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5502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1.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1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1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1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1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1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1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1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1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1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1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1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1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1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1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封面]

深圳市月亮湾小学

 

[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教案

班级:

三(1,2,3)班

科目:

数学

教师:

李吴赟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三年级数学(科目)第一学期教学计划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

教学常规训练

1

2

一、混合运算

4

3

一、混合运算

4

 

4

二、看一看

练习

4

5

三、加与减

4

6

国庆放假

0

7

三、加与减

4

8

三、加与减

机动

4

9

四、乘与除

4

10

四、乘与除

整理与复习

4

11

机动

练习

4

12

 

五、周长

4

13

六、乘法

4

14

六、乘法

4

15

六、乘法

练习

4

16

七、年月日

4

17

数学好玩

八、认识小数

4

18

八、认识小数

总复习

4

19

总复习

4

20

期末考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学生们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了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了探究问题,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问题,还能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理解问题的能力,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得也比较扎实,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等学习内容尤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

在数学知识上已经掌握了两步计算式题和有余数的除法,还有统计知识,并学会了辨认八个方位;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加、减法;还掌握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的实际长度和简单的换算以及实际测量,并能用以上这些相应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总之,这些技能和知识点都为本学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爱学数学的热情,以及对数学的感悟能力会在本学期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沿着良性轨道螺旋式上升。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学生的数学活动实践为学习内容,教材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混合运算;

(2)观察物体;(3)加与减;(4)乘与除;(5)、周长;(6)乘法;(6)年、月、日;(7)数学好玩;(8)认识小数,还有一个整理复习,一个总复习。

具体特点是:

1.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动手操作与抽象概括相结合,体验乘、除法意义,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2.在空间和图形学习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教材为教师留下了创造空间,可结合自身教学要求,生发新的教学设想,内化自己的教学设计。

三、总体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单元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分一分”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除法算式,体会乘法与除法的意义。

2.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会进行周长的计算。

(二)、实践能力培养

1.观察物体,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

2.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

3.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

1、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学习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思考的条理性和合理性。

2、教师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让他们在感受到乐趣之外,应具备必要的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出混合算式的过程,理解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意义和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初步学会借助直观图等方式,分析、表示数量关系,会用分步列式或者综合列式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提高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3.体会“先乘除后加减”的合理性以及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整数混合运算(两步),激发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小熊购物

(1)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混合运算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情景引入:

1、出示“小熊购物”课件。

谈话引入:

今天,小熊胖胖和乐乐听说下午要开联欢会,就来到商店买些东西。

你们看商店里有什么?

(出示主题图)

2、学生根据问题,独立读图,找到图中的数学信息。

说出商店里有面包每个3元,饼干每包4元,饮料每瓶6元,花生每包7元,糖果每袋5元。

关注学生对于问题的表述能力。

关注学生读图的有序性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探究新知:

1.建立模型

提出问题:

小熊胖胖要买什么呢?

买这些东西需要多少钱呢?

快帮算算吧!

(小组同学交流)

(1)怎样列算式?

(2)每个算式分别求的什么问题?

(3)如果把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就可以列一个综合算式3×4+6或6+3×4

2.小组讨论:

这两个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先算什么?

为什么?

(1)选择算式试算。

(2)探究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

引导学生讲一讲思考过程,为什么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结合情境说清楚。

(3)再次体验运算的顺序

在会书写一个算式的基础上,选择另一个算式算一算。

提问:

6+3在情境图中表示什么意思?

通过与情境图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比较,发现运算顺序的道理。

(4)交流书写体会

(5)离开具体情境,掌握混合运算的一般方法。

(6)总结计算方法。

3.介绍脱式写法

 

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对于画图策略的应用。

 

关注交流讨论的实效性。

 

再次体验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

课后练习1、2题

1.引导学生先读懂题意,再列式计算,可以画图帮助理解。

根据运算顺序直接进行计算。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小熊购物

分步:

3×4=12(元)综合:

3×4+6

12+6=18(元)=12+6

=18(元)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自主

课后反思:

小熊购物

(2)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混合运算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情景引入:

出示“小熊购物”课件情境。

谈话引入:

小熊壮壮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关注学生对于问题的表述能力。

关注学生读图的有序性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探究新知:

1.小熊壮壮拿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怎样列算式?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2)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展示。

(3)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理解应用。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作为答辩人对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接受其他同学提问。

(1)每一个算式分别解决什么问题?

