________,结构完整,富于感染力。

2、作者在文章第一段就说:

“你们无疑将接受本世纪全部伟大的精神财富,以及这一世纪无边无际的民族忧患的洗礼。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3、“当你们来到这到处都在建筑和整修的学校时,百年的沧桑,百年的奋斗,百年的期待,一下子也都拥到了你们的面前,我设想此时此刻的你们,一定是在巨大的欢欣之中感到了某种沉重。

”句中加红的词语的含义是什么?

4、“你们到北大来,我第一要劝你们的,是做书呆子。

”要根据文章内容理解“书呆子”的含义。

5、作者说“文学是非常神圣的。

”如果用作者在文中的另一句说,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作:

书籍就是这样一种奇幻的东西,如果你能在印刷品时代日渐远去的时候,在你的房间保持一套书橱,你将把持住明洁的性情,因为读书比任何一种愉悦的方式更需要心智的宁静,也更能带给你安详。

在越来越躁动的世界里,书籍会给你一个栖息地,它是另一个世界,收藏着许多人、许多时代、许多地域的传奇。

它所赋予你的思想远比现实生活赋予你的更为生动,正如湖水里反射的湖光山色总是比真实的湖光山色更加美丽迷人一样。

(《读书与你们自己》)

请以“读书与做人”为话题,谈一谈你读这篇短文的感想。

【参考答案】

1、演讲稿 激励与厚望 关怀和教诲

2、①“民族忧患”指出了学生负有艰巨的责任②“本世纪全部伟大的精神财富”指北大在历史上曾为了民族的强大而不惜牺牲一切甚至是生命的那股爱国主义精神③这是北大的精神财富

3、“百年的沧桑,百年的奋斗,百年的期待”连用三个“百年”,表明北大学子所肩负的担子是沉重的,既要肩负起建设未来世纪的中国的责任,又要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还要将中国的文学事业发扬光大,任重而道远。

4、是指专心读书学习,积累知识,打好基础。

5、文学是人类崇高精神的诗化

6、写作提示:

本题是一个讨论二者关系的话题作文。

其关系有许多。

比如先做人后读书,读书可以使人更好地做人,书读的好未必人也做得好等等。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做阐释分析,或者通过写人记事来暗喻。

但最关键的是要有突出的中心,切记叙事写人要紧扣二者关系;若谈感触,应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或者通过知识、史料等来构建文章,显示以识服人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