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贫困原因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9688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docx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区贫困原因分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docx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

许坚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100035)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地区贫困七个方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原因进行了总体认识,指出地区贫困的“最大限制因素”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

关键词地区贫困政府行为人的素质技术水平最大限制因素

贫困地区的存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区贫困实质是一种贫困综合症。

这里,我们试图从单因素分析入手,进而达到对地区贫困原因的总体认识,以期对贫困地区治理提供一种依据。

 

1.地区贫困原因的分析

1.1.自然条件太差

自然条件包括自然气候、地貌类型、土壤质量、地理位置、资源等等。

自然条件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因为人们总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中生活,人类离开自己所处的自然条件,就无法存在和发展。

在生产力水平相同的条件下,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生产的发展就会快些;反之,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生产的发展就会慢些。

概括起来说,我国22个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特征:

1.1.1.土壤质量差。

由于我国广大贫困地区多分布在山区,而山区的土壤一般说来土层较薄,地力贫瘠,坡度较陡,因而质量不高。

青海省乐都县15个贫困乡中,250以上的陡坡地有14万亩,桃红营乡23500亩耕地中,浅山有

8000亩地盐碱严重,脑山有3000亩地,土层只有15厘米左右。

这些耕地,丰收年景单产也不过75公斤。

亲仁乡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红砂土,土层只有10几厘米厚,播种早了怕旱,播种晚了不熟,单产极低。

1.1.2.地理位置偏僻。

离中心城市远。

普遍情况是,贫困乡远离县城,贫困县远离省城。

我们说贫困地区是老、少、边地区,其实老少边的核心是边。

之所以是老区,是因为远离了中心城市,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统治薄弱,所以共产党在那里建立了根据地。

之所以是少数民族地区,是因为历史上汉民族势力大,占了中心地方,把少数民族挤到了边远山区。

1.1.3.地形复杂。

特别是贫困山区,往往山峦起伏,沟壑纵横。

比如湖南省桑植县,地处武陵山脉北系,西山地南侧,境内山峦重叠,山脉多成东北—西南走向。

主要山脉40条,山峰10426座,一般海拔500—1000米,最高的八大公山主峰斗蓬山,海拔1890米,最低的柳杨溪河谷海拔154米。

全县地貌由中山原(占总面积21.1%)、中山(占52.6%)、中低(占4.2%)、低山(占5.2%)、丘陵(占10%)、岗地(占3.9%)、平原(占3%)组成,地形十分复杂。

1.1.4.气候恶劣,自然灾害严重。

灾害性气候主要有旱灾、洪灾、冰雹和强台风等。

比如前面提到的乐都县15个贫困乡,从1981—1983年,连续三年遭受旱、雹灾害,受灾面积在15—23万亩之间。

自然条件最差的亲仁、桃红营、中坝等乡,5年来年年遭灾。

再比如广东省五华县,基本上是一年一小灾,十年一大灾。

1960年6月,一场暴风雨使该县倒塌房屋884间,伤亡43人,受浸水稻15万亩。

全年主杂粮比上年减少了160万公斤,全年月平均口粮只有14.2公斤。

1970年9月,一场暴雨使全县倒塌房屋5344间,死8人,冲垮大堤49处,受浸农作物18万亩,全年主杂粮减产1229万公斤。

1981年水灾,使全县主杂粮减产3632万公斤。

1988年7月受7号强台风大暴雨袭击,倒塌民房60400间,大堤缺口97处,死亡42人,受浸水稻23万亩,其中失收5.7万亩,粮食损失6000万公斤。

1.1.5.可供利用的资源不足。

《富饶的贫困》一书认为,贫困地区的贫困是富饶的贫困,作者的依据是因为那里存在着明显的资源优势。

书中列举了云南、广西、内蒙古、西藏、贵州等省都是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但没有例举缺少资源的贫困地区,所以给人造成的印象是一切贫困地区都是资源丰富的。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

