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8417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锅炉反事故措施.docx

锅炉反事故措施

锅炉反事故措施

1.紧急停炉条件

2.申请停炉条件

3.紧急停炉操作程序

4.锅炉水位事故

1)锅炉水位高或满水

2)锅炉水位低或缺水

3)锅炉水位不明

4)汽水共腾

5)给水流量骤降或中断

6)汽包水位计损坏

5.锅炉受热面事故

1)水冷壁损坏

2)省煤器损坏

3)过热器损坏

4)再热器损坏

6.承压部件管道事故

1)蒸汽或给水管道损坏

2)蒸汽或给水管道内水冲击

3)汽机中压缸调速汽门自动关闭

7.燃烧系统事故

1)引风机跳闸

2)送风机跳闸

3)锅炉灭火

4)尾部烟道再燃烧

5)锅炉结焦

8.外部系统事故

1)负荷骤增

2)负荷骤减

3)厂用电系统事故

4)6KV厂用电源中断

单侧电源中断

A、B段电源全部中断

5)380V厂用电源中断

6)给粉机电源中断

7)DCS电源中断

9.辅助设备系统事故

1)制粉系统自燃着火

球磨机入口着火的处理

煤粉仓温度高或自燃

2)制粉系统爆炸

3)磨煤机煤多

4)磨煤机断煤

5)粗分离或回粉管堵塞

6)细分离堵塞

7)球磨机跳闸

8)排粉机跳闸

9)给粉机故障

 

1.紧急停炉条件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紧急停炉:

(1)锅炉缺水至汽包正常水位下-230mm,且延时15秒时。

(2)锅炉满水至汽包正常水位上+200mm,且延时10秒时。

(3)主给水管道,主、再热蒸汽管道发生爆破时。

(4)所有水位计损坏时。

(5)省煤器、水冷壁管爆破,增加给水仍不能维持汽包水位时。

(6)锅炉尾部烟道发生再燃烧时。

(7)两台引风机停。

(8)两台送风机停。

(9)再热蒸汽中断时。

(10)锅炉压力升高到安全门动作压力,而所有安全门拒动时。

(11)炉膛压力至±1666Pa时。

(12)炉膛灭火时。

(13)锅炉机组范围内发生火灾,直接影响锅炉安全时。

2.申请停炉条件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汇报值长申请停炉:

(1)炉水及蒸汽品质严重恶化,经多方处理无效时。

(2)锅炉承压部件发生泄漏无法消除时。

(3)锅炉严重结焦、堵灰虽经努力清除,仍无法维持正常运行时。

(4)安全门动作后不回座,经采取措施无效时。

(5)汽包低位水位计全部损坏时。

汽包就地水位计损坏时。

(6)锅炉主、再热蒸汽温度超过545℃,过热器、再热器管壁温度达到极限值,经多方调整无效时。

3.紧急停炉操作程序

1手动MFT按钮,停止向炉内输送一切燃料,关闭各一次风门,保持汽包水位。

2保留两台引风机,通风5分钟后停止。

3 联系汽机投入I、Ⅱ级旁路,视汽压无上升,15分钟后关闭。

4 解除所有自动为手动,关闭主汽及再热汽减温水总门,严格监视汽温、汽压和水位。

5 若尾部烟道再燃烧,还应立即停止引风机,密闭炉膛;若炉内爆管停炉,则应保留一台引风机,保持炉膛负压。

6 其余操作按正常停炉进行。

4 锅炉水位事故

4.1 锅炉水位高或满水

4.1.1 现象

(1)各水位计指示超过规定的正常值,高水位信号报警。

(2)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

(3)严重满水时,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截门法兰不严处有汽水冒出,蒸汽品质恶化。

