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0615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4.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60t/h煤粉炉运行规程(低氮脱销).doc

260t/h煤粉炉运行操作规程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热动分部

2014年9月

260t/h煤粉炉运行操作规程

一、总则

1.1本工艺规程适用范围:

适用于YG—260/9.8—M11型煤粉炉岗位。

1.2设备介绍

1.2.1锅炉概况

锅炉型号:

YG—260/9.8—M11锅炉名称:

260t/h高温高压自然循环锅炉

主要设计参数:

额定蒸发量:

260t/h过热器出口汽压:

9.8MPa过热器出口温度:

540℃

给水温度:

158-215℃排烟温度:

135-145℃

预热器进口风温:

20℃预热器出口风温:

362℃

锅炉计算效率:

90.7%制造厂家:

济南锅炉厂有限公司

1.2.2汽包概况

内径:

φ1600mm壁厚:

100mm材质:

19Mn6

锅筒总长度:

12807mm中心线标高:

37900mm

正常水位在汽包几何中心线下:

180mm汽包最高最低水位距正常水位:

±50mm

1.2.3水冷壁

名称

单位

内容

形式

膜式

外径×壁厚

mm

φ60×5

间距

mm

80.5

管子数

300

循环回路

14

大直径下降管

4

材质

SA210C

1.2.4过热器

名称

单位

炉顶过热器

包覆过热器

低温过热器

屏式过热器

高温过热器

外径×壁厚

mm

φ42×4.5

φ38×4.5

φ38×4.5

φ38×4

φ38×4.5

材质

20G

20G

20G

12Cr1MoVG

12Cr1MoVG

片数

90排

12片

90排

节距

mm

60

90

90

42

90

布置方式

顺流

后侧顺流两侧逆流

逆流

顺流

冷段逆流

热段顺流

1.2.5省煤器

名称

单位

上级省煤器

下级省煤器

中间集箱进口管道

中间集箱出口管道

外径×壁厚

mm

φ42×5

φ32×4

φ219×25

φ219×25

材质

20G

20G

20G

20G

节距S1

mm

60

60

布置方式

逆流错列

逆流顺列

1.2.6空气预预热器

空气预热器采用管式预热器,冷风温度20℃,热风温度362℃,支撑在钢架上,最下级为防止低温腐蚀采用的搪瓷管空气预热器,烟气入口为防磨套管装置。

1.2.7燃烧器

采用正四角布置的直流式燃烧器,为徐州燃控科技低氮燃烧器,一二次风顺切圆燃烧,具有很好的防焦效果,配钢球磨制粉系统,热风送风系统,燃烧器随水冷壁一起膨胀。

各层风假想切圆为一次风切圆顺时针φ408mm。

燃烧器分为上下2组:

其中上组包括1层高位燃尽SOFA风和1层低位SOFA风。

下组喷口布置形式从下至上为:

下二次风口、下一次风口、偏置风口、上一次风口、三次风口、OFA风口,共计6个喷口。

点火装置布置在下二次风口内;一次风采用水平浓淡技术,强化燃烧喷嘴,一次风管采用内贴陶瓷以增加抗磨性及耐腐蚀性;两层一次风中间加一层偏置风,防止淡粉侧结焦;OFA风可以加快燃料跟烟气的混合,加快燃尽。

锅炉上组的低位SOFA和高位SOFA层,采取上下摆动15度,水平摆动10度,可以有效的促进燃料的燃尽和屏底温度与过热器气温的调节。

1.2.8炉膛

深为8.27米,宽为8.27米,宽深比1.1炉膛周界长度33.08米。

1.2.9油枪及点火装置

采用高能点火装置直接点燃油枪。

油枪采用机械雾化方式,进油压力为2.45MPa,进油粘度<4°E。

最大进油量按锅炉蒸发量的30%计算,装设4支油枪,油枪及点火枪均由气缸带动,进口气压力为0.4~0.6MPa,压缩空气需经干燥及过滤。

1.2.10点火油枪规范

型号:

空气雾化XYQ—22-300雾化方式:

