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9847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

《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

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

基础组时间:

3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6·衡水中学仿真]1932年6月,美国东北各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步21974名老学长的后尘,也在拼命找工作了。

那时连在纽约百货公司开电梯也要有学士学位,而且对他们当中好些人来说,这已是最好的差使了。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教育发达,人才过剩B.新政开展,以工代赈

C.经济萧条,失业严重D.产业更新,技术升级

答案 C

解析 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1932年,在美国找工作是非常困难的。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经济危机的影响,故C项正确;A、D两项与题干意思不符,故排除;罗斯福新政始于1933年,故B项错误。

2.[2016·枣强中学预测]以下是1919~1933年美国农业经济各项指数表,对此表中20世纪20年代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①当时美国农业的发展比较平稳 ②农业工人的工资和农产品的价格增长不多 ③农场主对农业工人的剥削非常重 ④消费的不足,是导致农业出现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1920~1929年美国农业工人工资与农产品价格基本呈一致增长状态,变化非常小,②正确;由此也可以看到当时农业发展比较平稳,①正确;材料中不能反映农场主对农业工人的剥削的情况,③不符合题意;而这一时期农业财产税不断增长,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农业工人收入不高,会导致消费不足,最终导致农业经济危机爆发,④正确。

故C为答案。

3.[2016·冀州中学一轮检测]1921年列宁对哈默(从美国来到苏俄的青年)说:

“你们和我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到了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列宁“你们和我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的预言。

罗斯福从苏俄(联)“取长”的表现是(  )

A.重建金融体系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扩大国外市场D.以工代赈

答案 B

解析 经济危机爆发后,罗斯福学习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计划指导,以逐步克服经济危机的危害。

答案为B。

A、C、D三项虽均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但不符合题目要求。

4.[2016·武邑中学一轮检测]罗斯福就职时美国失业人口为1400万,1937年8月减少到500万,1938~1939年又增到1000万。

下面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

A.新政时期工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

B.新政措施并没有降低美国的失业率

C.新政时期就业问题仍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D.新政的实施与失业率的上升同步发展

答案 C

解析 分析材料数据信息可知,1937年美国的失业人数和1933年相比明显下降,故A项中的“始终”说法错误;B项“没有降低”和D项“同步发展”不符合史实。

罗斯福新政虽然注重增加就业机会,但失业人口的不稳定说明失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故答案为C项。

5.[2016·武邑中学月考]《美国的强盛之道》中指出:

在政府改良中,罗斯福的新政可称得上承前启后,无论从哪一种意义上说,对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都有划时代的影响。

这里的“划时代的影响”主要是指(  )

A.使自由主义复兴

B.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C.遏制法西斯势力

D.缓解世界紧张局势

答案 B

解析 材料信息“在政府改良中……对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都有划时代的影响”说明,“划时代的影响”是指罗斯福新政扩大了政府的权力,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B项符合题意。

罗斯福新政是加强政府干预,A项错;遏制法西斯势力主要是对本国民主政治维护起重要作用,不符合题目中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都有划时代影响的要求,C项错;材料强调的是政府改良,而没有涉及对世界局势的影响,D项错。

6.[2016·衡水中学热身]戴高乐《战争回忆录》:

“国家的活动有赖于煤炭、电力、煤气、石油,而且有一天要取决于原子核分裂,所以为了使法国的经济达到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就必须最大规模地开发这些资源,这就需要只有国家才能承担的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以及实行国有化。

”材料信息表明(  )

A.法国全面实行生产资料国有化政策

B.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承担引导者作用

C.能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D.法国要签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中的“只有国家才能承担……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实行国有化”可知,戴高乐强调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引导者作用,故B项正确;二战后,法国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并未全面实行生产资料国有化的政策,故A项错误;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故C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故D项错误。

7.[2016·冀州中学期末]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

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弗里德曼理论被普遍认可的背景不包括(  )

A.20世纪5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B.20世纪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

C.美国经济受到西欧、日本的挑战

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

答案 A

解析 20世纪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一些国家纷纷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冲击着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所以B、C、D三项均是弗里德曼理论被普遍认可的背景。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在20世纪30年代,而不是50年代。