(4)当汽包水位达到水位保护定值时,保护延时动作,锅炉灭火。

4.1.2 原因

(1)给水自动失灵,未及时发现。

(2)给水调节器自动失灵,给水泵转速不正常地升高,至使给水流量增大。

(3)水位计、给水流量表或蒸汽流量表指示不正确,使运行人员误判断而操作错误。

(4)热工仪表电源消失或微机死机,使运行人员失去监控手段。

(5)机组负荷增加太快,运行人员控制和操作不当。

(6)炉水质量不合格或汽水分离装置损坏。

(7)运行人员水位监视不够,给水调整操作不当。

4.1.3 处理

(1)发现汽包水位高时,对照蒸汽量和给水流量,检查和校对汽包水位计指示是否正确。

(2)若因给水变速自动调节失灵而影响水位升高时,应将给水变速自动倒手动,降低给水泵转速(用调节阀调节给水时,应手动关小调节阀)。

(3)若给水泵变速手动失灵,应倒备用泵运行,无备用泵时,联系汽机给水泵改为定速运行。

(4)经上述处理无效,高Ⅱ值(+100mm)时事故放水门应联锁打开,否则手动打开,将水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5)汽包内水位仍继续上升至+200mm时,延时10秒后,锅炉水位高停炉保护应动作,否则手按紧急停炉开关。

(6)当热工仪表电源消失或微机死机,无法确定汽包水位时,应立即手动MFT。

(7)立即停炉后,全开事故放水门,必要时开启集汽联箱疏水和汽机主汽门前疏水门。

(8)停炉后,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尽快调整汽包水位到正常范围,重新点火恢复锅炉运行。

恢复后注意检查各段汽温的变化,机前汽温符合汽轮机要求。

(9)停炉后,锅炉停止上水时,应打开省煤器再循环门。

(10)若发生汽轮机进水,按汽轮机进水处理。

4.2锅炉水位低或缺水

4.2.1现象

(1)所有汽包各水位计指示低,低水位信号报警。

(2)严重缺水时主汽温度升高。

(3)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小于蒸汽流量(当水冷壁管或省煤器管破裂时,则相反)。

(4)水冷壁、给水管爆破时,有异常响声。

4.2.2原因

(1)给水自动调节失灵,未及时发现。

(2)给水泵转速不正常降低或给水泵故障掉闸,备用泵不能自投。

(3)热工仪表电源消失或微机死机,使运行人员失去监控手段。

(4)水位计、给水及蒸汽流量表指示不正确,使运行人员误判断而操作错误。

(5)给水压力、蒸汽压力骤变。

(6)给水调节阀故障。

(7)给水管道、水冷壁或省煤器管破裂。

(8)安全门起座后长时间不回座。

(9)锅炉排污门漏或不正确地进行排污。

(10)停炉过程中,低负荷时,因降负荷速度过快,造成假水位。

(11)运行人员误操作。

4.2.3处理

(1)当发现水位低时,应对照汽水流量,核对指示是否正确。

(2)证实水位低,应立即切除自动,增加给水泵转速,提高给水压力,增加给水量,必要时立即联系汽机启动备用给水泵。

(3)若给水泵定速运行、给水旁路调整门或电动门关闭时,增投主给水。

(4)若给水泵勺管低位卡涩时,立即通知汽机起动备用给水泵,若无备用泵时,通知汽机立即到就地手摇将转速提高至最大。

(5)给水压力低时,及时联系汽机提高给水压力或降低锅炉负荷。

(6)如因安全门误动作,应将其强制复归。

(7)若正在排污,必须立即停止排污工作,将水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8)如经采取恢复水位的措施后,水位继续下降,或一台给水泵故障、备用泵不能投入时应根据给水流量,迅速相应地降低锅炉热负荷,降低汽压。

(9)经上述处理仍无效,而至使汽包水位低至-230mm时,延时15秒后,锅炉水位低停炉保护应动作,否则手拉紧急停炉开关。

此时,可继续向锅炉进水,消除故障后,可重新点火。

(10)设备故障,不能恢复机组运行时,应做好停炉后的各项维护工作。

(11)由于运行人员监视不当,造成水位消失而未能及时发现,停炉后,通过叫水仍见不到水位时,禁止向锅炉上水,应进行检查,经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批准后,方可重新上水。

4.3锅炉水位不明

4.3.1水位不明的处理

(1)当汽包就地水位计看不到水位,低地位水位计不能判明水位时,应立即手动MFT,并停止向锅炉进水。

(2)停炉后,立即应用叫水法进行叫水。

(3)通过叫水判明为严重减水时,禁止向锅炉上水,汇报值长,上水时间由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决定。

