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1725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推荐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推荐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推荐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推荐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推荐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推荐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推荐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推荐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推荐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推荐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推荐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doc.docx

《推荐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推荐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doc.docx

推荐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doc

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王灭商以后,在授土授民的同时,还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赐给诸侯。

如将条氏(编织工)等六族赐给鲁公,将陶氏(陶工)等七族赐给康叔。

这一举措

A.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B.保证了官府手工业技术力量

C.笼络了门阀贵族阶层

D.巩固了士农工商的社会体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赐给诸侯”来看,这一做法有利于官府控制手工业者,从而保证了官府的手工业技术力量。

故答案为B项。

秦朝统一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西周尚未形成门阀贵族阶层,排除C项;材料信息只反映对手工业的措施,不能说明巩固士农工商的社会体系,排除D项。

2.《佛说盂兰盆经》讲述了目连救母的故事。

东晋以后,汉传佛寺中出现了讲诵《盂兰盆经》的斋会,并逐渐形成盂兰盆斋节。

之后,这一节日进入宫廷,传布民间,近千年而不衰。

这一衍变表明

A.故事主题契合传统伦理

B.佛教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

C.外来文化冲击主流观念

D.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趋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佛说盂兰盆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符合传统儒家孝道,从而以节日形式受到宫廷和民间的推崇。

故答案为A项。

材料没有反映佛教在民间的流传状况,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外来文化中契合传统主流观念的因素得以流传,是外来文化借助主流观念而不是冲击主流观念,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材料没有对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进行比较,排除。

3.宋人孟元老根据自身经历撰写的《东京梦华录》,记述了东京城市面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

后人在研究宋史时,除官修史书外,还重视对此类书籍的利用。

由此可知

A.区分官修史书与私人著述是研究历史的前提

B.官修史书可以弥补私人著述视角单一的缺陷

C.私人著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原本面目

D.亲历者见闻形成的私人著述最接近历史真相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自身经历”“记述了东京城市面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等信息来看,私人著述也有较大的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的原本面目,从而在后人研究历史时得到重视。

故答案为C项。

研究历史,官修史书与私人著述均能采用,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官修史书的作用,排除B项;D项说法绝对,排除。

4.在统一西南的过程中,清政府规定当地土司的子弟须入学习礼,还积极兴办义学,并专为义学设训导一职。

清政府采取这些措施,旨在

A.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B.巩固移风易俗的成果

C.推行汉族传统礼制

D.达成绥服边地的目标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清政府规定当地土司的子弟须入学习礼,还积极兴办义学,并专为义学设训导一职”等信息来看,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有利于促进土司阶层对国家的认同,从而达成绥服边地的目标。

故答案为D项。

从材料主旨来看,“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从材料中的“在统一西南的过程中”来看,B、C项均是为“达成绥服边地的目标”服务的,巩固移风易俗的成果和推行汉族传统礼制不是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排除。

5.19世纪90年代中期,嘉定县大多数传统商品被洋货所取代,如火柴、肥皂、窗玻璃逐步代替了火石、皂荚和窗户纸。

这种现象表明,当地

A.传统工艺日见式微

B.居民生活习尚渐变

C.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D.外国商品大量倾销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大多数传统商品被洋货所取代,如火柴、肥皂、窗玻璃逐步代替了火石、皂荚和窗户纸”可以看出,由于这些外来商品的使用,当地居民的生活习尚逐渐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B项。

材料没有涉及传统工艺的发展状况,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D项中的“大量”说法绝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

6.1917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决议“请教育部速定国语标准,并设法将注音字母推行各省区,以为将来小学改国语之预备”。

1918年,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

1922年,除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外,所有的文言文教科书停止使用。

这主要得益于

A.英文字母的传入

B.科举制度的废除

C.白话文运动的发展

D.国民素质的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新文化运动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从材料中的推广注音字母和“1922年,除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外,所有的文言文教科书停止使用”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白话文运动的发展。

故答案为C项。

这一变化与英文字母的传入无关,排除A项;科举制度废除于1905年,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民素质的变化,排除D项。

【点睛】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随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白话文”与大众口语紧密关系,比文言文更容易更清楚地表达人们说话时的意思。

白话文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白话文运动为发端的文学革命,对传播新思想,繁荣文学创作,推广国民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7.1941年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居民中除极贫者应予以免除税外,均须按照财产等第或多寡实施程度不同的累进税制,使大多数人民均能负担抗日经费”。

这一规定

A.贯彻了联蒋抗日的方针

B.减轻了广大农民的负担

C.保证了财政收支的平衡

D.体现了社会平等的原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居民中除极贫者应予以免除税外,均须按照财产等第或多寡实施程度不同的累进税制”来看,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可以保证抗日政府财政收支的平衡。

