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375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

《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

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适应性综合测试

(语文)

第Ⅰ卷(30分)

一、基础知识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豁免 附和 蛊惑人心 祸起萧墙

B.畸形犄角风光绮丽倚势欺人

C.菁华 矜持 泾渭分明 惊世骇俗

D.馈赠匮乏功亏一篑发聋振聩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口讷惶悚口碑甘败下风

B.思忖唾骂偌大错手不及

C.穹顶朕兆忿懑弑君杀父

D.消蚀差池皈依青出于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B.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C.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D.将往昔林林总总的记忆吐露在纸上,我意识到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动,我注定为记忆而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湛江政府建造了集生态保护、休闲娱乐、观赏文化于一体的南国花园是我市公园中一座富有热带园林植物景观特色的综合性公园。

B.从群众意见的具体内容看,群众关注的热点十分广泛,其中,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最多。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表示,在当前全球性经济波动对就业产生直接冲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

D.一度因收益不高而备受冷落的分红型保险产品,在投资理财市场风险加大之时,投资者重新把目光投向相对稳健的理财产品,分红型保险产品重新走俏市场。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2001年以“诚信”为命题的高考作文,在国人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

……迄今为止,这个话题已经持续了八年,而国人的诚信情况到底如何了呢?

①一时间举国沸沸扬扬

②也拉开了国人对于“诚信”追回的大幕

③将国人日渐缺失的诚信重新拉回了人们的论题

④且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⑤莫不以诚实守信为题大做文章

A.⑤③①②④B.③①⑤②④C.③②①⑤④D.⑤③②①④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现代作家。

著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等作品。

B.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直接说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例如“垂髫”是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是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束发”是指男子十五岁。

C.庄子是战国时哲学家,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人物,《庄子》后世尊称为《南华经》。

《逍遥游》一篇中说的“逍遥游”,指的是“闲适自得、无拘无束的样子”。

D.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毛泽东的词《忆秦娥·娄山关》“娄山关”就是词牌名。

二、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惠子谓庄子曰:

“魏王贻我大瓠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②无所容。

非不呺然③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④为事。

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

聚族而谋之曰:

‘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

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

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则夫子犹有蓬之心⑤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

“吾有大树,人谓之樗⑥。

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立之涂,匠者不顾。

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

“子独不见狸狌⑦乎?

卑身而伏,以候敖⑧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⑧,死于罔罟。

今夫犛牛,其大若垂天之云。

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①瓠:

葫芦。

②瓠落:

大的样子。

③呺(xiāo)然:

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

④洴:

浮。

澼:

在水中漂洗。

絖:

丝絮。

⑤蓬:

草名,其状弯曲不直。

“有蓬之心”喻指见识浅薄不能通晓大道理。

⑥樗(chū):

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但木质粗劣不可用。

⑦狸:

野猫。

狌:

黄鼠狼。

⑧敖:

通“遨”,遨游。

敖者,指出来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

⑧机辟:

捕兽的机关陷阱。

⑨罔:

网。

罟:

网的总称。

⑩犛(lí)牛:

牦牛。

7.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树:

种植、培育

B.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

砸破。

C.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鬻:

卖,出售。

D.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莫:

没有

8.下列句中“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B.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C.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D.卑身而伏,以候敖者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拙于用大的一组是()

①吾为其无用而掊之②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

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③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④立之涂,匠者不顾。

⑤子独不见狸狌乎?