事实上,中国22个贫困地区,“富饶的贫困”只是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可供利用的资源是不足的。

理由是: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利用来满足生产、生活之需的原材料,即各种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因此,某些自然环境要素究竟是不是资源,主要取决于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自然环境中存在的某种要素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开发和利用它,就不成其为资源。

地下存在的某种矿藏,如果发现不了它,或者从中提取不出有用的元素,它的存在也无价值。

贫困地区由于技术落后,有些在发达地区看来是资源的东西,在贫困地区却不是资源。

再有,生产活动对环境要素的利用,都不是只利用某一种环境要素,而是对若干种要素的综合利用,资源的实质是一个系统。

因此,一种环境要素是否能成为有用资源,与环境的其他要素的有无或能否有机地配合有关。

只有要素与要素之间有机协调起来以后,一种要素才能成其为有用的资源。

例如陕西省南部的秦巴山区,由于有优越的水热条件(在海拔800—1300米的地方也还有年平均气温13—10.50C,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不少人认为有发展农业的优势。

恕不知对农业影响最大的自然条件,除了温度和水分以外,还要有土地。

只有三项资源配合得好才能成为农业优势,若缺其中一项,都不会变成优势。

而该区90%的面积为山区。

由于山高坡陡土层薄,尽管水热条件较好,但也不宜于开成农田。

若开成粮田耕种,几年之后,土壤和有机质将大部分流失。

陡坡地土层薄,蓄水、保肥能力差,粮食作物的根系多分布于薄层土壤之中,水分供应不稳定,雨少易受旱,雨大、雨多则土层中的养分和土粒易流失。

故实际上陕南山区的资源条件是不适宜种粮食的。

对矿产资源的利用也是这样。

如果某个矿区没有好的气候资源,或水资源相配合,单纯的矿产资源也不可能成为现实可供利用的资源。

因此,由于受到技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贫困地区可供利用的资源其实是并不丰富的。

另外,在我国广大贫困地区,有不少贫困县、贫困乡的资源确实贫乏。

例如河南省台前县无任何矿产资源,再如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除零星散沙金矿、花岗岩和硫铁矿外,另无其他任何矿产资源。

从水资源方面看,目前全国贫困地区还有1000万人口、7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然条件太差,是贫困地区农业经济落后的基本原因,同时也是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的基本原因。

1.2.人口数量太多

在中国的人口问题中,尤以贫困地区最成问题。

这可从以下一些比较数字中得到说明:

宁夏南部地区8个县,1949—1984年35年间人口总数增长2.39倍,年递增率为34.9%。

而同期全国人口增长89%,年递增速度1.88%。

贵州织金县1984年人口出生率28.34%,而全国为17.5%;自然增长率织金县达22.47%,而全国为10.81%;3胎以上的多胎率织金县高达到42.28%,全国为10.29%,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5%,但是贫困山区一般都在25%左右。

1985年全国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到11%左右,但贫困山区仍在20%以上。

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太差,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使得贫困地区的产出增加很少。

但是,只要产出没有少到满足不了人们温饱的程度,也还造不成贫困。

可是,贫困地区不仅自然条件很差,而且人口增加也很多,人口太多造成需要太大,太少的产出满足不了太多的需要,于是就出现了贫困。

全国22个贫困地区,有些片区过去并不贫困,只是后来人口数量增加太多,才贫困下来的。

比如,秦巴山区初开发时,地多人少,如处于盆地或川道地带,土地平整可使用车辆,一个主要劳力再加上家中辅助劳力,养一头牛,能种15亩良田,如以亩产250公斤计,一年能生产3750公斤粮食,一家5口除消费2000公斤外(口粮饲料、种籽按每人400公斤计算),还能余1750公斤,另外还可养活6口人(口粮按300公斤);如处于山区,一个主要劳力加上辅助劳力,养两头牛能种15亩缓坡粮田,以亩产150公斤计,一年能生产2250公斤粮,除全家4口消费1600公斤外(山区多单身,劳力在人口中所占比重大),还能余650公斤。

