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4单元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089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4单元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4单元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4单元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4单元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4单元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4单元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4单元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4单元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4单元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4单元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4单元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4单元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4单元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4单元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4单元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4单元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Word版含答案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本课话题 ——勤奋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这句话是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他认为学生在校应珍惜时光,勤奋钻研,增长见识。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京剧言派创始人言菊朋,是蒙古族人,祖辈几代都是清王朝的武官。

他在陆军贵胄学堂念书时就对京剧艺术特别有兴趣。

毕业后,他在蒙藏学谋得了个小差事,收入很低,维持六口之家生活过得紧巴巴。

可他千方百计要省出钱来去听戏。

他特别爱看著名老生谭鑫培演的戏,不管是下瓢泼大雨还是大雪纷飞,他总是脚踏钉鞋,手持雨伞,上戏院买张最便宜的票,潜心观摩谭鑫培的表演。

十余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他的足迹踏遍了北京城内各大戏院。

他不但刻苦、细心学习谭鑫培的表演艺术,而且还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终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京剧界独树一帜,成为言派创始人。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

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

3.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

——郭沫若

4.成功=99%的汗水+1%的灵感。

——爱迪生

5.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肄业(yì)    提携(xié)   弭谤(mǐ)

孜孜求学(zī)(zī)造诣(yì)敷衍(fū)(yǎn)

砥砺(dǐ)(lì)相勖(xù)冶游(yě)

商榷(què)訾詈(zǐ)(lì)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干

(2)塞

(3)轴

(4)裨

2.语境辨析法

(5)该公司应该对因不如实记载(zǎi)装载(zài)重量所造成的货物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6)深度游仍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今年依旧会有不少新鲜(xiān)产品上线,带游客去发现不同的城市风貌、节庆活动,探寻鲜(xiǎn)为人知的历史文化。

(7)话音一落,一个蓬头童子顶开匣盖跳出来,向众人稽(qǐ)首,这一滑稽(jī)可笑的动作,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1)

(2)

(3)

(4)

(5)

(6)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商量·商榷

二者都有“商量”之意。

“商榷”主要用于书面语,就解决较大的、较复杂的问题而言,一般不带宾语。

“商讨”指商量讨论,能带宾语。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民间资本获批进入移动通讯业,但大量具体的细节尚待________(商量/商榷)。

(2)这件事要跟他________(商量/商榷)后再去做,不要自作主张,以免上当受骗。

2.会晤·会面

二者都有“见面”的意思。

“会晤”会面,会见。

用于庄重场合。

“会面”见面。

适用范围广,亲朋好友的一般见面均可用。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2016年10月18日,中俄总理定期________(会晤/会面)在印度果阿举行。

(2)随着“数字化”养老院的推行,一些养老院的老人可通过网络与子女“________”(会晤/会面),闲话家常。

【答案】 1.

(1)商榷 

(2)商量 2.

(1)会晤 

(2)会面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每一位中学生责无旁贷的责任。

(  )

理由:

                                    

                                  

2.如果一个社会特权盛行,政府控制的资源太多,企业家就可能走“终南捷径”,通过寻租牟取暴利,而不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  )

理由:

                                    

                                  

3.在被浓厚的湖湘文化底蕴所感染的同时,林中森表示,希望两岸共同帮扶民族企业,将来引领全球经济,让全球刮目相看。

(  )

理由:

                                    

                                  

【答案】 1.× 责无旁贷:

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用在此处和后面的“责任”重复。

2.√ 终南捷径:

指求名利的最近便的门路。

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使用正确。

3.√ 刮目相看: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使用正确。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

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

25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授编修,戊戌变法失败后,弃官离京南归,开始投身教育。

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1917年至192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任职期间革新北大,提倡科学与民主,提倡学术自由,新旧思想兼容并包,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他也是我国近代美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美学家与美育实践家。

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病逝,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主要作品:

《蔡元培全集》《蔡元培教育文选》等。

1916年底,在法国游学的蔡元培接到教育部电,请他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但这并非美差,当时的北大以学风败坏、腐败盛行而声名狼藉,所以蔡元培一到上海,多数友人劝其不可就职,说北大太腐败,恐整顿不了,反把自己的名誉毁掉了;也有少数人劝他,说腐败总要有人整顿。

