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9773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7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检测题

专题17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

一、选择题。

1.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苏联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使工业产值超过美国

B.扩军备战争夺霸权导致美国经济持续下滑

C.经济政策不同导致两国经济此消彼长

D.经济多极化催生政治格局多极化

2.战后(美国)人们所憧憬的安全而充实的生活得到了助力。

强大的政治文化奖赏追随者,不遵从者则被边缘化,国内的遏制也由此加固。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经济危机后的社会萧条

B.冷战时的意识形态对立

C.经济全球化对美国的冲击

D.恐怖主义造成的恐慌

3.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罗斯福新政时期GNP(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对比

年份

GNP总量(10亿美元)

GNP增长率%

失业率%

1930

90.4

-12.3

8.7

1933

55.6

-4.1

24.9

1935

72.2

10.9

20.1

1938

84.7

-6.3

19.0

——摘编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

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

A.新政时期工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

B.新政措施使GNP总量及增长率不断提高

C.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D.新政时期的GNP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同步

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大幅度增税,1929年最高税率是24%,1935年是79%。

由此带来一系列影响。

与下图相关的是()

——美国生产恢复柱状图(1929-1945)

A.高税收导致私人投资热情、能力的降低

B.出现了经济滞涨现象

C.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正常周期性波动

D.导致1938年生产的下降

5.1933年10月,美国宣布政府购买黄金的计划。

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

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

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

A.促使商品价格逐渐回落B.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D.利于美国对外贸易获利增多

6.18世纪,荷兰的曼德维尔博士在《蜜蜂的寓言》一书中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群蜜蜂为了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结果这个蜂群很快兴旺发达起来。

而后来,由于这群蜜蜂改变了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却导致了整个蜜蜂生活的衰败。

与之观点相似的经济理论是()

A.重商主义B.重农抑商C.凯恩斯主义D.自由主义

7.撒切尔夫人说:

“你不能通过剥削强者来增强弱者……你不能通过摧毁富人去赈济穷人……你不能不断通过包揽一切来帮助那些自己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人。

”其实质是()

A.肯定了凯恩斯主义理论B.主张国家干预要有限度

C.主张扩大国有资本比重D.完全否定政府干预经济

8.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

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9.下图反映了1920—1940年美国经济发展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解读,该图能说明当时的美国()

A.联邦政府为挽救危机放弃自由主义原则

B.联邦预算与国民生产总值同向快速增长

C.政府通过赤字财政反危机的机制创新

D.政府火力推行凯恩斯主义恢复发展经济

10.《世界史·现代卷》指出: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

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

……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对企业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这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A.普遍推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B.企业所有权发生本质性变化

C.企业经营和管理方式发生变革D.资本家集团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11.“撒切尔夫人的上台预示着崇尚自由市场和货币作用的撒切尔主义政治哲学登上历史舞台。

在西方集体向右转,东方集体偏左的特殊历史时代,撒切尔主义与其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版本——里根主义贯穿了整个冷战时期。

为此,传记作家尼古拉斯·瓦普肖特曾将其比喻为二人的‘政治联姻’,使得自由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上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对材料中所说的“撒切尔主义”评论正确的是()

A.是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完全回归

B.是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全面否定

C.是在经济滞涨状态之下的政策调整

D.是“新经济”出现后的产物

12.195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凯斯·芬斯登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上说:

“自然,以前有过一个时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拥有一个不太富足和比较简单的国家的生产资源。

然而,自那时以后我们就逐步倾向于实行一种真正的‘人民资本主义’……”。

“人民资本主义”的含义是()

A.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B.资本家丧失了企业的全部所有权

C.国有经济的比重日益上升

D.股票分散化,企业职工也拥有股票

13.《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记载:

“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

当为路寝之台。

晏子令吏重其赁(赁:

工钱)……三年台成而民贩。

”下列选项中,最类似晏子施政方略的是()

A.罗斯福兴办公共工程

B.商鞅变法之奖励农耕

C.伯利克里发放参政津贴

D.列宁实行固定粮食税

14.“采用透支原则,建立一个世界性中央银行,称为国际货币(或清算)联盟,发行以一定量黄金表示的国际货币班柯作为国际清算单位。

班柯虽然以黄金定值,但国际货币联盟却可以调整其价值。

班柯等同于黄金,各国可以用黄金换取班柯,但不得以班柯换取黄金……。

”这反映了()

