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5542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学案.docx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学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学案.docx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学案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学案

第3时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程导入

社会公共生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几乎每个人每天都生活中在其中。

每个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都希望有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希望有个宁静的氛围。

可以说没有公共生活就没有社会,与公共生活相适应的就是社会公德。

思考:

什么是社会公德?

它调整哪些社会关系,涉及哪些问题?

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

为什么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都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如何遵守和树立社会公德?

探究新知

学点1社会公德的基本涵义、特点及作用

1社会公德的基本涵义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社会公德是为维护、保证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有序地进行,每个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民族的明的“窗口”。

2社会公德的显著特点

社会公德不同于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所有社会成员,不分阶级、阶层、职业,不管年龄、性别、化水平,只要是在公共场所,都要遵守这些道德规范。

其内容涉及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公共环境、公共设施等许多方面。

3社会公德的作用

社会公德是对公民思想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也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对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稳定公共秩序关系极大;是国家民族存在、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每个公民的自由幸福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社会公德是公民生活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活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成为衡量明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

问题研讨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它们覆盖了我们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特点是相同的?

例1社会公德是()

①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之一②一个社会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③集中体现在社会生活领域中④一个社会、民族的明的“窗口”

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公德的基本含义及其特点等。

①②③④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公德的含义、特点、存在领域,都符合题意。

答案D

解题规律

解题过程中,一要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含义,二要准确地理解社会公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例2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在于()

①关系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②它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心愿、共同需要

③它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社会秩序的好坏

④它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社会环境的好坏

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公德的主要作用。

社会公共生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社会公德又会影响社会的风气、,社会风气的好坏与社会公德水平高低有直接关系。

因此①②③④均正确。

答案D

学点2我们需要的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

从我国实际出发,吸收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我们倡导的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是:

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1)明礼貌。

明礼貌是人类社会明程度的重要标识,也是精神明建设的具体内容。

把明礼貌作为社会公德的首项规范,既反映了现代社会公共交往日益频繁的要求,又体现了对中华美德的继承。

(2)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包含对他人的关爱。

这种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道德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

(3)爱护公物。

以社会主义主人翁的责任感,维护和珍惜国家、集体的财产,爱护公物,是我国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

(4)保护环境。

我国把保护环境确定为社会公德,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

例3在人与人交往中,语言明,“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

”这十个字不离口,不骂人,不讲粗话。

这说明明礼貌()

①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②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

③影响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④体现一个人的化修养和道德品质

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侧重考查明礼貌的相关知识。

①②③④均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明礼貌是社会公德的首项规范,既反映了现代社会公共交往日益频繁的要求,又体现了对中华美德的继承。

故选D项。

答案D

学点3养成良好社会公德的途径和方法

1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

社会公德调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尊重社会公德,既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

2充满爱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爱心是遵守公德的情感起点和根基。

奉献爱心,遵守公德,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3遵守公德,人人有责。

每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德的状况。

社会公德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待于每个公民从自己做起,身体力行。

例4社会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以外的突发事故,例如经常会发生交通事故、空难、海难,会有不少遇难者急需救助,有的人还会突发疾病,急需救助,等等。

这说明公民应当树立的公德观念是()

①充满爱心②助人为乐③克服私心④设立慈善基金会

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加强社会公德的建设问题,①②③符合题目要求,④非公民个人行为,故选A。

答案A

拓广延伸

一、疑难辨析

正确理解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区别与联系

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

家庭美德属于家庭道德范畴,所谓家庭美德是指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家庭美德包括关于家庭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

其规范是调节家庭成员之间,即调节夫妻、父母同子女、兄弟姐妹、长辈与晚辈、邻里之间,调节家庭与国家、社会、社会集团之间的行为准则,它也是评价社会成员在恋爱、婚姻、家庭、邻里之间交往中的行为是非、善恶和美丑的标准与尺度。

家庭美德还包括在家庭生活中,在道德意识指导下,按照家庭美德规范行动,逐渐形成的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美德。

职业道德是从事特定职业的社会成员在特殊的职业关系中,在长期职业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它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联系

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三者都是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都是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在特定社会关系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必要补充,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

例下列关于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②三者的主要内容不同

③三者发挥作用的领域不同④三者的特点完全相同

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民道德、家庭道德、家庭美德关系。

经过比较分析,不难选出选A。

答案A

二、思维诊断

1社会公德区别于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的显著特点在于具有民族的传统性。

每个民族由于本身的历史、化传统,由于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等,因此社会公德具有民族的传统的特点。

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社会公德,对其他民族不一定适用。

但家庭道德、职业道德也都带有各自民族的特点。

社会公德,一般说,是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共同遵守,共同维护的,具有全民性质,这是社会公德区别于其他道德的显著特点。

2社会公德规范的形成非常复杂。

社会公德起着调节公共生活中人们之间的一般关系作用。

公共日常生活本身并不复杂,因此,它的准则也大都是规定明确,简单易行,易为大众所接受和遵守的。

3社会公德侧重道德的教化,不具有任何强制性。

社会公德逐渐变为一种风尚习惯,为人们所自觉遵守。

但总有少数人不遵守它,破坏了社会日常生活的正常秩序。

每个社会都会采取一些行政措施迫使那些不自觉的人遵守。

维护社会公德既要靠教育,也要靠一定的行政手段,应当两者相结合。

例6社会公德的特点是()