故答案为C项。

这一规定与联蒋抗日无关,排除A项;从“除极贫者应予以免除税外”可以看出,大多数农民的负担没有减轻,排除B项;这一规定与社会平等无关,排除D项。

8.1950年10月2日,面对“联合国军”逼近中朝边境的严重威胁,毛泽东做出了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

原拟以“支援军”名义出兵朝鲜,后经慎重考虑,决定以“志愿军”名义赴朝参战。

这一改变的主要意图是

A.显示中国政府反对侵略的坚强决心

B.严格遵循跨国参战的国际惯例

C.表达人民军队捍卫和平的钢铁意志

D.避免局部战争升级为世界大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后经慎重考虑,决定以‘志愿军’名义赴朝参战”等信息来看,这一改变的主要意图是以此表明不是中国政府支援朝鲜,只是人民志愿支援朝鲜,从而避免战争升级。

故答案为D项。

这一改变不能显示中国政府反对侵略的坚强决心,排除A项;这一改变与国际惯例无关,排除B项;这一改变与表达人民军队捍卫和平的钢铁意志无关,排除C项。

【点睛】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和周恩来曾研究过以什么名义出兵的问题,同时征求一部分民主人士的意见,最后命名为志愿军,以此表示不是中国政府对美国宣战,是人民志愿支援朝鲜。

从而避免中国成为直接参战国,以便将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避免将战争升级。

9.下图是关于古希腊科学成就的漫画。

该漫画

A.再现了阿基米德原理的运用

B.描绘了地心引力的发现过程

C.说明了智者学派的科学贡献

D.彰显了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

【答案】D

【解析】

【详解】漫画的寓意是人的力量是巨大的,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彰显了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

故答案为D项。

“移动整个地球”不是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真实运用,排除A项;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发现万有引力,排除B项;这一成就不是智者学派的贡献,排除C项。

【点睛】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强调人的地位、价值和作用,其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智者学派从对自然和神的研究转向对人和社会的研究,开始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表明希腊人已清楚地意识到人是社会舞台的主角,人类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能力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

智者学派的观点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10.11世纪晚期,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市镇不顾教皇的权威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宗主权,自行任命执政官。

13世纪中期,许多城市拥有了保护选举的成文宪法和自治政府。

意大利的城市自治运动反映了

A.市民阶层的壮大

B.民族国家的形成

C.中央集权的削弱

D.民主政治的萌发

【答案】A

【解析】

【详解】联系所学史实可知,“13世纪中期,许多城市拥有了保护选举的成文宪法和自治政府”是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推动城市自治运动的发展。

故答案为A项。

当时的意大利还没有实现统一,不存在中央集权,排除B、C项;意大利城市自治与民主政治无关,排除D项。

11.15世纪中期,英国创立了议会弹劾权。

17世纪,弹劾成为议会打击和惩罚国王重臣的一种手段。

到了19世纪初,议会弹劾权逐渐退出了英国的历史舞台。

议会弹劾权的演变,反映了英国

A.国王与议会对立加剧

B.权力中心逐渐转移

C.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

D.政党政治最终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议会弹劾权由“打击和惩罚国王重臣”到“逐渐退出了英国的历史舞台”,是因为行政权转移到责任内阁,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迫使内阁垮台,因此议会弹劾权的演变反映出英国权力中心逐渐转移。

故答案为B项。

这一变化反映出国王权力逐渐被削弱,排除A项;议会不掌握司法权,这一变化不能反映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离,排除C项;这一变化与政党政治无关,排除D项。

【点睛】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并实施了一系列法案,来限制国王的权力和扩大议会的作用,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两大原则:

限制王权和议会权力至上。

限制王权即通过议会分权的方式分割和架空君主的权力,使王权受到议会和法律的限制。

议会至上原则是指议会作为一个常设性最高立法机构,掌握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最重要的国家权力。

18世纪早期,英国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渐形成,行政权从国王转移到内阁和首相。

内阁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的监督,议会还拥有对于内阁的倒阁权,从而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12.下表是联合国有关机构关于国际投资的统计数据。

1993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状况

时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发达国家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额(单位:

美元)

310亿

390亿

510亿

800亿

占世界直接投资的比重

15%

24%

32%

41%

据此可推断

A.新兴资本市场逐渐崛起

B.跨国公司全球并购行为日趋活跃

C.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加快

D.世贸组织推动国际投资迅速增加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发达国家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额占世界直接投资的比重大为增长,说明发达国家的资本找到了合适的投资场所,即发展中国家作为新兴资本市场值得投资。

故答案为A项。

材料没有涉及跨国公司,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排除C项;材料没有世贸组织的作用,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共160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135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东部沿海沿江地区的工厂、学校、人口及各种机关向西部后方迁移。

