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2816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7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docx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

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文):

4、《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2007年底1号令):

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6、《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安全生产分册》(陕西高速集团Q/sxgsJoo7-2012):

7、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强制标准、图纸及设计文件等。

2工程概况

2.1隧道简介

本工程有分离式隧道4座,韩家山隧道:

885+865=1750m;上塬子1号隧道:

340+331=671m;上塬子2号隧道:

505+546=1051m;上塬子3号隧道:

678+755=1433m;累计单洞长度4905m。

其中土方开挖188340方,石方开挖214706方,喷射混凝土27861方,各种砼96907m3,钢筋3587.577T(含钢筋网片、系统锚杆、超前锚杆、明洞、衬砌钢筋、电缆槽、路面),型钢3781.239T。

2、结构设计概况

本标段隧道设计为上下行分离的双车道分离式隧道,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0.25m(0.75m检修道+0.5m左侧侧向宽度+2×3.75m行车道+0.75m右侧侧向宽度+0.75m检修道)×净高5.0m。

洞内装饰采用防水、防火涂料拱墙喷涂,光电照明,结构防水采用1.2mm厚EVA防水板、土工布防水,边沟排水,隧道内采用C40水泥混凝土路面,厚24cm,水泥处治碎石排水基层20cm。

本标段地质情况及围岩情况见表1-1,洞门设计形式见表1-2。

表1-1地质、围岩情况表

陕西省合凤线铜川至旬邑高速公路TX-C08合同段隧道地质及围岩情况表

隧道名称

围岩级别、支护形式、长度(m){铜川→旬邑}

明洞长(m)

暗洞长(m)

隧道总长(m)

V/S洞

V/SV-1

V/SV-2

IV/SIV-2

V/SV-2

V/SV-1

V/S洞

铜川端

旬邑端

小计

韩家山隧道左线

30

47

240

240

207

75

30

8

8

16

869

885

韩家山隧道右线

30

88

260

180

150

110

30

7

10

17

848

865

上塬子1#隧道左线

30

46

148

 

 

57

30

4

25

29

311

340

上塬子1#隧道右线

30

77

108

 

 

58

30

3

25

28

303

331

上塬子2#隧道左线

30

80

270

 

 

70

30

10

15

25

480

505

上塬子2#隧道右线

30

70

287

 

 

90

30

15

24

39

507

546

上塬子3#隧道左线

30

36

496

 

 

69

30

7

10

17

661

678

上塬子3#隧道右线

30

40

599

 

 

40

30

6

10

16

739

755

表1-2洞门设计形式

陕西省合凤线铜川至旬邑高速公路TX-C08合同段隧道洞门形式统计表

隧道名称

类型

铜川端洞门类型

铜川端明洞口里程桩号

铜川端暗洞口里程桩号

旬邑端暗洞口里程桩号

旬邑端明洞口里程桩号

旬邑端洞门类型

韩家山隧道左线

分离式

端墙式

ZK208+650

ZK208+658

ZK209+527

ZK209+535

端墙式

韩家山隧道右线

分离式

端墙式

YK208+620

YK208+627

YK209+475

YK209+485

端墙式

上塬子1#隧道左线

分离式

端墙式

ZK211+916

ZK211+920

ZK212+231

ZK212+256

削竹式

上塬子1#隧道右线

分离式

削竹式

YK211+909

YK211+912

YK212+215

YK212+240

削竹式

上塬子2#隧道左线

分离式

端墙式

ZK212+315

ZK212+325

ZK212+805

ZK212+820

端墙式

上塬子2#隧道右线

分离式

削竹式

YK212+330

YK212+345

YK212+852

YK212+876

削竹式

上塬子3#隧道左线

分离式

端墙式

ZK213+332

ZK213+339

ZK214+000

ZK214+010

端墙式

上塬子3#隧道右线

分离式

端墙式

YK213+330

YK213+336

YK214+075

YK214+085

端墙式

2.2隧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2.2.1韩家山隧道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

1、地形地貌

隧址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盆地北部,陕北黄土高原南缘,处于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公路沿线地貌可分为黄土残塬沟壑区、黄土梁峁沟壑区、中低山基岩山地、河流谷地。

