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7372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6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docx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节地貌的观察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内容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核心素养目标 学业质量水平

合格考(水平1-2)

1.知道地貌观察的顺序,并能在野外选择恰当的地貌观察点。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2.了解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描述所观察到的地貌类型和景观特点。

(综合思维)

3.分析坡度和坡向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等级考(水平3-4)

1.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分析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1.观察地貌

(1)选择位置:

选择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

(2)遵循原则:

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

(3)观察顺序

2.辅助观察工具:

地形图、遥感影像等。

[连一连] 把对应地貌类型连起来。

[微思考] 《题西林壁》诗中反映出苏轼观察地貌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提示 作者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观察的。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1.观察高度

2.观察坡

表示

影响

坡度

坡度角

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如水土流失、交通建设等

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

坡向

阳坡和阴坡

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迎风坡和背风坡

3.高度和坡度组合:

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4.其他观察内容:

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等。

[填图] 在坡度和坡度角示意图中填写适当的名称。

提示 (自左向右)垂直距离 水平距离 坡度角

[微思考] 高度和坡度的组合如何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提示 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看情景

杜甫的这一句诗的意思是作者登上了泰山的顶峰,视野开阔,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说事理

等高线图上的坡度陡缓

在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辨差别

阴坡和阳坡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温度不一定相同,阳坡的温度高于阴坡。

探究点一 宏观地貌的观察

情境探究

[情境]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这里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

[探究](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描述图中的自然地理景观,并说明产生这种地理现象的原因。

提示 植被稀少;地表土壤裸露;地形较为破碎;沟壑纵横;谷坡陡峭;坡面有明显的流水冲刷痕迹等。

黄土易侵蚀性;降水集中,多暴雨;开矿、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的农业活动。

素养凝练

1.五种基本地貌类型

类型

海拔

主要特征

剖面图

山地

500米以上

峰峦起伏

坡度陡峻

丘陵

500米以下

坡度和缓

连绵起伏

高原

500米以上

边缘陡峭

中部缓和

平原

200米以下

地面平坦

起伏较小

盆地

不确定

四周群山

中部平坦

2.宏观地貌类型景观

(1)山地

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

(2)丘陵

丘陵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丘陵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

(3)高原

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陡崖为界。

(4)平原

平原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

(5)盆地

盆地面积广大,地形封闭,周边被高山高原丘陵环绕,相对长时期沉降地区。

素养应用

例1:

读图,概述广西地形、地貌的分布特征。

解析 由图中海拔高度可知,图中的西北部地区大于1000m,是山地;中南部海拔在0~500m之间,是丘陵、平原;该地区石灰岩广布,典型地貌是喀斯特地貌,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为海岸地貌。

答案 山地分布在西北部;平原、丘陵分布在中南部;海岸地貌分布在北部湾沿岸;岩溶地貌分布广。

探究点二 微观地貌的观察

情境探究

[情境]梯田是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田地,它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下图是一位旅游者拍摄的梯田景观。

[探究]

(1)(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描述图中梯田的景观特点。

(2)(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梯田对山区丘陵的生态环境有何积极意义?

提示 

(1)分布在山坡(丘陵)上,沿等高线排列,呈条状台阶式,层层叠叠。

(2)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素养凝练

1.山区地貌景观与等高线地形图

部位

地貌特征

等高线特征

山峰

中间高,四周低

等高线呈闭合状态

鞍部

两山峰间的低地

两侧闭合且数值相等

山谷

两边高,中间低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山脊

中部高,两边低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陡崖

陡峭的山崖

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陡坡

坡度大的山坡

等高线密集

缓坡

坡度小的山坡

等高线稀疏

2.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貌

示意图

等高线图

等高线特征

新月形沙丘

等高线形似新月,凹坡密集,凸坡稀疏

天坑

等高线呈环状,海拔由中心向四周增大

岱崮山

等高线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先密集后稀疏,中心附近有陡崖

锥状火山

等高线呈环状,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增大,中心处海拔又降低

梯田

海拔较低,等高线疏密相间,相对高度较小

地上河

等高线与河堤平行,高差小,河堤高于两侧

素养应用

例2:

(2015·上海地理)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

m)图。

据此完成

(1)~

(2)题。

(1)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

A.山脊B.陡崖

C.断块山脉D.峡谷

(2)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

①崩塌堆积物 ②突出小基岩 ③河中的沙洲 ④低矮的山丘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第

(1)题,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地势落差大,且呈带状分布,为典型峡谷地形,D项正确。

(2)题,图中灰色部分等高线向海拔较低的地区凸出,应该为地势较高的地形,但高度不大,且靠近陡崖,有可能是崩塌堆积物,也有可能是陡崖上突出的小基岩,A项正确。

答案 

(1)D 

(2)A

鲁教版P84-86“正文”

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貌

1.判读沙丘地貌特征

下图为沙丘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各地点之间高差很小,表明沙丘区域地势较平坦。

图中向西北方向凸出的小圆弧指示沙丘的迎风坡。

2.判读冲积扇地貌特征

仔细阅读天山南麓某冲积扇等高线地形图,指出河流流出山口的位置,并根据等高线在山前的分布形状大致描绘出冲积扇的范围;根据冲积扇等高线的间距特征,说一说冲积扇的地表起伏特征。

3.判读峡谷地貌

科罗拉多河流经科罗拉多高原西南部,下切显著,形成著名的大峡谷,峡谷两侧地形坡度十分陡峭。

请根据科罗拉多大峡谷某段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状况,说明峡谷的位置,并指出此段大峡谷的大致深度。

4.判读地面喀斯特地貌类型

桂林市阳朔周边,地面喀斯特地貌形态各异,可分为孤峰、峰林和峰丛等类型。

请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形状和分布,指出图中的孤峰、峰林和峰丛。

湘教版P64“活动”

观察家乡的地貌

(1)收集家乡所在地区的地形图、遥感影像、考察报告等资料进行研究,设计考察路线,拟定观察内容;分析考察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明确规避风险的措施。

(2)开展实地考察,进行地貌观察,做好观察记录。

观察中可拍照或画素描图。

(3)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考察报告,并与同学分享野外观察、识别地貌的要领。

中图版P116“正文”

野外地图的绘制

绘制地图是地理野外实习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表达野外实习成果的途径之一。

一幅完整的地图至少包括图名、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

常见的地图有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类型图等。

学生通过观察武汉汉口河滩,绘制的河岸土地利用类型图。

长江河滩利用剖面示意

知识微网

核心要点

1.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

2.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绝对高度是划分地貌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3.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4.观察要素:

除了观察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态要素,还要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

(2019·北京高一检测)读下图,完成1~2题。

1.在观察该图中的地貌时,我们从宏观上观察到的地貌为(  )

A.平原B.山地

C.盆地D.丘陵

2.我们观察图中的次一级地貌,正确的是(  )

A.①—山坡B.②——河谷

C.③——山峰D.④——山脊

解析 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地势起伏大,群山连绵,为山地。

第2题,图中①为山脊、②为河谷、③为山坡、④为山峰。

答案 1.B 2.B

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而穿行在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形的设计(如下图)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

据此完成3~5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的走向特点为(  )

A.沿等高线B.沿山脊线

C.沿山谷线D.连接聚落

4.图中能眺望到八达岭长城的地点是(  )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5.图中“人”字形铁路线的设计目的是(  )

A.避开河流,节省建设桥梁的成本

B.尽量与等高线平行,缩短运输距离

C.绕过山岭,减少开挖隧道的成本

D.既方便停靠车站,又可降低坡度

解析 第3题,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长城基本沿山脊线(向海拔低处凸)延伸。

第4题,图中甲、乙、丁三地都被山脊遮挡视线,无法眺望八达岭长城。

丙处海拔较高,不会遮挡视线。

第5题,图中“人”字形铁路线沿河谷延伸,可降低坡度。

穿越隧道的列车需要错开对面开来的列车,可先到青龙桥站暂停避让。

答案 3.B 4.C 5.D

6.(2019·北京市第一次合格考)地理野外考察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野外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