这场大西迁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材料一1933年,约30万件的故官文物由北平运往上海。

1936年12月,又从上海迁转南京。

1937年8月,故宫文物奉令分三路紧急西迁,经过湖北、湖南、河南、陕西、广西等省,碾转万里,于1939年先后到达贵州、四川,并妥善保存到抗战胜利。

——摘编自段勇《国宝大迁徒:

民族文化遗产保卫战》

材料二1938年,国民政府成立了全国战时教育协会,负责全国各地学校和研究所的迁建工作。

1938年2月,由北大、清华、南开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师生穿越崇山峻岭,行程3500里,迁往昆明。

学校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8年间,西南联大共毕业了3882名学生,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

——摘编自宕炳成《略论杭战初期国民政府高校的内迁》

材料三随着国民政府的西撤,源源不断的人流涌入宜昌,向四川撤迁的各种大型设备、文物等也先后运到宜昌,等候换载入川。

当时入川少有公路更没有铁路,帷有走长江。

更为严峻的是,自10月下旬起,长江上游只有40天左右的中水位可供较大轮船航行。

在这紧要关头,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调集会司的资金、船只和人员,在短短40天内,运送了人员150余万、货物100余万吨,其中包括两万吨空军器材和广东炮厂的物资。

之后,西南地区很快建立起一系列新的工业区,构成杭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

——摘编自晓真《中国抗战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文物迁移期间国内时局发生的变化。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大西迁以西南地区为目的地的理由,并归纳大西迁克服的主要困难。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大西迁的历史意义。

【答案】

(1)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华民族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从国内革命战争转向民族解放战争;国共两党从对峙到合作。

(2)理由:

国民政府的指令;地处战略后方;地理环境有利,相对安全。

困难:

时间紧、任务重;路途远、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战火逼近。

(3)保留中华文脉和工业基础;为坚持长期艰苦抗战提供了保证;改善工业布局;促进西南地区发展;鼓舞士气;弘扬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抗战时期的大西迁,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故宫文物迁移期间国内时局发生的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933年,约30万件的故官文物由北平运往上海。

1936年12月,又从上海迁转南京。

1937年8月,故宫文物奉令分三路紧急西迁”,并结合所学当时的抗战形势,从日本的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华民族的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以及从国内革命战争转向民族解放战争、国共两党从对峙到合作等方面来回答。

(2)抗战时期大西迁以西南地区为目的地的理由,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938年,国民政府成立了全国战时教育协会,负责全国各地学校和研究所的迁建工作”,并结合所学从国民政府的指令、地处战略后方、相对安全等方面来回答。

大西迁克服的主要困难,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穿越崇山峻岭,行程3500里”“当时入川少有公路更没有铁路”“更为严峻的是,自10月下旬起,长江上游只有40天左右的中水位可供较大轮船航行”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3)抗战时期大西迁的历史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并妥善保存到抗战胜利”“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西南地区很快建立起一系列新的工业区,构成杭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列出的是1776-1871年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史实。

年代

事件

年代

事件

1776

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

1851

伦敦举办世界博览会

1785

瓦特改良蒸汽机

1851——1864

太平天国运动

1789——1794

法国大革命

1857——1859

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

1810

柏林大学创办

1859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25

第一条铁路在英国建成

1861

俄国实施农奴制改革

1810——1826

拉丁美洲殖民地独立运动

1861

洋务运动兴起

1832

英国议会改革

1861——1865

美国南北战争

1836——1848

英国宪章运动

1868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48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71

巴黎公社革命

 

——摘编自姜德昌、向子祥《世界通史纲要<近代部分>》

据表中所列重要史实,归纳出其中一种历史进步潮流,并概述和评价该潮流。

(要求:

明确写出所归纳的历史潮流,对历史潮流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

潮流:

社会主义潮流概述和评价: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不断暴露,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以英国宪章运动为代表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阶级基础。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借鉴。

此后,社会主义逐渐从理论变成现实,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概括得出多种历史进步潮流,如根据“《共产党宣言》发表”“巴黎公社革命”可以得出“社会主义潮流”的论题;根据“瓦特改良蒸汽机”“第一条铁路在英国建成”可以得出“工业革命”的论题;根据“法国大革命”“英国议会改革”可以得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的论题。

任选其中一个论题,然后联系所学有关史实来解释说明,如确定“社会主义潮流”的论题,可以根据教材所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等方面来回答。

本题的解答首先要根据材料信息明确写出所归纳的历史潮流,在对历史潮流的概述和评价过程中要做到准确全面。

【点睛】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确定多个论题,考生可以同意其中任何一种,并对相应观点进行分析说明。

