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完稿: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50465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完稿: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文完稿: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文完稿: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文完稿: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文完稿: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论文完稿: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完稿: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

《论文完稿: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完稿: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文完稿: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

二.知识产权保护概述

(一)知识产权保的动因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国际贸易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知识产权保护逐渐为世界各国所重视。

发达国家把知识产权保护引入国际贸易中,最终促成了TRIP协议的签订,并使之成为WTO协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高新技术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能给企业带来更丰厚的利润。

但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品很容易被仿制和假冒,一些不法厂商受到利益的驱使,侵权现象十分严重,给正规厂商造成了巨大的贸易损失。

随着假冒商品贸易越来越严重,知识产权及其保护在国际贸易中的必要性日益凸现。

此外,知识产权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份额。

一方面,外国直接投资中还有大量的知识产权贸易;

另一方面,知识产权越来越成为跨国公司向外扩张和占领国外市场的主要手段。

许多公司将知识产权化为自身的无形资产,从而以跨国经营取代以正常出口贸易方式进入外国市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吸收的国外直接投资飞速上升,2006年我国实际利用国外直接投资项目达到630.21亿美元。

外国直接投资的大量增长,一方面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依赖,这也是近年来发达国家不断要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原因。

此外,在国际贸易壁垒形式中,知识产权壁垒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名义下正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导形式之一。

由于知识产权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巨大作用,知识产权己经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扩张,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核心。

建立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己经是现代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管理模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知识产权的数量与质量方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国拥有专利数量的多少和专利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其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然而,总体上看,我国在拥有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方面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具体数据见下表:

2006年国内外专利申请情况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最新统计,在我国的三种专利构成中,国内申请的发明专利仅占60%左右,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国内申请则均占总量的90%以上。

这说明我国企业和机构所申请专利的质量不高。

我国虽然从专利申请量上看己经是个专利大国,但还远远不是专利强国。

此外,与国外以企业公司为主的“职务申请”占主体相比,我国的企业尚未成为专利申请的主体。

通常,在国外的发明专利申请中,“职务申请”占90%以上,而我国2006年的“职务申请”仅占66.6%。

专利水平较低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产业的竞争力不高。

我国主要产业在关键生产环节上技术落后,装备水平低。

以DVD行业为例,2002年以来,国产DVD的出口就不断地面临着国外专利收费集团“挑战”,国内企业交纳的专利费从刚开始的每台5美元涨到21美元,征收专利费用的企业也由当初的1家变成了37家,国内生产企业数量随之锐减。

由于贴牌出口的国产DVD可免交部分专利费,幸存下来的企业也开始转向加工贸易,在贴上国外品牌的同时,也将大把的利润放进了外资企业腰包。

第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落后。

正是由于知识产权意识的缺乏,很多企业在创造知识产权方面的研发投入相对来说,仍然较少。

尽管我国既R&

D投入近年来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总投入的增长速度达到20%左右,但是由于本身基数较小,相比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R&

D人员虽总数较高,但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仍很低。

R&

D投入国际比较

近年来,中国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的事实屡见不鲜。

例如,绍兴女儿红酒几百年的名气,却在香港被台湾和通公司注册,中国国内的“女儿红”商标从此无法进入香港以及从香港转口的任何国际市场。

此外,由于缺少知识产权的保护,我国的高新技术流失严重。

以专利为例,由于不申请专利或只在国内申请专利以及中途放弃专利对高新技术的流失有着严重的影响。

据统计,自1985年我国专利法开始施行至2000年这十五年间,我国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国内发明专利申请13.5万件,而这期间我国向国外申请的发明专利只有3000多件。

第三,频繁遭受发达国家挑起的知识产权争端。

发达国家屡屡以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某些不足作为借口,实施知识权壁垒,挑起知识产权争端,严重影响了双方贸易合作与发展。

影响比较大的有美国思科在本土起诉华为,日本丰田起诉浙江吉利等。

从美国近来频繁发起的针对知识产权侵权的“337”调查来看(见下图),美国针对中国的“337”调查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行业结盟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导致中国大陆自2002年起取代中国台湾成为遭受“337”调查最多的国家,也成为这一调查的最大受害国。

美国近年来对中国发起的“377”调查

发达国家利用知识产权为借口挑起贸易争端,既给我国企业从事海外贸易带

来了一定障碍,也给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造成瓶颈,急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表现及原因

(一)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改变我国在进出口贸易中的被动地位

随着我国贸易产品的知识和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知识产权与货物贸易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主要反映在:

(1)我国对外货物贸易中的商品种类繁多,其中绝大多数商品都涉及商标或原产地标记;

(2)货物贸易中高知识产权价值的产品贸易发展迅速,许多高新技术产品不仅涉及商标、版权、还涉及商业秘密和专利;

(3)进出口贸易中一些贸易渠道不合理的商品大量遭受假冒商标及盗版等侵权问题。

由于我国当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不完善,使我国一些企业在从事进出口贸易时,由于一些产品的知识产权问题而陷入了被动的地位,对我国的商品贸易发展极为不利,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下面选择比较典型的出口贸易做简要分析:

①有利于提高出口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由于我国出口产品中含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例低,企业出口利润率比较低,只有企业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才能在出口中占据有利地位。

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和低水平工业制成品比值大,高新技术产品比重仍不足,尤其是含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例较低。

这种出口产品结构,不仅导致产品由于附加值低而减低利润率,而且会影响到产品的出口,甚至带来一些额外的经济损失,上文中提到的DVD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②有助于缓解我国产品出口涉及到的侵犯他国知识产权问题。

