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经济指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5630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经济指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建筑工程经济指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建筑工程经济指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建筑工程经济指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建筑工程经济指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建筑工程经济指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建筑工程经济指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建筑工程经济指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建筑工程经济指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建筑工程经济指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建筑工程经济指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经济指标.docx

《建筑工程经济指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经济指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经济指标.docx

建筑工程经济指标

12

墙-

一个平

需要

64块标准砖

18

墙-

一个平

需要

96块标准砖

24

墙-

一个平

需要

128块标准砖

37

墙-

一个平

需为

192块标准砖

49

墙-

一个平

需为

256块标准砖

单位立方米240墙砖用量1/(0.24*0.12*0.6)

单位立方米370墙砖用量1/(0.37*0.12*0.6)

空心24墙一个平方需要80多块标准砖

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

1、多层砌体住宅

钢筋30KG/m2

混凝土0.3—0.33m3/m

2、多层框架match

钢筋38—42KG/m

混凝土砼0.33—0.35m3/m

3、小咼层11—12层

钢筋50—52KG/m

混凝土0.35m3/m

4、咼层17—18层

钢筋54—60KG/m

混凝土0.36m3/m

5、高层30层H=94米

钢筋65—75KG/m

混凝土0.42—0.47m3/m

6、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米

钢筋65—70KG/m

混凝土0.38—0.42m3/m2

7、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11—12层之间※以上数据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

普通多层住宅楼施工预算经济指标

1、室外门窗(不包括单元门、防盗门)面积占建筑面积0.20—0.24

2、模版面积占建筑面积2.2左右

3、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0.4左右

4、室内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3.8

施工工效

1、一个抹灰工一天抹灰在35平米

2、一个砖工一天砌红砖1000—1800块

3、一个砖工一天砌空心砖800—1000块

4、瓷砖15平米

5、刮大白第一遍300平米/天,第二遍180平米/天,第三遍压光90平米/天

基础数据

1、混凝土重量2500KG/m3

2、钢筋每延米重量0.00617*d*d

3、干砂子重量1500KG/m3,湿砂重量1700KG/m3

4、石子重量2200KG/m3

5、一立方米红砖525块左右(分墙厚)

6、一立方米空心砖175块左右

7、筛一方干净砂需1.3方普通砂

点不同观点:

1、一般多层砌体住宅:

钢筋25—30KG/m,其中经济适用房为16—18KG/m。

2、一般多层砌体住宅,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0.5--0.7。

3、一般多层砌体住宅,模版面积占建筑面积1.3--2.2,现浇板多少、柱密度会引起其数值的变化。

4、一个砖工一天砌240砖墙1000—1800块,370或500墙2000—3000块。

5、钢筋混凝土重量2200KG/m3,素混凝土重量2100KG/m3。

6、工程石子重量1800KG/m3。

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

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x钢筋的直径(mm)x0.00617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

①12(含12)以下和①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①14至①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

①6=0.222Kg

①8=0.395Kg

①10=0.617Kg

①12=0.888Kg

①14=1.21Kg

①16=1.58Kg

①18=2Kg

①20=2.47Kg

①22=3Kg

①25=3.86Kg

有经验计算公式,自己计算一个表格就可以了。

也可以去买一本有表格的书,用起来也很方便。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

材料名称理论重量W(kg/m)

扁钢、钢板、钢带W0.00785x宽x厚

钢管W0.02466X壁厚(外径--壁厚)

等边角钢W0.00785X边厚(2边宽--边厚)

不等边角钢W0.00785X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工字钢W0.00785X腰厚[高+f(腿宽-腰厚)]

槽钢W0.00785X腰厚[高+e(腿宽-腰厚)]

备注

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2、f值:

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34,带b的为2.65,带c的为2.26。

3、e值:

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26,带b的为2.44,带c的为2.24。

4、各长度单位均为毫米

建筑工程经济指标

规划用地面积、可建设用地面积、代征用地、总建筑面积(地上、地下),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停车位等等

