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36775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教案15篇Word格式.docx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春景图动画,学生欣赏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题目,学生书空“绝”,在生字本上书写一遍。

  2、出示课件,了解“绝句”含义。

《绝句》属于七绝。

3、出示课件,了解杜甫。

  二、朗读并感悟古诗

  1、认读生字:

鸣、柳、岭、泊、吴、含、窗、鹭

  学生认读,老师指导;

说说你记住哪些字,如何记住的;

给生字组词。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指导读诗出诗的节奏:

  出示课件中划出节奏的古诗,老师打着节拍范读;

学生试着打节拍读诗;

个别学生打节拍读诗;

齐读,读出诗的节奏。

  4、理解诗意后熟读:

  出示课件第一幅图,你理解了哪句诗?

用自己的话说说含义。

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齐读这两句诗。

出示课件第二幅图,你理解了哪句诗?

出示“窗含西岭千秋雪”,释义“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积雪)。

齐读这句诗。

  出示课件第三幅图,你理解了哪句诗?

出示”门泊东吴万里船”,释义“泊”(停泊)。

  5、感悟诗境,背诵古诗:

  

(1)老师从第一句诗中找出两种事物“黄鹂,翠柳”,学生在二、三、四句诗中划出“白鹭、青天、西岭、千秋雪、船”。

  

(2)指出表示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体会颜色美。

  (3)出示课件“配乐诗朗诵”,个别学生读诗,其他学生闭眼想象,交流脑海中的画面。

  (4)小结:

你们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美妙的画面,这是哪个季节?

(春季,因为出现了翠柳)。

当作者看到这么美的春景时,

  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绝句》,当我们被这首诗所吸引时我们禁不住要背下来这首诗。

  6、拓展环节:

  欣赏《绝句·

迟日江山丽》,背诵这首诗。

  7、总结:

  今天学习了杜甫的《绝句》,欣赏了《绝句·

迟日江山丽》,感受到诗歌给我们带来的美妙,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去积累更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吧!

  三、家庭作业

  1、给家长背一背《绝句》、《绝句·

迟日江山丽》。

  2、喜欢画画的同学,给《绝句》画一幅画。

  教学板书

  《绝句》

  杜甫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千秋雪万里船美

小学语文教案3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4感受语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一、故事导入,整体感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很美,很有意境。

同学们想听吗?

(讲述故事《虚度的日子》)同学们,你倾听出了什么?

谁能告诉我?

  (浪费时间,不再回来)

  你说的真好。

是啊,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刘庆不会也不能让时间倒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伟大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关于时间的优美散文:

匆匆(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前同学们进行了预习,你来告诉我,读了几遍课文?

你呢?

  很好,下面有请三位同学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他们读的是否正确、流利。

  读完了,谁能评价一下他们读的怎么样?

()

  你说的真好,你能读读这句话吗?

  3、读了这篇__,你有什么收获?

谁能说一下?

  4、小结:

  同学们做的非常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的出自己的体会。

收获真不少。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好,同学们,再读课文,你会有更多的发现。

  二、精读课文,感受作者情感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小组读,默读等)来读课文。

  师范读(配乐朗诵)

  2、划分层次,再读课文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走了他们罢:

  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3、生再读课文(配乐)

  非常好,能体会散文的意境,诗一样的语言。

  你体会到了什么?

有什么发现?

  A、句子

  B、词

  C、段落

  读第三段,你觉的哪些句子能体现匆匆呢?

(交流讨论)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又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同学们做的真好,能做到边积累边运用,全体训练,从而感悟时间的匆匆。

作者又发出怎样的感慨和叹息呢?

(徘徊、叹息)是啊,不能只是徘徊和叹息,他决定不能白走这一遭。

我们呢?

我们能吗?

  对,不能。

  三、拓展延伸,情感倾诉

  1、同学们,有一篇__也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今天我推荐给大家!

  (补充《时间布》)

  2、老师寄语:

  时间的宝贵就在于它的一去不复返,请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段时光吧!