出这类命题的意图是考查考生独立的思维能力与开放思维的意识。

解答开放型题,要防止感情用事,即使你确实认为某种观点是最正确,但真正作答时却拿不出太多的证据。

因此,选取所要阐述的观点对答好开放题特别重要。

从高考得分的角度讲,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选择与教材观点相近的论点为阐述对象,这样论证起来可以从教材中获取较多的相关历史资料,以说明相应的观点。

(2)选择历史材料与理论依据最多的论点为阐述对象,可以看一下哪一种观点可以从材料中获得更多的资料支持。

二、选考题:

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粮食产需矛盾、供求矛盾十分尖锐。

1953一1955年,我国逐步对粮食、油料、棉花等农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

1979年,国务院决定陆续提高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幅度达24.8%;对超出统购任务的部分,实行加价政策,对粮食的加价高达50%。

1983年和1984年又下放一些品种的价格管理权限:

对生产发展快、市场供众保障的品种先放,供不应求的后放;与国计民生关系较小的先放、关系较大的后放散产区先放,集中产区后放。

1984年,农产品的统购、派购范围大大缩小,受自由市场调节的比重逐步上升。

——摘编自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中国经济发展史:

1949一2005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统购统销政策实施的背景,并说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产品价格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产品价格改革的特点。

【答案】

(1)背景:

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展;城镇人口增长,粮食紧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目的:

改变农产品价格偏低的不合理状况;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生产;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农产品价格提高幅度大;分类调整;稳步推进;由政府主导向市场调节过渡;关注民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统购统销政策实施的背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产品价格改革的目的和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20世纪50年代统购统销政策实施的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粮食产需矛盾、供求矛盾十分尖锐”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当时的社会状况来回答。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产品价格改革的目的,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国务院决定陆续提高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收购价格”“1983年和1984年又下放一些品种的价格管理权限”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产品价格改革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对粮食的加价高达50%”“对生产发展快、市场供众保障的品种先放,供不应求的后放;与国计民生关系较小的先放、关系较大的后放散产区先放,集中产区后放”“1984年,农产品的统购、派购范围大大缩小,受自由市场调节的比重逐步上升”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1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38-1939年,苏联两次挫败了日本在中苏、中蒙边界挑起的军事挑衅。

与此同时,苏联对日采取中立缓和的修好政策,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防范德国可能的进攻之上。

日本挑衅失败后,军部内部“南进”的主张占上风。

在此前后,日德之间展开结盟谈判,但在围绕主攻对象是苏联还是英法的问题上分歧巨大。

1939年8月,德国背着日本与苏联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二战”全面爆发,世界大国无暇顾及远东。

1940年7月,日本决定发动太平洋战争。

1941年4月,日本与苏联签订了《中立条约》。

材料二1945年2月,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为了争取苏联早日参加对日作战和获得苏联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的合作,罗斯福牺牲中国的主权来满足苏联的要求。

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

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给日本关东军以重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日双方签订《中立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调整对日政策的依据,并简析苏联对日宣战的影响。

【答案】

(1)苏联:

保证远东地区安全;避免两线作战。

日本:

军事挑衅的失败;日德矛盾;南进方针的确定。

(2)依据:

维护国家利益;国际形势变化。

影响:

加速日本法西斯的灭亡;扩大苏联在远东的势力;奠定战后远东的政治格局;损害了中国主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二战中的苏日关系,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苏日双方签订《中立条约》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苏联两次挫败了日本在中苏、中蒙边界挑起的军事挑衅”“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防范德国可能的进攻之上”和“日本挑衅失败后,军部内部‘南进’的主张占上风”等信息,分别从苏联和日本方面来分析签订《中立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苏联调整对日政策的依据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形势变化。

苏联对日宣战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苏联正式对日宣战,给日本关东军以重创”,并结合所学从对日本、苏联、战后远东政治格局和中国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1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有关毕昇的历史记载仅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

“(宋仁宗)庆历(1041一1048)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共274字。

毕昇的生平如籍贯、家世、经历、生卒等均无记述,而其他稗官野史也未发现任何线索。

1990年,湖北英山发现一古墓碑,刻有“故先考毕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墓”“孝子:

毕嘉、毕文、毕成、毕荣。

孙男:

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和“皇祐四年二月初七日”(1049年宋仁宗改元为“立祐”)等字样。

根据墓碑的形制、花纹、结构,专家确认其为宋碑。

在墓碑出土地附近至今存有毕家坳、毕家铺、毕家畈等地名,相传为毕、李、肖三性聚居地。

这一带还保存着一些宋元以前的毕姓坟墓。

知今,该墓碑被认定为毕昇墓碑,成为国家二级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