A.建立国际货币势在必行

B.稳定国际金融秩序的迫切需要

C.英国的经济霸权构思

D.美国企图主导战后资本主义世界

15.“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不该注意的问题,而且僭取一种不能放心地委托给任何个人、也不能放心地委之于任何委员会或参议院的权力。

把这种权力交给一个大言不惭地、荒唐地自认为有资格行使的人,再危险也没有了”。

这一思想()

A.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B.促使各国完善了议会民主政治

C.增强了遏制社会主义的实力

D.缓解了战后的“滞胀”问题

16.“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不该注意的问题,而且僭取一种不能放心地委托给任何个人、也不能放心地委之于任何委员会或参议院的权力。

把这种权力交给一个大言不惭地、荒唐地自认为有资格行使的人,是再危险不过了”。

这一思想()

A.增强了遏制社会主义的实力

B.促使各国完善了议会民主政治

C.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D.缓解了战后的“滞胀”问题

17.“政府支出和人们对国家机构的健全重新有了信心,推动了缓慢的和部分的复原。

到了1939年,国民收入比萧条深重时期增加了一倍,但仍然少于1929年6月。

来自商业社会本身的抵制,在没能获得全面复原方面,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

”材料表明新政()

A.无法彻底恢复美国经济

B.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C.严重阻碍了美国的社会再生产

D.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

18.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一种可怕的通胀形式——滞胀,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新的噩梦:

物价上涨,失业率升高,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原有的经济调控手段似乎失灵,人民的财富按照不可阻挡、不可预知的方式缩水。

为应对这一危机,西方国家普遍的做法是()

A.采取自由放任政策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放松对经济的干预D.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19.罗斯福新政期间,联邦政府开始有计划地对一些原先不介入的经济与政治事务负起责任;为穷人和失业者提供一些援助、保护工会的权利、稳定银行和金融体系、修建低价住宅、补贴农业等。

这些举措()

A.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B.成功化解了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问题

C.根除了空前的经济危机

D.通过计划指令调节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20.英国1722年《定居就业与救济法》赋予教区强制性要求贫民受雇于雇主的权利。

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济贫法”,对申请救济的贫困者要进行严格分类和审查。

1948年英国政府又制定了《国民扶助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包括所有社会服务项目的,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包括全国所有公民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英国福利体制评价正确的是()

A.18世纪的救济措施适应了工业革命的要求

B.新济贫法体现了对贫困者的人道主义援助

C.19世纪社会矛盾尖锐是英国救济制度发展的基本动因

D.20世纪40年代的社会保障措施反映出政府职能扩大

21.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

促进图中①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B.与苏联“冷战”的升级

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

二、非选择题。

22.(15分)材料一1950年,英国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为6.571亿英镑,1970年增至39.27亿英镑,1980年猛增至235.08亿英镑。

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使工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了保障,但更多的工人宁愿选择休息,而不选择工作。

英国的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税制,从业人员名义工资的增加部分往往被个人所得税抵消,导致大批专业人才外流。

英国社会福利与保障由国家健康与社会保障部负责,直接或间接受雇于该部的职工有100万人以上,其管理费用每年高达18亿-20亿英镑。

——摘编自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材料二撒切尔夫人认为“福利主义”、依赖心理导致了道德堕落。

她宣称:

“我们要坚持适当的原则,即根据我们的经济能力作出我们的安排。

”……撒切尔夫人政府较大幅度地削减了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1986-1987年度比1979-1980年度下降了10个百分点。

政府从社会经济生活中逐步“淡出”,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向“基本安全网”方向转化,只负责使社会上的失败者和弱势群体无冻饿之险,同时采取严厉的控制措施防止“不积极寻找工作”的失业者申请补助,并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私有化,倡导自由市场和竞争。

撒切尔夫人当政期间,创造了经济奇迹,英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达到2%以上,其中1982年-1988年均在3%以上,当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英国的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远不止于此。

——摘编自《试论“撒切尔革命”对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积极影响。

(9分)

23.(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本主义完美吗?

无疑资本主义在创造财富方面是无与伦比的,它充分发挥了人类的想象力,竞争机制导致科技的迅速进步,人类历史上的科技革命都是由资本主义体制导致的,而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导致人类财富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它彻底改变了世界。

其次,资本主义主张天赋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在历史上是一种进步和文明的象征。

但是资本主义在另一方面有两大致命的弱点,一是社会不平等,它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贫穷。

......。

第二个致命弱点是供需不平衡,表现为经常性的经济危机。

根据亚当·斯密的设计,这个问题在理论上也是不应该发生的,因为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可以自我调节的体系,该体系不需要外在的政府干预,然而在实际过程中,资本主义这架机器经常发生故障。

材料二那么社会主义完美吗?

