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351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S7-200PLC的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

关键字:

液位,模型,PID控制,PLC控制系统

Abstract

Thepurposeofthispaperistodesigntheliquidlevel'

sconcatenationcontrolsystemofthedoublecapacitywatertank.Thisdesignmakesfulluseoftheautomaticcomputertechnique﹑thecommunicationtechniqueandtheautomaticcontroltechniqueinordertorealizeconcatenationcontrolofwatertank'

sliquid.First,Icarryouttheanalysisofthecontrolledobjects'

model,andusetheexperimentalmethodtocalculatethetransferfunctionofthemodel.Next,IDesigntheconcatenationcontrolsystemandusethedynamicsimulationtechniquetoanalyzethecapabilityofcontrolsystem.Afterwards,Idesignandsetuptheindicatorprocesscontrolsystem,realizePIDcontroloftheliquidlevelwithS7-200PLC.Finally,Idesignandsetupthelongdistancecomputercontrolsysteminvirtueofthedatacollectionmodule﹑SiemenstouchscreenanddigitalPIDcontroller,accomplishcontrolsystemexperimentandanalyzetheoutcome.

Keywords:

liquidlevel,model,PIDcontrol,computerprocesscontrolsystem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引言 1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1

2系统设计说明 3

2.1要求 3

2.2作用说明 3

3系统设计研究 4

3.1系统建模 4

3.1.1数学模型建立方法 4

3.1.3双容水箱数学模型建立 5

3.2PID算法 9

3.2.1PID控制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9

3.2.2PID控制原理及特点 9

4系统设计 14

4.1系统总体设计 14

4.2PLC及外围模块的选型 14

4.3I/O口分配 16

4.4电气原理图设计 17

4.5S7-200PLCPID指令简介 18

5调试 19

6结论 21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3

1引言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液位控制[1]问题是人民生活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一类常见的问题,例如饮料、食品加工,居民生活用水的供应,溶液过滤,污水处理,化工生产等多种行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要对蓄液池中的液位进行适当的控制。

在工业生产中通过液位的检测与控制,可以了解容器中的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数量,以便调节容器内的输入输出物料的平衡,保证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物料搭配得当,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质量。

因此液位是工业控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参数[2],特别是在动态的状态下,采用合适的方法对液位进行检测、控制,能收到很好的生产效果。

蓄液池中的液位需要维持合适的高度,就需要要设计合适的控制器自动调整蓄液池的进出流量。

目前国内外的液位控制的方法有很多,控制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常用的有:

1、液压式水位控制阀,其原理:

当液位下降时,阀内的弹簧受力减小,进水阀芯打开,自动加水,水箱内的水位逐渐上升,阀门内所受的压力逐渐增大,当水位上升到预设的液位时弹簧所受的力与阀内所承受的压力达到平衡,阀门[3]自动停止加水。

该控制方法适用于工矿企业、民用建筑中的各种水箱、太阳能水箱的自动供水系统。

并可用作常压锅炉循环供水水箱的进水控制阀。

2、浮球水位控制器,是利用浮球在液体中的上升或下降,接通球体内部的重力开关,再由浮球内部的触点开关去控制相关电器设备。

浮球水位控制器分为管式浮球与缆浮球,管式浮球适合清水及粘度不大的液体,缆浮球适合污水。

3、超声波液位控制器,适用于腐蚀性的液体、污水等液位的控制。

但是液位控制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采用上述控制方式存在溶积延迟时间长[4]、抗干扰能力差、控制精度低等问题,不能满足高精度的控制要求。

采用组态软件编制上位机控制界面和算法程序,组建接近于实际的控制系统。

双容水箱是较为典型的非线性、时延对象,工业上许多被控对象的整体或局部都可以抽象成双容水箱的数学模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有较强的工业背景,对双容水箱数学模型的建立是非常有意义的。

同时,双容水箱的数学建模以及控制策略的研究对工业生产中液位控制系统的研究有指导意义,例如工业锅炉、结晶器液位控制。

而且,双容水箱的控制[5]可以作为研究更为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的基础,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属于应用基础研究。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双容水箱控制系统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双容水箱的控制可以作为研究更为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的基础,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属于应用基础研究。