本标段主要属于黄土残塬沟壑地貌,其塬面平缓,地形呈波状起伏,多以残塬和梁状丘陵出现,残塬塬面多为长条状或串珠状,面积小,而梁状丘陵以斜梁为主,顶面狭窄,多为上凸形。

黄土沟谷密度大且深切,相对切割深度在100~160米之间,沟谷多呈“V”型,沟谷边坡陡立,沟底纵向呈阶梯状。

2、气候条件

本项目区地处内陆,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由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向暖温带半干旱气候过渡,年均气温8.0℃~12.2℃,元月最冷,平均气温-2℃~-8.8℃,极端低温-18℃~-24.3℃;七月平均气温19.8℃~21.2℃,极端高温36℃~39.7℃。

项目区年均降雨量552.6~710毫米,春季干旱少雨,多大风扬沙;夏秋季温润多雨,降雨量占全年的60%,且以暴雨、阵雨为主,历时短,降雨量大,易形成黄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潮湿系数较小。

3、工程地质条件

地质构造

隧址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位于我国大陆地壳稳定的板内地带,第四纪以来,以地块整体隆起~沉降为特征,地壳活动相对微弱。

地层岩性

隧址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边缘,在构造单元上属陕甘宁台拗南缘,在其南侧为渭河地堑,北侧为鄂尔多斯盆地。

本项目区主要为北西向的单斜构造,倾角3°~8°,区内褶曲宽缓,断层稀疏,但小构造发育。

本区域出露地层较多,有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地层,此外还包括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土体。

二叠系、三叠系及侏罗系地层主要为砂岩、泥岩、页岩等,为本区域的主要含煤层。

白垩系地层主要为粗粒砂岩、砾岩、泥岩等。

本项目区域表层主要为第四系黄土。

4、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域属黄河水系,总体流向是西北向东南。

流域支流径流短,流量小,比降较大;各级水系年内水位变幅较大,七、八月为洪水期,冬季为枯水期,洪枯流量相差悬殊,泥沙含量较高。

本区地下水为黄土塬和流水侵蚀剥蚀地貌类型,降水主要以地表径流排泄。

地下水多为HCO3ˉ型淡水,矿化度0.5g/L左右。

2.2.2上塬子1#隧道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

1、地形地貌

隧址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盆地北部,陕北黄土高原南缘,处于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公路沿线地貌可分为黄土残塬沟壑区、黄土梁峁沟壑区、中低山基岩山地、河流谷地。

本标段主要属于黄土残塬沟壑地貌,其塬面平缓,地形呈波状起伏,多以残塬和梁状丘陵出现,残塬塬面多为长条状或串珠状,面积小,而梁状丘陵以斜梁为主,顶面狭窄,多为上凸形。

黄土沟谷密度大且深切,相对切割深度在100~160米之间,沟谷多呈“V”型,沟谷边坡陡立,沟底纵向呈阶梯状。

2、气候条件

本项目区地处内陆,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由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向暖温带半干旱气候过渡,年均气温8.0℃~12.2℃,元月最冷,平均气温-2℃~-8.8℃,极端低温-18℃~-24.3℃;七月平均气温19.8℃~21.2℃,极端高温36℃~39.7℃。

项目区年均降雨量552.6~710毫米,春季干旱少雨,多大风扬沙;夏秋季温润多雨,降雨量占全年的60%,且以暴雨、阵雨为主,历时短,降雨量大,易形成黄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潮湿系数较小。

3、地质构造

隧址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位于我国大陆地壳稳定的板内地带,第四纪以来,以地块整体隆起~沉降为特征,地壳活动相对微弱。

4、地层岩性

隧址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边缘,在构造单元上属陕甘宁台拗南缘,在其南侧为渭河地堑,北侧为鄂尔多斯盆地。

本项目区主要为北西向的单斜构造,倾角3°~8°,区内褶曲宽缓,断层稀疏,但小构造发育。

本区域出露地层较多,有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地层,此外还包括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土体。

