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一0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3385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O一0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二O一0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二O一0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二O一0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二O一0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二O一0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二O一0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二O一0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二O一0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二O一0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二O一0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二O一0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二O一0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二O一0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二O一0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O一0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docx

《二O一0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O一0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O一0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docx

二O一0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

二O一0学年度

宁波外国语学校初三语文一模测试

第二学期

(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一、书写(2分)(友情提示:

中考此分项为4分,希望同学们高度重视,规范书写,不要再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二、积累运用(28分)

1、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

天气一年比一年热了,但在天井里摇着扇子乘凉的人是一天比一天少了,电扇与空调的普及,让人不再有缘于夜空下的神秘。

偶尔抬头看看天空,繁星早在繁灯的映照下①▲(àn)然失色了。

再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孩子流露的怕也只是②▲(hú)疑的眼神了。

就在这诗意消退的时刻,无③▲(yín)的空间与悠远的时间,交错出让人想象的冲动。

而印度洋的海啸、黎巴嫩的战火,再次昭示出灾害的不测、世事的无常。

留一点想象吧,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营造一点诗意,让人能够诗意地④▲(qī)息在这个地球上……

2、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在横线上填一个四字成语。

(1分)

小说家的最好住所是哪里?

是▲的孤岛小木屋,还是众声喧哗的公寓?

(很少有人去的,荒凉偏僻的地方)

3、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岌取汲汲可危泛滥粗制滥造

B.修炼袖手旁观愕然怒不可愕

C.矫健一代天娇腻烦繁花似锦

D.阴晦讳莫如深诓骗恃才放旷

4、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向往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就像夕阳下牵手散步的老人,任云卷云舒;

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就像暴风雨中飞翔的海燕,任雷鸣电闪。

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就像夜色里埋头赶路的人,任月出月落。

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就像大海上行驶的帆船,任浪打风吹。

A.安详奋进紧张拼搏B.安详拼搏奋进紧张

C.奋进紧张安详拼搏D.安详拼搏紧张奋进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美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

B.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C.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D.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古语云:

“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

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

B.和谐、和睦、和顺、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

C.“过来。

”他对我说:

“这边看得清楚些。

D.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

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

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早春天气,△, △;△,水天一色,△,卧龙一般,△,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

①湖水苍茫②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③它有生命④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⑤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

A.⑤①④②③B.⑤④①②③C.①②③⑤④D.②③①④⑤

8、《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句相关的情节是(▲)(2分)

A.七擒孟获B.赤壁之战C.火烧连营D.水淹七军

9、阅读下则新闻,回答相关问题。

(共7分)

南京梧桐保卫战终于收获了阶段性成果,南京市政府3月14日正面回应网民,表示将广泛听取民意,进一步优化地铁设计方案,竭力保护沿途法国梧桐;南京市地铁方面也表示,他们将高度重视地铁施工期间的树木保护,并采取一切措施做好行道树的保护和施工后的绿化恢复工作。

法国梧桐是南京的标志,南京人以及喜欢南京的人大多都爱法国梧桐。

为兴建三号线地铁,南京市政府原本计划要迁走600多棵大树,其中法国梧桐就有200棵,南京人普遍对梧桐减少非常不满,他们要保卫自己的梧桐。

拿什么保卫呢,与2006年相比,南京市民多了最重要的武器:

微博。

最近一段时间,“关注南京梧桐树”一直是新浪微博话题榜的最热门话题之一,每天有四五十万条相关信息,而转发、评论更是不计其数。

微博发挥了它的巨大能量,通过大量转发,整个梧桐保卫战已经不只是南京市民的事情,全国网民都加入进来了,大量名人、名流尤其是具有号召力的知名媒体人、知识分子和意见领袖纷纷就此发表意见。

让公共事件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传播,并且通过大规模的公共讨论获得各方意见,这就是微博的力量。

1为本条新闻拟一条标题(不得超过20字)(2分)

标题:

2根据所给例句,仿写一句话。

例句:

你看梧桐的年轮,清晰完整的金质唱片,奏出了悠扬婉转的旋律。

你看梧桐的,,。

(3分)

3就南京政府为修地铁而迁移梧桐树这一做法,你认为是否妥当,请结合我们所学过的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看法:

(1分)

4请你就城市化进程的两难局面,为南京政府的造地铁方案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要求:

合理、有效、有可行性。

建议:

(1分)

10.填空(6分)

①▲,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鱼我所欲也》)

③古代志士仁人能够“进亦忧”,“退亦忧”。

与之相对应的句子是:

▲,▲。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针对近期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等问题,3月1日下午,雅士利集团副总裁吴迪年做客新华网,与网友交流互动。

最后他还引用“▲,▲”表达对未来国产奶粉的信心和乐观。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三、阅读理解(40分)

(一)孩子,我为什么打你(14分)

毕淑敏

⑴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

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

⑵你突然插嘴说:

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⑶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

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

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

⑷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

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

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

这个人就是你。

⑸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

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

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的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

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

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

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⑹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

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

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⑺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

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

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

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⑻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

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⑼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

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予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⑽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

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

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

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

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

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

⑾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

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那怕它将苛烈10倍。

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

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⑿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

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

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⒀我从不用那些工具。

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

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

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⒁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

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

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⒂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

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很多的道理。

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

唯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

⒃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1、第⑶段中“我”对“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请从⑸⑹中概括出作者在什么时候不曾打孩子及其原因。

(2分)

3、在⑺⑻两段文字中,母亲明明知道打孩子是不对的,可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殴打方式呢?