  3、同学们,课下还可以搜集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上课时我们再交流。

谢谢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4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3.会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

  课前准备:

  将学生的座位按学习小组排列成“马蹄形”。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

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

  二、自主读书,感知大意

  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练读:

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3.默读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读书,感情朗读,复述课文

  1.小组内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内练习讲这个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作讲。

  四、全班交流,评价补充

  1.随机抽查每组一至两名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交流喜欢的原因,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各组推选代表或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五、课外拓展

  1.绘制一幅夸父变成大山、手杖变成桃林的图画。

  2.继续收集神话传说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5

  1新设计2新设计3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会认4个生字,学写9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并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2.认识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通过句式比较体会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一则寓言故事。

  4.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4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蕴含着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

教学安排,首先从问答入手。

通过介绍学习方法和组词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得知“亡”和“牢”的意思,追究“亡”、“牢”这个词到底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深入找证据,抓住__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紧接着,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之后,教师创设生活情境,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本课的寓意。

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5重点难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

  2.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6教学过程6.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

  1.同学们好,请坐。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那好,我们现在来看图猜成语。

准备好了吗?

谁来猜第一幅图?

(坐井观天)对了,那这一幅呢?

(揠苗助长)难不倒你们,再给你们几个难的(画蛇添足)还有更难的。

  2.你们真聪明,都猜对了。

那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是的,它们都是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故事里藏着大道理。

  3.今天我们学习第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故事《亡羊补牢》(板书,读题)

  4.我们要怎样才能学好寓言呢?

  生:

要知道故事(板书:

故事)学习道理(板书:

道理)

  师:

对,我们掌握好这两点就能学好寓言故事了。

  活动2【讲授】亡羊补牢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先请大家自由读读《亡羊补牢》,注意要读准生字、多音字,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同桌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2、字词学习

有些同学的习惯非常好,读完了课文就坐得端端正正的。

读完了吗?

请看大屏幕,老师把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请到了上面,谁来当小老师读一读。

  3、(读得很正确)如果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

  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正音,齐读)大家很厉害,这么难读的段落都读通顺了,2-5自然段每一排读一段,比一比,看看哪排读得最正确,最通顺。

(点评)

  4.我们又读了一遍课文,你们能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小结:

像这种抓关键词,并把他们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就是概括__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

明白了吗?

  三、理解题意

  1.课文读通顺了,题目的意思你读懂了吗?

亡什么意思?

牢什么意思?

(预设:

学生知道正确意思)

你是怎么知道的?

从课文哪个句子读懂这个字的意思?

哦,是联系课文知道了它的意思,我们还可以通过知道它的意思。

(课件)选择正确意思。

  2、小结:

对于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通过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板书:

失去养牲畜的圈)请像老师这样把这两个字的意思写在课题下。

  3.现在我们知道了,“亡羊补牢”就是羊——丢了,把——羊圈修好。

  四、研读课文,体会寓意

  1.课文中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会丢羊呢?

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句子。

  2.有些同学已经找到了,那你来说说养羊人丢了几次羊?

(两次)板书:

丢羊

  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

(课件出示)板书:

羊圈破了。

  哪个词告诉我们这句话是原因?

(原来)齐读

  3.(课件)你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4.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过渡:

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羊圈破了个窟窿,你会怎么做?

(把窟窿补上)

  5.他的街坊也发现了,请你当当养羊人的街坊,快来劝劝他。

(把窟窿补上吧)还有什么想说的?

(快采取一些措施吧,不然又会丢羊。

评价:

你真是个好心的街坊)

  我们来看文中的街坊又是怎么劝说的,课件出示,指名读。

  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劝说养羊人的?

哪个词看出他着急?

(堵上、修一修、赶快)你能给赶快换个词吗?

  (课件)街坊还会用怎样的语气劝说呢?

现在我就是养羊人,你来劝劝我。

(担心、着急)

  6.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而养羊人的表现呢?

谁来做养羊人?

(出示: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生起来读不同的语气,还可以加上动作。

)这个养羊人是什么意思?

能将他的话换个说法吗?

(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这个养羊人,自己的羊丢了都不在乎。

街坊着急,他无所谓。

下面我们就来分角色朗读一下他和街坊的对话。

  7.就因为他不听劝告,所以,第二天早上——引读(出示:

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这是养羊人第几次丢羊?

你是从那个字中读出来的?

(又)

  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语文就是需要咬文嚼字的。

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那么两次亡羊之后,(课件)养羊人现在心情怎样?

