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6课文原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3245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6课文原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6课文原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6课文原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6课文原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6课文原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6课文原文.docx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6课文原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6课文原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6课文原文.docx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6课文原文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6课文原文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原文

1.海上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

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

便目不转睛的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的很,却没有亮光。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云霞,完全跳出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

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遍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

太阳升起来。

人看不见它。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紫色或者红色。

这时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2.暴风雨

闷热的夜,令人窒息,我辗转不寐。

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悸恐。

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瓢泼大雨。

宛如天神听到信号,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

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打开,摔在墙上。

烟囱发出低声的呜鸣,犹如在黑夜中抽咽。

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不一会,铿锵的乐曲转为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

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

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的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擦拭得更加明亮。

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风雨压弯了腰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梦中苏醒;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闪烁着光华。

常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迎着朝霞,披上玫瑰色的丽装;远处的村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江山似锦,风景如画,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

绮丽华美的春色呵,你是多么美好!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湖面海拔3196米,平均水深18.6米,最深32.8米,湖岸线长360公里。

东西长106公里,南北宽63公里,面积4583平方公里,湖水容量为85.4立方公里。

布哈河、甘子河等40余条河注入其中。

青海湖没有外流出口,所以成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青海湖约在距今200至20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一个断陷湖盆,湖盆积水开始流入黄河,后因周围山地升高,阴塞了湖水流出,便形成今日的内陆湖泊了。

青海湖鸟类繁多,主要品种有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赤麻鸭等10余种,每年春天到岛上聚集。

湖内有海心山、海西山、三块石等岛屿。

这些岛屿是鸟类的天堂,密密麻麻的鸟巢遍布于山崖峭壁,鸟蛋更是俯拾皆是。

湖水中还生活着一种裸鲤,又叫无鳞湟鱼,当地人称之为湖中之王,是著名的水产品。

由于近些年人类的破坏活动,无论是鸟类还是鱼类都陷于灭绝的处境,目前人们对此有了一些认识,正在给予保护。

青海湖地处西北地区,湖区寒冷干燥,气温变化很大,降水集中,年降水在380毫米左右。

流入青海湖的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导致湖水水位下降、湖面缩小、湖水含盐量增高。

鸟岛在青海湖西北角,原来完全孤立于湖中,也不被人们所熟知。

只有当地老百姓知道那个叫海西皮的小岛上,鸟儿铺天盖地,只要进去一下,就可以捡回整整一船的鸟蛋。

所以,他们编出了“进海一只船,出海一船蛋”的歌谣。

而这歌谣恰恰引起了科学考察工作者的兴趣,他们按图索骥,终于发现了这个鸟的乐园,并起名为鸟岛。

不久,一个埋没了不知有多少千年的无名岛,以“鸟岛”的名字传诵在人们口头。

据了解,每年四五月,在仅有0.27平方公里的蝌蚪形鸟岛上,居住着大约10万只以上的鸟儿,天上地上水里到处是鸟,鸟窝遍布,没有间隙之地。

倘若你踏上那里,千万只鸟就会盘旋在头上,有的拉屎,有的俯冲,直到把你搞得浑身鸟粪,狼狈而逃方才罢休。

鸟儿们虽然相互之间有争执,但在对付鹰、雕等猛禽和人类时,它们是团结的集体,统一的力量。

这里鸟种类不算多,有将近20种,而且“扎根定居”的也只有四五种,大多数是候鸟,但是珍禽却不少。

斑头雁全身灰白,头上有两道黑斑,体大个高,走路摇摇晃晃,下的蛋最重的达半斤以上,比鹅蛋还要大。

这种鸟数量最多,是鸟岛的主体“民族”。

此外还有鱼鸥、棕头鸥、鸬鹚、凤头潜、云雀、罗纹鸭等,长相各不一样。

其中,凤头潜以漂亮、善潜水著称,云雀则以擅长歌唱而出名。

每当秋高天寒时,除了少数鸟类外,大部分都带领着它们的“孩子”离开鸟岛,去遥远的南亚诸国过冬。

一到春暖花开季节,它们又从那里起飞,越过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飞过冰天雪地的昆仑山脉,回到它们心爱的鸟岛,重新开始热闹、繁忙的夏季生活,并在这里生儿育女、载歌载舞。

4.背课文

记得上小学时的第一天,老师发下语文课本,我就急不可待地翻开来看。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课的图画,花的地平线上升起的一轮太阳,红红的,光芒四射。

老师开始教我们学课文。

没想到第一课这么简单,就三个字:

天亮了。

渐渐地,学了三课,老师让我们从第一课背到第三课。

全班同学就像唱歌似的,拉长了音背起来。

背得那么轻松、流畅,清脆的声音,河水般缓缓地流着,连标点符号都被冲走了。

老师也笑咪咪地和我们一起背:

一天亮了

二弟弟妹妹快起来

三姐姐说快去看太阳

真没想到,语文课会这么好学。

背书就像唱歌,谁也没把它放在心上。

后来,语文越学越多,越学越长,老师还是让我们背书,我就觉得没有那么轻松了。

大约上到四年级,老师教我们学新课文,题目是《匆匆》。

老师还在黑板上写下了作者的名字:

朱自清,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位作家的名字。

老师用很优美的嗓音开始读课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发现老师并不是在读课文,而是有感情地背诵。

我们又惊奇、又佩服。

就这样,老师一字不差地背完了整篇课文。

讲完了《匆匆》,老师照例让我们背诵课文。

我一遍又一遍地大声念着: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我还对这几句话特别感兴趣: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来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巧巧地挪移了。

”我一面读着,一面看着屋里方砖地上的阳光,觉得作者写得真好。

可是我只顾欣赏课文,并没有用心去背。

等妈妈来检查时,我只能背下来开头的一段,下面的就结结巴巴地背不出来了。

我一脸垂头丧气的表情。

妈妈拿着课本,很平静地说:

“你学的都是白话文,不难背啊!

