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演进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2653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演进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演进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演进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演进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演进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演进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演进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演进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演进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演进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演进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演进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演进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演进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演进论文.docx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演进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演进论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演进论文.docx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演进论文

摘要

随着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电子信息化的加快,西方各国的银行业在经历了融合、分离的过程之后,现又走向了融合的趋势。

商业银行向综合经营发展的经济理论主要包括:

“转移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储蓄——投资转化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理论,金融深化理论。

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它具有被创造和发生变迁、创新的理由。

从制度变迁的理论看,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受到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其外部环境具有不同的特点,由此决定了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不同。

分业经营模式在经过近66年的发展之后,已由当初的一种制度的均衡走向了非均衡,这时经营模式的变革或改进能够增加社会总收益。

要实现帕累托改进,获取外部利润就必须进行制度的再安排,即要从分业经营走向综合经营。

我国要实行综合经营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根据实施综合经营的基础条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加强立法工作,形成健全的法律框架体系。

(二)加快银行体系改革,积极推进银行商业化进程。

(三)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之间以及与其他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兼并重组,并参与国际银行业的并购。

(四)大力发展网络银行,实现网上银行业务的综合化。

(五)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

(六)加大人才储备和技术投入。

(七)采取积极稳步推进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政策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

关键词: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现状;对策

 

Abstract

Followingtheglobalization,freedomandelectronofthefinance,westcountries’bankinghasgonetowardsthetrendofmulti-operationafterexperiencingmulti-operationandseparating-operationprocess.Thetheoryofthedevelopmentofcommercialbanks’multi-operationincludesshifttheoryandexpected-incometheory,deposit-investmenttransformationtheory,messageeconomytheory,industrialeconomytheoryandfinance-deepentheory.

Asabankingsystemarrangement,commercialbanks’multi-operationcanbecreated,changedandrenewed.Seeingfromthetheoryofsystem-transformation,commercialbanks’operationmodelisinfluencedbyvariousoutside-conditionswhichhavedifferentcharactersunderdifferenttimeandplace.Thisdecidesthattheoperationmodelofdifferentcountryoracountryunderdifferenttimehasdifferenttype.Separating-operationhasgoneintoanunbalancedconditionafter66years’development.Ifwetransformorimprovetheoperationmodelnow,wecanincreasetheprofitofthesociety.Thatistosay,ifwewanttorealizeParetoimprovementandgaintheexternalprofits,wemustrearrangethebankingsystem,i.e.transformseparating-operationtomulti-operation.

Ifwewanttoimplementmulti-operation,wemustbuildupagoodinstitutionalenvironment.Accordingtothefundamentalconditionsneededbymulti-operation,weshouldreformasfollows:

(1)Strengthenmakinglawtoformperfectlaw-framesystem.

(2)Speedupbanks’reformandpromoteactivelytheprocessofbanks’commercialization.(3)Advanceannexationandconstitutionbetweenstate-ownedanothercommercialbanksandnon-bankingfinancialinstitutions,takepartinthemergeoftheinternationalbanking.(4)Developnetwork-bankhardlyandrealizenetwork-bankbusinesssynthesized.(5)Quickentheestablishmentofcapitalmarket.(6)Reinforcethestoreoftalentsandputintotechniquelargely.(7)Adoptactivesteadymacro-economicpoliciesincludingfinancialandmonetarypoliciesandelasticexchangeratesystem.

Keyword:

CommercialBank;Consolidatedoperating;Current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一、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内涵和历程1

(一)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内涵1

(二)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发展历程1

二、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3

(一)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现状3

(二)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优势4

(三)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存在的问题6

三、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问题的对策分析及发展趋势9

(一)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问题的对策分析9

(二)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发展趋势14

四、结束语14

参考文献15

谢辞16

引言

进入21世纪,银行业日益呈现创新化、多元化、国际化、功能化的趋势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到全球一体化的经济体系中来。

中国银行业既要加快改革、完善和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运作效率,不断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还要积极准备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浪潮。

因此,深刻理解银行综合经营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掌握其未来演变的方向,及时推进我国银行综合经营模式改革,提高对外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内涵和历程

金融业务综合经营是指在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中至少两个行业内同时开展业务或者在是全部业务综合在一个经济实体内进行交叉经营的金融业务经营方式。

其实质是以分工为基础的金融混业经营。

但是,综合经营这一概念的提出更加注重金融产品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多元化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业务拓展和交叉销售。

