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4601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docx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

 

一、难点形成的原因: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

1、对于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等等,这些关于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的判断等基础知识模糊不清;

2、对于物体相对地面、相对传送带分别做什么样的运动,判断错误;

3、对于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考虑不全面,出现能量转化不守恒的错误过程。

二、难点突破策略:

(1)突破难点1

在以上三个难点中,第1个难点应属于易错点,突破方法是先让学生正确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的判断方法、大小的决定因素等等。

通过对不同类型题目的分析练习,让学生做到准确灵活地分析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

第一,物体间相互接触、挤压;第二,接触面不光滑;第三,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前两个产生条件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困难,第三个条件就比较容易出问题了。

若物体是轻轻地放在了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那么物体一定要和传送带之间产生相对滑动,物体和传送带一定同时受到方向相反的滑动摩擦力。

关于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有两种方法:

一是根据滑动摩擦力一定要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先判断物体相对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可用假设法,若无摩擦,物体将停在原处,则显然物体相对传送带有向后运动的趋

势,因此物体要受到沿传送带前进方向的摩擦力,由牛顿第三定律,传送带要受到向后的阻碍它运动的滑动摩擦力;二是根据摩擦力产生的作用效果来分析它的方向,物体只所以能由静止开始向前运动,则一定受到向前的动力作用,这个水平方向上的力只能由传送带提供,

因此物体一定受沿传送带前进方向的摩擦力,传送带必须要由电动机带动才能持续而稳定地工作,电动机给传送带提供动力作用,那么物体给传送带的就是阻力作用,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

若物体是静置在传送带上,与传送带一起由静止开始加速,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加速度相对较小,物体和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它们之间存在着静摩擦力,物体的加速就是静摩擦力作用的结果,因此物体一定受沿传送带前进方向的摩擦力;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小,加速度相对较大,物体和传送带不能保持相对静止,物体将跟不上传送带的运动,但它相对地面仍然是向前加速运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滑动摩擦力,同样物体的加速就是该摩擦力的结果,因此物体一定受沿传送带前进方向的摩擦力。

若物体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匀速运动,则它们之间无摩擦力,否则物体不可能匀速运动。

若物体以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沿传送带运动方向滑上传送带,则物体将受到传送带提供的使它减速的摩擦力作用,直到减速到和传送带有相同的速度、相对传送带静止为止。

因此该摩擦力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若物体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匀速运动一段时间后,开始减速,因物体速度越来越小,

故受到传送带提供的使它减速的摩擦力作用,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传送带则受到与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

若传送带是倾斜方向的,情况就更为复杂了,因为在运动方向上,物体要受重力沿斜面的下滑分力作用,该力和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共同

决定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例1:

如图2—1所示,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θ=37°,以10m/s的速

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0.5㎏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传送带从A→B的长度L=16m,则物体从A到B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审题】传送带沿逆时针转动,与物体接触处的速度方向斜向下,物体初速度为零,所以物体相对传送带向上滑动(相对地面是斜向下运动的),因此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作用,这样物体在沿斜面方向上所受的合力为重力的下滑分力和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因此物体要做匀加速运动。

当物体加速到与传送带有相同速度时,摩擦力情况要发生变化,同速的瞬间可以看成二者间相对静止,无滑动摩擦力,但物体此时还受到重力的下滑分力作用,因此相对于传送带有向下的运动趋势,若重力的下滑分力大于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

力,此时有μ<tanθ,则物体将向下加速,所受摩擦力为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若重

力的下滑分力小于或等于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此时有μ≥tanθ,则物体将和传送带相对静止一起向下匀速运动,所受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大小等于重力的下滑分力。

也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传送带比较短,物体还没有加速到与传送带同速就已经滑到了底端,这样物体全过程都是受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作用。

【解析】物体放上传送带以后,开始一段时间,其运动加速度

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已知传送带从A→B的长度L=16m,则物体从A到B

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审题】该题目的物理过程的前半段与例题1是一样的,但是到了物体和传送带有相同速度时,情况就不同了,经计算,若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重力的下滑分力,物

体将和传送带相对静止一起向下匀速运动,所受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大小等于重力的下滑

分力。

【解析】物体放上传送带以后,开始一段时间,其运动加速度

amgsinmgcosm

8.46m/s2

这样的加速度只能维持到物体的速度达到10m/s为止,其对应的时间和位移分别为:

1

tv10sa8.46

2

1.18s,

s15.91m

2a<16m

以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变为沿传送带向上,其加速度大小为零(因为mgsinθ<μmgcosθ)。