(摘引原文语句回答)(2分)

4、请理解一下第⑾段的划线语句。

(2分)

5、第⒀段中的“一条力学定律”指什么定律?

这么写有什么作用?

(2分)

6、结合全篇,你觉得作者是位怎样的母亲呢?

(2分)

7、你被父母“打”过吗?

简单说说经过,并谈谈你的感受。

如果没有,请谈谈你是如何与父母交流沟通的。

(50字内。

2分)

(二)苦读与乐读(10分)

⑴中国传统的读书法有两种:

一曰“苦”,二曰“乐”。

苦读的代表是孙敬和苏秦,一个头悬梁,一个锥刺股。

乐读的倡导者是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这两种方法本互为补充,不过现代人多认同后者而不愿效法前者。

⑵这种选择自有其道理,这道理用一句最流行的名言来说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海伦·凯勒)。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书,确会精神集中,心无杂念,所以感受深,记忆也牢,而且联想丰富,“心骛八极,神游万仞”的情况多半是在对所读之书有浓厚的兴趣时发生的。

既沉醉其中,也就不以为苦,自然会多用时间,并且乐些不疲,流连忘返;“流连忘返,始可深入,深入后,如受春风化雨之赐,欣欣向荣,学业大进。

”(林语堂《论读书》)这样读书好处虽多,但也有弊端。

胡适“幼时酷嗜小说”,后来回忆说:

“所得小说良莠不齐,中多淫书……害余不浅。

”(《胡适留学日记》)可见读书全凭兴趣,不加选择是不行的。

但既经选择是否就万事大吉了呢?

答曰:

也不尽然。

一个人兴趣广泛还好说,如果兴趣狭窄,读来读去就是那么几种书,这样“偏食”的结果极有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呈畸形发展。

欲除此病,当多吃“五谷杂粮”,即所读的书应驳杂些。

对此,鲁迅早有论述:

“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论、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弃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

”(《致颜黎民》)

⑶既然要读自己“厌恶”的书,当然不免觉得“苦”(这“苦”虽和孙敬、苏秦之“苦”有所不同,但也当属“苦读”应有之义),但是如果不放弃,“苦”上一阵子,自然会有所收获。

朱光潜谈及有志于做学问的人时说:

“也有些很枯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

”(《谈读书》)有了滋味也便有了兴趣的萌芽,再“啃”下去发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也未可知。

可见兴趣并非凭空而来,也是可以培养的。

这培养的途径就是“硬啃”,先“苦”上一阵子。

⑷其实,对于一个有志于学的人来说,乐读固然好,苦读也没什么。

“读书莫畏难”,他早早有心理准备的,而且只要不是冥顽透顶的人,他从“苦”中是一定可以读出快乐的。

正如梁启超所说:

“趣味总是慢慢的来,越引越多,像倒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处。

1、作者分析了凭兴趣读书可能有的危害,请你说说是哪些危害。

(2分)

2、作者对“苦读”的看法是什么?

(2分)

3、作者所说“苦读”之“苦”与“苏秦苦读”之“苦”有何不同?

(2分)

4、文中引用了许多名人名言,对其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引用孔子的话,说明“乐之”最为重要,孔子是倡导乐读的。

B.引用胡适的话,说明读书要有选择,不然对自己不利。

C.引用鲁迅的话,说明读书要广泛,各门学科的书都要读。

D.引用梁启超的话,说明读书兴趣的培养是长期的,艰巨的。

5、有人把“学海无涯苦作舟”中的“苦”改为“乐”,这样改有道理吗?

你的观点是什么?

(2分)

(三)课内比较阅读(8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加点字词。

(2分)

①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②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2、 请选出下面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2分)

A.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属予作文以记之

B.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其如土石何?

C.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何以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 翻译句子。

(2分)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甲、乙两文中都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

请选取实例来谈谈这个问题。

(2分)

(四)(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②。

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③,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

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④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⑤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潃⑥,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注释:

①蒙鸠:

鸟名。

②苕:

芦苇的穗。

③射干:

植物名。

④蓬:

草名,又叫飞蓬。

⑤兰槐:

一种香草。

⑥潃:

臭水。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2分)

A.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完:

完好

B.临百仞之渊临:

面对

C.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然:

使……这样

D.其质非不美也。

其:

它的

2、用一个成语准确概括出下面一句话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

(2分)

   语句: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成语是:

                                    

3、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在汉语。

(2分)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译文为:

                                    

4、这段文字用了“南方蒙鸠之巢”“西方之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兰槐之根渐之滫”等比喻,意在阐明一个怎样的观点?