蔡元培最终听从的是少数人的意见,接受了北大校长的职位。

1917年1月7日,蔡元培到校主持开学典礼,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说。

演讲辞

演讲辞又叫讲演稿,它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在内容上,演讲辞应视有关集会或活动的要求而定,力求中心明确,言之有理;在表达上,偏重于议论、说理,同时兼用必要的记叙、抒情,力求条理清晰,要言不烦。

其特点如下:

第一,针对性。

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

它是用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打动听众、“征服”听众的,所以必须要有现实的针对性。

第二,可讲性。

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

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须以易说可讲为前提。

第三,鼓动性。

演讲是一门艺术。

好的演讲自有一种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的鼓动性。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蔡元培先生在这篇演讲辞中,以改良社会、改革教育的满腔热情,向当年的北大学子提出了“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的殷切期望,并提出了“改良讲义”“添购书籍”两项具体工作,表现了蔡元培先生鲜明的办学思想和踏实的工作作风,也表现了他对国家、民族和青年学生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①砥砺德行,改良社会 ②改良讲义,能裨实用

一、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一上来先点明自己与北大的渊源?

                                    

                                    

                                  

【答案】 蔡元培一上来不是以一个校长的身份高高在上,而是非常谦逊地介绍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这样可以拉近自己与北大的情感距离,也拉近了自己与台下听众的情感距离,从而更好地为下面自己的观点被听众接受做好铺垫。

2.作者在文中批评了哪些不正确的求学“宗旨”?

                                    

                                    

                                  

【答案】 ①误己:

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②误人:

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③误国:

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3.作者在论述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一定要有“正大”的宗旨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案】 文章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为求学而来到北大者,会倍加珍惜这几年的大好光阴,孜孜苦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底子;而如果只为做官发财而来,则往往容易敷衍塞责,误己误国。

二、阅读课文第3~5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4.如何理解文中“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这句话的含意?

                                    

                                    

                                  

【答案】 这句话是针对黑暗的社会风气而言的。

当时的北京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军阀的混战,旧的道德已经丧失,新的又没有建立起来,整个社会陷入道德沦丧的状态,一般很少有能出污泥而不染者。

这也是作者寄希望于青年学子,希望他们不仅能自己洁身自好,还要能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的主要原因。

5.作者是怎样来谈砥砺德行的?

                                    

                                    

                                  

【答案】 作者尖锐地指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

学校往往是被污染的最后一块净土,倘若学校已然道德沦丧,那么社会该到何等地步!

百行德为首,品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是立国之本。

大学培育人才,当以培养品德为重,学生修身,当以修德为要务。

6.作者是怎样来谈敬爱师友的?

                                    

                                    

                                  

【答案】 古人讲“天地君亲师”“尊师如父”,这是对长者的礼敬,是对学问的尊敬,也是对自己的尊敬。

一个对师长都不尊敬的人,何以坦诚对待别人。

同学更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是患难与共的良伴,是切磋技艺的益友,因此与同学“尤应互相亲爱”。

蔡元培校长的一席话对学子们产生警诫作用,更能引人深思。

7.第5自然段,新官上任三把火,蔡先生上任伊始,为何只计划做两件小事?

                                    

                                    

                                  

【答案】 这两件事虽小,却是建构一所优秀大学的基本条件,也是学子最迫切的需要。

作为校长,蔡元培为学校、为学生考虑不可谓不深,不可谓不细。

话题:

蔡元培在课文中提到的社会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现在也一样有,所以他当年提出的三点要求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他的三点要求中最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点?

