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7319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docx

《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docx

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

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

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

【篇一:

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

【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

①庞暖易与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

“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

”(《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

“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

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肴之战)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①《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①以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①居则曰:

“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①连呼则则.

【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

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

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之:

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

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

“牛何之?

”(《齐桓晋文之事》)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篇二:

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

详细解释

:

1、结构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赤子~心。

2.结构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之4.音节助词,虚用,无所指:

久而久~。

5.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置~度外;等闲视~。

6.代词,这、那:

~二虫,又何知。

7.动词,往、到:

吾欲~南海。

8..通也义

其他两个也字,都作之字义。

(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14页)

助词

1.用作书面语,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例子:

赤子~心;以子~矛,攻子~盾。

2.用作书面语,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

例子:

中国~大;大道~行也。

3.音节助词,虚用,无所指,用于时间副词或不带宾语的动词之后,有凑足音节的作用,去掉对句子结构意义皆无影响。

例子:

久而久~;久~,目似瞑;顷之,烟炎张天。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前赤壁赋》

代词

1.用作书面语,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例子:

反其道而行~;言~成理。

2.用作书面语,人称代词,虚指。

例子:

久而久~。

3.用作书面语,指示代词,这、那。

例子:

~二虫。

动词

用作书面语,往。

例子:

君将何~?

古汉语释义

常见含义

备注:

加粗例句为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例句。

动词

到,往【现代汉语解释】

②行不知所之。

--《庄子》

③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为学》

④纵一苇之所如。

--《赤壁赋》

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

①人皆吊之。

--《塞翁失马》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

③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孔雀东南飞》

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鸿门宴》

⑤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狼》

2.指示代词,这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

③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

④闻之,欣然规往。

--《桃花源记》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

4.可用于宾语前置句复代指宾语,用于动词之后。

②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助词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

①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

--《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③若能以吴、蜀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贾谊《过秦论》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

①宋何罪之有?

--《公输》

②何陋之有?

--《陋室铭》

③句读之不知。

--《师说》

④菊之爱。

--《爱莲说》

3.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同【现代汉语解释】助词2。

例: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②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

①凌万顷之茫然。

--《赤壁赋》

②蚓无爪牙之利。

--《劝学》

5.结构助词,补语标志,可译为得。

例: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6.音节助词,无实义。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3、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

4、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生僻含义

通也义

最后的也字作肯定语气助词,其他两个也字,都作之字义。

--黄现璠《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

文言文用法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

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

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马说》)

2.名之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

(《蜀鄙二僧》)到,去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同上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上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在

5、福王之国,派夫派骑唯唯不胜支。

(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

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

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

均之二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

宋何罪之有?

(《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

【篇三:

虚词之的用法和举例】

1.之

⑴他、她、它(们).

⑵的.

⑶往,到.去.

⑷这,此.

⑸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⑹我.

⑺调整音节,无实义.

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

⑼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2.既

⒈尽,完了,终了:

语未~.(指日蚀、月食的蚀尽).

⒉副词.已经:

成事实.往不咎.

⒊副词.不久,后来:

而缝合.

⒋连词.常跟且、又、也等连用〈表〉两种情况并存:

矮且小.做得快,又做得好.要数量多,也要质量高.

3.弗

(1)

(2)

通“怫”.怫郁,不舒畅.

(3)

“弗”为“不”的同源字.

4.甚

◎很,极:

好.快.

◎超过:

一日.

◎方言,什么:

◎表示进一层的意思:

至.或.

5,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如: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6;非

①不对;错误,跟“是”相对:

是非|痛改前非|胡作非为.②不;不是:

非卖品|答非所问|非笔墨所能形容.③不以为然;反对;责备:

非难|口是心非|无可厚非.④不合于(某种规定):

非法|非礼|死于非命.⑤表示否定,跟“不”呼应,表示必须:

非去不可|你非答应不可.

7.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②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④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③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④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