这个观点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2分)

观点是:

                                    

认识是:

                                    

四、写作(50分)

请以“一路上有你”为题写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出题及校正:

初三备课组

二O一0学年度

宁波外国语学校初三语文一模答案

第二学期

(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四、书写(2分)(友情提示:

中考此分项为4分,希望同学们高度重视,不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五、积累运用(28分)

1.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

天气一年比一年热了,但在天井里摇着扇子乘凉的人是一天比一天少了,电扇与空调的普及,让人不再有缘于夜空下的神秘。

偶尔抬头看看天空,繁星早在繁灯的映照下黯(àn)然失色了。

再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孩子流露的怕也只是狐(hú)疑的眼神了。

就在这诗意消退的时刻,无垠(yín)的空间与悠远的时间,交错出让人想象的冲动。

而印度洋的海啸、黎巴嫩的战火,再次昭示出灾害的不测、世事的无常。

留一点想象吧,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营造一点诗意,让人能够诗意地栖(qī)息在这个地球上……

2.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在横线上填一个四字成语。

(1分)

小说家的最好住所是哪里?

是人迹罕至的孤岛小木屋,还是众声喧哗的公寓?

(很少有人去的,荒凉偏僻的地方)

3.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D)(2分)

A.岌取汲汲可危泛滥粗制滥造

B.修炼袖手旁观愕然怒不可愕

C.矫健一代天娇腻烦繁花似锦

D.阴晦讳莫如深诓骗恃才放旷

4.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2分)

我向往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就像夕阳下牵手散步的老人,任云卷云舒;

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就像暴风雨中飞翔的海燕,任雷鸣电闪。

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就像夜色里埋头赶路的人,任月出月落。

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就像大海上行驶的帆船,任浪打风吹。

A.安详奋进紧张拼搏B.安详拼搏奋进紧张

C.奋进紧张安详拼搏D.安详拼搏紧张奋进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分)

A.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美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

B.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C.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D.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古语云:

“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

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

B.和谐、和睦、和顺、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

C.“过来。

”他对我说:

“这边看得清楚些。

D.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

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

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2分)

早春天气,△,△;△,水天一色,△,卧龙一般,△,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

①湖水苍茫②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③它有生命④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⑤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

A.⑤①④②③B.⑤④①②③C.①②③⑤④D.②③①④⑤

8.《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句相关的情节是(A)(2分)

A.七擒孟获B.赤壁之战C.火烧连营D.水淹七军阅

9.读下则新闻,回答相关问题。

南京梧桐保卫战终于收获了阶段性成果,南京市政府3月14日正面回应网民,表示将广泛听取民意,进一步优化地铁设计方案,竭力保护沿途法国梧桐;南京市地铁方面也表示,他们将高度重视地铁施工期间的树木保护,并采取一切措施做好行道树的保护和施工后的绿化恢复工作。

法国梧桐是南京的标志,南京人以及喜欢南京的人大多都爱法国梧桐。

为兴建三号线地铁,南京市政府原本计划要迁走600多棵大树,其中法国梧桐就有200棵,南京人普遍对梧桐减少非常不满,他们要保卫自己的梧桐。

拿什么保卫呢,与2006年相比,南京市民多了最重要的武器:

微博。

最近一段时间,“关注南京梧桐树”一直是新浪微博话题榜的最热门话题之一,每天有四五十万条相关信息,而转发、评论更是不计其数。

微博发挥了它的巨大能量,通过大量转发,整个梧桐保卫战已经不只是南京市民的事情,全国网民都加入进来了,大量名人、名流尤其是具有号召力的知名媒体人、知识分子和意见领袖纷纷就此发表意见。

让公共事件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传播,并且通过大规模的公共讨论获得各方意见,这就是微博的力量。

5为本条新闻拟一条标题(不得超过20字)(2分)

标题:

微博助南京梧桐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6根据所给例句,仿写一句话。

例句:

你看梧桐的年轮,清晰完整的金质唱片,奏出了悠扬婉转的旋律。

你看梧桐的,,。

(3分)

7就南京政府为修地铁而迁移梧桐树这一做法,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谈谈你的看法。

看法:

(1分)

8请你就城市化进程的两难局面,为南京政府的造地铁方案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要求:

合理、有效、有可行性。

建议:

(1分)

看法:

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来谈。

10.填空(6分)

⑴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

⑵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鱼我所欲也》)

⑶古代志士仁人能够“进亦忧”,“退亦忧”。

与之相对应的句子是: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⑷针对近期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等问题,3月1日下午,雅士利集团副总裁吴迪年做客新华网,与网友交流互动。

最后他还引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对未来国产奶粉的信心和乐观。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六、阅读理解(40分)

(一)孩子,我为什么打你(14分)

毕淑敏

⑴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

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

⑵你突然插嘴说:

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⑶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

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

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

⑷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

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

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

这个人就是你。

⑸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

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

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的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

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

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

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⑹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

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

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⑺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

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

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

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