(2)混合运算的算式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为什么?

观察黑板上的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

3.

(1)你知道这个算式解决什么问题吗?

7×3+5

30-4×5

7+6×2

(2)讨论:

在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如果给你20元钱,你准备买什么?

你还能提出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家解决。

你有什么收获?

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对于画图策略的应用。

 

关注学生对于算式意义的理解,不要形成固定思维。

 

关注学生对于乘加、乘减运算算理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结合小熊购物图,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再算一算。

20-2×7

5×3+4

4×6-20

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决。

 

沟通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小熊购物

(二)

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自主

课后反思:

买文具

(1)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性。

2.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除加、除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掌握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情景引入:

出示课件,观察情境图。

1.提问:

“原价每本3元”、“现价每本5元”和“现价5本10元”表示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关注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一:

1.提出问题(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钱?

)后,要求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怎样列算式?

这样列你是怎么想的?

方法一:

在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表示的意思,再引导他们说一说怎样用算式表示;

还可以怎样列式?

这样列你是怎么想的?

方法二:

让学生对应图示,说说每部分表示的实际含义。

方法三:

结合情境说说思考的过程,以及每部分的实际含义。

3.怎样书写呢?

有除法又有减法,先算什么?

为什么?

解决问题二:

1.出示:

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必须知道哪些信息,需要先求什么

3.独立解决

4.集体交流

重点讨论:

为什么先算10÷5,为什么3-要写在10÷5前面?

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什么?

5.集体计算3-10÷5。

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对于画图策略的应用。

关注交流讨论的实效性。

 

关注学生对于算式意义的理解。

 

关注算理的理解。

渗透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

 

通过计算全班体验先除后减的运算顺序。

三、讨论总结:

哪种做法对?

让学生说一说,选择合适的方法判断算式的正误。

适时追问:

为什么这样做是对的?

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

你有没有好办法介绍给大家。

强化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买文具

分步:

10÷5=2(元)综合:

3-10÷5

3-2=1(元)=3-2

=1(元)

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自主

课后反思:

买文具

(2)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性。

2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除加、除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掌握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情景引入:

出示课件,观察情境图。

1.提问:

“原价每支5元”、“现价4支12元”表示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关注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一:

1.提出问题(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

)后,引导学生理解,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从情境中选择哪些信息可以解决问题。

2.要求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

3.讨论交流,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怎样列算式?

这样列你是怎么想的?

4.怎样书写呢?

有除法又有减法,先算什么?

为什么?

解决问题二:

结合上面的情境说一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算一算。

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法算是在情境图中表示什么,12表示什么,然后完整的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即“买3支钢笔和4支自动铅笔,一共花了多少元?

根据问题提取有用信息。

说清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为什么先求淘气买的钢笔每支多少元,再说说算式每部分表示的实际含义。

再次体验运算顺序,根据算式说说每部分的实际意义,并算一算。

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三、巩固新知:

课后练习3题、第4题。

先独立解决,再集体讨论。

强化对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的理解。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买文具

(二)

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自主

课后反思:

 

过河

(1)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过河”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2.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情景引入:

1.二年三班的小朋友到公园游玩,他们要租船到河的对岸去,他们遇到了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呢?

仔细看图,找到图中有用的数学信息。

男生29人,女生25人,每只船限乘9人。

2.出示主题图,请同学提出问题。

至少需要几只船?

关注学生能否准确找到图中有用的数学信息。

并能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问题:

男生29人,女生25人,每只船限乘9人,需要几只船?

2.解决问题:

独立列算式。

想要先求出男女生总人数是多少,再计算需要几只船。

3.全班汇报。

4.这样列算式你是怎么想的?

5.要想先算加法,就需要请小括号来帮忙:

(29+25)÷9才能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

6.在混合运算的算式中,一般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小括号的话,就先算括号里的。

7.提出问题:

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

你会做吗?

引导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思考算式中每部分表示的实际含义。

小组讨论: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明确小括号的作用。

当需要改变算式原来的运算顺序时,需要用到小括号。

 

明确带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有25个苹果,吃了4个后,剩下的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平均每盘放几个?

2.超市的苹果和橘子都卖2元钱1斤,妈妈买了3斤苹果,4斤桔子,共花了多少元?