阅读考察报告,回答下列问题。

考察报告:

2018年11月17日 晴 13℃ 风力2~3级

考察地点概况: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南与河北省交界处,有丰富的地表岩溶地貌和地下溶洞洞穴景观,是北方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

考察记录单:

地点

孤山寨

石花洞

类型

地表岩溶地貌

地下溶洞洞穴

地貌景观(素描图)

地貌景观描述

形态

钟乳石、石笋、石柱等

物质组成

石灰岩为主

石灰岩为主

色彩

岩石呈灰褐色,可见漫山红叶

岩石呈灰色、乳白色,有五颜六色的彩灯照耀

地貌形成条件

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化学溶蚀作用而形成

拓展学习: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种多样。

搜集四幅地貌景观图,描述其景观特点并进行分类。

(1)考察记录单中①处最可能记录的是________(双项选择)。

a.奇峰林立b.冰川广布

c.地势平坦d.地表崎岖

(2)除记录单中所列项目之外,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3)根据地貌形成条件判断,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双项选择)。

a.植被b.土壤

c.岩石d.水文

(4)阅读考察报告,概括此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

(5)对“拓展学习”四幅景观图中的地貌进行分类,并说出理由。

解析 第

(1)题,由考察报告可知,①处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奇峰林立。

故a、d正确,c错误。

图中信息未见冰川发育,而且房山地区纬度、山体海拔高度较低,因此现阶段无冰川发育,故b错误。

(2)题,地貌景观的描述内容主要包括:

形态、物质组成、色彩、规模、分布、植被等。

第(3)题,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因此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岩石和水文,故c、d正确。

第(4)题,分析考查报告可知,此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观察、识别、描述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探究其成因。

第(5)题,四幅景观图中的地貌均为外力作用而成,塑造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流水、风、海浪和冰川作用。

峰林为流水化学溶蚀而成、洪积扇发育在河流出山口,因流水沉积而成,二者属于流水地貌;风蚀蘑菇因风力侵蚀而成,沙丘因风力堆积而成,二者属于风成地貌。

答案 

(1)a、d

(2)规模 分布(质地、地表植被等)

(3)c、d

(4)观察、识别、描述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探究其成因。

(5)分类并说出理由,合理即可。

例如:

分两类。

峰林、洪积扇为一类,属于流水地貌;风蚀蘑菇、沙丘为一类,属于风成地貌。

合格考——大显身手

一、选择题

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

下图为延安宝塔及附近景观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

A.延河大桥B.延安宝塔

C.延安宾馆D.延河游船

2.在最佳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  )

A.河流地貌B.风沙地貌

C.黄土地貌D.冰川地貌

解析 第1题,观察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处,且四周没有遮挡物。

读图可知,延安宝塔位于山顶,地势高,视野开阔,故B项正确。

第2题,延安位于黄土高原上,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黄土地貌,故C项正确。

答案 1.B 2.C

观察地貌时,需要判断地貌的组合关系,明确地貌层次和地貌类型。

根据地貌的规模可划分为宏观地貌(高原、平原、山地等)、次级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等)和微观地貌(沙丘、石笋等)。

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该省级行政区地貌组合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高原、山地相间分布B.盆地和山地为主

C.平原、山地相间分布D.“三山夹两盆”

4.该省级行政区分布最广的次级地貌为(  )

A.风沙地貌B.海岸地貌

C.喀斯特地貌D.河流地貌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该省级行政区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地貌组合表现为“三山夹两盆”,故D项正确。

第4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干旱地区,风沙地貌分布最为广泛,故A项正确。

答案 3.D 4.A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单位:

米)地形图,该地夏季盛行东南风。

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四地中,降水最多的是(  )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6.调查发现,某类植物在乙地生长好,在甲地生长差,其原因最可能是(  )