请谈谈你的感想。

学生甲:

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二点“砥砺德行”。

蔡元培说当时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我觉得现在也好不了多少,物欲横流、败德毁行的事情一样到处都有。

现在有很多中学生抽烟酗酒,沉迷游戏,打架斗殴。

所以,蔡元培的“砥砺德行”对我们仍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

我的观点:

                                    

                                    

                                    

                                  

【答案】 (示例)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抱定宗旨”。

当年北大有无心向学、只为做官发财而读书、在学校混文凭的学生,现在这样的学生更多。

报考大学专业也一样,只看热门不热门、毕业后工资高不高,不看适合不适合自己。

在学校混日子的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无论大学还是中学,所有的学生只要进了学校,都必须首先“抱定宗旨”,认真学习。

1.写作特色

事实论证

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作者大量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

在“抱定宗旨”的前半部分作者用触目惊心的事例阐述当时社会做官心热的现实,分析了当时北大不懂学术、汲汲于名利的状况。

在“敬爱师长”中作者举例论证常人互相称谢,作为师生更应共勉。

2.写法指导

运用事实论证“四注意”

这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

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分论后结论,即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

增加文章的说服力,更加全面概括总体事实。

运用事实论证,应注意:

(1)如果举例角度同一,在一个观点之下,可用排比句式叙述事例。

这样不仅能使文笔变得简练,还可以增强语势和情感,取得一气呵成的效果。

特别是那些常用的陈旧的材料,更不宜展开而应概述。

(2)事例前要有观点,事例后要有分析说理。

举例时,首先要考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所说明的“问题”,就是文章的分论点,是文段的灵魂和统帅。

如果事例前没有观点,文章就会显得松散,不紧凑集中。

(3)事例的列举要注意多角度、多层次。

对于同一角度的例子,如果一一列举,平均使用力量,就会显得呆板,毫无生气。

如果采用“且不说……也不说……就说……”或“不必说……也不必说……单说……”的格式来进行排列,不但可以避免堆砌事例、以例代证之嫌,还可以使叙事详略得当,语句灵活多变。

(4)举例应力避陈旧,要新颖、典型。

材料给人陈旧感的原因主要是使用频率过高,陈旧的事例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

因此,议论文中的事例,要尽量选择新近出现的人和事,或者是那些鲜为人知、少有人用的材料。

这样才能立异标新,避熟就生,带给读者新鲜感。

3.迁移应用

运用上述所提供的技法,以“网络是把双刃剑”为话题写两段文字,不少于150字。

                                    

                                    

                                    

                                    

                                    

                                  

【参考例文】

网络有利有弊。

电子游戏可以训练人的手脑配合能力,起到开发大脑、提升智力的作用;激发钻研、创造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但是,未成年人由于社会认识不足和自我防护意识缺乏,沉湎于游戏会引发违法犯罪,带来游戏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伤害。

在校生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日益普遍。

调查数据显示:

认为容易上瘾,很难控制自己的占65%;玩起来就没完,自己控制不了的占18.1%;总想起游戏,不想上学也不愿做作业的占5%;认为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玩游戏会使学习成绩受影响的占73.4%。

1.课内素材

修养德行

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大校长的演讲中,建议北大学生砥砺德行。

蔡元培说当时的社会“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希望北大学子“以身作则,力矫颓俗”,“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

蔡元培站在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要求北大学子砥砺德行,他说,国家的兴替,要看“风俗之厚薄”,匡正世风,北大学子责无旁贷。

蔡元培在其他场合也曾说过:

“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德育在智育和体育之前,德行修养在人的成长道路上具有重要地位。

【应用角度】 “德行”“责任”“修养”“德育”等。

2.精彩应用

哲人说:

修养,是智力最高的证明。

的确,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做人的根本。

蔡元培说:

“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万事德为先,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才智高反而不是好事。

莎士比亚说:

“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

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

”“德和才被莎翁推到了神明的高度。

著名笑星赵丽蓉,以其精彩的表演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她是著名的评剧表演艺术家,也是名扬天下的小品演员。

赵丽蓉潜心艺术,以为百姓带来快乐为目的,不摆架子,不慕名利,有人拿重金请她拍商业广告,她说:

“这产品是真是假?