二叠系、三叠系及侏罗系地层主要为砂岩、泥岩、页岩等,为本区域的主要含煤层。

白垩系地层主要为粗粒砂岩、砾岩、泥岩等。

本项目区域表层主要为第四系黄土。

5、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域属黄河水系,总体流向是西北向东南。

流域支流径流短,流量小,比降较大;各级水系年内水位变幅较大,七、八月为洪水期,冬季为枯水期,洪枯流量相差悬殊,泥沙含量较高。

本区地下水为黄土塬和流水侵蚀剥蚀地貌类型,降水主要以地表径流排泄。

地下水多为HCO3ˉ型淡水,矿化度0.5g/L左右。

2.2.3上塬子2#隧道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

1、地形地貌

隧址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盆地北部,陕北黄土高原南缘,处于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公路沿线地貌可分为黄土残塬沟壑区、黄土梁峁沟壑区、中低山基岩山地、河流谷地。

本标段主要属于黄土残塬沟壑地貌,其塬面平缓,地形呈波状起伏,多以残塬和梁状丘陵出现,残塬塬面多为长条状或串珠状,面积小,而梁状丘陵以斜梁为主,顶面狭窄,多为上凸形。

黄土沟谷密度大且深切,相对切割深度在100~160米之间,沟谷多呈“V”型,沟谷边坡陡立,沟底纵向呈阶梯状。

2、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和韩家山隧道条件一样。

3、工程地质条件

4、地质构造

隧址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位于我国大陆地壳稳定的板内地带,第四纪以来,以地块整体隆起~沉降为特征,地壳活动相对微弱。

5、地层岩性

隧址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边缘,在构造单元上属陕甘宁台拗南缘,在其南侧为渭河地堑,北侧为鄂尔多斯盆地。

本项目区主要为北西向的单斜构造,倾角3°~8°,区内褶曲宽缓,断层稀疏,但小构造发育。

本区域出露地层较多,有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地层,此外还包括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土体。

二叠系、三叠系及侏罗系地层主要为砂岩、泥岩、页岩等,为本区域的主要含煤层。

白垩系地层主要为粗粒砂岩、砾岩、泥岩等。

本项目区域表层主要为第四系黄土。

6、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域属黄河水系,总体流向是西北向东南。

流域支流径流短,流量小,比降较大;各级水系年内水位变幅较大,七、八月为洪水期,冬季为枯水期,洪枯流量相差悬殊,泥沙含量较高。

本区地下水为黄土塬和流水侵蚀剥蚀地貌类型,降水主要以地表径流排泄。

地下水多为HCO3ˉ型淡水,矿化度0.5g/L左右。

2.2.4上塬子3#隧道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

1、地形地貌

隧址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盆地北部,陕北黄土高原南缘,处于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公路沿线地貌可分为黄土残塬沟壑区、黄土梁峁沟壑区、中低山基岩山地、河流谷地。

本标段主要属于黄土残塬沟壑地貌,其塬面平缓,地形呈波状起伏,多以残塬和梁状丘陵出现,残塬塬面多为长条状或串珠状,面积小,而梁状丘陵以斜梁为主,顶面狭窄,多为上凸形。

黄土沟谷密度大且深切,相对切割深度在100~160米之间,沟谷多呈“V”型,沟谷边坡陡立,沟底纵向呈阶梯状。

2、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和韩家山隧道的一样

3、工程地质条件

4、地质构造

隧址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位于我国大陆地壳稳定的板内地带,第四纪以来,以地块整体隆起~沉降为特征,地壳活动相对微弱。

5、地层岩性

隧址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边缘,在构造单元上属陕甘宁台拗南缘,在其南侧为渭河地堑,北侧为鄂尔多斯盆地。

本项目区主要为北西向的单斜构造,倾角3°~8°,区内褶曲宽缓,断层稀疏,但小构造发育。

本区域出露地层较多,有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地层,此外还包括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土体。

二叠系、三叠系及侏罗系地层主要为砂岩、泥岩、页岩等,为本区域的主要含煤层。

白垩系地层主要为粗粒砂岩、砾岩、泥岩等。

本项目区域表层主要为第四系黄土。

6、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域属黄河水系,总体流向是西北向东南。

流域支流径流短,流量小,比降较大;各级水系年内水位变幅较大,七、八月为洪水期,冬季为枯水期,洪枯流量相差悬殊,泥沙含量较高。

本区地下水为黄土塬和流水侵蚀剥蚀地貌类型,降水主要以地表径流排泄。

地下水多为HCO3ˉ型淡水,矿化度0.5g/L左右。

2.2.5不良地质

隧址区未见明显的不良地质条件。

3危险源识别与分析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发生的可能性

后果严重程度

事故类别及后果

1

洞口边仰坡刷坡

高出作业人防护不当,人员不当行为

有时

轻度

高空坠落(人员受伤)