(4)必须查明水位不明的原因,否则严禁重新点火启动。

4.3.2叫水法的操作程序

(1)关闭汽侧快动门,此时注意水位是否从水位计下部出现。

有水位出现时为缺水,可以缓慢加大给水。

若不见水面出现。

应进行下一步操作。

(2)关闭水侧快动门。

(3)缓慢开启放水门,如果有水面从上面下来时,为满水。

如果没有水面从上面下来,为严重缺水。

(4)叫水完毕,将水位计投入。

4.4汽水共腾

4.4.1现象

(1)汽包水位计内水位发生剧烈波动,看不清水位,各水位表指示摆动。

(2)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

(3)严重时,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法兰处冒汽。

(4)蒸汽和炉水的含盐量增大。

4.4.2原因

(1)炉水质量不合格。

(2)排污不及时,炉内水处理不合格。

(3)负荷增加过快或汽水分离装置损坏。

(4)化学加药量过多。

4.4.3处理

(1)降低锅炉蒸发量,保持稳定运行。

(2)开大连续排污门,加强定期排污。

(3)开启集汽联箱疏水,向空排汽门,开启汽机主汽门前疏水,若汽轮机进水,按汽轮机进水处理。

(4)通知化学对炉水加强分析,采取措施改善炉水品质。

(5)在炉水品质未改善前,不允许增加负荷。

(6)故障消除后,必须冲洗水位计。

4.5给水流量骤降或中断

4.5.1原因

(1)给水自动调节装置失灵,造成给水调节阀开度或泵转速骤减。

(2)给水泵故障停运,备用给水泵未能正常自动投运。

(3)给水泵出口门故障误关。

(4)给水管道泄漏或爆破。

(5)高压加热器故障时,系统阀门误动作。

4.5.2处理

(1)若因给水自动调节装置失灵,应立即将给水自动切至手动,增大给水泵出力,维持正常给水流量。

(2)给水泵故障跳闸,造成给水流量骤降处理:

a)当运行给水泵故障掉闸,备用给水泵应自动投入运行,否则应立即手动启动备用给水泵,手动调整锅炉给水,保证汽包正常水位。

b)当给水流量骤降,造成汽包水位下降,应立即降低过热蒸汽压力和机组负荷,分析原因,迅速提高给水流量。

c)给水流量骤降或中断,造成汽包水位低Ⅲ值时,按事故紧急停炉处理。

d)锅炉降负荷时,应注意维持炉内燃烧稳定,适时投油助燃,防止燃烧恶化导致锅炉灭火。

4.6汽包水位事故的预防措施

4.6.1运行中对各水位表计经常对照,发现水位不准或设备有缺陷,应及时通知检修消除,水位自动、保护及报警定期试验,保证水位监控装置的正确、可靠。

4.6.2严密监视给水压力、给水流量的变化,控制水量与汽量相适应。

4.6.3定期排污时,要保持偏高水位,排污后应严密关闭排污门,低水位不准排污。

4.6.4运行中应严格监视水位。

4.6.5防止误操作、误判断。

4.6.6 按规定加药、排污,锅水含盐量应符合规定。

4.7 汽包水位计损坏

4.7.1 现象

(1)有泄漏及爆破响声。

(2)水位计有水汽喷出。

4.7.2处理

(1)立即将爆破的云母水位计解列。

(注意汽水喷出方向)