首先,社会主义是理论上对资本主义弱点批判的产物,作为社会形态,它应该建立在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下一站。

其次,社会主义基础是社会公有制,资本主义以财产私有制为基础和逻辑起点,这是导致不平等的根源,与此相对,社会主义通过对剥夺者剥夺的方式,将社会基础从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从而奠定了社会平等的基础。

其三,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而不是自由市场经济,按需生产,按劳分配,这样就可以保证经济平衡发展,不会有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发生。

但是理论上的完美并不等于实际过程中没有问题,根据马克思设计,社会主义应该出现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国家,但是目前世界上社会主义的出现并不是如此,这就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先天性不足。

另外,社会主义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社会平等,人民当家作主,没有资本家,地主,大家都是劳动者,但这并不能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相反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大家吃大锅饭。

最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消除了资本主义供大于求的经济危机,但导致了另一种经济危机的出现,即有效供应极度不足。

材料三什么是完美社会治理模式?

完美的社会治理模式应该是既能确保经济的发展,同时又能保持社会的平等,在效率与平等之间形成一种近乎完美的平衡。

但是现实世界中资本主义具有效率优势,但缺憾是不平等,而社会主义能够确保平等,但无效率。

效率还是平等?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要效率,就要牺牲平等,要平等,就要牺牲效率,不可以两全。

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显然都不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固有的毛病,资本主义的固有缺陷是不平等地分享上帝的恩施,社会主义的固有美德是共享苦难。

所以理想社会模式只能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混合,而不是谁代替谁的问题,事实上,在当今世界没有纯粹的资本主义,也不存在纯粹的社会主义,只有两者的混合。

(1)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的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与中国1978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12分)

(2)材料三作者构筑了一个什么样的完美社会治理模式,(3分)你如何评价这个模式。

(10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89年9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明文规定:

“新一届从议员选出之前,任何有关改变参议员和众议员的任职报酬的法律,均不得生效。

”……美国总统即使再有权力,也没有给定工资标准、给自己加薪的权利。

……1990年11月5日,美国《联邦公务员可比性工资法案》正式生效。

该法案规定了以私企为参照确定美国公务员工资的制度。

法案列出了制定公务员工资标准的四项指导原则:

(1)在同一地区,一定要毫不折扣地体现同工同酬;

(2)在同一地区,工资等级差别取决于岗位性质和工作表现;(3)联邦政府公务员必须与同一地区私营企业同等工作性质的职工工资标准一致;(4)必须彻底消除任何联邦政府公务员与私营企业职工工资不平等的现象。

……普通公务员不管何种理由所有项目工资之和超过高一级工资标准,该工资不得支付。

——丁则民《欧美公务员制度研究》

依据材料,归纳近代美国公务员任职待遇的特点,并分析该制度得以推行的原因。

(12分)

25.(22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经济跌宕起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商、日商纱厂资本分配及变化表(单位:

国币万元)

年份

华商

日商

实数

比重

实数

比重

1921

9482.2

75.9

1967.1

15.2

1931

15251.8

56.7

10851.1

40.3

1936

17294.6

44.2

19615.1

50.1

——丁昶贤《中国近代机器棉纺织工业设备、资本、产值的统计和估量》

材料二1919~1933年美国农业经济各项指数表

——福克纳《美国经济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9版

材料三所谓国家干预经济,一般说来,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利用国家权力,对一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趋向,施以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及影响。

其表现方式可有多种类型,可以采取经济的手段,也可以采取行政的手段,甚至外交、军事等政治方面的措施以达到事先预定的目的。

——朱荫贵《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商、日商发展变化的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农业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其成因。

(8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国在20世纪30年代“干预经济”的结局。

(6分)

26.(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工人的工资在危机期间下降40℅,1932年相当于1900年的水平,20年代曾获得经济大师称号的胡佛,这时被人们称作“饥俄总统”,胡佛总统的前财政部长梅隆说:

“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诀或灵符能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社会制度在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使由退却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势力毁掉。

——1933年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开创了美国历史的许多“第一次”:

联邦政府承担起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联邦政府第一次保证公民有参加工会的权利;联邦政府第一次制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准。

——人教版高中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材料四罗斯福新政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也引起了反响。

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的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

悼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评价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人教版高中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1)材料一胡佛、梅隆对待经济危机的态度如何?