同时,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控制原理、智能控制、流体力学等多个学科。

双容水箱控制[6]系统是著名的智能实验设备之一,在国外很多大学和实验室都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也有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

双容水箱是较为典型的非线性、时延对象,工业上许多被控对象的整体或局部都可以抽象成双容水箱数学模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工业背景,对双容水箱建模是非常有意义的。

同时,双容水箱的非线性,时滞对象是比较典型的可抽象成的数学模型[7],许多被控对象的整体或局部可抽象为水箱模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产业背景,对双容水箱建模是非常有意义的。

同时,双容水箱的数学建模的研究和控制在工业生产上对液位控制系统的研究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工业锅炉液位控制,结晶器等的液位控制。

而两个水箱控制可用于研究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属于基础研究与应用。

同时,它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的控制理论,智能控制理论,流体力学等学科。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8]是整机设计的重要部分,一般应用在船舶、发电站、污水净化站、蓄水库等需要监控液位的地方,目前并没有相关文献规范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只是依靠以往的经验理论进行设计工作。

船舶上用到的多输入/输出的液位控制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常存在容积延迟时间长、抗干扰能力差的现象。

运用滑模控制算法、并用组态王(Kingview)编制了上位机控制界面和算法程序[9],组件接近于实际的控制系统。

通过在线运行,获得滑模变结构控制自适应能力强,动态、静态品质优良,鲁棒性好等优点,有效地解决了类似系统难于控制的问题。

对液位控制系统,一般是在工作点附近线性化后再加以控制的。

控制方法有PID控制[10]、基于线性模型的模糊控制[1]、人工神经网络等等。

针对双容水箱普遍存在容积延迟问题和传统PID单回路控制难于达到控制要求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串级技术和PLC控制器的双容液位控制系统。

系统根据双容水箱的数学模型,采用微分先行的串级控制技术、PLC控制器、MCGS软件组态[4]实现了双容液位的高精度控制盒实时显示。

液位控制系统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但从国内生产的液位控制器来讲,同国外的日本、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有差距。

目前,我国液位控制主要以常规的PID控制器为主,只能适应一般的控制系统,而不能控制滞后、复杂、时变温度系统。

然而适应于较高控制场合的智能化[11]、自适应控制仪表,国内技术还不够成熟,形成商品化并广泛应用的控制仪表很少。

由于工业过程控制的要求,特别是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迅速发展以及自动控制理论和设计方法发展的推进下,国外液位控制系统发展迅猛,并在智能化、自适应和参数自整定等方面取得不错的成果,在这方面,以日本、美国、德国、等国技术领先,生产出了一批商品化的、性能优异的液位控制器,并在很多行业广泛应用。

2系统设计说明

2.1要求

以西门子S7-200PLC为基础,设计一个可以控制双容水箱液位的控制器,具体设计任务如下:

1.以S7-200PLC为控制核心,利用液位变送器的液位信息通过PID控制算法自动控制电动调节阀控制双容水箱的液位;

2.要求该控制器使用西门子触摸屏,可以在触摸屏上直接读取水箱液位和电动调节阀的当前状态,并能通过触摸屏设置各种参数、手动或自动控制双容水箱的液位;

3.要求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方案论证,确定设计方案;

4.根据设定方案确定所需各元器件型号和参数,要求画出电路原理图,做出硬件电路,最终由硬件和软件实现所要求功能;

5.撰写毕业设计报告及论文。

2.2作用说明

本系统以西门子S7-200PLC为基础,对双容水箱系统的液位进行控制。

通过建立水箱的数学模型,对双容水箱系统进行直观的分析,上、下水箱液位变送器测量到水箱液位信号送入EM235模块经过A/D转换[12]后供PLC读取,PLC读取下水箱液位后经过处理与主回路的设定值比较得出偏差,进行PID运算,主回路PID运算之后的输出作为副回路的给定值,并将其与上水箱的水位数据在进行运算。

