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弱电工程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4143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区弱电工程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区弱电工程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区弱电工程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区弱电工程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区弱电工程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小区弱电工程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小区弱电工程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小区弱电工程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小区弱电工程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小区弱电工程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区弱电工程设计方案.docx

《小区弱电工程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区弱电工程设计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区弱电工程设计方案.docx

小区弱电工程设计方案

 

智能化小区弱电工程

 

吉林扬懿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第1章闭路电视监控系统4

1.1规划设计依据4

1.2系统构成5

第2章小区周界防范系统6

第3章小区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7

3.1功能概述7

3.2设计原则7

3.3系统组成8

第4章停车场管理系统9

4.1功能概述9

4.2设计原则10

4.3系统组成10

第5章小区电子巡更系统11

5.1功能概述11

5.2系统设计11

第6章智能化服务系统12

6.1楼宇对讲系统12

6.2家庭报警系统12

6.3楼宇自控系统13

6.4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13

第7章网络化服务系统15

7.1综合布线系统15

7.2宽带网络接入系统15

7.3卫星电视接收系统16

 

第1章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是对小区内人员和设备、财产提供安全屏障的必要保证,为此需要配置设计周密的安全保卫硬件系统。

安保系统设置应综合考虑小区整体的基本管理和安全管理要求,采用系统整体方式对使用要求进行合理设计,以完善小区综合管理功能。

1.1规划设计依据

闭路监控系统我公司采取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是传统的模拟监控系统;第二种是采用数字技术的数字网络监控系统。

闭路监控系统是在小区主要通道、重要公建及周界设置前端摄像机,将图像传送到监控中心。

中心对整个小区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使中心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小区的一切活动情况,当有事情发生时保安人员可及时到达出事现场进行处理,是小区安全防范的一道重要部分。

功能要求如下:

A、对小区主要出入口、主干道、周界围墙或栅栏、停车场出入口及其它重要区域进行监视;

B、中心监视系统应采用多媒体视像显示技术,由计算机控制、管理及进行图像记录;

C、报警信号与摄像机联锁控制,录像机与摄像机联锁控制;

D、系统可与周界防越报警系统联动进行图像跟踪及记录;

E、当监控中心接到报警时,视视屏立即弹出报警现场图像;

F、视频失真及设备故障报警;

G、图像自动/手动切换、云台及镜头的遥控;

H、自动记录报警时间及相关信息的显示、存储、查询及打印。

举例说明,针对地上小区出入口和地下停车场进行监控。

地上部分,在小区每个出入口处设置4个监控点,保证在每个角度都能看到进入小区人员的主要特征,如出现问题可以通过查找监控录像找到相应的人员。

在小区内主要行车道路设立监控点,确保能看到主要道路的大致情况。

地下停车场部分,主要在每个停车位、过道和出入口设置监控点位,保证能看到每个停车位的具体情况,以及过道行驶车辆的具体情况,确保无死角,最大化保证车辆的安全,如出现问题能确保责任划分清楚。

具体措施为,采用高清摄像机,确保停车场的安全,防止人为的恶意破坏,在有问题出现的时候,可以通过查找监控录像找到具体的人和车。

让住户在购买地下停车场的时候,能够更放心的使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地下停车场的出售价格。

1.2系统构成

主要由前端信号摄取、中间信号传输及后端信号还原处理(即位于控制室内的中央控制设备)三大部分构成。

前端设备负责信号的采集,主要包括摄像机、镜头、防护罩、云台、解码器、支架等设备。

这些设备将现场的图像、数据等信号进行拾取并转换为中心控制设备能够处理的信号格式外,还具有其它的增强功能,如扩大监视范围的云台、变焦镜头;保证主要前端设备能够正常工作的防护设备,如防护罩。

后端设备的作用是对前端已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

它主要包括视频信号的切换、显示和记录等主要功能。

设备主要包括:

矩阵控制主机、控制键盘、屏幕墙、控制台、录像机、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视频传输设备等。

后端设备是整个系统的心脏,是整个系统功能的执行者。

前端和后端设备的中间部分为传输系统。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及光纤设备的使用,以实现将视频信号传输至控制室同时将操作员发出的控制指令传输至前端设备的功能。