材料二中体现了罗斯福怎样的精神?

(4分)

(2)材料三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

用史实说明“联邦政府第一次制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准”。

(4分)

(3)材料四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给罗斯福这样高的评价?

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如何?

(6分)

(4)有人说30年代大危机客观上给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机遇”。

你同意吗?

说出你的理由。

(6分)

27.(24分)《世界大历史》是萨克雷等美国学者集体编著的历史巨著,显示了美国学界对世界历史的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材料一全书分为五卷。

其总目录是

第一卷文艺复兴至16世纪

第二卷1571——1689年

第三卷1689——1799

第四卷1799——1900

第五卷1900至反恐战争

材料二每卷罗列各时期的重大事件。

第三卷《1689——1799》的目录是

第一章俄国彼得大帝改革1689——1725

第二章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

第三章不列颠第一帝国1701——1761

第四章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1740——1763

第五章启蒙运动约1750年

第六章农业革命约1750年

第七章美国革命1763——1783

第八章南太平洋的开辟1760——1790

第九章第一次工业革命约1760——1780

第十章亚当·斯密、埃德蒙·伯克和现代保守主义的基础1770——1796

第十一章大西洋黑奴贸易约1730——1807

第十二章法国大革命1789——1799

材料三每章分为五个栏目。

第五卷第八章《冷战时期》的目录是

[概述]

[专家点评]

[①]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

尼基塔·赫鲁晓夫

[②]

甲“铁幕演说”

乙“欧洲复兴计划”

丙《第二次哈瓦那独立宣言》

[论著选粹]

【史论】

19世纪称得上是欧洲的世纪,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时许多欧洲中心论者乐观地认为,20世纪,还会是欧洲的世纪。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大历史》的编撰特点。

(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并分析说明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趋势。

(8分)

(3)依据材料三,为①②两个栏目命名。

从甲、乙、丙中任选一项说明其如何体现本卷主题。

(8分)

(4)《世界大历史》是否会按照【史论】对20世纪的预判来写作第五卷,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6分)

28.(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表11820年,荷兰、英国、美国等国人口从事三大产业分布状况统计表

荷兰

英国

美国

农业

43%

37%

70%

工业

26%

33%

15%

服务业

31%

30%

15%

资料来源:

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

表21950-1984年英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及比重(万人,%)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1950

126.2

5.6

1140

50.6

987.7

43.8

1960

106.2

4.4

1174.9

48.6

1136.2

47

1970

45.4

2.1

1024.7

46.6

1129.3

51.3

1980

36.1

1.6

891.8

39.4

1336

59

1984

34

1.6

712.9

33.7

1368.5

64.7

资料来源:

方甲《产业结构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年。

表31990-2001年英国国内生产总值三大产业构成(%)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0

1.9

35.0

63.1

1991

1.8

32.8

65.4

1992

1.9

31.8

66.3

1993

1.8

31.4

66.8

1994

1.8

31.6

66.6

1995

1.9

31.7

66.4

1996

1.8

31.5

66.7

1999

1.5

26.3

61.2

2000

1.5

25.9

61.6

2001

1.0

27.4

71.6

资料来源: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国际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国际统计年鉴199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

(1)根据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表1中三国产业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

(6分)

(2)根据表2,指出英国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2分)并分析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7分)

(3)根据表3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变化。

(10分)

29.(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杜鲁门总统敦促国会通过就业法,明确规定政府要“为那些能够工作、愿意工作和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提供有益的就业机会”。

扩大社会福利保险,制止通货膨胀,实行价格控制,对农民提供津贴。

修改反托拉斯立法,控制资产合并,为企业混合合并敞开大门。

1953-1961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的政策代言人拉森宣称:

政府主要承担风险大、利润低、规模大,私人或地方无力承包的事业,而地方能承担的“尽可能由地方承担”,“凡是能由私人完成的事情就应该由私人去完成”。

推行有条件的社会福利政策,通过有关黑人选举的立法,在司法部内成立公民权利司。

材料二:

1981年里根说:

“我打算限制联邦政府的规模与权力,并要求诸位认识到联邦政府的权力与保留给各州和人民的权力之间的区别。

大家都必须牢记不是联邦政府创立了各州,而是各州创立了联邦政府。

”政府实施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减税计划,使超富裕阶层的所得税平均降低了16%,全国人均免税额减少了6.4%。

政府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降低通货膨胀率。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总统提出重振“被遗忘的中产阶级”,让“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实现‘美国梦’”。

克林顿削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