获得4--20mA的电流输出信号,电动调节阀接收到该信号后改变阀门开度,从而调节上水箱的流入量最终达到控制下水箱液位[13]的目的。

该系统采用西门子触摸屏作为控制器,PLC与触摸屏之间通过通信电缆实现通信。

3系统设计研究

3.1系统建模

  数学模型是一种模拟,是用数学符号、数学式子、程序、图形等对实际课题本质属性的抽象而又简洁的刻划,它或能解释某些客观现象,或能预测未来的发展规律,或能为控制某一现象的发展提供某种意义下的最优策略或较好策略。

数学模型一般并非现实问题的直接翻版,它的建立常常既需要人们对现实问题深入细微的观察和分析,又需要人们灵活巧妙地利用各种数学知识。

这种应用知识从实际课题中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14]。

在控制系统设计工作中,需要针对被控过程中的合适对象建立数学模型。

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是设计过程控制系统、确定控制方案、分析质量指标、整定调节器参数等的重要依据。

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动态特性)是指过程在各输入量(包括控制量和扰动量)作用下,其相应输出量(被控量)变化函数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3.1.1数学模型建立方法

建立数学模型主要有两种方法:

机理建模法和实验建模法

机理法:

依据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合理的简化,用准确的语言做出假设,可以说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关键一步.一般地说,一个实际问题不经过简化假设就很难模拟成数学问题,即使可能,也很难求解.不同的简化假设会得到不同的模型.假设做得不够合理或过分简易,会导致建模的失败或部分失败,于是应该修改和补充假设;

假设作得非常详细,意图把复杂因素的各方面都考虑进去,可能使你很难甚至无法继续下面的工作.通常作假设[15]的依据,一是出于对问题规律的研究,二是来自对数据或者现象的分析,也可以是二者的综合.作假设时既要运用与课题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学科的知识,又要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洞察力,善于辨别问题的主次,果断地抓住重要的因素,舍弃次要的因素,尽量将问题线性化、均匀化.经验在这里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做出假设时,语言要准确,就像做题时写出已知条件那样,根据所作出的假设分析对象的因果关系,利用对象的内在规律和适当的数学知识,构造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式。

这里除需要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外,还通常需要较多的应用数学方面的知识,以开拓思路。

当然不能要求对数学学科样样精通,而是要知道这些学科能解决哪一类问题以及大体上怎么解决的。

相似类比法,即依据不同对象的某些相似性,运用已知领域的数学模型,也是构造数学模型的一种方法.建模时还应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尽量采用简单的数学方法,因为我们建立的模型总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而不是只供少数人鉴赏,可以采用解方程、图形、证明定理、逻辑运算、等各种传统的和近代的数学方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对模型解答进行数学上的分析,有时要依据问题的性质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或稳定情况,有时是依据所得结果给出数学上的知识,有时则可能要给出数学上的最优决策或控制,不论哪种情况还通常需要进行误差的分析、模型[5]对数据稳定性或灵敏性的分析等。

把数学上分析的结果模拟回到实际问题,并用实际的现象、数据进行比较,检验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这一步对于建模的成败是异常重要的。

当然,有些模型不可能要求接受实际的检验了.模型检验的结果如果不符合或者一部分不符合实际,问题常常出在模型假设上,应该修改、补充假设,重新建模.有些模型要经过几次反复,不断完善,直到检验结果获得某种程度。

应用的方式自然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建模的目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建模过程都要经过这些步骤,有时各步骤之间的界限也不是那么明确。

建模时不应拘泥于形式上的按部就班。

实验法:

实验建模原则上是把被研究对象看作为一个黑箱,通过试驾不同的输入信号,研究对象的输出响应信号与输入激励信号之间的关系,估计出系统的数学模型,这种方法也可称为系统辨识方法或者黑箱方法。

3.1.2双容水箱系统的特点

(1)双容水箱系统可以构成串级控制系统。

单回路控制系统、复杂过程控制系统等,从而对其他控制系统的研究提供可靠对象;

(3)通过改变阀门的开关状态可构成灵活多变的系统,如二阶和一阶系统等;

(4)因为双容水箱系统主要通过计算机来控制的,因此可由编程实现各种控制算法来对水箱系统的控制,这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来对控制算法进行研究

(5)在控制过程中随时改变阀门的状态,从而模拟故障的发生,这就为故障诊断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平台。