①全民性②一定的强制性③简单易行④民族的传统性

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公德的特点,经过比较分析,可选D。

答案D

时作业

1要大力倡导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重要内容的,鼓励人们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

()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家庭美德D公民道德

2.社会公德是_________在社会交往和_________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

A家庭成员家庭生活B从业人员职业活动

全体公民公共生活D邻里之间社区生活

3.社会公德的内容涉及()

①公共秩序②公共卫生③公共环境④公共设施

A.①B.①②.①②③D.①②③④

4.在我们所倡导的社会公德基本规范中,既是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的是()

①明礼貌②助人为乐③爱护公物④保护环境⑤遵纪守法

A.②③④⑤B①④⑤.①⑤D.⑤

一个时期以,“某某到此一游”等字样屡建全国各景点。

长城更是深受其害。

200年11月4日,中国长城学会和八达岭长城管理委员会联合发起为长城“整容”的活动,向社会征集去除长城墙体字迹的方案。

回答~6题。

.在旅游景点景物上乱刻乱画等不道德行为的存在,从反面警示我们()

①是否养成了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体现着一个人的明素养

②能不能普遍遵守社会公德,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明程度

③爱护公物是我国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普遍下降

A①②③B①②④②③④D①②③④

6为长城“整容”的活动,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人们在提出各种“整容”方案的同时,纷纷强调,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保护长城的问题,最重要的是()

A.运用法律手段严惩乱刻乱画者

B.设立“涂鸦板”,供游客刻字、留言

.采用高科技手段,如设置摄像头全程监控

D.提高人们社会公德素养和明游览、爱护物的意识

7.社会公德的特点有()

①基础性②专业性③全民性④强制性⑤一定的强制性

A.①②③B.①③⑤.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8为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明新风,从200年12月3日起,中央电视台联合央视国际和新浪网发起了“最缺乏公德的行为”调查活动。

根据投票结果,排出了十种“最缺乏公德的行为”。

依次是:

向窗外扔污物;上公共汽车不排队,一拥而上;旅游景点、名胜古迹上乱写乱刻;宠物随地大小便,主人不清理;行人翻栏杆、随意穿行马路;下雨天开车溅湿行人;公交车上,年轻人不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传播垃圾电子邮、手机短信;看电影、演出时,大声说话、喧哗、到处走动;在街上乱吐口香糖。

12月7日至3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新闻30分》中开设子栏目《公德镜》,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用镜头记录生动鲜活的缺乏公德行为和清新怡人的明新风。

(1)结合材料,根据你的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背社会公德的行为或现象?

在自己日常言行中,存在哪些有背社会公德的现象?

(请列举)

 

(2)中央电视台开展“最缺乏公德的行为”调查活动和开播《公德镜》的意义何在?

 

(3)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加强社会公德修养,成为一个有公德的明人?

 

答案点拨

问题研讨

社会公德是公共生活中需要全民共同遵守的道德,社会道德的这种公共性是其他道德不具有的。

时作业

1A(点拨:

“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

2(点拨:

社会公德在于全体社会成员,不分阶级、阶层、职业等,都要遵守这些道德规范。

3D(点拨:

调整公共场所的各种关系,维护公众利益,需要相应的公德,其内容涉及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公共环境、公共设施。

4D(点拨:

要紧紧抓住“既是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这一指导语,即可选出D项。

A(点拨:

④表述错误,应选A项。

6D(点拨:

A、B、均不符合题意,且观点不尽正确。

7B(点拨:

社会公德是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共同遵守,并且共同维护的,具有全民性。

社会公德的准则都规定明确,简单易行,具有基础性。

社会公德既要靠教育,也要靠一定的强制性的行政手段,二者相结合,因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8

(1)①例如:

给无人售票车投假币、残币;开车反道超车、突然并道、占线行驶;行人不走人行道;在超市里偷吃偷尝;饭堂买餐加塞儿、不排队;在站牌、电话亭上贴小广告;机动车在社区里乱鸣笛;网络语言不明,聊天室谩骂等等。

②略。

(2)①借助于媒体的力量,通过一系列活动,将人们身边种种不明行为予以曝光,能够起到较好的社会警示作用。

②通过对不明行为及其危害的剖析,深化人们对加强社会公德修养的认识,激发全社会改善身边公共秩序和社会风气的强烈愿望。

③在曝光缺乏公德行为的同时,倡导清新怡人的明新风,提高了人们对社会公德的辨别能力,促使人们在道德实践中追求高尚的社会公德,摒弃丑陋的不道德行为。

(3)①牢固树立公德观念。

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充满爱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遵守公德,人人有责。

②自觉践行公德规范。

要消除身边的不公德行为,首先自己不做有违公德的事,遇见缺乏公德的人或者事要予以批评制止,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