设物体完成剩余的位移

s2所用的时间为

t2,

则s2

0t2,

16m-5.91m=10t2

解得:

t2

所以:

t总

10.09s,

1.18s

10.09s

11.27s。

【总结】该题目的关键就是要分析好各阶段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μ>tanθ

3

=3,第二阶段物体将和传送带相对静止一起向下匀速运动。

例3:

如图2—3所示,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θ=37°,以10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0.5㎏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传送带从A→B的长度L=5m,则物体从A到B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审题】该题目的物理过程的前半段与例题1是一样的,

由于传送带比较短,物体将一直加速运动。

 

图2—3

【解析】物体放上传送带以后,开始一段时间,其运动加速度

mgsin

a

mgcos

m

10m/s2

这样的加速度只能维持到物体的速度达到10m/s为止,其对应的时间和位移分别为:

1

tv10sa10

1s,

2

s15m

2a

此时物休刚好滑到传送带的低端。

所以:

t总

1s。

【总结】该题目的关键就是要分析好第一阶段的运动位移,看是否还要分析第二阶段。

例题4:

如图2—4所示,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θ=37°,以10m/s的

速度顺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下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0.5㎏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9,已知传送带从A→B的长度L=50m,则物体从A到B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审题】传送带沿顺时针转动,与物体接触处的速度方向斜向上,物

体初速度为零,所以物体相对传送带向下滑动(相对地面是斜向上运动的),因此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作用,这样物体在沿斜面

方向上所受的合力为重力的下滑分力和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因此物体要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图2—4

当物体加速到与传送带有相同速度时,摩擦力情况要发生变化,此时有μ≥tanθ,则物体将和传送带相对静止一起向上匀速运动,所受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大小等于重力的下滑分力。

【解析】物体放上传送带以后,开始一段时间,其运动加速度

mgcosmgsin

a

m

1.2m/s2

这样的加速度只能维持到物体的速度达到10m/s为止,其对应的时间和位移分别为:

1

tv10sa1.2

8.33s,

2

s141.67m

2a<50m

以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变为沿传送带向上,其加速度大小为零(因为mgsinθ<μmgcosθ)。

设物体完成剩余的位移

s2所用的时间为

t2,

则s2

0t2,

50m-41.67m=10t2

解得:

t2

所以:

t总

8.33s,

8.33s

8.33s

16.66s。

【总结】该题目的关键就是要分析好各阶段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并对物体加速到与传送带有相同速度时,是否已经到达传送带顶端进行判断。

本题的一种错解就是:

L1at2

2

t2L

所以:

a

=9.13s

该时间小于正确结果16.66s,是因为物体加速到10m/s时,以后的运动是匀速运动,而错误结果是让物体一直加速运动,经过相同的位移,所用时间就应该短。

(2)突破难点2

第2个难点是对于物体相对地面、相对传送带分别做什么样的运动,判断错误。

该难点应属于思维上有难度的知识点,突破方法是灵活运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个理论依据,对物体的运动性质做出正确分析,判断好物体和传送带的加速度、速度关系,画好草

图分析,找准物体和传送带的位移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初次遇到“皮带传送”类型的题目,由于皮带运动,物体也滑动,就有点理不清头绪了。

解决这类题目的方法如下:

选取研究对象,对所选研究对象进行隔离处理,就是一个化难为简的好办法。

对轻轻放到运动的传送带上的物体,由于相对传送带向后滑动,受到沿传送带运动方向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决定了物体将在传送带所给的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直到物体达到与皮带相同的速度,不再受摩擦力,而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送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要想再把两者结合起来看,则需画一运动过程的位移关系图就可让学生轻松把握。

如图2—5甲所示,A、B分别是传送带上和物体上的一点,刚放上物体时,两点重合。

皮带的速度为V0,物体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末速为V0,其平均速度为V0/2,

 

图2—5

V0t

所以物体的对地位移x物=2

,传送带对地位移x传送带=V0t,所以A、B两点分别运动

x传送带

到如图2—5乙所示的A'、B'位置,物体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也就显而易见了,x物=2,就是图乙中的A'、B'间的距离,即传送带比物体多运动的距离,也就是物体在传送带上

所留下的划痕的长度。

例题5:

在民航和火车站可以看到用于对行李进行安全检查的水平传送带。

当旅客把行李放

到传送带上时,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运动。

随后它们保持相对静

止,行李随传送带一起前进。

设传送带匀速前进的速度为0.25m/s,把质量为5kg的木箱静止放到传送带上,由于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木箱以6m/s2的加速度前进,那么这个木箱放在传送带上后,传送带上将留下一段多长的摩擦痕迹?