2

凿岩机使用操作不当

不可能

轻度

机械伤害(人员受伤)

3

山体坡面原土挠动

有时

轻度

坍塌、滑坡(人员伤亡)

4

洞身开挖

隧道内机械的运行

有时

严重

机械伤害(人员受伤)

5

隧道内放炮

有时

严重

火药爆炸(人员伤亡)

6

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有时

严重

化学性爆炸(人员伤亡)

7

悬空围岩原土挠动

有时

严重

坍塌(人员伤亡)

8

洞内临时用电

有时

严重

触电(人员伤亡)

9

隧道内通风设施坏了或通风不畅,遇到有害气体

极少

严重

中毒(人员伤亡)

10

压力容器外力打击、加压不停止

极少

严重

容器爆炸(人员伤亡)

11

洞顶、洞壁施工

洞顶、洞壁支护

有时

严重

坍塌(人员伤亡)

12

砼运输罐车

有时

严重

车辆伤害(人员伤亡或受伤)

13

工作平台上作业,作业人员违章攀爬工作台、工作台周边围护缺失

有时

严重

高处坠落(人员受伤)

14

高处、工具物料,工作台边集中堆放物料、散落工具

很可能

严重

物体打击(人员受伤)

15

工作台架转移失稳

极少

严重

机械伤害(人员受伤)

危险源辨识与分析(见下表)

4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㈠、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事故;

㈡、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㈢、无重大火灾事故、重大职业病;

㈣、人员因施工年死亡率小于0.2‰,重伤率小于0.45‰,负伤率小于3‰;

㈤、减少Ⅰ类不可接受风险,制定应急预案;

㈥、机械事故损失小于机械设备净值的2‰;

㈦、荣获公司2014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㈧、荣获陕西省2014年度“平安工地”荣誉称号。

5专项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5.1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工作是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正确贯彻“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安全责任制,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监督检查。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隧道施工的安全工作。

项目部安全生产实行项目部—施工队—工班三级管理,一级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二级管理由施工队长负责,三级管理由班组长负责,各作业点设安全监督岗。

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有关国家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要求,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自作好本岗位的安全工作。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图见下图。

5.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

李建强

 

财务总会

李伟

项目总工程师刘建国

副经理

李亚隆

安全总监张咸嘉

副经理

何满良

 

项目副总工程师

高智臣

 

路基一队

 

路基二队

 

桩基一队

 

桩基二队

桥梁一队

 

桥梁二队

 

桥梁三队

桥梁四队

 

桥梁五队

 

隧道一队

 

隧道二队

 

隧道三队

第二拌和站

第一拌和站

 

防护四队

 

防护三队

 

防护二队

 

防护一队

箱梁预制场

测量队

吴喜军

办公室

试验室

尚肖琼

质检部

赵红刚

工程部

葛盼荣

合同部

姜芳华

财务部

安全部

物机

 

5.3专项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基本要求

本着谁主管谁负责安全的精神,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的全权负责人,由专职安全员检查督促各项安全生产的进行,各要素相关部门协作。

工程开工,对所参加本工程的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交底,考试合格后方可准予上岗。

同时做好变动工种的安全教育,班组定期教育。

对特种作业人员须通过专门的培训,经过当地考核单位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并进行二年一次的安全复审考核。

生产负责人在安排施工任务时,应考虑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及结构工艺针对班组人员进行交底。

按照危险源清单,实施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做好记录,分析原因,纠正预防措施,限期整改,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杜绝事故的发生。

施工人员进场必须做好劳务手续,此项工作由班组长与安全员协同做好。

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技术交底与施工技术交底同时进行,施工队一级的安全技术详细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最基层是单位施工员向班组交底,在交底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贯彻安全技术措施,上级领导的指示,明确关键部位,安全生产的重点操作及注意事项,参加的施工人员,不论管理人员或是班组长,施工中一律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随到随交,均应签字备查。

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加强文明施工、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

总结经验和事故教训,落实下一步计划,杜绝伤亡事故,加强本人的自我保护和应变能力,表彰先进,处罚违章。

(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安全教育培训:

工人在上岗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养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施工过程中,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有计划的对重点岗位的生产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制度、施工纪律进行培训和考核。

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对专职安全员、班组长、从事特种作业的架子工、起重工、混凝土工、电工、木工等,必须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进行安全教育、考核和定期复核,经过培训考试合格,获取操作证者才能持证上岗。

安全教育和培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等。

安全生产思想教育:

安全生产思想教育目的是为安全生产奠定思想基础。

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劳动纪律等方面的考核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安全知识教育:

全体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知识教育,并具备安全基本知识。

主要包括: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施工生产流程、场内运输的有关安全知识;有关电气设备的基本安全知识;高空作业安全知识;生产中使用的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和可能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安全防护基本知识;消防制度及灭火器材应用的基本知识;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知识;因工伤亡事故的应急措施和急救知识等。

安全技能教育:

安全技能教育就是根据各专业、各工种的特点,实现安全操作、安全防护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术能力和技术知识要求。

每个作业人员都必须熟悉本工种、本岗位专业安全技术知识。

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建筑登高架设、电工、焊工、司炉工、爆破工、机械操作工、场内各种移动式机械设备的驾驶人员、起重工、吊车司机及信号指挥人员、施工升降机、塔吊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获得相关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3)、安全教育培训责任制

以项目部安质部、综合办公室为中心,结合本项目特点,收集材料,展开各种渠道的安全教育,落实在建人员培训的知识内容,项目部强制规定参加培训的时间,保证本工程参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100%。

建立安全教育培训责任制,明确了各项培训的内容和责任人,具体内容如下:

安全教育培训责任制

序次

类别

培训责任内容

培训责任人

1

思想

教育

①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教育;

②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教育;

③安全生产形势教育;

④劳动纪律教育;

经理、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总工程师

2

知识

教育

①在施工生产中确保安全和健康要求的教育;

②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教育;

③认识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危险区域(部位、点)的教育;

④安全预防的基本知识教育;

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总工程师、设备、物资部部长、工程、安质部长、专职安全员

3

安全技术和技能教育

①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教育;

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教育;

③安全操作和自我保护技能教育;

④安全检查和交接要求教育;

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总工程师、设备、物资部部长、工程、安质部长、专职安全员

4

事故

教育

①典型事故案例教育;

②查找和消除安全隐患教育;

③安全事故责任教育;

④安全事故的保护现场和接受调查要求教育;

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总工程师、设备、物资部部长、工程、安质部长、专职安全员

5

法制教育

①遵守安全生产法规和制度教育;

②消除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教育;

③安全生产奖惩规定教育;

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总工程师、设备、物资部部长、工程、安质部长、办公室主任、专职安全员

(4)、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为了将项目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贯彻到底,项目部制定了《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确定了安全教育方案,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

具体内容详见《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5)、安全检查制度

项目经理部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规定定期检查日期及参加检查的人员。

项经部每季检查一次,工区每月检查一次,施工队每周检查一次,作业班组每天检查一次。

非定期检查视工程情况在施工准备前、危险性大、采取新工艺、季节变化、节假日前后等情况下都要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安全隐患,要建立登记、整改、消项制度。

定人、定措施、定经费、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如果有险情,立刻停止使用,处理合格后方可施工。

(6)、特种专业安全管理制度

本项目特种专业工程主要有模板工程、塔吊工程,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项目的实际要求,建立了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7)、安全评比和奖惩制度

积极开展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记录的“三上岗”和每周一次的“一讲评”安全活动,对班组的安全活动,要有考核措施,并按照奖惩措施进行兑现。

(8)、劳动保护管理制度

成立以项目经理田鹏为首的劳动管理领导小组,安质部负责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范围,制定本工程安全保护技术;材料部负责劳动保护用品的购置、发放,劳动保护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劳动产品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

(9)、安全资料管理制度

安全资料由项目部资料室建立安全资料专柜,安全部负责收集整理,项目部专职资料员统一归档管理。

(10)、文件资料编制、审批

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由安质部编制,总工组织相关部门讨论通过后,交项目经理批准实施,必要时报业主监理审查。

5.4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⑴、在项目行政领导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宣传和认真贯彻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等,推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⑵、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