空气雾化

燃油压力:

空气雾化0.6-1.0MPa雾化介质压力:

0.6-1.0MPa

气液比:

1:

3油枪出力:

1200kg/h油品:

#0轻柴油

气动雾化油枪雾化颗粒度:

索太尔平均直径:

SMD<50μm

尺寸分布指数:

N>2

连接方式为软管连接,接头形式为球面圆锥密封,螺纹尺寸M24×1.5

枪头直径为:

空气雾化为Φ38

二、岗位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2.1风烟煤系统流程

经送风机送出的冷风依次经过低级、中级、高级空气预热器加热后,通过环形风道分配为四角喷燃器一次风、四角各三层二次风、磨煤机入口热风,煤粉与一次风混合后通过喷燃器进入炉膛燃烧,烧尽的炉渣经过主灰斗进入碎渣机、捞渣机后进入除渣系统。

从炉膛烧尽的飞灰依次流经屏式过热器、炉顶过热器、一级喷水减温器、低温过热器、二级喷水减温器、高温过热器、高级省煤器、高中级空气预热器、SCR反应器、中低级省煤器和低级空气预热器,把携带的热量传给各级受热面,烟气自身温度逐渐降低,最后经电袋除尘器除灰净化后由引风机引入烟囱排入大气。

2.2汽水系统流程

盐除氧水经给水泵加压后,先进入高压加热器,经高压加热器加热后的给水进入锅炉给水母管分成两路,第一路直接进入省煤器,第二路进入一、二级减温器,在减温器中喷入给水,直接变成蒸汽。

给水经省煤器再次提高温度后进入汽包,沿下降管流入各下联箱,下联箱中的水在运动压头的推动下进入膜式水冷壁,部分水受热蒸发,变成蒸汽,汽水混合物沿水冷壁管上升并进入上联箱,经汽水引出管引入汽包,进入汽包的汽水混合物在汽包中分离成饱和水和饱和蒸汽,饱和水沿下降管进入下联箱继续循环流动,饱和蒸汽先后进入炉顶过热器、后包覆过热器、左右包覆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经过一级减温器减温后进入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进口集箱、经过二级减温器减温后进入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加热成过热蒸汽,供汽机和全厂生产用汽。

2.3脱销系统流程

烟气从锅炉上级预热器出来后通过SCR反应器入口烟道进入SCR反应器,在SCR反应室入口烟道上设置有氨气喷射栅格(AIG),将氨/空气混合气体均匀的喷射到SCR反应室入口烟道中,使喷入的氨气能与烟气中的NOx充分混合,为了保证烟气能垂直的通过SCR反应室床层,在烟道转弯处均设置有烟气导流板,烟气通过导流板后均匀分布并流过催化剂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NH3与NOx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无二次污染的N2和H2O,随烟气流经锅炉锅炉低温段省煤器,低温段空预器、除尘器、脱硫装置后,进入烟囱排放。

从氨区输送过来的氨气与稀释空气在氨/空气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后,通过喷氨格栅注入SCR反应室入口烟道中。

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反应温度在330~420℃之间时,SCR法烟气脱硝工艺的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4NO+4NH3+O2→4N2+6H20(4-1)

2NO2+4NH3+O2→3N2+6H2O(4-2)

NO+NO2+2NH3→2N2+3H2O(4-3)

其中式(4-1)和(4-3)是主要的反应过程,因为烟气中90%以上NOx是以NO形式存在。

在反应过程中,NH3选择性的和Nox反应生成无二次污染的N2和H2O随烟气排放。

三、岗位任务及管辖范围

3.1岗位任务

按照本规程,安全可靠地操作260t/h煤粉炉,在保证设备安全、稳定、环保、长周期连续运行的同时,生产出足量、合格的过热蒸汽,供后工序使用。

3.2岗位管辖范围

锅炉本体、脱销、各种辅机,自锅炉给水进水阀至锅炉过热蒸汽截汽门之间锅炉范围内所有的设备、管道等。

四、设备设计参数及岗位工艺指标

4.1主要参数

1设计参数:

项目

单位

BMCR

ECR

70%BMCR

过热蒸汽出口流量

t/h

280

260

182

过热蒸汽出口温度

540

540

540

过热蒸汽出口压力

Mpa(g)

9.8

9.8

9.8

给水温度

158

158

158

排烟温度

135-145

129.4

117.2

设计效率

%

90.7

2热平衡及热负荷(冷风温度20℃)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值

设计煤种

校核

煤种

BMCR

ECR

70%BMCR

A、BMCR

排烟温度

Vpy

135.6

129.4

117.2

135.6

热风温度

trk

352

341

315

347

排烟损失

q2

%

6.03

5.691

5.019

6.1

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

q3

%

0

0

0

0

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

q4

%

2.5

2.5

3

2.5

散热损失

q5

%

0.383

0.383

0.547

0.383

锅炉计算热效率

η

%

91

91.2

91.44

91.02

锅炉保证热效率

η

%

90.7

90.80

燃料消耗量

B

t/h

计算燃料消耗量

Bj

t/h

42.69

锅炉有效利用热

Qka

KW

324×103

299×103

238×103

324×103

过热器喷水量

(一级)

dI

t/h

8.18

5.2

10.19

过热器喷水量(二级)

dⅡ

t/h

2.73

1.73

1.37

3.4

炉膛容积热负荷

qv

KW/m3

504

457

366

505

炉膛断面热负荷

qf

KW/m2

15383

13957

11168

15428

3制粉系统数据:

名称

符号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锅炉燃煤量

Bg

t/h

42.69

42.69

磨煤机出力

Bm

t/h台

<24.4

<24.4

磨煤机最佳通风量

rtfzj

m3/h

61800

61800

磨煤机乏气再循环份额

rzx

%

27.6

21.2

磨煤机进口热风份额

rrk

%

46

51.4

干燥剂初温

t1

280

280

干燥剂终温

t2

90

90

磨煤机出力储备系数

Kc

1.24

1.08

磨煤机单位电耗

kw·h/t

23

23

4煤种特性: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值

设计煤

应用基碳

Cy

%

52.9

应用基氢

Hy

%

2.82

应用基氧

Oy

%

6.46

应用基氮

Ny

%

0.78

应用基硫

Sy

%

0.82

应用基水

Wy

%

8

应用基灰

Ay

%

30

应用基低位发热量

Qydw

Kj/Kg

20460

可燃基挥发物

Vr

%

15.63

可磨度

HGI

59

变形温度

t1

1260

软化温度

t2

1400

熔融温度

t3

1460

5灰渣特性:

项目

单位

数值

设计煤

校核煤

Fe2O3

%

11.45

11.06

CaO

%

1.89

2.03

MgO

%

0.92

1.01

SiO2

%

51.23

51.64

AL2O3

%

31.98

31.12

TiO2

%

1.12

1.07

SO3

%

0.88

0.88

其它

%

0.53

1.19

6各部过剩空气系数

名称

炉膛

高过

省煤器

预热器

进口过量空气系数

1.2

1.28

1.3

出口过量空气系数

1.2

1.23

1.3

1.45

7喷燃器设计参数:

风率

风温

风量

喷口面积

风速

阻力

总喷口面积

%

Nm3/h

m2

m/s

Pa

一次风

20

174.6

84377

25

825

二次风

48.51

340

280247

45

928

三次风

28.16

60

97541

50

2006

漏风

3.33

8热力计算数据:

名称

BMCR(260t/h)设计煤种

ECR工况设计煤种

70%BMCR设计煤种

BMCR校核煤种

单位

前屏过热器

出口烟温

981

1072

进/出口工质温度

348.3/

381.1

348.4/

382.6

345.9/

390.2

348.7/

381.7

工质流速

19.07

17.50

14.67

18.97

m/s

对流过热器

进/出口烟温

987/773

959/757

892/720

984/

770

烟速

11.54

10.27

7.84

11.6

m/s

进/出口工质温度

424/

540.0

429.5/

540.0

441.4/

540.0

422.9/

540.0

工质流速

15.68

14.24

11.50

15.66

m/s

主省煤器

进/出口烟温

410/381

395/367

369/341

407/

377

烟速

7.40

6.58

5.05

7.43

m/s

进/出口工质温度

244.0/

251.4

240/

247.1

224/

231.4

244/

251.4

工质流速

1.30

1.17

0.89

1.29

m/s

预热器热段

进/出口烟温

381/136

367/129

341/117

377/

136

烟速

10.62

9.66

7.59

10.82

m/s

进/出口工质温度

20/

346

20/

335

20/

315

20/

343

工质流速

7.00

6.39

5.13

7.11

m/s

预热器冷段

进/出口烟温

163/141

159/137

144/123

164/

142

烟速

9.13

8.33

6.60

9.31

m/s

进/出口工质温度

20./50.3

20./49.9

20./47.1

20./

50.4

工质流速

5.46

5.02

4.14

5.54

m/s

9脱销系统入口烟气参数

锅炉BMCR工况脱硝系统入口(省煤器出口)烟气成分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值

省煤器出口烟气量

Q

Nm³/h

320000

粉尘浓度

g/Nm³

30

SO2初始排放浓度

Mg/Nm³

4500~5000

脱硫后二氧化硫浓度

Mg/Nm³

≤200

高温段空预器后温度

T

320-330

设计排烟温度

Tp

≤130

Nox初始排放浓度

Mg/Nm³

450

10脱销性能保证

项目

单位

燃料

1.脱硝效率

2.NH3逃逸率

3.SCR系统压损

4.SO2/SO3转化率

5.催化剂化学寿命

-

%

ppm

Pa

%

H

≥80%

≤3uL/l(干态)

≤980(含备用层)

≤1%

≤24000

注*1:

在下列条件下,对Nox脱除率、氨的逃逸率、SO2/SO3转化率同时进行考核:

a)锅炉45%BMCR~BMCR负荷;

b)脱硝装置入口烟气中NOx含量450mg/Nm3(干基,6%O2);

c)脱硝装置入口烟气中烟尘含量_30_mg/Nm3(干基,6%O2);

d)2层催化剂运行;

*2:

从脱硝系统入口到出口之间的系统压力损失(设计煤种,100%BMCR工况,并考虑附加催化剂层投运后增加的阻力)。

*3:

催化剂寿命保证值:

从首次通烟气开始到更换或加装新的催化剂之前。

4.2主要工艺指标

序号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检测周期

1

B

过热器压力

Mpa

9.0-9.8

DCS显示

2

A

过热器温度

520-545

DCS显示

3

B

主蒸汽管道压力

Mpa

9.0-9.8

DCS显示

4

B

主蒸汽管道温度

520-540

DCS显示

5

A

汽包水位

mm

±50

DCS显示

6

A

汽包压力

Mpa

10.8-11.7

DCS显示

7

B

锅炉排烟温度

110-135

DCS显示

8

B

炉膛压力

pa

负20至负50

DCS显示

9

A

烟气含氧量

2.7-4.6

DCS显示

10

C

引风机电流

A

162.7

DCS显示

11

B

引风机风量

m3/h

309072

DCS显示

12

B

引风机全压

pa

9932

DCS显示

13

B

引风机驱动端轴承温度

≤85

DCS显示

14

B

引风机非驱动端轴承温度

≤85

DCS显示

15

B

引风机电机驱动端轴承温度

≤85

DCS显示

16

B

引风机电机非驱动端轴承温度

≤85

DCS显示

17

B

引风机电机线圈温度

≤140

DCS显示

18

B

引风机驱动端轴承振动

mm/s

≤9.5

DCS显示

19

B

引风机非驱动端轴承振动

mm/s

≤9.5

DCS显示

20

C

送风机电流

A

47

DCS显示

21

B

送风机风量

m3/h

172000

DCS显示

22

B

送风机全压

Kpa

6.485

DCS显示

23

B

送风机驱动端轴承温度

≤85

DCS显示

24

B

送风机非驱动端轴承温度

≤85

DCS显示

25

B

送风机电机驱动端轴承温度

≤85

DCS显示

26

B

送风机电机非驱动端轴承温度

≤85

DCS显示

27

B

送风机驱动端轴承振动

mm/s

≤5.5

DCS显示

28

B

送风机非驱动端轴承振动

mm/s

≤5.5

DCS显示

29

C

排粉机电流

A

47

DCS显示

30

B

排风机风量

m3/h

72380

 