建筑经济指标

建设用地面积:

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

筑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总建筑面积:

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

巉瞬

建筑面积:

指建筑物各屋外墙(或外柱)外围以内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

层高2.20m以上(含2.20m)的永久性建筑。

基地面积:

指根据用地性质和使用权属确定的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场

地,该场地的面积称为基地面积;

建筑密度:

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建筑容积率:

系指建筑总楼板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与建蔽率为不同概念。

例如:

在1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地上,建有单楼层5千平方米,共两层楼的建筑,则容积率为100%建蔽率为50%公式:

容积率二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与占地面积不同)

绿化率:

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

积之比。

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一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

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

檐口高度:

指结构外墙体和屋面结构板交界处的屋面结构板顶,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标高处,到室外设计地坪标高的距离。

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标高处,到室外设计地坪标高的距离。

檐口”又被误叫作“沿口”一般说的屋面的檐口是指大屋面的最外边缘处的屋檐的上边缘,即

“上口”,不是突出大屋面的电梯机房、楼梯间的小屋面的檐口。

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如何计算?

知道容积率如何计算层

数?

知道容积率如何计算层数?

有一项目用地6500M2规划容积率为3.6,建筑履盖率为35%请问该项目为多少层?

总建筑面积为多少?

总建筑面积(地上)二用地面积X容积率=6500X3.6=23400M2

建筑履盖率又称建筑密度二建筑占地面积(约等于建筑底层面积)/

用地面积;

因此,在建筑建筑履盖率用足的情况下,建筑占地面积(约等于建筑

底层面积)二建筑履盖率X用地面积=35%X6500=2275M2

在建筑底层面积与标准层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建筑平均层数二地上总

建筑面积/建筑底层面积(标准层面积)=23400/2275〜10层;

但是,就像二楼所说的,容积率3.6的小区,如果真的用足35%勺覆

盖率,小区环境会很差,一般做到15%~20左右的话会比较合理,这

样的话,按上面的计算过程,层数应在18~24左右。

所谓“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筑密度是指在具体“宗地”内建筑物基底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

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绿化率也是

如此。

绿化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

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

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低于30%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容积率比净容积率要低50%左右。

这两个指标都是合法的,除特别说明外,说到容积率时一般都是指净容积率。

但国家没有明文规定开发商只能宣传净容积率,于是,一些开发商就钻法律的空子,将净容积率换算成毛容积率来宣传,购房人弄不明白其中的奥妙,还以为这个小区的容积率真的很低,入住后才发现上当了。

什么是容积率?

按照《成都市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的解释,容积率是地面以上各建筑面积的总和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直接关系居住的舒适度,容积率越低,居住密度越小,人们的居住舒适度就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但对于开发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价格中的比例,决定被开发土地的含金量。

因此,容积率越高,开发商的利润就越大。

(1)容积率:

即规划地块内各类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计算公式为:

容积率二总建筑面积/土地面积

容积率可根据需要制定上限与下限.容积率的下限是保证地块开发的效益,防止无效益或低效益开发造成土地的浪费。

容积率上限防止过渡开发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

容积率还可以根据建筑用途的不同,分为全部建筑容积率,公共建筑容积率,住宅

建筑容积率等

(2)建筑密度:

即规划地块内各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计算公式:

建筑密度二建筑基底占地面积/地块面积

(3)绿化率,亦称绿地率:

指的是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规划地块面积的比率,计算公式:

绿地率=绿地面积/土地面积

绿地率通常以下限控制。

这里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

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于百分之一的雕塑、水

池、亭榭等绿化小品建筑可视为绿地。

容积率的术语释义为:

容积率是指某一基地范围内,地面以上各类建

筑的建筑面积总和与基地总面积的比值。

与容积率密切相关的一个指标就是建筑密度,术语释义为:

建筑密度

是指某一基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基地面积的比率

(%。

从上面两个释义可以看出:

如果基地面积和建筑密度不变,那么建筑

物的层数越多,容积率就越大。

充分了解容积率对项目品质的影响,对我们的项目定位和规划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此我简单说一说各类建筑分别对应的容积率数值。

1、容积率低于0.3,这是非常高档的独栋别墅项目。

2、容积率0.3~0.5,—般独栋别墅项目,环境还可以,但感觉有点密了。

如果穿插部分双拼别墅、联排别墅,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3、容积率0.5~0.8,—般的双拼、联排别墅,如果组合3~4层,局

部5层的楼中楼,这个项目的品位就相当高了。

4、容积率0.8~1.2,全部是多层的话,那么环境绝对可以堪称一流。

如果其中夹杂低层甚至联排别墅,那么环境相比而言只能算是一般

了。

5、容积率1.2~1.5,正常的多层项目,环境一般。

如果是多层与小

高层的组合,环境会是一大卖点。

6、容积率1.5~2.0,正常的多层+小高层项目。

7、容积率2.0~2.5,正常的小高层项目。

&容积率2.5~3.0,小高层+二类高层项目(18层以内)。

此时如果做全小高层,环境会很差。

9、容积率3.0~6.0,高层项目(楼高100米以内)。

10、容积率6.0以上,摩天大楼项目。

二类居住用地

(1)关于“一类居住用地”(R1)和“二类居住用地”(R2)的说明

“一类居住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主要是城市居民住宅用

地,属于国有土地,由城市居民区的业主共有居住区的土地使用权。

从住宅的建筑形式区分,现在建设的城市居民住宅又包括独

立式住宅和普通单元式住宅两种。

独立式住宅的数量很少,主要是以低层别墅的形式出现;单元式住宅是城市中最普遍的住宅形式,一般为多层、中高层和高层的一梯多户式建筑物。

由独立式住宅和单元式住宅形成的住宅区是经过规划由开发单位兴建的住房,建筑物分布疏密有致,并建有较完善的居住配套设施。

以上

述两类建筑形式为分类标准,分别确定了“一类居住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两个中类。

具体而言,“一类居住用地”是指独立

式住宅集中、拥有齐全的配套设施、并且布局完整的用地,独立式住宅的层数基本是3层或3层以下。

“二类居住用地”涵盖

了分布广泛的以多层、中高层及高层单元式居住建筑为主、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的用地,该类用地在全市分布广泛,在居住用地中占主导地位。

根据用地供应日趋紧张的趋势和集约用地的

原则,以后建设3层以下单元式住宅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因此,

在“二类居住用地”中不考虑纳入3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用地。

(2)关于“三类居住用地”(R3)的说明

“三类居住用地”主要是针对在工业区、仓储区和学校(尤其

是大学)等功能区中配套建设的居住建筑物用地,主要容纳企业单身职工或学校单身师生员工居住,这类居住建筑物往往作为工业区、仓储区和学校的附属配套设施出现。

单身宿舍与普通单元式住宅在户型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没有设置独立厨房。

目前,深

圳单身宿舍的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

在一、二类工业区内建设的单身宿舍楼,独立占地并不得与工业厂房混合建设,还采取了必要的卫生和环境防护措施,满足居住建筑的间距要求,这样单身职工宿舍占用的是工业用地的一部分;另一种是在工业用地之外成片建设的单身职工宿舍区,这种宿舍区往往具有相对独立的居住和生活功能,形成了一定的居住人口

规模和建筑面积规模,自身有一定的生活配套设施,并按照居住用地的有关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从有利于土地管理和规划管理及顺应目前单身宿舍开发建设需要的角度出发,在进行建设用地统计时,对于第一种情况中单身宿舍所占用地纳入工业用地(M),