3.算一算(小组比赛)

(24+25)÷7

(30-16)÷2

(100-75)÷5

(90-87)×9

 

关注学生能否正确理解题意、列式并准确计算。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过河

分步:

29+25=54(元)综合:

(29+25)÷9

54÷9=5(元)=54÷9

=6(元)

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自主

课后反思:

 

过河(2)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过河”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2.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情景引入: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理解“限乘”是什么意思?

“限乘”即大客车最多能坐46位乘客,面包车最多能坐8位乘客。

重点关注学生对于题意的理解。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一共70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

2.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全班交流: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结合情境讨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所表达的含义及其运算顺序。

5.看一看,说一说,用(70-46)÷8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注意算式与实际情景相结合。

重点理解70-46为什么要加小括号。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

练习时引导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再进行计算。

巩固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步混合运算。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过河

(二)

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对于一些问题在计算时没有小括号行不行?

自主

课后反思:

 

练 习 一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学过的混合运算来解决,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深对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以及带括号的运算顺序的理解和运用。

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1.在计算乘加、乘减或除加、除减的问题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在计算带小括号的问题时按照什么顺序计算?

关注学生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

二、练习巩固:

教材11页、12页练习一

1.说一说,算一算。

要让学生边画图边列算式,比如第一小题先将4个5圈起来写出5×4,然后在加6。

2、3计算并回答问题

4.赢1场得3分,平1场得1分,星星足球队赢了4场,平了3场,星星足球队一共得了多少分?

引导学生先读题分析题意。

然后根据题意画图或直接列式计算。

列式后让学生说说每步算式求出的是哪部分的得分。

5.饮料:

哪种便宜?

独立解决,汇报交流。

6.黑天鹅的只数是白天鹅的几倍?

复习倍的意思?

谁是谁的几倍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先求出白天鹅的只数,再列式计算。

提醒倍的问题不加单位名称。

7.动物游乐园

(1)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找出图中数学信息,学会有序观察。

(2)小狗和小猴一共能坐满几节车厢?

(3)结合情境说说下面算式表示的意思,并算一算。

3×6-448÷(8-2)

三、游戏巩固:

玩“24点”游戏。

游戏时4人一组,每人分得同样多的扑克牌,游戏开始后,每人从手里的扑克牌里任选一张,4个人就有4张牌,借助加减混合四则运算,可以运用小括号,用牌上的4个数凑出24,谁先凑出这4张牌就归谁,游戏结束时谁手中的牌多,谁就获胜。

巩固练习混合运算,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自主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想象、验证的过程,逐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3个面,并能根据具体的事物、照片、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观察、想象、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及空间想象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合作观察交流的活动中,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体验观察和想象的乐趣,积极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看一看

(1)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实物观察、空间想象和推理等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角度)观察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3.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教学难点:

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主题情境图,说一说图中小朋友们都在做什么?

观察情境图,说出淘气、笑笑、妙想站在不同位置观察一个投票箱。

他们分别站在什么位置?

从哪个角度观察长方体纸箱的?

明确笑笑站在箱子左边观察;淘气站在箱子后面的椅子上观察;妙想站在右前方对着箱子的一个角观察。

关注学生观察的有序性。

 

二、探究新知:

1.观察情境图,独立想象判断。

(1)出示问题中的三幅图,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

分别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

连一连。

(2)完成后组织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组织集体交流:

这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你是如何判断的?

引导学生说清楚在哪个位置能看到几个面。

第一幅图是淘气从上面观察的,只能看到一个面;第二幅图是笑笑从左边观察到的,能看到两个面;第三幅图是妙想从右前方观察到的,能看到三个面。

教师要适时的找学力有困难的学生观察实际物体,进而排除难点。

2.站在不同位置,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分析提问的意思,“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是什么意思?

(1)先引导学生不看,想一想:

站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面有什么不同?

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

(2)看一看,观察站在不同位置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先观察纸箱验证自己之前的猜想是否正确,再让小组内同学模拟主题图中的情境,站在与图中相符的位置轮流观察,互相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几个面?

分别是哪几个面?

通过实践观察得到:

能看到四个面的想象是错误的,站在不同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3)说一说,讨论:

为什么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集体交流时关注学生对问题的表述能力。

 

关注学生观察实践的过程及对之前猜测的验证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出示观察小熊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四名同学都是站在什么位置观察小熊的?

2.出示问题下面的四幅图,让学生尝试独立判断分别是谁看到的。

也可以借助实物观察。

3.集体交流。

4.活动小结:

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结合思考过程,体验现实情境中观察物体的角度和看到的简单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看一看

(一)

情境图打印粘贴,连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