在传输系统的选择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第2章小区周界防范系统

周界防范系统是对小区围墙或栅栏防范非法翻越,在小区围墙或栅栏上安装红外对射探测器。

当发生非法翻越时,探测器可立即将警情传送到管理中心,中心将通过电子地图上显示报警区域,保安人员及时准确地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使小区真正做到以下几点:

A、周界须全面设防,无盲区和死角;

B、探测器抗不良天气环境干扰能力强;

C、防区划分适于报警时准确定位;

D、报警中心具备语音/警笛/警灯提示;

E、中心通过显示屏或电子地图识别报警区域;

F、翻越区域现场报警,同时发出语音/警笛/警灯/警告;

G、报警中心可控制前端设备状态的恢复;

H、与周界探照灯联动,报警时,警情发生区域的探照灯自动开启;

I、与闭路监控系统联动、报警时图像自动在监视器中弹出;

J、报警中心显示报警状态、报警时间、报警区域。

根据小区的环境,我们采用不同的周界报警系统。

1、电子围栏报警系统:

适用于有围墙或铁栅栏的小区,就是在非出入通道的周边区域设置脉冲电子围栏探测器,形成一道有形电子围墙进行防范和管理。

2、红外对射报警系统:

适用于有围墙或铁栅栏平坦的笔直的围墙周界,就是在非出入通道的周边区域红外探头探测器,形成一道无形的红外防线。

3、分布式智能光纤周界报警控制系统:

智能光纤周界报警控制系统基于光纤振动传感技术,以光缆作为传感元,持续采集外界振动信号,从而达到对侵入警戒区域周界的威胁行为进行实时报警监测的目的。

 

第3章小区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

3.1功能概述

门禁系统是将小区监控中心、计算机中心、物管中心和地下车库出入口等处进行人员出入管理。

工作人员随身携带一张具有一定权限的IC卡,在出入口处的读卡器前识别一下,如果IC卡没有错误门将自动打开,解决方案如下:

A、采用任何读卡技术的读卡器;

B、使用IC卡也可选装的键盘;

C、开门器采用磁力锁或电控锁;

D、门磁可用于开门时间过长报警;

E、系统具有防破坏报警;

F、出门按钮

作为门禁管理系统,本系统将采用较先进的非接触式IC卡技术,结合计算机网络在数据检索、通讯、采集方面的优势,以一张多功能非接触式IC卡同时担负起小区的车辆管理、门禁等多项管理职能。

为配合业主将小区建设成为高度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智能小区,提升小区的管理效率及档次。

系统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IC卡分为两种:

1、人行道IC卡,只能在各小区人行道出入口使用。

2、车辆蓝牙IC卡,车辆在进出小区,进去地下停车场使用。

在大多数小区物业,IC卡是个很好的收益渠道,例如一个小区,总居住人口为16500人。

每张人行IC卡进价在15元左右,售价可以达到30-40元。

16500(人)*(15-25)(每张利润)=24.75万-41.25万元。

每张车辆蓝牙卡进价在40元左右,售价可以达到80-120元。

2660(车位)*(40-80)(每张利润)=10.64万-21.28万。

 

3.2设计原则

实用性

一卡通系统充分体现了企业内部管理的模式和特点,各应用系统的开发应做到功能完善、使用方便、切合实际、运作高效。

安全性

系统采取服务器上安装防火墙软件、网络数据库备份、管理人员分级按权限操作、实时更新黑名单等多种有效措施,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扩展性

系统在容量和功能上不仅能满足目前用户的需求,而且也易于扩展以保障用户今后的扩容和升级,如:

系统可以灵活增设信息点,利用Web查询支持模块和Internet网,实现远程快速查询。

3.3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执行模块和机电一体化锁扣、感应式IC卡组成(联网时外加电脑和通讯转换器),读卡方式属非接触读卡方式,持卡人只要将卡在读卡器附近快速晃动一次,读写器就能感应到有卡并将卡中的信息(卡号)发送到门禁读写器,门禁读写器进行检查卡合法性,然后决定是否进行执行模块的动作。