而后一种情形中单身宿舍用地属于三类居住用地(R3)。

由于单身宿舍区的居民是以单身人士为主,因此不存在配套建设幼儿园、托儿所等设施的需求,其它社区体育设施、文化活动、医疗卫生、社区管理、商业服务业等设施是需要进行相应配套建

设的。

因此,与“一类居住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相比,“三

类居住用地”下划分的小类用地少一个幼托用地的小类,仅有“单

身宿舍用地”(R31)、“三类社区体育设施用地”(R33)、“三

类社区其它设施用地”(R34)、“三类住宅区道路用地”(R35)和“三类住宅区绿地”(R36)等5个用地小类。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4个居住用地中类下划分的小类用地基本相同,除“三类居住用地”中类下缺少“三类幼托用地”小类外,都分别包含有6

个用地小类,且名称类似。

为了便于使用和记忆,各用地中类下的用地小类的排列顺序和编号都一致,对于“三类居住用地”下空缺的“三类幼托用地”的编号保持空缺。

(3)关于“四类居住用地”(R4)的说明

由于历史原因,“原农村居民住宅用地”在土地权属、建筑

形式、住宅产权所有人的身份等方面的情况极为复杂。

原农村居民的住宅用地大多数为集体土地,基本是通过农民自建的方式进行,宅基地的划分基本是以村为单位相对集中,自建住宅的形式都是多层或中高层的独栋住宅,因此形成了以村为单位的一片分布极为密集的独栋住宅群,是城市空间形态中具有较特殊物质空间肌理的住宅建筑群。

目前,深圳的原农村居民住宅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容纳了大量农村居民、已经转为城市居民的原农村居民和暂住人口。

着眼于未来的城市建设趋势,农村居民住宅将逐步得到改造,重点是完善居住配套设施及改善环境。

因此,在本“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中将原农村居民住宅用地及其相应的

配套设施作为单独的一个用地中类“四类居住用地”,包含“原农村居民住宅用地”(R41)、“四类幼托用地”(R42)、“四类社区体育设施用地”(R43)、“四类社区其它设施用地”(R44)、

“四类住宅区道路用地”(R45)和“四类住宅区绿地”(R46)等6个用地小类。

与《标准与准则》(97版)“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中“五类居住用地”相比,本标准与准则对“四类居住用地”范围的界定更全面,“原农村居民住宅用地”比《标准与准则》(97版)

中“乡村居住自留用地”的名称更准确。

所以在新的用地分类和代号表中以新的用地类型名称和范围定义取代了《标准与准则》

(97版)中的相关用地类型。

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住宅区分

及楼梯、电梯规定

1、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第1.0.3条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

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

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

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

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标准《民用建筑设计

通则》GB5035—2005

3.1.2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

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咼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3建筑咼度大于1OOn的民用建筑为超咼层建筑。

注:

本条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计算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为高层建筑。

4、小咼层:

8-11层

为开发商提出的概念,实际规范并没有对小高层进行定义。

8-11层定位小高层,主要是考虑是楼梯跟电梯的原因。

因为8-11层住宅可以不设封闭楼梯间,并且可以不设消防电梯。

同时又必须要设普通客梯。

这样就跟8层以下的没有电梯的住宅区分了。

所以小高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层,他既包含8-9层的多层建筑,又包含了10-11层的高层建筑。

封闭楼梯间和消防电梯:

12层及以上的单元式住宅需要设封闭楼梯间和消防电梯.

5、七层及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

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注:

①底层作为商店或其它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

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

2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

该建筑物的室外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

3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

其项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6m时,可不

设电梯;

4住宅中间层有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入口并具有消防通道时,其层数可

由中间层起计算;

4.1.7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6、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的设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

6.2.1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

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6.2.3.1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6.2.3.2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6.2.3.3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6.2.4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6.3.1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

6.3.1.3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6.3.2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6.3.2.1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时,应设1台。

6.3.2.2当大于1500吊但不大于4500吊时,应设2台。

6.3.2.3当大于4500吊时,应设3台。

6.3.2.4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