(2)如果有一台云母水位计损坏,应用另一台汽包云母水位计监视水位,并采取隔绝措施通知检修人员修复损坏的水位计。

(3)如果汽包云母水位计全部损坏,具备下列条件,允许锅炉继续运行2小时。

(4)给水自动调节器动作可靠。

(5)水位高低信号报警可靠。

(6)CRT水位表和电接点水位计指示正确,并且在4小时内与汽包水位计对照过。

此时应保持锅炉负荷稳定,并采取紧急措施,尽快修复一台汽包水位计。

(7)如果汽包云母水位计全部损坏,CRT水位表和电接点水位表运行又不可靠时,应紧急停炉。

5锅炉受热面事故

5.1水冷壁损坏

5.1.1现象

(1)严重损坏时,炉膛内发出爆破声,自炉膛检查孔听到汽水喷出的声音。

(2)炉膛负压表偏正,自检查孔、炉墙不严密处喷出烟气或蒸汽。

(3)严重时水位急剧下降,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

(4)各段烟温下降,蒸汽压力下降,引风机电流增加。

(5)炉内燃烧不稳,甚至造成灭火。

5.1.2原因

(1)给水、炉水不合标准,化学处理不当,造成管内结垢或腐蚀。

(2)运行操作不当或因严重结焦,使受热面长时间受热不均,造成水循环破坏。

(3)长期低负荷运行,水循环不良。

(4)安装或检修时,管内堵塞杂物,引起管子过热。

(5)焊接质量不良,管材质量不合格。

(6)喷燃器附近管子磨损严重。

吹灰器吹损或因吹灰使管子产生疲劳裂纹。

(7)锅炉严重缺水,使管壁过热。

(8)炉膛内发生爆炸,使水冷管损坏。

(9)锅炉大量结焦,焦块坠落,砸坏水冷壁冷灰斗管子。

(10)水冷壁膨胀受阻。

5.1.3处理

(1)立即汇报值长,加强检查,注意损坏是否迅速扩大。

(2)当水冷壁管泄漏不严重能维持正常水位时,可降低参数运行,申请停炉。

(3)炉管爆破不能维持正常水位时,应立即停炉,保留一台引风机运行,排除炉内烟气和蒸汽。

(4)停炉后继续加强进水,监视汽包上下壁温差,如汽包水位仍不能回升时,则应停止对锅炉的进水,但省煤器再循环门不应开启。

5.2省煤器损坏

5.2.1现象

(1)严重损坏时,汽包水位迅速下降,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

(2)自省煤器检查孔、门可看到汽、水喷出或听到汽水喷出的声音。

(3)从烟道底部漏灰水。

(4)损坏侧省煤器后烟温下降。

(5)烟道阻力增加,可发现灰堆,引风机电流增大。

5.2.2原因

(1)给水品质不合格,管子内壁腐蚀。

(2)管材或焊接质量不合格。

(3)管壁被飞灰磨损。

(4)管壁长期超限运行,管子过热。

(5)启、停炉过程中,对受热面保护不好,使管子过热。

(6)发生二次燃烧烧坏管子。

5.2.3处理

(1)省煤器轻微泄漏时,应加强给水,维持正常水位,适当降压、降低锅炉负荷,联系值长,申请停炉。

(2)省煤器爆破,维持不住水位时,应立即停炉,保留一台引风机继续运行,维持炉膛负压,以排除蒸汽及烟气。

(3)停炉后,为维持汽包水位,可连续向锅炉上水,禁止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

5.3过热器损坏

5.3.1现象

(1)自过热器检查孔可看到汽、水喷出或听到汽、水喷出的声音。

(2)炉膛负压减少或变正,引风机电流增加。

(3)蒸汽流量不正常地小于给水流量,汽压降低,。

(4)漏泄处后烟气温度降低,过热器温度发生异常变化。

5.3.2原因

(1)燃烧调整不当,火焰偏斜或过长,使部分过热器管长时间超温。

(2)化学监督不严,汽水分离装置不良,致使蒸汽品质不良,管内结垢,使管子过热。

(3)管子材料和制造不合格,焊接质量不良。

(4)起动、停炉过程中对过热器没有很好的保护,低负荷时投入减温器,使蛇形管内发生水塞,引起局部过热。

(5)水冷壁结焦或过热器堵灰,使局部烟温升高。

(6)过热器联箱或管内有杂物堵塞。

(7)吹灰器安装不正确,蒸汽吹损过热器。

5.3.3处理

(1)过热器损坏严重时,必须立即停炉,避免扩大事故。

(2)如过热器泄漏轻微,可适当降低锅炉负荷,适当降低汽压,维持汽温稳定,请示值长停炉。

(3)停炉后保留一台引风机继续运行,维持炉膛负压,以排除炉内烟气和蒸汽。

5.4再热器损坏

5.4.1现象

(1)再热器附近有泄漏声。

(2)炉膛负压变小或突然变正。

(3)再热汽压下降。

(4)再热汽温偏差大,泄漏侧烟气温度降低。