3.1.3双容水箱数学模型建立

(1)单容水箱数学模型

图1单容水箱系统构成

单容水箱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水不断流入水箱,同时水在水箱中不断流出。

水的流入Q1由变频器控制泵控制调整,流出Q0由用户的需要改变负载阀R。

水位H为被控量,它反映了流入和流出的水之间的关系。

显然液位的变化在任何时候都满足物质平衡方程如下:

(1-1)

其中

(1-2)

(1-3)

其中A为容器的横截面积,Ku是取决于调节阀的阀门特性的系数,可以设定它是常数;

K是载阀开度相关系数,在负载阀门开度不变的情况下,k可看作是一个常数。

将式1-1化成增量形式为

(1-4)

式中,分别为偏离某一平衡状态的增量,H为水箱横截面积。

由于到水位值在其稳定值附近的变化比较小,故由式1-2,2-3可近似认为

(1-5)

(1-6)

式1-4可变为

(1-7)

(1-8)

若各变量都以自己的稳态值为起点,即

(1-9)

则可以去除式1-8中的增量号,变为

(1-10)

可以看出,此时式3-10是非常常见的一阶微分方程,然后将它变为传递函数为:

(1-11)

式中,

(1-12)

从传递函数可以看出,单水箱为一阶惯性环节。

它为有自平衡性对象,即随着被控量水位的变化原有的物料平衡被打破,其不平衡量会变得越来越小,最后能自动的稳定在新平衡点上。

对于有自平衡的对象来说,应选择包括积分环节调节器;

而对于无自平衡性的对象,则应该选择不包括积分环节的调节器。

(2)双容水箱数学模型

图2双容水箱系统构成

双容水箱系统构成如图2所示,它是两个串联在一起的水箱,水首先进入水箱A,然后通过阀R1流入水箱B,再通过阀R2从水箱B中流出。

水流入量Q1由控制泵来加以调节,流出量Q0由用户的需要改变。

被控量为水箱B的水位H2,根据图5可以得出两个水箱物料平衡方程:

水箱A:

(1-13)

水箱B:

(1-14)

其中:

(1-15)

为水箱的截面积,代表线性化水阻,和等均以各个量的稳态值为起始点,将式1-14代入式1-12和式1-13,合并整理后得:

(1-16)

(1-17)

(1-18)

从式1-15和式1-16两式中消去得:

(1-19)

上式显然是一个二阶微分方程,这是被控对象两个串联水箱的反映。

将上式变为传递函数形式为:

(1-20)

当过程具有纯时延,则传递函数为:

(1-21)

式中为总放大系数

3.2PID算法

3.2.1PID控制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目前工业自动化水平已成为一个衡量一个国家各行各业的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

控制理论经历了古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三个阶段。

通过控制器输出接口输出控制器、执行机构作用到被控对象上,被控量控制系统,通过变送器,传感器,通过输入接口送到控制器。

不同的控制系统,其传感器、变送器、执行机构是不一样的。

目前,PID控制及其控制器或智能PID控制器有很多,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实践,各种PID控制器产品,许多大公司已经开发出智能控制器并具有PID参数自调整功能,包括智能PID控制器参数的自动调整,通过调整或自我校正、自适应算法来实现。

使用PID控制[16]来实现对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的控制,可以实现可编程控制器的PID控制功能,并能实现PC的PID控制系统等等。

3.2.2PID控制原理及特点

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调节。

PID控制器问世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

3.2.2.1PID控制器工作原理

自动控制技术绝大多数部分是基于反馈。

反馈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测量、比较和执行。

测量关心的是变量,并与期望值相比较,以此偏差来纠正和调节控制系统的响应。

反馈理论[17]及其在自动控制的应用的关键是:

作出正确的测量与比较后,如何将偏差用于系统的纠正和调节。

图3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3.2.2.2PID参数

(1)P参数:

对误差信号进行成比例放大

优点:

它的作用是调整系统的开环比例系数,提高系统的稳态精读,降低系统的惰性,加快响应速度。

缺点:

仅用P控制器,过大的开环比例系数不仅会使系统的超调量增大,而且会使系统温度裕度变小,甚至不稳定

P控制器

(2-1)

(2)I参数:

对误差信号进行积分

积分控制器的输出是反应的输入信号的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