卑身而伏,以候敖者。

⑥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

A.①②⑤B.③④⑥

C.①②④D.③⑤⑥

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庄子讲述不龟手之药之事,是为了说明同一个事物,有小用,也可以有大用,从而婉转地说明惠子不善于用大。

B.惠子举樗之例,是为了讽刺庄子的理论大而无当,没有任何实际的用途,说明庄子的理论是不会被众人认可接受的。

C.惠子和庄子的辩论,实际上是小与大的辩论,庄子的语言雄辩、精辟,从而使惠子也认为大瓠、樗、嫠牛都是物有所用的。

D.庄子认为,大有大的用处,但是一般人都只能看明白小的用处,并且以用小的方式来用大,因而困苦,无法逍遥。

第Ⅱ卷(120分)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6分)

(1)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鉴赏(10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诗的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分)

(2)“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好?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2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岁寒,。

(《论语》)

(2)江畔何人初见月,。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清水出芙蓉,。

(李白《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4)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杜甫《旅夜书怀》)

(5),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6)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

五、现代文阅读题:

文学类文本(24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一17题。

剑桥晚钟

毕会成

①记忆中,傍晚5时15分的剑桥总在雨中,而这时,国王学院礼拜堂的钟声又把它淹没。

同来的朋友描述他此时的感受,谓尘嚣尽落,心如止水。

境界脱俗高远,但我怀疑他把英立甘教会的晚钟当佛寺的晚钟听了。

②这来自天国的钟声从不提供心理慰藉。

它源于规范作息的现实需求。

在罗马帝国毁灭后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残壁断垣之中,这重新回荡在哥特式教堂的钟声传达了一种对秩序和权力的渴望。

僧侣们先是被要求,后来也习惯于依钟声而劳作,而祈祷,而读经,而休息,虽流转千年而不殆。

16世纪的宗教改革将钟声的组织功能推向教堂外的社会生活,于是出现了高悬在议会大厦上的标准时钟,出现了工厂、学校里急促的铃声。

出现了客厅里滴答作响的挂钟,出现了揣在怀里或戴在手腕上的表。

正是靠了这层级延展的钟表系统,近代社会千头万绪的自组织化过程才得以推进。

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社会乃是一种典型的钟表文化。

③然而,人生不幸辨钟始。

始于墙上那面有着三根针的圆盘对你产生全新含义的那一刻。

在此之前,这个圆盘只是家里众多物件中的一个,时间对你意味着每天不一样的椰林夕阳、月下西窗,意味着台阶上斑驳的苔藓,秋千上来了又去的蜻蜓,花丛中消失了的蝴蝶。

然而,伴随着那轮圆盘在你的世界中的提升,最终成为凌驾其他所有物件之上的特殊物件,这个生动的世界被遮蔽了。

自此后,你只能借助那一副公事公办的圆脸孔来触摸时间;自此后,你被那冰冷的指针引导着嵌入社会巨大的集成体,有如一套螺母或螺栓,不复有自身完整的存在;自此后,圆盘以时间本身自居,要求你的面对,如何打发时间,如何安排时间,如何使时间发挥出最大效益,诸如此类的问题将纠缠你直到时间的终点。

时间成了横在我们面前的巨大存在,人生意味着与时间无休止的搏斗。

即便为了让这样的人生进行下去,我们也必须为它赋予某种更高的目的,人生进而成了推动时间巨石上山的过程。

而每一次登顶的结果,总会发现前方还矗立着另一座有待登顶的山峰,脚下的曾作为过去的目的的山峰转而成了未来目的的一段过程,一个有待否定自身目的性的存在,人生就在这种过程与目的的交替转换中陷入荒诞。

更荒诞的还在于,由于时间以它的标准制式取消了未来,这种看似在时空中无限展开的转换其实只是在原地打转。

那被罚将注定反复滚落的巨石又反复地推回山顶的西西弗斯不期然地演成了近代人生的标准写照。

④钟表时代的人无法生活在当代。

那么,过去呢?

不是总有人梦想回到过去吗?

其实,他真正想回的不过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一类的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时刻。

若是真来一次完整的过去,那简直太恐怖了:

那刻骨铭心的痛还来吗?

那断肠百折的悔还来吗?

那徘徊复徘徊的等与待还来吗?

当下尚难以面对,如何再去面对一个重复的过去?

叶公好龙的姿态决定了,他真正想要的不过是从时间之流中抽取的几个片断。

⑤还有未来呢?

未来不正是钟表时代的信仰吗?