这时,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请自由读读第五自然段,划出相关的词句。

  8.全班交流:

  他的心情怎样?

(后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想象说话。

  他又是怎么做的?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来什么来?

(知错就改)

  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

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养羊人这样做,对吗?

从哪知道?

(课件)从此,什么意思?

  现在“窟窿”终于被结结实实地堵上了,羊再也没有丢过了。

此时,你想对那个养羊人说些什么呢?

(接受劝告,知错就改)

  9.这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告诉我们的道理?

(出示寓意)齐读

  (寓意: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10.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类似亡羊补牢的事,你能举个例子吗,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

(看书姿势,写字姿势,学习不认真等)

犯错不怕,只要我们能像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一样知错就改,就还不晚,所以,人们经常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五、复述故事。

  1.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讲给别人听呢?

我们学校最近要举行讲故事比赛,让老师先进行海选,那我们就从这个故事开始吧!

讲故事是有要求的,仔细听:

首先要把故事熟练地记在心里才行,然后加上你的表情、动作和声音的变化,这样才能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觉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看看上面老师给你提供的小帮助,自己先练练。

(学生准备,课件播放音乐,师巡回指导)

  2.展示前,提示学生自己发言时希望别人怎么听?

  (要安静,这是有礼貌的表现。

听后能给我指出优缺点。

  六、总结学法

  寓言是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小花,中国古代最早的最完整的寓言故事书是《墨子》,国外适合大家阅读的还有《伊索寓言》。

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是:

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希望大家在课外阅读寓言时,也能采用这种方法。

  七、作业设计

  1.将这则寓言故事复述给爸爸妈妈听,请家长点评。

  2.写写读了《亡羊补牢》之后自己的感想。

小学语文教案6

  一、教学目标:

  会认“秆、绣”等11个生字,会写“翠、秆”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了解翠鸟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小解说员”牌若干

  三、教学过程:

  

(一)、初设情境,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新朋友,想认识它们吗?

(依次出示:

燕子、猫头鹰、天鹅、老鹰、孔雀......)

  谁认识,老师就把它送给谁,让你和它交上好朋友。

  你们认识的鸟真多!

看得出,你们都是爱鸟的好孩子。

  2、你们看,谁又飞来了?

(示课件:

翠鸟飞来。

)对,它就是以翠鸟。

(课件打出:

翠鸟)谁能读好它的名字?

(生认读,正音。

  3、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翠”字吧。

(师在黑板上写,学生跟着书空。

  4、你们写这个字时,发现了什么?

(“翠”字上面是个不带钩的羽字头。

  5、你们愿意和翠鸟交朋友吗?

完成板书:

翠鸟那我们先要了解翠鸟。

好,我们一起来看《新动物世界》。

本期《新动物世界》要介绍的就是翠鸟。

  再设情境,解说课文:

  1、(播放课件:

《新动物世界》片头,播放到翠鸟图片时停止下来。

  2、师(故作惊讶)咦,怎么没了?

到底要介绍翠鸟的什么?

  别心急,解说词就在咱们书上。

赶紧读读课文吧,遇到生字多读几遍,再把自然段的序号标好。

  3、谁想读给大家听?

(指名分段读,正音。

  4、读得真棒!

同学们对翠鸟了解了多少呢?

  (出示填空:

翠鸟喜欢停在,它长得;

以翠鸟叫声,爱;

翠鸟捕鱼的动作,住在。

  谁会填?

先自由说一说,也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

(指名说。

  5、看来同学们对翠鸟有了些了解。

好,现在我们来听解说员的介绍。

  (放录音: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它长得可真漂亮;

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翠鸟捕鱼的动作非常迅速,住在陡峭的石壁上。

  6、听了这样的解说,你们满意吗?

哪里不满意?

(对,翠鸟的样子怎么漂亮,捕鱼的动作怎么迅速还没介绍清楚。

)板书:

样子动作

  7、那老师提议,我们小朋友自己来当解说员,为《新动物世界》翠鸟专辑配上解说词怎么样?

  那赶紧读读课文,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练一练,(示“小小解说员”牌)看谁能成为本期翠鸟专辑的特约解说员。

  8、读了课文,你们最想介绍翠鸟的什么?