(一)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内涵

所谓银行综合,是相对分业而言的,实质上是指银行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银行的综合既涉及经营层面又涉及管理层面。

就经营层面而言,即人们所说的银行分业经营与银行综合经营问题,这是银行业经营模式的内核;就监管层而言,既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的问题,它涉及银行监管体制的选择。

狭义的理解,银行综合经营即银行机构与证券机构可以进入对方领域进行交叉经营;广义的理解,既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机构等银行机构都可以进入上述任一业务领域甚至非银行领域,进行业务多元化经营。

(二)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既没有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也不发达,国家银行仅从事单一的信贷业务。

所以当时国家银行的经营制度既不是全能制,也不是分离制。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的发展经历了“混业经营—分业经营—分合并存”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短暂的多业经营阶段(1988年—1993年)。

众所周知我国证券业首先是1988年银行从事证券业务开始的,最早的证券公司,含经营证券业务的信托公司。

有不少是由银行出资开办的,作为附属公司优先得到银行信贷资金,商业银行内部设证券部、信托部、房地产信贷部和国际业务部等部门。

银行本身也代理发行许多证券,如国债、企业债券等,还发行金融债券。

由于证券市场的融资渠道没有得到及时规范,加之在证券业发展初期,金融监管体制尚不健全,管理不力,运行机制不规范。

一方面,导致银行大量资金直接进入股市;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银行资金通过企业贷款间接入市;企业借款炒股;炒期货现象时有发生,使这些企业发展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并且助长了股市的暴涨暴跌投机盛行,在股市上形成泡沫,从而导致了第二阶段的出现。

1986年重新组建的交通银行和新成立的中信实业银行都被批准经营各种本外币银行业务以及保险、证券、投资、房地产、信托、租赁等非银行业务,这基本上是混业银行。

第二阶段:

严格的“分业经营”阶段(1993年—1999年)。

1993年成立了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

同年12月25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金融业开始走向“分业经营”。

1994年通过的《金融机构管理规定》和1995年通过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务院批转专业银行与所属信托投资公司脱钩意见的通知》及《商业银行法》等法律规定进一步从法制上明确了分业经营的模式。

它要求证券公司、办理证券、业务的信托投资公司与银行脱钩,其中《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

“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向非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银行只能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国债,不得在二级市场炒作国债,不得持有其他证券。

1998年底,我国又颁布了《证券法》,《证券法》第3条规定:

“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

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

”随着这些法律法则的出现以及对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四大专业银行不再固守以前各自的专业领域,开始突破专业界限,出现了相互进入他行经营范围的竞争局面。

第三阶段:

朦胧的“分合经营”并存阶段(1999年至今)。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政府虽然没有从法制上明确为综合经营,但其实际做法带有浓厚的综合经营迹象,可以说是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的相互融合时期。

中国人民银行在1999年9月颁布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从事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业务;中国证监会和保监会在1999年10月又一致同意保险基金进入股票市场;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2000年2月联合发布了《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以自营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借款;《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也已经从2000年10月起执行,商业银行可以买卖开放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管理公司也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短期贷款。

以上政策的出台,使得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得以相互融通,使得银行、证券、保险三业的资金可以直接流动、渗透和补充,在一定意义上也正意味着我国分业经营的金融框架将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二、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现状

过去的二十年是中国银行业风雨兼程的二十年,也是开拓进取的二十年。

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银行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截至2007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资产总额48.51万亿元,比2002年的23.6万亿元翻了一番;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净利润为2543.3亿元,相当于2003年全年利润的7.9倍;不良贷款问题明显改善,全部商业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1.26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6.45%,下降了6.4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率也由2003年的-2.98%上升到2007年上半年的7.67%,资本充足率达到8%监管要求的商业银行增加至125家,而2003年,能够达到这一标准的银行还仅有8家。

目前银监会正在就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养老金公司,积极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其他相关监管部门沟通。

银监会正加紧与证券、保险监管部门的沟通,建议建立相应的联系机制,成立专门工作组织,共同跟踪和研究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及投资保险公司的风险和市场监管问题。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在继续推进四大国有专业银行改革的同时,陆续组建和成立了一批具现代典型意义的商业银行。

国有专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分工领域由此被打破,出现了银行同业之间业务交叉局面,并开始向信托、证券、投资、保险、租赁等非传统领域拓展业务,凭借自己的资金实力和业务优势设立了一大批全资的信托公司、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