故选A项。

8.[2016·衡水中学预测]据统计,美国1960年国民生产总值5037亿美元,人均收入1883美元。

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高达9741亿美元,人均收入为2579美元,被称为“繁荣的十年”。

其繁荣的原因有(  )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新经济”的出现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A.②③B.②④

C.①③D.①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

二战结束以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故①正确;“新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②错误;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③正确;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但并没有确立计划经济体制,故④错误,C项符合题意。

9.[2016·枣强中学热身]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

英镑)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  )

①政府注重保障儿童权益 ②国家承担全部的福利开支 ③挫伤劳动者工作积极性 ④福利制度消除了社会贫困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有专门的儿童津贴一项,据此可以看出政府注重保障儿童的权益,①正确;福利开支主要来自于税收,由公民和社会共同承担,②错误;材料中月收入50英镑的要比月收入80英镑的实际收入还要高,这必然会挫伤部分劳动者的积极性,③正确;材料仅仅给出了月收入50~200英镑的人群的津贴、纳税、实际收入等情况,并不能说明福利制度是否消除了社会贫困,④错误。

故答案为A项。

10.[2016·衡水中学猜题]下面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

以下对此表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

年份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40%

38%

36%

34%

31%

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8%

34%

43%

37%

36%

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2%

27%

37%

36%

43%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高收入国家与中、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接近

C.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D.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

材料中体现的是不同国家工业比重的变化,看不出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体现工业比重,不能看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故B项错误;工业比重不等同于工业发展水平,故C项错误;结合材料时间并根据所学,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之所以下降,主要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22分)

11.[2016·衡水中学一轮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承担;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

他说:

“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

”“对我们国家的理想和精神来说,自愿自觉的行动总比国库里拨出款来要强上千倍。

材料二 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

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

材料三 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

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是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对社会救济的主张有何不同?

(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指出,为提供“工作”和“救济”,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反映出国家干预的哪些手段?

(8分)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举措。

(6分)

答案 

(1)不同:

责任承担者:

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社区和私人慈善团体而不是联邦政府来承担;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负有社会救济的主要责任。

救济对象:

胡佛认为救济的重点应是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罗斯福认为救济应面向所有人,尤其是弱势群体。

(2)措施:

直接救济;举办公共工程或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手段:

出台法令,建立委员会和管理局,增加国家财政支出。

(3)减轻了弱势群体的贫困和痛苦;缓解了失业压力,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或有助于维护美国的民主制度);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造成了美国连年的财政赤字。

解析 第

(1)问,从救助责任的承担者和救济对象两个角度作答。

(2)问,“措施”可根据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作答;“手段”可从立法、行政、财政等角度作答。

第(3)问,可从积极(主要方面)与消极两方面作答。

能力组时间:

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2.[2016·冀州中学模拟]《美国如何构建社会和谐》一文中指出:

“新政是在激烈的反对声中进行的,富兰克林·罗斯福被政治对手描绘成一个‘蛊惑人心的政客’,新政则被称为‘凶政’,习惯于以大企业为社会生活中心的企业界直接加入了这一攻击,对新政立法发出一阵阵抗议。

”从中可以看出新政(  )

①在美国遭到普遍的抵制 ②部分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

③加剧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④采用了资产阶级立法手段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④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新政是在激烈的反对声中进行的,富兰克林·罗斯福被政治对手描绘成一个‘蛊惑人心的政客’”可知主要是政治对手的反对,不能得出遭到普遍的抵制,①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习惯于以大企业为社会生活中心的企业界直接加入了这一攻击”可知②正确;③与史实不符,排除;根据材料信息“对新政立法发出一阵阵抗议”可知④正确。

故选C。

13.[2016·衡水二中周测]有学者在评论罗斯福新政的某政策时说,它“使得工人即使在失业没有工资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一定的商品购买力和消费水平,从而缓解‘生产过剩’的危机”。

材料主要评论的是(  )

A.实行社会保险制度B.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倡导爱国消费运动D.实行以工代赈政策

答案 B

解析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失业者在没有工资的情况下也能得到政府的救济,从而保证了失业者用所得资金购买商品,B项正确;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A项片面;C、D两项均与题意不符。

14.[2016·枣强中学仿真]1936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农业部制定的《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