A.甲地位于阴坡,光照不足

B.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C.乙地位于阴坡,蒸发量小

D.乙地位于背风坡,光照足

解析 第5题,据材料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夏季盛行东南风,④地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最多。

第6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阳坡,乙地位于阴坡。

阴坡光照不足,气温较低,蒸发量小,土壤水分充足,故C项正确。

答案 5.D 6.C

读某国等高线地形图,完成7~8题。

7.该国主要的地貌类型为(  )

A.山地B.盆地

C.丘陵D.高原

8.该国地势特点是(  )

A.西高东低B.北高南低

C.南高北低D.东高西低

解析 第7题,读图可知,该国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500米,地形起伏大,故主要地貌类型为山地,A项正确。

第8题,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和河流流向可知,该国地势北高南低,故B项正确。

答案 7.A 8.B

岱崮地貌是继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

组成该地貌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

该地貌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境内普遍分布。

下图示意岱崮地貌景观。

据此完成9~10题。

9.关于图中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周陡峭,顶端较平坦

B.海拔高,顶部起伏大

C.底部呈放射状,地形平坦

D.风力侵蚀形成的

10.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岱崮地貌顶部应当(  )

A.开垦耕地,种植作物B.禁止开发,保持原状

C.植树种草,保护地表D.修建亭榭,以供观赏

解析 第9题,由图可以看出本地貌的特点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坦。

第10题,岱崮地貌顶部海拔较高,土层浅薄,极易受到外力的破坏,因而应当植树种草,保护地表。

答案 9.A 10.C

二、综合题

11.(2020·北京高一期末)某同学8月去澳大利亚墨尔本旅游,下图是其在当地旅游热点地区拍摄的照片。

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该同学认为照片所示地区存在以下六种地貌类型,其中正确的判断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海岸地貌 ②河流侵蚀地貌 ③海浪侵蚀地貌 ④喀斯特地貌 ⑤海岸堆积地貌 ⑥河流堆积地貌

(2)从地貌观察的内容来看,该同学的拍照视角中可以观察到的内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该同学在当地旅游时,导游说照片中矗立的柱状岩体景观正在渐渐消失,未来将不复存在。

对此,该同学有不同的看法。

你的看法是怎样的?

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

(1)题,照片显示有海蚀崖和海蚀柱,为典型的海浪侵蚀地貌,照片中的沙滩为海岸堆积地貌,均属于海岸地貌,①③⑤正确;其他地貌在该照片中没有体现。

(2)题,地貌观察的内容主要有高度、坡度、坡向、地貌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

该同学拍摄视角中可以观察的内容主要有高度、坡度和坡向。

第(3)题,观点1:

照片中矗立的柱状岩体为海蚀柱,随着时间的推移,受海浪侵蚀作用,该岩体会逐渐消失。

观点2:

一般而言,地质过程很缓慢,难以观测到其消失的过程。

答案 

(1)①③⑤

(2)高度 坡度 坡向(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

(3)赞同:

受海浪侵蚀作用,海蚀柱最终会消失;不赞同:

地质过程很缓慢,无法观测到其消失的过程

12.(2019·北京海淀区上学期期中)图a为我国华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某游客从游客服务中心出发,沿公路步行至A处观看山腰处的溶洞。

(1)说出该游客行进的方向,估算其步行距离及A地到溶洞之间的相对高度。

图b为游客拍摄的村落照片。

村落前面被一道弓形墙围绕,中部被一条弧形大墙分为上下两部分,放眼望去,呈现独特的元宝形态。

(2)推测游客的拍摄地点位于图a中B、C、D、E中的哪一处,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该村落堪称山区院落民居的典范。

村中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院落,这些院落小巧精致,组织紧凑。

院落形状以四合院为主,多坐北朝南,院中屋舍在南面设置窗户,其他三面设置砖墙。

村中建筑整体筑于山坡之上,由南向北层层抬高。

村中道路则依山势修建,虽算不得宽阔,倒也平展。

以当地盛产的青石和紫石铺就,寓意“平步青云”、“紫气东来”。

(3)分析该村落建筑特色形成的自然地理原因。

解析 第

(1)题,图示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根据图示公路延伸形态,游客的行进方向,先自东向西,再从东南向西北。