由于我国一些出口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对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别规定知之甚少,导致我国商品在出口时侵犯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的情况比较严重。

从海关查处的侵权案件看,近几年,我国海关查获的侵权案件数量每年平均增加30%,其中商标侵权案件最多,而且主要集中在生活消费品货物方面,涉及到服装、鞋帽、玩具、箱包、塑料制品、电器等商品。

2005年,商标侵权案件已占海关查处侵权案件总数的91.4%。

从侵权的手法看,呈现出花样繁多,方式隐蔽的特点,主要手法有出口产品假冒国内外企业的商标,瞒报、伪报进出口货物,混装、夹藏带有其他标识的商品等。

③有利于避免遭遇其他国家的知识产权壁垒。

发达国家利用知识产权向我

国发难的产品,往往是具有明显竞争力的新兴高新高科技产品,而发难的时机往往是该产品的高速成长期,一旦出现问题,将使全行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据商务部科技司调查,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知识产权壁垒的限制,造成损失高达170亿美元。

食品土畜产品中甚至有90%的企业受损,损失达90亿美元。

我国受到最多知识产权贸易壁垒限制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为欧盟、美、日、韩。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进出口竞

争力,为我国企业平等参与国际商品市场的竞争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

我国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提升我国加工贸易的水平

随着我国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加工产品的知识和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加工贸易主体,2006年的加工贸易分别出口3913亿美元和2458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的出口的760k和48%。

这一形势使得知识产权对加工贸易的影响愈加重要,而我国当前的加工贸易由于国内知识产权问题的框缚企业的加工水平上去,直接或间接地蒙受了一些经济损失。

例如,一些工业企业特别是出口加工企业缺乏知识产权防范意识,盲目根据国外客商提供的订单和商标进行生产,不了解其产品和商标是否侵权,在加工产品出口后,成为侵权人,遭到第三方商标权利人的索赔;

一些企业在国外采购零部件时没有获得供应商的专利担保,导致组装后的整机侵权,专利所有人要向我国企业收取“专利费”;

一些企业为揽生意,在外商下定单时宁愿放弃自己的品牌,改用其他标识,导致自己的产品逐渐失掉市场等。

从上可知,只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才能使我国对外加工企业改变盲目被动的市场地位,提升其加工水平,真正在世界加工贸易市场中得到应有的经济利益。

(三)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我国吸引发达国家技术密集型投资

发展中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高低不仅会影响到发达国家向其技术转移的数量,还会影响到技术转移的质量。

我国只有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时,才会吸引发达国家向我国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业或部门进行投资。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吸引了大量外商来华直接投资,成为目前世界上吸收FDI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已连续12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吸收FDI的首位。

但从产业结构上来看,我国利用的FDI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其中又以制造业为主要,而且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等技术含量比较低的部门,如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和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等,相比之下,我国吸引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技术和资金密集行业的投资比重比较小,对我国未来这些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是很大。

所以,只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给发达国家的投资者以充分的市场环境保证,才能拉动技术密集型投资的增长,提高我国吸引FDI的水平。

(四)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跨国公司向我国进行高新技术扩散

加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促进我国吸收发达国家通过市场化手段向我国的技术扩散,尤其是在吸收高新技术扩散方面更为明显。

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方式一般是指发达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进行FDI或设立跨国子公司或技术许可等行为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

加强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之所以可以促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化的技术转移发生,是因为如果发达国家在一个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从事FDI或技术许可等交易的话,则发达国家的专利技术受到发展中国家企业模仿的概率就会比较小,发达国家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侵害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从而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从事FDI或技术许可之类交易活动的收益就会比较高,从而会激励更多发达国家通过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方式把其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来,也就是促进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扩散。

四.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建议

我国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可以较大地增加从发达国家的进口,说明总体上我国从发达国家的进口产品对知识产权保护较为敏感,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还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这需要我们从以下方面来努力:

第一,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历史证明,越是发达国家越是重视知识产权战略。

自1971年美国第一次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提出后,知识产权战略就成为美国最重要的长期发展战略之一。

美国商标局就曾在战略规划中明确指出:

“知识产权是国家资源和美国在全球市场上成功的要素之一,美国经济要保持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保护知识产权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从此,美国利用长期积累的科技成果,巩固和加强知识产权优势,保持了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先地位。

日本也是如此。

我国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令人鼓舞的是,我国近年来己经确立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相信这一战略如果得到很好贯彻的话,定会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科技的长远发展。

第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在立法层面已较为完善,这是客观事实,但知识产权法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也是公认的事实,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通过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和道德素养,逐步实现执法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德才兼备的执法人员。

同时要通过加强法院的行政审判来纠正行政机关错误和不当的行政执法,从而使行政执法的效果尽可能实现立法的初衷。

第三,增强本国公民和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由于我国建立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时间不长,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和法律知识还比较薄弱,要提高贯彻执行知识产权制度的自觉性,就必须加强对知识产权知识和法律的宣传与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特别是企业领导的知识产权意识,使企业、公民真正意识到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

当前还有一些错误的认识,认为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在发达国家压力下的被动行为,因而在行动措施上往往表现为应急性和随机性。

其实,这一认识也是不全面的,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固然有发达国家施压的因素,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更应该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因为保护知识产权其实是一种意识、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和意识对于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都是极其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曹芳芳,同济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2.宋春丽、王江,《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经贸探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3,18(3):

9一12。

3.薛军伟,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

4.吴婧,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

第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