要是叫我瞪着眼睛说瞎话骗人,我绝不干。

”临终时,她嘱咐子女:

“我就是一个老百姓,要平凡地来,平凡地走。

”赵丽蓉,以其崇高的艺德,活在人们心中。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德行修养,严于律己,踏实做人,刻苦读书,不要在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中迷失了自我。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中的这句名言,对我们修养德行会有很多启发。

北大之精神

马寅初

①今日为母校二十九周年记念,令人发生深切之印象。

现学校既受军阀之摧残而暂时消灭,但今天之记念会,仍能在杭州举行,聚昔日师友同学至二百数十人之多,可见吾北大形质暂时虽去,而北大之精神则依然存在。

②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

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做人民思想之先导。

此种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

然既有精神,必有主义,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

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

③苟有北大之牺牲精神,无论举办何事,则结果之良好,俱可期而待。

今以浙江一省而论之,如以北大牺牲精神,移办政府与党务,则不出一年,必可为全国之模范省。

④虽然,欲图改革,必须自环境之改造入手。

重心不在表面,而在人心。

今日国家社会之所以每况愈下,根本原因,在于吏治之不良,道德之堕落。

如寅初回浙未久,而请寅初代谋统捐局长者,不知凡几,且有欲寅初推荐往禁烟局者。

彼辈之心理,以为寅初现正在反对禁烟局,则寅初推荐之人员,禁烟局不敢不留用。

际此生活困难之时,在政界谋事,果属生活问题,情尚可原。

然来寅初处谋事之人,甚至预先说价,必须月薪至若干元以上,或有其他不正当之收益者而后可。

是故中国大半人民,虽其私人道德亦有甚好者,但脑筋中实无一“公”字之印象。

故公家观念之薄弱,已达极点,而对一己之升官发财,譬诸厕所之苍蝇,群相骛集。

故无论何界,苟有一人稍有地位,则其亲戚朋友,全体连带而为其属下,家庭观念之深切,世无其右。

当知吾人对于国家社会之义务,应以人民之幸福为前提,不当以个人弥补亏空或物质享受为目的。

北大昔日既为群众之导师,今而后当如何引导人民,打破家庭观念,而易以团体观点;打破家庭主义,而易以国家主义,恢复人生固有之牺牲精神。

否则,若仅有表面之革命,恐虽经千百次,于国家于社会仍无补于事也。

⑤且中国人民之心理,对公家事,若不相干,可以不负责任。

如寅初此次反对鸦片,时有人以“在此种社会何必做恶人”之语来相劝勉。

若寅初家中妇女如作此语,寅初本可不加深责,然此种浅薄之语,竟发诸现在之官吏与夫东西留学生之。

呜呼!

一人公正之勇气能有几何?

今不以努力助鼓励,而反以冷水浇头,人心至此,可深浩叹!

中国人以“不”字为道德,如不嫖不赌;不饮酒,不吸烟,果属静止之道德,然缺乏相当之努力,与夫牺牲之精神,以尽人生应有之义务。

虽方趾圆颅,实类似腐尸。

西人谓lifeisactivity,否则,反不如截发入山,做和尚之为愈,何必在世上扰扰哉。

⑥是故以北大之精神,牺牲于社会,对于全国,或以范围过大,尚须相当时以若仅浙江一省,则改造之目的,诚可立而待也。

欲使人民养成国家观念,牺牲个人而尽力于公,此北大之使命,亦即吾人之使命也。

举凡战胜环境,改造人心,驱除此等奄奄待毙不负责任之习俗,诸君当与寅初共勉之!

(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马寅初演讲集》第四集)

1.悟入题

作为演讲稿,入题要快。

本篇演讲稿从北大被取消的危机形势入笔,在北大形质暂时逝去的遗憾中点出北大精神,并强调北大精神依然存在,这是一种对照式的入题方式。

2.学举例

为说明北大精神的可贵,第③段特举浙江省事例,假设浙江省以北大精神办公可一年内为全国模范省。

举身边事例亲切,说明道理清晰。

3.悟笔法

第④段文字运用犀利的笔法,以描画社会家庭主义者的丑态,来揭示当时国家社会之所以每况愈下的根本原因。

阐述了“欲图改革,必须自环境之改造入手”的观点,强调打破家庭观念,而易以团体观点;打破家庭主义,而易以国家主义,恢复人生固有之牺牲精神的重要性,而这种团体观点、国家主义和牺牲精神就是北大精神。

4.学讽刺

第⑤段文字笔锋仍很犀利,先是讽刺“不以努力助鼓励,而反以冷水浇头”的某些官吏与东西留学生,说他们不如家妇的见识;继而又讽刺以“不”字为道德的国人,喻其为腐肉,贬其不如和尚。

有力地讽刺彰显了作者对时弊的痛恶和对北大精神的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