以下步骤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

  如生介绍“样子”:

  指名一生介绍。

  

(2)他介绍得怎么样?

(学生评议)

  (3)(将“小小解说员”牌挂在介绍得好的学生身上。

)我郑重宣布,你成为了翠鸟专辑的第一名解说员,恭喜你!

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介绍的?

  (4)还有谁来介绍翠鸟的样子?

指名介绍,评议。

奖励“小小解说员”牌,师:

又一名“小小解说员”诞生了!

请你说说自己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师配合学生的发言,利用课件依次打出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嘴巴图片,待学生介绍完,一只完整的可爱的翠鸟便呈现出来。

)据生介绍相机出示词语、图片:

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咖啡色。

  现在知道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吗?

(从下到上)

听你这么一介绍,这只翠鸟更显活泼可爱了。

看来,你确实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小小解说员”,还有谁能介绍好?

好,那全班一起来介绍。

(师配合学生的介绍依次出示翠鸟分解图片。

  (5)能不能变个顺序,从上到下地介绍?

指名说。

  (6)翠鸟长得这么漂亮,想把它的样子留在脑海里吗?

那快背一背第一段吧。

  自由背,齐背。

给背得好的同学发“小小解说员”牌。

  如生介绍“动作”:

  结合学生的介绍,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以下句子的朗读。

  ①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一下子飞远了。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出示课件:

翠鸟叼鱼动态图)

  看了刚才的画面,你想说什么?

是呀,翠鸟真是动作神速。

谁能通过朗读让人感觉到翠鸟动作神速?

指名读,齐读。

  ②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落在苇秆上了。

  老师这儿还有一句解说词,示句子:

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飞。

和书上的相比,你更喜欢哪句解说词?

为什么?

  好,那谁再来读读书上的解说词?

(提示:

“轻轻”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

)你读得真好确实让人感觉翠鸟动作又快又轻。

相机奖励“小小解说员”牌。

  9、同学们介绍得棒极了!

看来,你们已经和翠鸟真正交上了朋友,都是小小解说员。

好,让我们一起来为《新动物世界》翠鸟专辑配上解说词吧!

(播放课件,学生朗读字幕,配上解说词。

  作业:

制作一张翠鸟的知识卡片。

小学语文教案7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学习,体会古人执着探索的精神和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3.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都喜欢听民间神话故事和神话传说吗?

你们都听过那些故事?

如:

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等,今天,我们要阅读一篇我国最早的神话之夸父追日。

(板书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

A夸父为什么要追日?

B夸父是怎么追日的?

C夸父追日结果如何?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由读故事,要求:

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难词、难句要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虞渊咕嘟咕嘟颓然遗憾渭河瀚海一眨眼霎时间

  ①指名读字词。

  ②在这些词语中,有两个词的意思很相近,他们是?

  “一眨眼、霎时间”。

他们都是表示时间很短。

看到它们你还想到哪些词?

  3.理清__脉络。

  4.自由读课文。

抓住描写夸父追日的原因、过程以及结果的关键语句,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同座两人一起完成老师的小练习。

  夸父追赶太阳,一直追到,因为太渴了,夸父就

  夸父还没赶到,就。

  5.你能根据练习和黑板上的提示,再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知故事的神奇。

  1.中国神话故事的特点就是神奇有趣、千变万化,它们都隐藏在故事的句子里。

所以得一句一句细细地读,那些神奇的句子可以用波浪线划出来,再和同桌交流。

  2.生自由读,师巡视。

  3.生交流找到的神奇之处,师随机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

  

(1)“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①指名谈,说体会(跑步速度的神奇)

  ②抓“一眨眼和两千里”体会夸父速度快。

  指名读,师范读

  

(2)“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

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①指名谈,说理解(口渴程度的神奇)

  ②拓展黄河、渭河资料(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长度5464千米,将近横跨越整个中国,这样的两条大河夸父霎时间喝干了)

  ③指名读。

  ④你平时口渴最多能喝多少?

浩浩荡荡的黄河水,渭河水被夸父喝得点滴不剩,可结果还是没止住渴呀,谁再来读读;

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读。

  (3)“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

  ①谈体会(体重的神奇)

  ②夸父倒下的声音令人,令山(震耳欲聋、山崩地裂、地动山摇)

  (4)“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

我要去追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