31

B

排粉机风压

Kpa

11.5

DCS显示

32

B

排粉机驱动端轴承温度

≤85

DCS显示

33

B

排粉机非驱动轴承温度

≤85

DCS显示

34

B

排粉机电机驱动端轴承温度

≤85

DCS显示

35

B

排粉机电机非驱动端轴承温度

≤85

DCS显示

36

B

排粉机驱动端轴承振动

mm/s

≤5.5

DCS显示

37

B

排粉机非驱动端轴承振动

mm/s

≤5.5

DCS显示

38

B

磨煤机机电流

A

99

DCS显示

39

C

磨煤机出力

t/h

25

DCS显示

40

A

磨煤机出口温度

60-90

DCS显示

41

B

磨煤机入口负压

pa

200-400

DCS显示

42

B

磨煤机高压泵油压

Mpa

31.5

DCS显示

43

B

磨煤机润滑油压

Mpa

>0.08

DCS显示

44

B

磨煤机减速机油压

Mpa

0.04-0.4

DCS显示

45

B

磨煤机电机驱动端轴承温度

≤85

DCS显示

46

B

磨煤机电机非驱动端轴承温度

≤85

DCS显示

47

A

磨煤机大瓦温度

≤60

DCS显示

48

B

磨煤机回油温度

≤55

DCS显示

49

B

磨煤机电机驱动端轴承振动

mm/s

≤9.5

DCS显示

50

B

磨煤机电机非驱动端轴承振动

mm/s

≤9.5

DCS显示

51

B

磨煤机变速箱振动

mm/s

≤13

DCS显示

52

B

磨煤机变速箱温度

≤85

DCS显示

53

C

屏过热前烟气温度

840-1058

DCS显示

54

C

屏过热后烟气温度

840-1058

DCS显示

55

B

屏过进出口蒸汽温度

359/436

DCS显示

56

B

屏过联箱壁温

<480

DCS显示

57

C

低温段过热前烟气温度

907

DCS显示

58

C

低温段过热后烟气温度

749

DCS显示

59

C

低温段过热器进出口蒸汽温度

316/366

DCS显示

60

C

低温段过热器联箱壁温

<380

DCS显示

61

C

转向室过热器包墙管前后烟温

749/735

DCS显示

62

C

转向室过热器包墙管进出口蒸汽温度

308/316

DCS显示

63

C

高温过热器冷端前后烟温

1058/907

DCS显示

64

C

高温过热器冷端进出口蒸汽温度

436/490

DCS显示

65

C

高温过热器热端前后烟温

1058/907

DCS显示

66

C

高温过热器热端进出口蒸汽温度

439/540

DCS显示

67

C

高过联箱壁温

<500

DCS显示

68

A

SCR反应器出口氮氧化物

mg/Nm3

<90

DCS显示

69

B

SCR反应器出口氨逃逸率

ppm

<3

DCS显示

70

C

SCR系统压差

Pa

≤980

DCS显示

五、机组运行

5.1正常运行的监视与调整

5.1.1锅炉正常运行的主要参数及限额

序号

项目

单位

正常

最高

最低

高报警

低报警

1

蒸发量

t/h

260

286

2

汽包压力

Mpa

11.0

3

汽包水位

mm

0

+75

-75

+50

-50

4

主蒸汽压力

Mpa

9.8

9.849

9.751

5

主蒸汽温度

540

550

520

545

530

6

后屏壁温

480

500

7

前屏壁温

470

500

8

对流过热器壁温

580

9

炉膛负压

Pa

-20~-50

10

氧量

%

4~6

11

排烟温度

135

12

给水压力

Mpa

15.7

16

给水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