该法案通过给予农场主一定的土地撂荒补贴,来限制土地播种面积,减少粮食生产。

对这一措施的实质认识正确的是(  )

A.将保护环境与限制农业生产相结合

B.减耕限产以便保障农民的利益

C.可提高美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D.国家干预经济以缓解经济危机

答案 D

解析 材料内容反映了美国国会通过立法干预农业生产,其目的是调整农产品结构,防止农产品生产过剩,而这一做法的实质是缓解经济危机,故答案为D项。

B错在“保障农民的利益”。

15.[2016·衡水二中月考]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推出了推动娱乐休闲业发展的促进政策,不仅官方投资娱乐设施建设,而且还激励企业、资本在此领域投入。

类似的政府促进政策,还出现在航空运输行业、文化产业、电影业、公共医疗服务、尖端科技等行业或领域。

这种促进政策(  )

A.与“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

B.使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并取得一定效果

C.实行混合经济以缓和社会矛盾

D.以工代赈刺激消费和生产,改善了人民生活

答案 D

解析 罗斯福新政的“促进政策”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以工代赈刺激消费和生产,改善了人民生活,选D。

题目时间限定于罗斯福新政期间,据所学可知A、B两项不符合此时期的特征;C项中混合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故也可排除。

16.[2016·武邑中学热身]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对右图反映的趋势最本质的解读是(  )

A.局部调整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B.扩大了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的权利

C.事实上改变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D.形成了国家、民众、企业互制关系

答案 A

解析 由图中数据可知,美国股票持有者呈递增趋势,这是资本社会化的一种反映,实质上是垄断资本适应社会化生产的要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表现,故选A项。

人民持有股票但没有变成资本家,无法改变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也不大可能因此而扩大其政治权利,故B、C两项错误。

D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是本质,排除。

17.[2016·衡水二中期中]下面为美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图(%),与表中现象关联度不大的是(  )

A.政府对经济结构的调整

B.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D.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

答案 B

解析 图中数据变化呈增长趋势的是金融保险、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三大行业,这主要是因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并且导致了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迅速上升,这也与政府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有关,故A、C、D三项排除。

高新技术产业在表中无从体现,故B项符合题意。

18.[2016·枣强中学模拟]1996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下降到2.1%,为30年来最低水平。

1997年5月,美国失业率降到4.8%,为1973年以来最低水平。

199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3.2%,继续在西方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

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冷战结束,国防开支减少

B.政府压缩社会福利的开支

C.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

D.没有出现大规模经济危机

答案 C

解析 冷战结束于1991年,材料反映的是1996年、1997年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美国国防开支在材料中无从体现,A项不符合题意;政府压缩社会福利的开支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就进行了,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新经济时代,以信息业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使美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C项正确;D项说法正确,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二、非选择题(12分)

19.[2016·衡水二中期末]德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之一,经过百年发展,不仅解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而且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时期

概况

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

1883年颁布《工人医疗保险法》,1884年颁布《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伤残和养老保险法》,后合并为《帝国保险法》

1911年颁布《职员保险法》

1927年颁布《职业介绍法》和《失业保险法》

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

1949年颁布《社会保障适应法》

1957年起修改和补充养老、事故、失业、医疗等法案,并颁布《农民老年援助法》《劳动促进法》等

1975年汇总为《社会法典》,是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1985年起不断改革和调整。

如:

1988年颁布《健康改革法》、1989年颁布《养老金改革法》、1995年增加《社会护理保险法》……

——霍尔斯特·杰格尔《社会保险入门》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对德国社会保险制度进行解读。

(12分)

答案 特点:

①政府立法:

如《工人医疗保险法》等法律的颁布;②不断改革和调整(日渐完善):

从19世纪80年代至今,德国政府不断制定并修改相关法律文件;③覆盖面广:

覆盖了工人、农民、老人等群体,并涉及养老、事故、失业、医疗等多个领域。

影响:

缓和社会矛盾;加重财政负担。

规律:

时代发展促进了制度改革和调整;制度改革和调整又影响了时代发展。

解析 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解读材料表层信息,表格中德国社会保险制度日益完善,覆盖面越来越广;第二步,分析材料深层次信息,一般从原因、影响等角度展开;第三步,从规律、实质、启示等角度进行总结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