钟表时代之前,时间自然地以先逝者为大,当下之合理性只能被过去证实,越近源头的社会越具真理性,与这种视域下的历史与生俱来的是“异化”的符咒——时间的流逝意味着源头的渐行渐远。

钟表文化的目的性伦理则假定,时间沿着一维性展开的方向呈现价值递增的线性上升运动,越是趋近未来,就越是接近完美,终极完美则被延宕于时间的终结处,终结前的历史注定走不出“历史局限性”的魔阵。

这一新的时间等级制意味着,现在仅以“现在”的名义就可以阉割过去,而为了未来,它自身又可以被牺牲。

⑥钟表时代的人们因而总是生活在别处,而将当下的生存转化为“等待”,Mp3、手机的游戏功能、益智玩具都因“等待”问题的解决,成为“等待”的当代表征。

⑦然而,我们到底在等待什么?

写在时间表中的未来真能期许不同于当下的景观吗?

⑧剑桥的钟声又潮水般地涌过来,在时间的潮汐中,何处有我憩息的港湾?

14.“这来自天国的钟声从不提供心理慰藉”这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6分)

15.“钟”在文中多次出现,也引发了作者对人生与时间关系的思考,请依据文意简要概述作者的思考内容。

(6分)

16.文章开头与结尾均写到“钟声”,文章标题也是“剑桥钟声”,请说说这样安排的作用。

(6分)

17.作者在文中说“钟表时代的人无法生活在当下”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6分)

六、语言表达(8分)

18.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4分)

淮河、巢湖一直是国家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

安徽省根据今年年初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组提出的评估意见,采取措施进一步开展淮河、巢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据了解,今年,安徽将加快重点环保工程建设,要求已列入淮河、巢湖流域“十一五”计划而未开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4月底以前必须全面开工建设,年底前实现两流域所有市、县全部建成管网配套的污水处理厂的目标。

同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加强环境监管,提高环境监察、监测和统计能力,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鼓励环保建设中的制度创新、技术研发和信贷倾斜。

19.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

(1)从逻辑学来看,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下面几种:

①全同关系;②包含关系;③交叉关系;④矛盾关系;⑤反对关系。

根据下列关系要求填出对应的项。

(2分)

全同关系:

朱自清——()

交叉关系:

青年――()

(2)在各种推理形式中,最常见的是“三段论”,请根据下面这个“三段论”所给出的大前提和结论,补出一个小前提。

(2分)

圣贤是不会有过错的,,所以,我们不可能不犯错误。

七、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提示,按要求作文。

小鱼问大鱼:

“钓饵上的东西味道是最美的,而且它不需付出任何代价。

我可以吃吗?

”大鱼说:

“最便宜的很可能是最贵的,为了它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请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以“成长中的诱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不少于700字。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D项全部读kuì(其余:

A项中豁、惑、祸都读huò,而和读hè;B项中畸读jī,犄读jī,绮读qǐ,倚读yǐ;C项中菁、泾、惊都读jīng,而矜读jīn)。

2.C

3、B(B项,挥:

指挥笔。

形容才思敏捷,写字、写文章、画画非常快。

这里属于用错对象。

成语往往有适用的范围、对象,如“鬼斧神工/巧夺天工”,前者用于天然的,后者用于人工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用于夫妻;“萍水相逢/不期而遇”,前者只用于陌生人初次见面。

4.C(A句式杂糅,把“建造了”改为“建造的”;B关联词误用,“关于”改为“对”;D成分残缺,“一度因收益不高而备受冷落的分红型保险产品”中“分红型保险产品”没有谓语和宾语。

5.C(“也”说明②必须在③之后,与上句一起强调了影响的三个方面;⑤主语是“举国”,所以必须在①之后,再根据语序的合理性排列选C。

6.D(“忆秦娥”才是词牌名。

二、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7.D通“漠”,大

8.D连词,其他三项是介词

9.C

10.C

11.文言文翻译略

《逍遥游(节选)》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

“魏王送我一种大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在地里,成长而结出的葫芦有五石的容量;用来盛水,它的坚硬程度却不能胜任;把它锯开来做瓢,却又没有那么大的水缸可以容纳。

它不是不大,我认为他它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砸碎了。

庄子说:

“这是你不会使用大的东西啊!