【审题】传送带上留下的摩擦痕迹,就是行李在传送带上滑动过程中留下的,行李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传送带一直匀速运动,因此行李刚开始时跟不上传送带的运动。

当行李的速度增加到和传送带相同时,不再相对滑动,所以要求的摩擦痕迹的长度就是在行李加

速到0.25m/s的过程中,传送带比行李多运动的距离。

【解析】

解法一:

行李加速到0.25m/s所用的时间:

v0

t=a

0.25s

=6

=0.042s

行李的位移:

x行李=传送带的位移:

1at21

2=2

6(0.042)2m

 

=0.0053m

x传送带=V0t=0.25×0.042m=0.0105m

摩擦痕迹的长度:

xx传送带

x行李

0.0052m

5mm

(求行李的位移时还可以用行李的平均速度乘以时间,行李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v0

v

2。

解法二:

以匀速前进的传送带作为参考系.设传送带水平向右运动。

木箱刚放在传送带上时,相对于传送带的速度v=0.25m/s,方向水平向左。

木箱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的作用,做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时,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

木箱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a=6m/s2

木箱做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所通过的路程为

2

xv0

0.252

m

0.0052m

5mm

2a26

即留下5mm长的摩擦痕迹。

【总结】分析清楚行李和传送带的运动情况,相对运动通过速度位移关系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

例题6:

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

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

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

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

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审题】本题难度较大,传送带开始阶段也做匀加速运动了,后来又改为匀速,物体的运

动情况则受传送带的运动情况制约,由题意可知,只有μg<a0才能相对传送带滑动,否则物体将与传送带一直相对静止。

因此该题的重点应在对物体相对运动的情景分析、相对位移的求解上,需要较高的分析综合能力。

【解析】方法一:

根据“传送带上有黑色痕迹”可知,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发生了相对滑动,煤块的加速度a

小于传送带的加速度a0。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得

ag

设经历时间t,传送带由静止开始加速到速度等于v0,煤块则由静止加速到v,有

v0a0t

vat

由于a

再经过时间t',煤块的速度由v增加到v0,有

v0vat′

此后,煤块与传送带运动速度相同,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不再产生新的痕迹。

设在煤块的速度从0增加到v0的整个过程中,传送带和煤块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0和s,有

0

t

0

s1a2

2

v

2

s0

2a

v0t′

2

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

ls0s

 

由以上各式得

lv0(a02

g)

a0g

【小结】本方法的思路是整体分析两物体的运动情况,分别对两个物体的全过程求位移。

方法二:

第一阶段:

传送带由静止开始加速到速度v0,设经历时间为t,煤块加速到v,有

v0a0t①

vatgt②

传送带和煤块的位移分别为s1和s2,

1

t

0

s1a2

2③

2

s1at2

2

1gt2

2④

第二阶段:

煤块继续加速到v0,设经历时间为t,有

v0vgt⑤

传送带和煤块的位移分别为s3和s4,有

s3v0t⑥

s4vt

1

gt2

2⑦

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

ls1s3s2s4

由以上各式得

v2(ag)

l00

2

a0g

【小结】本方法的思路是分两段分析两物体的运动情况,分别对两个物体的两个阶段求位移,最后再找相对位移关系。

 

方法三:

传送带加速到v0,有

v0a0t①

传送带相对煤块的速度

v(a0

g)t②

传送带加速过程中,传送带相对煤块的位移【相对初速度为零,相对加速度是

a0g】

l

a

g

t

12

10

2

传送带匀速过程中,传送带相对煤块的位移【相对初速度为a0

gt,相对加速度是g】

l

2

a0g

2g

2

t2

 

整个过程中传送带相对煤块的位移即痕迹长度

1

la0

2

gta0

g2t2

2g③

由以上各式得

v2(ag)

l00

2

a0g

【小结】本方法的思路是用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求解。

关键是先选定好过程,然后对过程

进行分析,找准相对初末速度、相对加速度。

v

方法四:

用图象法求解v0

画出传送带和煤块的V—t图象,如图2—6所示。

t

v0v0

1t2

其中a0,g,

Ot1t2

黑色痕迹的长度即为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有:

1t

图2—6

11vvv2(ag)

lv(tt)

v(00)00

2021

20ga

2ag

00

【小结】本方法的思路是运用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其所对应的时间轴所包围图形的面积可以用来表示该段时间内的位移这个知识点,来进行求解,本方法不是基本方法,不易想到,但若能将它理解透,做到融会贯通,在解决相应问题时,就可以多一种方法。

 

【总结】本题题目中明确写道:

“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一段黑色痕迹后,煤

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

”这就说明第一阶段传送带的加速度

a0大于煤块的加速度g。

当传送带速度达到

v0时,煤块速度v

v0,此过程中传送带的位移大于煤块的位移。

接下

来煤块还要继续加速到度。

v0,传送带则以

v0做匀速运动。

两阶段的物体位移之差即为痕迹长

有的学生对此过程理解不深,分析不透,如漏掉第二阶段只将第一阶段位移之差作为痕迹长度;将煤块两阶段的总位移作为痕迹长度;用第一阶段的相对位移与第二阶段的煤块位移之

和作为痕迹长度;还有的学生分a0

g,a0

g,a0

g三种情况讨论;有的甚至认为煤

块最终减速到零,这些都说明了学生对物体相对运动时的过程分析能力还有欠缺。

处理物体和传送带的运动学问题时,既要考虑每个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又要考虑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题意,选择规律时才能得心应手。

例7:

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

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2—7,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l,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

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以g

表示重力加速度)

【审题】这是一道特别复杂的综合题,不仅物理过程多,而且干

图2—7

扰因素也多。

乍看不是传送带的题目,但处理方法与例题6几乎完全相同。

可以将题中复杂的物理过程拆散分解为如下3个小过程,就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轻易破解本题。

过程1:

圆盘从静止开始在桌布上做匀加速运动至刚离开桌布的过程;

过程2:

桌布从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开始抽动至圆盘刚离开桌布这段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

过程3:

圆盘离开桌布后在桌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过程。

 

图2—8

 

设桌面长为L,开始时,桌布、圆盘在桌面上的位置如图2—8甲所示;

圆盘位于桌面的中央,桌布的最左边位于桌面的左边处。

由于桌布要从圆盘下抽出,桌布与

圆盘之间必有相对滑动,圆盘在摩擦力作用下有加速度,其加速度a1应小于桌布的加速度

a,但两者的方向是相同的。

当桌布与圆盘刚分离时,圆盘与桌布的位置如图2—8乙所示。

1

圆盘向右加速运动的距离为x1,桌布向右加速运动的距离为2

L+x1。

圆盘离开桌布后,在

桌面上作加速度为a2的减速运动直到停下,因盘未从桌面掉下,故而盘作减速运动直到停

1

下所运动的距离为x2,不能超过2

L-x1。

通过分析并画出图2—8丙。

本题虽然是一个大多数同学都熟悉、并不难想象或理解的现象,但第一次能做对的同学并不多,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善于在分析物理过程的同时正确地作出情境示意图,借助情境图来找出时间和空间上的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解析】

1.由牛顿第二定律:

μlmg=mal①

由运动学知识:

v12=2alx1②

2.桌布从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开始抽动至圆盘刚离开桌布这段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

设桌布从盘下抽出所经历时间为t,在这段时间内桌布移动的距离为x1,

由运动学知识:

1

x=2at2③

1

x1=2a1t2④

1

而x=2

L+x1⑤

3.圆盘离开桌布后在桌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过程。

设圆盘离开桌布后在桌面上作匀减速运动,以a2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运动x2后便停下,由牛顿第二定律:

μ2mg=ma2⑥由运动学知识:

v12=2a2x2⑦

盘没有从桌面上掉下的条件是:

1

x2≤2

L—x1⑧

由以上各式解得:

122

1g

a≥2⑨

【总结】此解题方法是运用了最基本的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来解决这一复杂物理过程

的,其实题目再复杂,也是用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来求解的。

当然,也可以从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功能关系或v-t图象等角度求解。

(3)突破难点3

第3个难点也应属于思维上有难度的知识点。

对于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传送初速为零的物体,

传送带应提供两方面的能量,一是物体动能的增加,二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所生成的热

(即内能),有不少同学容易漏掉内能的转化,因为该知识点具有隐蔽性,往往是漏掉了,

也不能在计算过程中很容易地显示出来,尤其是在综合性题目中更容易疏忽。

突破方法是引导学生分析有滑动摩擦力做功转化为内能的物理过程,使“只要有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

必有内能转化”的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印象。

一个物体以一定初速度滑上一粗糙平面,会慢慢停下来,物体的动能通过物体克服滑动摩擦力做功转化成了内能,当然这个物理过程就是要考查这一个知识点,学生是绝对不会犯错误的。

质量为M的长直平板,停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滑上长板,已知它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此后物体将受到滑动摩擦阻力作用而做匀减速运动,长板将受到滑动摩擦动力作用而做匀加速运动,最终二者将达到共同速度。

其运动位移的关系如图2—9所示。

 

图2—9

该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阻力和长板受到滑动摩擦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W物=—μmg·x物

W板=μmg·x板

很显然x物>x板,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的负功多,对长板做的正功少,那么物体动能减少

量一定大于长板动能的增加量,二者之差为ΔE=μmg(x物—x板)=μmg·Δx,这就是物体在克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