”我仍低着头,不吭声。

妈妈接着说:

“我小时候,学的是古文。

还不懂呢,就让背。

”说完,她就背起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听着很新鲜。

看看妈妈,她容光焕发地背着。

我很受鼓舞。

我很佩服妈妈,她连那么难懂的古文都能背下来,我这篇有趣的课文,为什么背不下来呢?

自从那以后,每逢我遇到难背的课文,就用妈妈的激励自己。

有一天,课堂上,老师发给每人一片补充教材,题目是《桃花源记》,这是一篇古文。

老师像讲故事似的,先把课文的内容复述一遍,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催老师快点讲。

老师却没有那么做,她带领大家一遍又一遍地朗诵课文: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西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渐渐地,那字句不再生疏,变得铿锵悦耳。

再读几遍,不仅声音好听,课文的内容也从迷茫之中显现出来,在我们的脑海中,渐渐地活画出那个捕鱼人有趣的经历……我么几乎都能背下这篇课文了。

老师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对老师的话似懂非懂。

以后,课文越学越多,背诵的课文也越来越长。

老师让我们背的都是名篇。

渐渐地,我体会到,多背一些名篇,储存在记忆中,在一次次的重温中,不断地加深着理解,就好像牛儿吃下草,经过多次反刍,慢慢地消化,慢慢地吸收。

现在,我还能常常的默背着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行云流水般地把我带回到小学的语文课堂上。

古诗词欣赏江南春杜牧

绿

5.钟楼读书

我练书的学校叫凤山小学,是在一座古寺的基础上建起来的。

现在这里有一座古老的木塔和一座钟楼。

这座钟楼,现在是我们是我们的阅览室,四面都是玻璃窗,楼上有很多书架和书。

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

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上面画着一座大森林,不一会儿,走出一位熊猫阿姨来,他戴一副眼镜,穿着围裙,在森林的草地上办一所幼儿园。

我赶紧把书翻下去,这下看见好多小朋友:

小刺猬弟弟、小白兔弟弟、小青蛙弟弟,都坐在幼儿园的小椅子上了,我赶紧把书翻下去,看见小松鼠弟弟背起书包I,大沙漠跑来了,随后,看见长颈鹿小弟弟从非洲做一条独木舟来了······

我好像听见书里有一阵音乐传来了,我看见熊猫阿姨已经坐在钢琴前面,弹起好听的歌曲了,我看见小朋友们按照歌曲的节奏,踏着拍子了,我看见熊猫阿姨向长颈鹿小弟弟看了一眼,长颈鹿马上踏着舞步在草地上跳舞了。

——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它原是一座钟楼。

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一幅一幅的画,我看见有一幅画,上面画着一大片北冰洋的雪景,所有的山都是冰山。

山下有村落,那屋顶和长方形的烟囱都盖着雪。

我仔细一看,那村落对面的雪地上,停着好多雪橇,几只小猎犬在那里跑来跑去······

一会儿,我好像看见许多屋子的门都开了,走出一群爱斯基摩的渔夫来,他们都穿着用厚厚的兽毛做得长靴子,拿着鱼叉坐上雪橇出发了,他们是要到北冰洋去捕鱼,还是去捕海马呢?

我看见许多爱斯基摩的小朋友,还有猎犬都跟着雪橇往海岸边跑去了·····。

真的,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他以前是一座钟楼,现在楼上放着好多书架和书。

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他给我讲丹麦的老爷爷安徒生的故事:

书里有照片和画······

我好像听见有车轮滚动的声音从书里传出来了。

这是我看见安徒生坐在一辆马车上,他戴一顶礼帽,领上系着蝴蝶结,从他的故乡奥登塞出发了,他要出去做客吗?

他要到一个幼儿园里给小朋友们讲故事么?

他要到非洲去旅行么?

一会儿,我好想看见安徒生老爷爷的马车走出森林了。

噢,他的马车这是穿过的是瑞典的一座森林么?

他的脸上显着沉思的样子,他在想着,给拇指姑娘一个胡桃可雕成的小摇篮,要用蓝色紫罗兰的花瓣做垫子用玫瑰的花瓣做他的被子;随后她轻声的唱起一支《金龟子啊,飞走吧》的歌······

一会儿,我看见安徒生老爷爷坐在马车上,脸上好像有一种宽慰的微笑,因为,他已经知道国王和臣仆们赶到城里去了,那花园里的玫瑰花已经坐上王位,鸡冠花们正分成两队,在两边站着······

——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

在很久以前,他是一座钟楼,有一口铜钟。

这座钟楼,现在四面都是玻璃窗,从玻璃窗里,我们能看到木塔和远处的荔枝林,越过荔枝林,能看见我们家乡的大海和兴化湾,那里有许多船,有一天,我忽然想起来了,我要是能从兴化湾乘船出发到安徒生老爷爷的故乡奥登塞去看看,有多么好!

接着,我就从奥登塞再出发,向北航行,去看看爱斯基摩人的渔村。

到了晚上,便住在他们用雪盖的屋子里,说不定能够从窗口看到美丽的北极光了呢!

我练书的学校,有一座钟楼,现在是我们的阅览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