感应卡为只读属性、不易复制、安全可靠、寿命长。

并通过通信转接器(RS485)与电脑进行实时监控、数据处理、查询、报表输出等。

与小区出入口的联动

若小区各出入口安装门禁道闸,非接触式IC卡经授权后,小区业主可持IC卡进出小区各大出入口。

与地下室、车库人行通道口等的联动

若与地下室、车库人行通道口等的联动,同样非接触式IC卡经写卡器授权后,业主可随意通过各通道刷卡进出。

 

第4章停车场管理系统

4.1功能概述

在小区出入口,地下停车厂设立道闸门、地下停车场道闸门联动卷帘门、读卡器,方便小区管。

多种读写器选择:

超强的兼容性使得停车场系统可以合使用如:

Mifare-1型IC卡、EM卡等多种识别介质;

一卡一车、逻辑互锁:

可设置车辆不重复读卡功能,当车辆读卡后,不能再次重复读卡,必须在该车辆离开道闸并关闭通道时,后续车辆才能读卡,有效避免了固定车主重复读卡及取走临时卡的现象;车辆必须先有入场操作才能完成出场操作,一张卡不能多车进场,也不能多车出场,遵循一车一卡的逻辑互锁;

资金安全:

系统对道闸非法打开事件进行记录(如遥控开闸、手动开闸等),同时控制对非法开闸发出声音进行报警,使得任何一次、任何情况下的车辆进出都有据可查、可以监管,有效避免了因值班人员的疏忽或有意作弊而造成的资金流失;

系统规模任意扩展:

系统中同一类型相同或不同功能的工作站的数量不受限制;系统内每一个区的出入口控制机可以多达127个;

脱机、脱网运行:

系统在网络或电脑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工作;脱机状态下车辆进出场的记录可以保存2000条,黑名单1024条;当电脑与网络修复后,存在控制机中的脱机记录会自动上传到电脑中保存,有效的保障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当车辆入场检验的资料保存到电脑内车主的资料库后,车辆读卡驶离停车场时,系统也会对车辆进行拍摄,并将图片作为车辆出场检验的资料保存到电脑内车主的资料库中,同时自动调出该车的入口图像对比显示,以进行准确的对比,确认车辆是否正常使用,从而增强了防盗功能,并使得事后稽查更加精确、容易;

道闸功能完善、安全防砸:

自动道闸具有防抬杆、全卸荷、光电控制、带准确平衡系统等功能;有感应自控和手动按钮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先进的数字式车辆检测系统和地感感应双重防砸系统(接触灵敏度≤250克),有效避免车辆、行人等被砸伤;

万能查询功能:

可以通过一个条件或多个条件相组合,对车场使用情况、卡片使用情况、车辆进出情况等相关资料进行查询,并能够按照客户的要求生成报表,或方便其他系统调用的电子报表;

统计管理:

提供各种统计资料以不同的报表形式输出,提供任意形式的查询并以报表形式输出。

4.2设计原则

标准化:

设计及其实施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标准进行。

选用的系统设备、产品和软件尽可能符合工业标准或主流。

合理性和经济性:

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和各种资源为目标进行工程设计,充分考虑系统的实用、适用和效益,争取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率。

结构化和可扩充性:

系统的总体结构将是结构化和模块化的,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既可使不同厂商的设备产品综合在一个系统中,又可使系统能在日后得以方便地扩充,并扩展其他系统厂商的设备产品。

管理简单:

全面综合优化、优选,强调以人为本,系统易学易用,实现现代化管理。

高可靠性设计:

产品设计遵循24小时不间断运行原则;进行了周到的电磁干扰防护与静电防护;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且各个模块之间的连接简单、一致。

环境适应性强:

产品选用工业级器件,适应恶劣、复杂的工作环境;结构件结实牢固;防锈、防爆处理完善;通风、散热、抗震、防潮措施严密有效

4.3系统组成

该套系统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入口控制部分:

电动挡车器、车辆检测器、入口控制机、入口超远距离读卡机。

出口控制部分:

电动挡车器、车辆检测器、出口控制机、出口超远距离读卡机。

管理中心:

电脑、485卡、停车场管理软件、一卡通发行器、时租卡读写器等。

图像对比系统:

摄像机、视频捕捉卡等。

第5章小区电子巡更系统

5.1功能概述

根据安保系统的特点,在加强技术防范的基础上,通过电子巡更系统的设置,加强保安人员定时定点定线路的对各区域进行保安巡视,做到人防与技防的结合。

本电子巡更系统采用无线巡更设备,无线方式的特点是无须布管穿线,造价低,扩容方便。

中文软件增加了强大的统计和管理功能,可随时编制更改巡更路线,时间,可以提供各种准确方便的巡更报表,能满足各种复杂多变的管理要求。

整个系统由手持式数据采集器、数据下载器、信息点、系统管理软件组成。

5.2系统设计

根据小区的区域特点及范围,在包括车辆出入口、地下车库出入口、人行出入口,公共区域等重点区域分别设置若干巡更点,此外再设置一个信息点作为交接班点;并根据业主管理分区的不同管理要求,设置巡逻路线,在系统可使用多个数据采集器,配以一个数据下载器和一套系统管理软件。

巡更点采用金属封装的存储蕊片,安装方便、寿命长、稳定可靠;系统配置中文控制软件,系统功能齐全、操作方便。

系统可用于一切需定时、定点巡检的场所,便于事后追查,将管理漏洞降至最低。

 

第6章智能化服务系统

随着楼宇对讲系统的网络化、小区安全防范服务的日趋完善,应用电脑对整个小区的安防进行监视和记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该管理系统在楼宇对讲的基础上,增加了多种报警功能,能使小区管理中心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情况。

系统记录大量的事件历史(包括图片、录像),能日后分析和查询有关事件。

6.1楼宇对讲系统

楼宇对讲系统是在各单元入口处安装防盗门和对讲主机,以实现访客与住户对讲/可视对讲。

住户可用非接触IC卡、密码、钥匙和遥控开启防盗门,当访客进入后防盗门在闭门器的作用下自动关闭,有效地防止非法人员进入住宅楼内,实现住户之间互通和住户与物管中心双向互通。

解决方案如下:

A、可实现住户、访客语音(或语音图象)传输;

B、通过室内分机可遥控开启防盗门电控锁;

C、门口主机可利用密码、钥匙或感应卡开启防盗门锁;

D、高层住宅在火灾报警情况下可自动开启楼梯门锁;

E、高层住宅具有群呼功能,一旦灾情发生,可向所有住户发出报警信号;

6.2家庭报警系统

家庭报警系统是为了保证住户在住宅内的人身财产安全,通过在住宅内门窗、客厅、主卧室和厨房安装各种探测器进行昼夜监控。

当监测到警情时通过住宅内的报警主机传输至小区警中心,通过接警计算机将准确显示警情发生的住户名称、地址和报警方式等,提示保安人员迅速确认警情,及时赶赴现场,以确保住户人身和财产安全。

同时住户也可通过紧急按钮,在住宅内发生抢劫案件和病人突发疾病时,向报警中心呼救,保安人员迅速处警。

解决方案如下:

A、报警中心可实现,监视和记录入网用户向中心发送的各种事件,如报警事件、开关机报告、故障报告、测试报告等;

B、通过电子地图准确显示发生报警区域;

C、记录报警发生的时间、地点、探头报警原因资料;

D、记录处警过程并向上级部门汇报警情;

E、统计查询用户信息,建立用户医疗档案;

F、实时维护用户的撤布防信息、测试信息;

G、统计显示各种报警及误报原因,自动计算误报率;降低误报。

H、住户报警设备,性能可靠;布撤防操作简单;

I、设备安装隐蔽性强,不影响住宅环境。

6.3楼宇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是将小区供电设备、公共照明、电梯、供水和污水等主要设备监控管理,对小区内给排水、变配电系统以及电梯等进行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从而实现公共设备的最优化管理并降低故障率。

同时,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网络通讯控制技术,根据自然光亮度和使用要求,采用智能开关方式和定时自动控制方式实现公共照明及环境灯光的自动控制。