(5)再热器检查孔不严处有汽水喷出。

(6)引风机电流增加。

5.4.2原因

(1)管壁被飞灰磨损。

(2)监视调节不当,再热器管经常超温运行。

(3)管材或焊接质量不合格。

(4)管内被杂物堵塞。

(5)Ⅰ、Ⅱ级旁路使用不当,锅炉起动工况不适当或停炉保养工作未做好,造成管子冷却不够或产生腐蚀。

5.4.3处理

(1)再热器管泄漏不大时,应降低负荷,维持运行,请示值长要求停炉。

(2)管子爆破时应立即停炉,保留一台引风机,待蒸汽排除后,停止引风机。

5.5“四管”漏泄的预防措施

5.5.1应按锅炉运行规程进行启动和停止

5.5.2根据锅炉运行工况及时进行燃烧调整

5.5.3控制好烟气流速,减小飞灰对受热面的磨损,加装必要的防磨装置。

5.5.4蒸汽、锅水、给水品质要符合规定。

5.5.5启、停炉过程中要保护好受热面。

5.5.6停炉后要做好受热面的防腐工作。

6承压部件管道事故

6.1蒸汽或给水管道损坏

6.1.1现象

(1)损坏处保温材料潮湿,渗水或漏汽。

(2)严重时汽、水喷出,有强烈的响声。

(3)蒸汽或给水压力异常变化。

(4)给水或蒸汽流量变化大(节流板前爆破流量小,节流板后爆破流量大)。

6.1.2原因

(1)长期超温,超压运行,或运行中流量、压力大幅度变化。

(2)投运时暖管不充分,造成严重水冲击、振动。

(3)易冲刷处管壁减薄,使金属强度降低。

(4)焊口或管材不合格。

(5)安装、设计不合理,影响自由膨胀。

(6)管道支吊架不好,腐蚀。

6.1.3处理

(1)当损坏不严重,不至很快扩大事故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2)保持运行稳定。

(3)漏泄处周围做好安全措施,以防汽水喷出伤人。

(4)严密监视漏泄部位的发展趋势,做好事故预想。

(5)报告值长,请示停炉处理。

(6)当损坏严重或发展到爆破并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应立即停止锅炉运行。

6.1.4预防

(1)对检修后的高温、高压管道或焊口经技术部门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2)对高温、高压管道或焊口由金属试验室定期检查。

(3)对管道支吊架定期检查。

(4)启动中,充分暖管及疏水,操作应缓慢,防止水冲击。

6.2蒸汽或给水管道内水冲击

6.2.1现象

(1)管道有冲击、振动现象。

(2)汽、水压力摆动。

(3)蒸汽管道水冲击蒸汽温度下降,压力波动大。

(4)给水管道水冲击,给水压力、流量波动大。

6.2.2原因

(1)启动时蒸汽管道暖管不充分或疏水未排净。

(2)锅炉满水或汽水共腾,使水或湿蒸汽进入蒸汽管道内。

(3)运行中减温水使用不当。

(4)给水管道上水未开空气门或上水速度过快,给水温度剧烈变化。

(5)上水时未排净管道内空气。

(6)给水泵运行不正常,水压变化大。

(7)给水管道支架、吊架不牢。

(8)给水门两侧压差大。

6.2.3处理

(1)启动中因疏水不当而发生蒸汽管道水冲击时,应开大锅炉各部疏水及汽机主汽门前疏水,必要时开启对空排汽。

(2)启动中汽机冲转时发生水冲击,应立即停止冲转,检查并加强各部疏水,待冲击消除后,检查蒸汽管道各部温度正常,方可重新冲转。

(3)锅炉上水时发生水冲击,应立即停止上水,检查各空气门的跑水情况,待冲击消除后再缓慢上水。

(4)运行中发生给水管道水冲击,应联系汽机保持给水压力、温度稳定。

(5)运行中发生蒸汽管道水冲击,应立即查明原因,若锅炉满水或汽水共腾按本规程条款处理。

(6)若减温水使用不当,汽温急剧下降,应立即关闭减温水门达到汽机打闸条件,应立即停机。

6.2.4预防

(1)启动中应充分暖管、疏水、排气。

(2)操作应平稳、缓慢。

(3)运行中保持蒸汽温度、给水压力稳定。

(4)发现的设备缺陷,及时处理。

6.3汽机中压缸调速汽门自动关闭

6.3.1现象

(1)再热器出、入口压力迅速升高。

(2)主汽压力升高,流量减少,电负荷下降。

6.3.2处理

(1)若汽机Ⅱ级旁路未能自动开启,应联系汽机值班员手动开启,严禁开启Ⅰ级旁路。

(2)迅速降低电负荷及锅炉负荷与主汽压力,保证再热器不超压。

(3)若汽机Ⅱ级旁路不能开启时,应按立即停炉处理。

7燃烧系统事故

7.1引风机跳闸

7.1.1现象

(1)一台引风机跳闸时:

a)跳闸电机电流回零,CRT显示红灯灭,绿灯闪光,事故音响鸣叫。

b)跳闸风机出入口挡板自动关闭。

c)燃烧室负压变正,向外冒烟。

d)RB保护动作,电负荷自动减至100MW。

(2)两台引风机跳闸时,总联锁保护动作,锅炉灭火。

7.1.2原因

(1)电动机过负荷。

(2)电源故障。

(3)机械部分故障,事故按钮误碰。

(4)开关误动作。

7.1.3处理

(1)一台引风机跳闸时:

a)立即复归跳闸风机开关至停止状态。

入口挡板未自动关闭应手动关闭。

b)减少给粉量和送风量,降低负荷,视情况停止制粉系统运行。

c)切除炉压自动,手动提高运行风机转速,注意不超电流,维持炉膛负压正常。

d)如燃烧不稳时,及时投油助燃,保持水位汽温稳定。

若因引风机跳闸而灭火时,则按灭火处理。

e)汇报值长,迅速检查掉闸风机机械及电气部分,查明原因,准备恢复。

(2)两台引风机跳闸时,按立即停炉处理,并做好恢复前的准备工作。

7.2送风机跳闸

7.2.1现象

(1)一台送风机跳闸时:

a)跳闸送风机电流回零,CRT内红灯灭,绿灯闪光,事故音响鸣叫,

b)跳闸送风机入口挡板自动关闭。

c)二次风压降低,炉膛负压增大。

d)RB保护动作,电负荷自动减至100MW。

e)燃烧不稳,氧量下降,甚至影响锅炉灭火。

(2)两台送风机跳闸时,总联锁保护动作,锅炉灭火。

7.2.2原因

(1)电机过负荷。

(2)轴承或机械部分损坏。

(3)电源故障。

(4)误动事故按钮或开关误动。

7.2.3处理

(1)一台送风机跳闸时:

a)立即复归跳闸风机开关至停止状态。

入口挡板未自动关闭应手动关闭。

b)停止部分给粉机,关小相应的二次风门,必要时投油助燃。

c)切除炉压自动,手动提高运行风机转速,注意不超电流,维持炉膛负压正常。

d)控制汽温、水位稳定。

e)如果锅炉灭火,则按灭火处理。

f)汇报值长,迅速检查掉闸风机的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查明掉闸原因,准备恢复。

(2)两台送风机跳闸时,按立即停炉处理,并做好恢复前的准备工作。

7.3锅炉灭火

7.3.1现象

(1)炉膛负压突然增大并发报警信号,一、二次风压减少。

(2)炉膛变暗,火焰监视器无火焰,并发出灭火信号。

(3)汽温、汽压下降,汽量下降。

(4)水位先低后高。

(5)MFT动作,并显示首次跳闸原因。

(6)燃油电磁总阀,角阀,减温水电动总门关闭。

(7)排粉机、给粉机、球磨机、给煤机跳闸。

7.3.2原因

(1)厂用电失去。

(2)引、送风机故障跳闸或给粉机电源失去。

(3)炉膛负压过大或一次风速过高,气/粉比过大。

(4)煤质突然变劣,挥发份过低,灰份过大,煤粉过粗,水份过大。

(5)主压力或引、送风自动调节失灵未及时发现。

(6)保护装置误动

(7)负荷波动过大汽压高自动减粉,使风粉比例失调。

(8)水冷壁严重爆破或制粉系统爆破。

(9)制粉系统启、停倒风操作不当,一次风压波动过大。

(10)低负荷或燃烧不稳时未投油助燃,或油枪故障没起助燃作用。

(11)全燃油时油嘴雾化不好,油中水分大,油温、油压过低或燃油系统故障。

(12)粉仓粉位过低,给粉机来粉不好或给粉机故障。

除灰、打焦时,大量冷空气漏入炉内。

(13)排粉机掉闸。

7.3.3处理

(1)锅炉灭火后,灭火保护应动作,紧急停炉。

(2)若灭火保护不动作,应手动MFT,按紧急停炉操作步骤处理。

根据主汽压力降负荷,维持主汽压力不低于9.8MPa,负荷最低10MW。

(3)控制炉膛负压,以大于30%小于40%风量通风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