国有银行的业务向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了银行综合经营的格局。

1993年以后,综合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但银行业与证券业、信托业的融合交叉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导致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生成与扩大,使经济金融运行面临着危机爆发的危险。

于是1993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分业经营并逐步建立了分业监管体制。

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风险隔离。

但是伴随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浪潮,加上外资银行涌入,金融超市的出现,为应对国际竞争压力,我国银行通过金融产品创新等手段,在许多政策上实际已经打破了单一的分业经营模式。

近年来,根据中央在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要“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的指示精神,银监会不断与有关各方加强合作。

2005年,央行、证监会及银监会联合公布《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允许中国商业银行直接出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

作为第一批试点银行,工行、交行和建行分别设立了工银瑞信、交银施罗德、建信基金管理公司。

2006年,跟踪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工作,对结束试点工作、基金产品类型、大额赎回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起草了《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在业务创新方面,银监会成立了对冲基金专题研究小组,研究和关注对冲基金发展情况及风险防范情况,为我国出台对冲基金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加强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证监会沟通协作,研究如何共同推进银行设立专业的养老基金公司事项。

2007年,修订《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资质要求的商业银行设立或参股金融租赁公司。

这是在商业银行退出租赁行业十余年后的再次进入,必将对租赁行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此间,银行业不断加强与保险业的合作,保险公司投资设立银行(或股权投资方式)终获批准。

目前银监会正在就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养老金公司,积极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沟通。

同时加紧与证监会的沟通,建议建立与证监会的联系机制,成立专门工作组织,共同跟踪和研究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风险和市场监管问题。

(二)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优势

具有业务多元化,银行化特征的综合经营战略顺应了世界银行经济发展的潮流,以其灵活、多样的全方位服务满足了现代社会的需求,极大地推动了一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专业银行转化为商业银行之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成为各银行发展的宗旨追求利润、自负盈亏必将使各银行的经营者的经营观念和体系发生改变,经营的综合性战略已成为一种商业银行的必由之路。

另外,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银行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国际间银行竞争的日趋激烈,组合式银行工具的大量涌现,综合经营战略作为一业银行领域的新生事物必将受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青睐,成为世界银行业发展的主流。

目前我国正积极复关,与世界经济接轨,复关后,市场领域的垄断地位就要被打破,竞争将日益国际化。

我国的银行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与强大的外国银行机构抗衡,实施灵活、高效独具特色的综合经营战略将成为最佳选择。

(一)在资产业务方面

随着证券市场特别是政府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证券流动性的提高,银行可以及时调整资产结构,减少库存现金、存放央行、存放同业等一级准备,逐步增加持有部分变现能力强且收益率较高的政府短期债券作为二线准备,以优化资产结构、增强盈利能力。

由于在机构网络分布、传统客户群、资金实力、专业人才、信誉、信息方面具有绝对的实力和优势,银行在代理发行、兑付、承销、买卖政府债券方面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特别是现在我国又将政府债券的作用从单纯弥补财政赤字发展为刺激经济增长,政府债券的发行量将保持较大规模,银行更是应当抓住机遇,在政府证券市场中保持并扩大市场份额,获取丰厚的利润回报。

(二)在负债业务方面

直接融资的发展,给客户资产组合更多的选择。

客户不满足于把自己的银行资产存放在银行里,而更加看重投资类产品。

银行为拓展其负债业务,增加资金来源,必须要提供更多的包括证券、投资、保险、基金、信用卡、外汇等在内的有效商业银行产品,才能进一步锁定客户,使其在一站式银行服务中得到满意。

银行应加强与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三)在中间业务方面

我国现行银行法不允许银行从事股票业务,但并没有限业银行从事与资本市场有关的中间业务。

特别是在当前传统的银行业务领域发展空间有限情况下,银行可利用其在信息、专业水平、人力资源上的优势,积极推进银行创新,注意发展与资本市场有关的中间业务:

(1)资产评估业务,如为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证券市场中的收购兼并提供资产评估服务。

(2)客户理财业务,如涉及个人理财和公司理财的咨询服务。

(3)资金结算与清算业务,如为券商资金往来提供结算、代理股票发行市场中申购款的收缴与结算等。

(4)信息咨询业务,如为企业提供国家产业政策、进出口政策、投融资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等重要信息。