宋国有一个人,善于制造不龟裂手的药物,他家世世代代以漂丝絮为业。

有个客人听说了,愿意出百金收买他的药方。

于是集合全家人来商量说:

‘我家世世代代以漂丝絮为业,所得不过数金;现今卖出这个药方,立刻可得百金,我看还是卖了吧。

’这位客人得了这个药方,去游说吴王。

这时越国正有困难,吴王就派他为将,率兵在冬天跟越国水战,因为有不龟裂手的药,大败越国;吴王就划分了土地封赏给他。

同是一个不龟裂手的药方,有人因此得到封赏,有人却只是用来漂洗丝絮,这就是使用方法的不同。

现在你有五百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就不想到把它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

只是愁它大得无处容纳,可见你的心如茅塞一般没有开通啊!

惠子对庄子说:

“我有一棵大树,人们把它叫做‘樗’。

庞大树身那么臃肿,不能合乎绳墨;它的小枝那么卷曲,不能合乎规矩。

生长在大路旁边;经过的匠人都不肯理睬它。

现在你的言论,大而无用,是大家都不相信的。

庄子说:

“你不曾看见那野猫和黄鼠狼吗?

卑伏着身子,等待出游的小动物;东西跳跃掠夺,不避高低,往往踏中捕兽的机关,死于网罟之中。

再看那嫠牛,庞大的身子象遮盖天空的云气,有大的本领,但不能捕鼠。

现在你有这么一棵大树,愁它无用,为什么不把它种在虚无的乡土里,广大无边的旷野里;无所为地在它旁边徘徊,逍遥自在地在它下边躺着,不遭受斧头砍伐,也没有东西会来侵害它。

虽然没有什么用处,但又有什么祸患呢!

三、

12.

(1)颈联通过乌鹊的惊动(1分)和秋虫的悲鸣(1分)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1分)。

(意思对即可)抒写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1分),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1分)。

(意思对即可)

(2)长、畏(2分);“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

“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飘泊在外的痛楚。

(其他言之成理即可)(3分)

四、

13.

(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江月何年初照人。

(3)天然去雕饰。

(4)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5)业精于勤荒于嬉。

(6)青鸟殷勤为探看。

(7)可堪孤馆闭春寒。

五、

14.“钟声”只来源于规范作息的现实要求(3分),传达一种对秩序和权力的渴望(1分),后将钟声的组织功能推向教堂外的社会生活(1分),使近代成为一种典型的钟表文化(1分)。

15.①“钟声”不是对心灵的慰藉,钟表文化对近代社会的发展具有推进作用;②人生不幸辨钟始,钟声成为主宰凌驾于万物之上的工具,没有完整的自我,受时间支配;③时间是横在人们面前的巨大存在,人生意味着与时间无休止的搏斗;④钟表时代的人无法生活在当下。

(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三点得6分)

16.文章首段写“钟声”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为写对人与时间关系的思考作铺垫;结尾写“钟声”一是与文章开头呼应,二是再次提出思考,启人深思。

作者以“剑桥钟声”为题,一是实写剑桥国王学院的钟楼钟声,二是引发作者对人与时间关系的感悟与思考。

(提示:

开头作用1分,结尾作用2分,标题作用2分)

17.作者认为人们常常梦想回到过去,却又无法面对一个重复的过去;而“现在”可以阉割过去,却又被未来牺牲,因此,人们总是生活在别处,并将当下转化为“等待”。

(对过去2分,对未来2分,“等待”为2分)

六、

18.①淮河、巢湖的治污步伐加快。

或:

②淮河、巢湖治污提速。

③安徽强化淮河、巢湖水污染防治。

19.

(1)①《荷塘月色》(或《春》)的作者;②学生(职员等)

(2)我们不是圣贤

七、

20.作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