可另外养活2口人。

而现在的秦巴山区,由于人口太多,不少农户的温饱未解决,收入普遍低下。

陕西南部三个地区清初只有20460户,约10—12万人,1949年全区人口为458.1万,而目前已达到840余万。

陕南三地区的财政支出皆大于收入,每年需要上亿元的财政补贴,成为陕西省的一大负担,已沦为全国瞩目的贫困山区。

人口数量太多能够解释贫困地区的许多现象,比如,贫困地区的生态破坏就与人口过度膨胀有密切关系,皖南山区就是这样。

解放以来,皖南山区人口大致增加了70%,部分地区增加了一倍,而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

全区耕地由1949年的451.5万亩减少到1983年的426.3万亩,使人均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全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由原来的1.55亩减至目前的0.99亩,且坡耕地比重增加,人均水田只有0.66亩。

由于人均耕地少,生产水平低,粮食自给能力低,缺粮逐年增加。

1965年缺69万公斤,1983年缺粮200万公斤。

沉重的粮食压力和落后的经济,使皖南山区人民至今能摆脱贫困的局面,以致毁林开荒种粮的现象十分普遍。

而严重的垦荒则导致生态环境平衡失调,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瘠薄,土壤肥力降低。

在岩石裸露的花岗岩土地区,甚至出现沙化现象。

人口增长也使燃料严重不足。

现在皖南山区农村燃料中仅有20%是秸杆,其余部分均属薪柴。

据统计,每人每年基本生活用干柴至少600公斤,这样全区每年柴薪消耗量达258900万公斤(约合172万立方米),而森林平均年生长量只有174.3万立方米(按5%计算)。

当地居民缺柴问题十分严重,国家无力供应原煤,农民就上山砍树,村舍附近几乎砍伐殆尽,有些地方甚至把树根、草皮也扒下来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贫困地区的单一粮食型产业结构也与人口数量太多有关。

“民以食为天”,有关研究证明,在人均粮食占有量不足300公斤时,粮食生产会不断排斥其他各项生产。

因为在人均粮食占有量不足300公斤时,如果扣除了农业再生产用粮、牲畜饲料和工业用粮外,人均生活用粮(原粮)每天在0.7公斤以下,这是维持正常生存所必需的界限。

人均粮食占有量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

一是粮食亩产水平;二是粮食种植面积;三是人口数量。

由于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太差和其他一些原因,粮食的亩产水平和种植面积变化不是很大,因而人均粮食占有量就主要取决于人口数量,粮食约束程度与人口数量成正比。

1.3.生产技术落后

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自然资源和人类的开发能力,而开发能力又主要表现在生产技术水平上。

普遍的规律是,生产技术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生产技术落后,经济落后。

逆定理也成立,经济发展水平高,必然有生产技术水平高,经济落后,必然有生产技术落后。

生产技术与经济的关系真可谓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概括地说,贫困地区生产技术落后有如下表现:

1.3.1.新技术缺乏,生产工具简单。

贫困地区许多地方农业机械应用率极低,人工和其他动力灌溉面积小,生产中施用化肥量严重不足。

目前全国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总的情况是:

有50%的地区,机耕面积低于总耕地面积的10%,滇东南、乌蒙山区还不到2%(分别为1.8%和1.9%),横断山、秦岭大巴山地区机耕面积也低于5%。

在贫困地区,约有45%的地区有效灌溉面积在30%以下。

1986年,我国贫困地区人均收入下降与有效灌溉面积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贫困地区中有55%的地区,每亩化肥的施用量还不到10公斤,其中西海固、定西、吕梁山、努鲁儿虎山、西藏在5公斤以下。

1.3.2.配套技术跟不上。

技术是一个系统,从技术系统本身而言,由于各个技术因子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使得一种新的技术采用之后,相应的关联技术也必须采用,否则采用的新技术是发挥不出它的最大效益的。