从而达到优化整个小区灯光照明,延长灯具寿命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解决方案如下:

A、给排水设备(水泵、电控阀等)运行状态显示控制、查询、故障报警;

B、池(含消防水池)、污水池的水位高低检测;

C、蓄水池过滤、杀菌设备控制监视;

A、变配电设备状态显示、控制、查询、故障报警;

B、电梯运行状态显示、控制、查询、故障报警及停电时的紧急状况处理;

C、公共照明开启、关闭时间的设定;

D、公共照明控制回路的开启设定;

F、灯光场景的设定及照度的调整。

6.4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

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是在小区广场、中心绿地、组团绿地、楼梯间和道路交汇等处设置音箱,音柱等放音设备,由管理中心集中控制,可在节假日、每日早晚及特定时间播放音乐,也可通过遍布于小区内的音箱播放一些公共通知、科普知识、娱乐节目等。

同时,在发生紧急事件时可作为紧急广播强制切入使用。

解决方案如下:

A、平时播放音乐节目,在特定分区可插入业务广播、会议广播和通知等;

B、当火灾及其它紧急事件发生时,可切换至火灾报警广播或紧急广播。

 

第7章网络化服务系统

7.1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采用模块化、灵活性极高的在建筑物内或建筑物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是智能建筑(小区)的“信息高速公路”,他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相连接。

在小区内计算机管理中心到每栋楼、每个单元和每一户之间采用综合布线,解决方案如下:

A、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之间的设备组成。

B、水平子系统功能是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

水平子系统是布在同一层楼上的,一端接在信息插座上,另一端接在层配线间的跳线架上。

C、管理子系统是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桥梁,同时又可为同层组网提供条件。

D、主干子系统通常它是由主设备间(如计算机房、程控交换机房)提供建筑中最重要的铜线或光纤线主干线路,是整个大楼的信息交通枢纽。

一般它提供位于不同楼层的设备间和布线框间的多条联接路径,也可连接单层楼的大片地区。

E、设备区子系统它是一个集中化设备区,连接系统公共设备,由通往各配线间的电缆、连接配线架、相关支撑硬件、防雷保护装置等构成。

F、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将一栋建筑的线缆延伸到小区内的其它建筑的通信设备和设施。

它包括铜线、光纤、以及防止其它建筑的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本建筑的保护设备。

7.2宽带网络接入系统

宽带网络接入系统是决定小区网络速度的重要条件,小区内部局域网是范围覆盖整个园区所有住户、物业办公部门和电子商务等各个信息自动化子系统的支撑环境,为小区的网络信息服务接入国际互联网、连接远程证券实时行情和委托、远程医疗等服务。

使小区内部通过局域网来实现数据共享,大大方便了社区内的信息交流和网上学习。

解决方案如下:

A、网络采用以太网,网络主干速度100M,到桌面10M。

B、中心交换机用于建立高速宽带交换式LAN网,并实现VLAN功能。

C、路由器用于通过专线,向上连接Internet,向下连接各部门网点。

它支持拨号备用功能,当DDN或线路发生故障或数据流阻塞时,它能自动切换到备用电话线路,使连接不致中断。

总部局域网将分成多个虚拟网(VLAN)。

D、单元楼交换机实现100M连接,并把连接到高速宽带骨干网上。

E、服务器群包括中心数据处理服务器、Intranet/Internet服务器、综合信息服务器、以及用于办公自动化的文件和打印共享服务器等,多个服务器软件系统可运行于同一服务器硬件平台上。

7.3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是为小区用户提供更多的电视节目,现在接收卫星K段的节目,多达30多套,使独立系统节目变换和节目增加可以灵活的满足人们的需要。

小区系统设立有线电视接入中心,把来自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信号传送到有线电视接入中心,中心把信号传送到每栋楼,再通过转换器把干线的粗电缆转化为适于大楼传输细电缆,再经过楼宇配线间的分配器分出几条支路,通过各个单元门传输至每层楼的家庭配线中心。

每户设置1条有线电视终端,并在客厅和卧室均设置一个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