从游客中心到A处的图上距离约5厘米,根据图上比例尺,步行距离约在400~600米之间。

图中等高距是20米,A地海拔650~670米之间,溶洞海拔在730~750米之间,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是60~100米之间。

(2)题,游客照片中,村落前面被一道弓形墙围绕,中部被一条弧形大墙分为上下两部分,放眼望去,呈现独特的元宝形态。

说明可以俯视拍摄整个村落,拍摄点位于D处。

D处海拔大于710m,高于村落最高点,可俯视拍摄。

D处等高线由低向高凸出,位于开阔山谷中,与村落之间视野开阔无遮挡。

地图中的村落形态呈现独特的元宝形态,从D处的拍摄角度,与图示村落形态一致。

D处与村落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适合拍摄村落全景。

B处海拔较低,看村落形态不是元宝形,B错。

C处海拔低,不能俯视全村,C错。

E处与村落间有山脊阻挡,E错。

第(3)题,该村落地处山区,土地面积小,坡度大,所以院落小巧,道路狭窄,组织紧凑。

村落位于华北地区,属于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区,多坐北朝南,院中屋舍在南面设置窗户,其他三面设置砖墙。

北面砖墙利于阻挡寒冷的冬季风,房屋坐北朝南,南面置窗,利于防寒采光。

村中建筑整体筑于山坡之上,由南向北层层抬高,依阳坡层层抬高,有利于采光通风。

以当地盛产的青石和紫石铺就,石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寓意吉祥。

答案 

(1)行进方向:

先自东向西,再从东南向西北;步行距离:

约400~600米之间;相对高度:

60~100米之间。

(2)拍摄点位于D处;D处海拔高于村落最高点,可俯视拍摄;D处位于开阔山谷中,与村落之间视野开阔无遮挡;由地图中的村落形态可知,D处的拍摄角度恰当;D处与村落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适合拍摄村落全景。

(3)该村落地处山区,土地面积小,坡度大,所以院落小巧,道路狭窄;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北面砖墙利于阻挡寒冷的冬季风;房屋坐北朝南,南面置窗,且依阳坡层层抬高,有利于采光通风;石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

等级考——小试牛刀

倒立锥是山坡上的碎石长期不断往坡下坠落堆积而成的地貌。

下图为倒立锥景观图。

据此完成1~2题。

1.倒立锥表层堆积物的分布特点是(  )

A.锥顶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B.中部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C.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D.各部位颗粒物大小均匀

2.随着风化的不断深入,该倒立锥坡度(  )

A.变大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解析 第1题,岩石在风化时碎屑颗粒大小混杂。

当坠落时,大的岩块较重,受重力作用影响沿山坡向下滑落时产生很大的动能(速度),能克服各种障碍而滚得更远,所以大的岩块可以滚动到倒立锥的边缘部位才停下来,而一些较小的碎屑受重力获得的动能小,多堆积在倒立锥的顶部。

第2题,随着倒立锥上部岩层的不断剥落,碎屑颗粒不断增加,其坡度较锥体形成初期坡度变小,故B正确。

答案 1.C 2.B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m)。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P等值线的数值为(  )

A.711米B.712米

C.713米D.714米

4.图示局部地貌可能是(  )

A.风力侵蚀地貌B.风力堆积地貌

C.流水侵蚀地貌D.流水堆积地貌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此图的等高距为1米,P所在的等高线为虚线,而其他等高线为实线,说明p处地形被挡住,故p地等高线处在712米和上面一条实线之间,故为713米。

第4题,该地貌为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地貌。

答案 3.C 4.A

5.(2017·海南地理)下图示意巴拉圭位置及地形。

归纳巴拉圭的地形特征。

解析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巴拉圭西高东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答案 地势较低,海拔在500米以下;以平原为主;地势自巴拉圭河(中部)向两侧逐渐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