比如,贫困地区的人们对良种技术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但是采用良种必须有配套的植保技术,栽培管理技术,由于配套的植保技术、栽培技术跟不上,良种技术的增产潜力就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1.3.3.科技人员少,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

例如安徽大别山区的金寨、霍山、舒城、潜山、太湖、岳西等六县共有各类科技人员19410人,只占总人口的0.61%,农业科技人员在农村人口中占0.04%。

而且,农业科技人员绝大多数分布在区农技站及其以上单位,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业科技人员为数很少。

六县共有各类专业人员14265人。

其中,中小学教师8814人,占61.79%;工程技术人员1415人,占9.92%;农业科技人员793人,占5.56%;财会统计为1332人,占9.34%;经济管理492人,占3.45%;医药卫生1185人,占8.3%;其他534人,占3.7%。

从中可见,直接为当前生产服务的科技人员的比重很小。

农业科技人员的内部结构也不合理,山区的农业科技人员主要是农学专业,其次是林业,其他各业都比较少。

如几个县合计农学专业占61.72%,林学专业占23.13%,茶叶也有一些(潜山列入森林,其他县列入农学专业)。

蚕桑技术干部有的县有,有的县没有,另外太湖县有8名水产干部。

落后的生产技术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限制了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

1.不能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

1970年联合国出版的有关文献中指出:

人在其自然环境中发现的各种成分,只要它能以任何方式为人类提供福利的都属于自然资源。

从广义来说,自然资源包括全球范围内的一切要素,诸如植物、动物、景观要素、地形、水、空气、土壤和化石资源等。

可见,几乎一切环境的构成要素都可变成为人类谋福利的资源,而关键是技术。

没有技术,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资源优势转变不成经济优势,在外人看来就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吃。

2.造成商品经济落后。

商品生产是以取得价值为目的的生产。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如果商品生产者采用落后技术,那么他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就比较多,在市场上就会处于不利地位。

贫困地区由于技术落后,生产出的产品或是成本太高,或是质量太次,或是花样品种单一,其结果,必然是竞争能力差。

另外,商品经济必须以剩余产品作为条件,没有剩余,商品化是难以想象的。

由于贫困地区的生产技术落后,使得生产能力太弱,因而产出甚少,有时产出少到连起码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那还有剩余拿到市场上去销售呢?

3.造成产业结构单一。

一般说来,产业结构的变革是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完成的,因为科学技术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又带动产业结构的变化。

一般来讲,当生产力水平低下时,就不可能有充分的社会分工,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就难以实现。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力的解放推动社会分工,推动产业分化,产业结构就会得到变革和进化。

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科学技术能够不断开辟更广阔的未知领域,伴随着新兴能源、新兴材料的出现,会涌现出许多全新产业,新兴产业的出现又必然会改变原有产业结构下的资源分配格局,使产业结构出现新的变革。

科学技术对变革产业结构的作用,还表现在对现有产业相对位置的改变上。

任何一个产业的进步,最终都要靠科学技术的推动。

然而,由于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内在特性,技术进步在不同的产业内部会有不同的速度,技术进步速度的不同,又会使生产率上升率在各产业间出现差异,形成“生产率上升率不均等”现象。

一般来讲,技术进步速度快的产业,其生产率上升率也快,生产费用的较快下降与生产率的较快上升是一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这一产业就可能在相对国民收入上占有更大的优势,资源就会不断地向这个产业转移,最终会使这个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据更大比重,使原有的产业结构发生改变。

即使资源供给结构不改变。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会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革。

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是以粮食为主的结构。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构,基本原因之一就是技术落后。

由于技术落后,生产出的粮食不能满足需要;由于技术落后,缺少开创新产业的技术;由于技术落后,即使新开创一个产业,也因效益太低,吸引不来资源。

“吃饭是第一件大事”,贫困地区也就只好把主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在了粮食生产上。

4.严重浪费资金。

技术水平对于资金的使用有这样一些作用:

第一起着确定资金导向的作用。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需要资金和技术,但技术对自然资源开发的可能性,以及对资源的选择性决定着资金的投向。

第二,技术水平以及对当地自然资源开发的可能程度,限制着资金投放量的多少,输入资金规模只有与当地科技开发程度相适应,才具有其组合的合理性。

第三,资金效益如何归根到底是由技术力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决定的。

科技集约程度越高,资金使用效益就越高,相反则越差,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贫困地区经济开发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矛盾现象:

一方面经济开发缺乏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又出现输入资金的大量浪费。

资金利用率很低,自繁能力差,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技术开发速度跟不上资金的投入。

一般地讲,资金的输入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外力输入,贫困地区自身技术落后,而技术的引进到其作用的发挥,又有一个自身的吸收、积聚和发育过程。

因此,导致资金输入与技术开发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性。

在贫困地区经济的整体开发进程中。

任何超越科技开发度的资金输入,会产生大量资金输入后还要慢慢等待技术的吸收和发育成长的现象,其结果必然是大量的资金沉淀、闲置、低效益,直接导致生产要素组合的比例性失衡,得到一系列不经济的结果。

科技落后拖资金的后腿,限制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这种现象在贫困地区开发中随处可见。

太行山中的阜平县,1981—1986年近六年通过银行贷款、省地拨周转金,民间集资等渠道,投入乡镇企业的资金达2000万元左右。

但由于科学技术跟不上,经营管理能力薄弱,企业管理混乱,设备利用率不高,资金运用不合理,产品质量差,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显然,这些地区和企业现在最需要的不是金子,而是现代科学技术这个点金术。

1.4.产业结构单一

产业结构属于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

产业结构比例在当代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发达程度的尺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发达地区的国民产值中,出现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尤其是以生活服务、信息加工、软件技术为内容的第三产业比例大幅度上升。

而我国贫困地区由于技术落后,由于自然条件差和人口数量多而造成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极低,形成在产业总体结构中,以农业为主;在农业结构中,以种植业为主;在种植业中,以高产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

例如陕西省淳化县卜家乡东奉村共211户,937人,346个劳动力;总面积4135亩,人均3.7亩。

1986年全村粮食作物3074亩,占总耕地的86.01%;经济作物500亩,占耕地的13.99%,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结构比例为6.15:

1。

从这个村中重点调查的43户来看,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更为突出。

43户共承包土地639.1亩,粮食作物610.2亩,占95.55%;经济作物23.9亩,占3.7%;其他作物5亩,占0.8%;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比例结构为26.7:

1。

这些户粮食收入占总收入的75.8%,经济作物收入占总收入的7%,收入结构比例为10.75:

1。

此外我们还得知,全村有71.1%的户没种植经济作物。

1985年,全国贫困地区总的情况是:

种植业产值占72.3%,比全国同期高10个百分点,林牧副渔业产值占27.7%,比全国同期低10个百分点。

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3%,比全国低20个百分点。

有140多个贫困县基本上没有什么乡镇企业。

1986年,全国有72%的贫困地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在25%以下,其中有27.8%的地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低于15%。

贫困地区单一的产业结构是一种自然经济结构,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很低。

在生产动力上,春种夏锄秋收主要是人力、畜力。

畜力主要是自行繁殖,即使买卖也是依靠自古以来就有的农贸市场,与现代工业和现代牲畜技术市场关系不大或几乎无关系。

在生产工具上,生产所需锄、犁、耙、耧等手工和畜力工具,出自民间的铁匠、木匠之手,甚至不出村就可以交换,对工业市场甚至对农贸市场也依赖不大。

在生产性消费上,主要是种籽和化肥依赖市场,农业生产成本项目主要表现为化肥和种籽(有时仅这两项)。

据在山西中阳县韩家庄调查,种籽和化肥占生产成本的63%,这是不计算劳动价值的结果。

如果计算劳动价值的话,每个劳动力工日按最低价3.5元计,设每个劳动力劳动180个工日,每个劳动力所费工本为630元,那么种籽和化肥费用也仅占全部工本的11.8%。