(5)基金资产管理业务,如基金托管业务、投资业务等。

《商业银行法》允许商业银行发行商业银行债券,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等投资银行业务。

如在实践中出现:

上海城市合作银行推出了企业购并转项贷款;中国工商银行托管开元。

(四)在国际业务方面

由于国际业务往往较少受到国内商业银行法规的约束,商业银行可以在国际业务中广泛参与资本市场的运作,如投资外国债券、在国外发行商业银行债券、参加国际证券包销和银团货款等。

商业银行还可在境外购买、控股或新设一家专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公司,直接从事包括证券市场一级、二级市场在内的全部业务,如:

中国工商银行收购香港西敏证券公司。

对于国际网络比较完善的商业银行,则可尝试全球保管业务,即跨国证券管理服务业务。

(五)在银行IT业务方面

1999年底,全世界已有2700家银行提供网上银行的服务,不仅如此,使用者对在网上商业银行的认知度是很高的,62%的人认为网上提供的信息超过与客户面对面的交流,网上银行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速性和全民性的特点。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银行卡、网上银行的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面的商业银行服务。

如:

全国统一的银行卡网络中心将建立、银行卡发行突破2亿张、证券保险通过网上银行和银行卡委托交易等。

(三)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存在诸多问题:

规模偏小,资金实力不足,不良资产比率偏高,业务种类单一,赢利能力较弱等,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化、自由化及加入WTO的条件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1)金融法律法规尚需修改和完善。

从发达国家实行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实践来看,良好的法律环境,健全的法律框架和严格的执行力是综合经营模式顺利运行的基础条件。

缺乏完善的、对整个经济体制进行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必定造成整个国家金融领域的混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法律法规的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以《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等为代表的金融法律体系框架已初步建立。

但是,由于金融法律创设时间较晚、立法经验欠缺等原因,导致目前部分法律条款表达模糊,给综合经营带来执行上和处理上的难度。

同时,由于立法修改程序以及金融市场的成熟和完善,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在短期内我国现行的金融法律法规仍将是制约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重要因素。

(2)金融监管模式有待调整。

综合经营的重要前提是如何控制风险,防止金融风险的跨行业传递,而控制风险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和高效。

在分业经营的管理体制下,我国的金融监管采用分业监管制度,这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有效地防止了金融风险的发生,对保证金融和经济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随着商业银行向综合化经营的转变,如何在各监管机构之间进行权利和职责的划分,合理协调监管任务,实现监管信息的共享等,将是目前分业监管模式下难以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调整金融监管模式,采用统一监管,才能真正适应综合化经营的要求,金融监管模式的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

我国的金融市场,包括短期的货币市场和长期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单一形式向多元化发展,确实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我国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由于其规模有限,品种和期限不能满足需要,尤其缺乏短期对冲工具,更主要的是管制利率缺乏弹性,还没能真正发挥其调节货币的功能。

资本市场问题更为严重,主要是股权分裂造成了中国股市的先天不足,参与者失去信心,改革迫在眉睫。

管制下的债券市场、票据市场极不发达,企业不能按市场规则自由选择融资方式,并引导和满足不同投资者的投资偏好。

综合经营能通过成熟的市场将资金的供需双方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加速资金流转,使资金效益最大化。

而我国现在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尚不完善,还无法承载银行业综合化经营制度的正常运行。

(4)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不健全。

从商业银行自身的角度来看,综合化经营要求商业银行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和有效的内控约束机制。

但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情况下,风险管理能力较弱、内控机制松驰成为当前商业银行最薄弱的环节。

主要表现在:

风险管理和内控文化没有真正确立;缺乏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识别及管理方法简单落后,风险预警和监控机制不完善;规章制度繁多但缺乏有效整合,控制分散;现行规章制度存在一些未能覆盖的领域,蕴含潜在风险等。

面对高风险、高收益的资本市场,缺乏科学合理内控机制的商业银行将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2008年以来,美国华尔街危机不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而且已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目前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世界经济衰退迹象明显。

由于美国、欧洲等海外市场需求减弱,中国经济也面临很多困难,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降,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银行业作为与宏观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行业,正在经历金融动荡和实体经济下滑的双重考验,银行业的“冬日”已经来临。

近10年来,中国银行业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到目前为止,银行业遭受到的直接损失非常有限。

从工行、建行、中行、交行、招行、兴业、中信等7家银行持有雷曼兄弟债券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