生活性消费上,商品性支出仅占生活总支出的28%。

分配上,在主要农产品中,除油料基本上全部出售外,粮食的商品率是很低的。

1983年全国贫困地区的粮食商品率只有15%,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占总产值的比重只有1/3。

自然经济的单一性产业结构给贫困地区造成的恶果,不仅是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生态破坏,经不起自然灾害打击等,而且还造成贫困地区人的观念落后。

在人的观念形成中,生产活动的性质起的作用最大,我们常说贫困地区人的观念落后,其实观念落后是根源于他们的生产方式落后:

1.自然经济的生产活动,主体是农业生产,是一种主要依赖于自然条件的生产。

自然条件好一点,生产就好一点,自然条件差一些,生产就差一些,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受到很大的制约,主观的努力与客观的效果并不完全一致,于是使人们产生了消极、无为、被动、听天由命的观念。

同时,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周期性长,许多自然因素人们又无法控制,因此生产过程中常常出现投入较多时间,不一定比投入较少劳动时间,能够获得更多收入的现象,于是又造成人们缺乏时间价值、缺乏效率的观念。

2.自然经济是主要以满足人自身生理需要为目的的经济活动,由于人的生理需要弹性系数小,于是造成人的知足,安于现状,不求进取——没有进取的必要的思想观念。

由于各人的生理需求都差不多,生活资料太少人无法生存,太多又没有必要,于是造成了人的平均观念。

3.自然经济极少物的交换,经济活动呈封闭状态,造成了人观念的封闭。

同时,由于经济活动中的交往少,人们之间普遍的社会交往也就不发达。

人们的交往主要限于亲属、亲戚、朋友、熟人之间,交往的目的主要在于满足人的情感交流的需要,所以造成人的重感情,轻原则的观念。

凭交情办事,不按原则办事,这是传统观念中最受人称赞、羡慕的部分,但从社会发展来说,应该突破这种观念。

4.自然经济使用的技术主要是传统技术。

传统技术是生产经验的总结,适用地域性极强,一个地区适用的技术往往在另一个地区就不适用了,并且传统技术几千年来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及其建立其上的社会也是发展缓慢的,于是造成人的僵化、保守的观念。

1.5.基础设施落后

基础设施指为物质生产和居民生活创造共同条件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设施的总称,就内容上说,包括交通运输系统、能源供给系统、物资仓储系统、水利供给系统、邮政通讯信息系统、卫生文化福利系统、教育系统等。

我们不打算考察贫困地区社会基础设施的全部内容。

只是以交通运输系统、教育系统和邮电通讯系统为代表来说明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

教育活动必须有被教育者——在校学生,教育者——教师,教育设施——必要的校舍、教具、图书资料等。

而这些贫困地区都比较差。

贫困地区无钱修校舍、添置教具,许多学校仍在古老破旧的礼堂庙宇中安身,危房比重极大。

贫困地区学生入学率低,巩固率更低,例如湖南省桑植县,1985年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1.7%,五年的巩固率仅为48.6%。

贫困地区穷,吸引不了人才,致使师资缺乏,例如安徽省大别山区初中教师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0%,低于全省29.5%的水平。

没有经过培养的教师,只好用民办、代课教师,而这些教师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1983年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教材考核,阿坝、马尔康两县60%的公办小学和初中教师不及格,95.1%的民办教师不及格。

贫困地区的交通不便是人们都能感觉到的,例如,福建省连城县平均每万平方公里只有公路19.9公里,比全省的28.8公里少8.9公里,还有36个行政村未通公路。

公路不但密度低,且路况质量差,等外路多,三、四级路和等外路分别占27.8%,48.5%和23.7%。

再如贵州省织金县解放几十年来共修建公路824公里,其中属省管的四级公路仅150公里,其实说的是四级公路,事实上达不到四级。

全县等外级公路占公路总里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