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744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

第六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习作6和练习6。

《特殊的葬礼》、《沙漠中的绿洲》、《云雀的心愿》。

这一组课文都和保护自然环境有关。

习作6是就一件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包括导言(规定写作的内容)和习作要求。

练习6安排了五个版块:

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好毛笔字。

单元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物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情感。

联系生生活实际,能从自己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单元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了解阿联酋人民为了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克服种种困难,植树种花,精心护养,从而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单元课时分配

《沙漠中的绿洲》………………………2课时

《云雀的心愿》…………………………2课时

《古诗两首》……………………………2课时

习作6……………………………………2课时

练习6……………………………………3课时

 

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19沙漠中的绿洲

教材分析

课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7个生字。

绿线中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建设绿洲,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

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沙漠中的绿洲是怎样出现的,感受人类为改善环境所做的努力。

感受沙漠变成绿洲的过程,体会绿洲的来之不易。

教学构想

细读课文,要注意抓住文章中心,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的学习,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阿联酋人民为了美化生活,

二次备课

 

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生字并正确地书写生字。

体会沙漠中的绿洲“白”与“绿”的颜色对比。

初步熟悉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从电影、电视中一定看到过沙漠,谁能描绘一下沙漠上的景象?

2.沙漠沙尘漫天,寸草不生,环境多么恶劣啊!

但人类不仅在沙漠中生存下来,而且还改造自然,在沙漠中建起了一座座绿洲。

板书课题:

沙漠中的绿洲

3.谁知道“绿洲”本来指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大家认真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⑴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意,不懂的做上记号。

⑵读通课文,弄清课文中的“绿洲”在哪儿?

指什么地方?

2.检查初读情况。

⑴检查读音,重点检查“霎”、“劣”、“箱”、“侍”。

⑵检查字形。

侍(   )   漂(   )

待(   )   飘(   )

⑶回答问题:

文中的绿洲在哪儿?

指的是什么地方?

(简介阿联酋的情况)

⑷质疑问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细读课文,思考每一小节所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次备课

 

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2.展开讨论,弄清每小节的主要内容。

3.哪些小节可以合并为一段,为什么?

4.讨论全文的分段,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段意。

(四)指导书写

“罗、套、劣、宜”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长。

“价、浇、漂、侍”是左右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宽。

“良、咸”要居中写。

作业设计

⑴完成描红作业。

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⑶组词。

浇(   )漂(   )侍(   )宜(   )劣(   )

烧(   )飘(   )待(   )宣(   )列(   )

板书设计

19沙漠中的绿洲

罗、套、劣、宜

价、浇、漂、侍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次备课

 

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沙漠中的绿洲。

2.检查词语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内容。

指名说说读了这一段后,自然头脑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

(抓住“到外、白茫茫”想象沙漠的广阔无垠和荒凉,抓住“星罗棋布”想象大沙漠中绿洲遍布的情景)

(3)练习说话。

引导用“星罗棋布”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

(“到处、白茫茫、星罗棋布、绿洲、城市”等词要重读)

指名试读,全班齐读。

2.细读第2——6自然段。

(1)细读第2自然段。

过渡:

在这茫茫无边的沙漠中,布满了象征生命的绿洲。

这些绿洲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让我们跟随作者到其中的一个绿洲去看看。

①指名读第2自然段。

②理解课文内容。

这一段有几句话?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情景吗?

从哪儿看出人们很爱惜花草树木?

③指导朗读。

(第二句要读出赞美的语气,第三句要读出佩服的语气)

(2)细读第3自然段。

过渡:

通过第2自然段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片片绿洲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

而这迷人的绿洲却是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同学们不禁要问,这沙漠中的绿洲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①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做记号,用横线画出写环境恶劣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阿联酋

二次备课

 

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句子。

②理解词句。

a.指名说说当地的环境怎样恶劣。

(相机理解:

不毛之地)

b.指名说说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建设绿洲的。

(相机板书“买来、挖去、填上、埋下”等词,同时理解“恶劣、适宜、纵横交错”等词语)

c.指名说说阿联酋人民为什么这样做。

(板书:

有了……才……)引导用“有了……才……”练习说话。

③指导朗读

(3)细读第4——6自然段。

①自由轻声读课文。

读后说说自己感觉到了什么。

②默读课文。

在能表现阿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的词句下画上圆圈。

③练习感情朗读。

(边读边感悟:

通过“雨雾洒下来、淋得干干净净、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等词语的朗读,体会阿酋人民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

3.细读第7自然段。

齐读课文,说说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书后练习4。

板书设计:

19沙漠中的绿洲

恶劣      良好

咸而板结     绿树成阴

不毛之地    鲜花遍地

像孩子一样     花代价培植

课后反思

二次备课

 

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20云雀的心愿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

讲了小云雀和妈妈一路旅行,看到因为森林被乱砍滥伐带来的土地沙漠化,洪水泛滥的种种情景。

最终小云雀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有了明年去沙漠植树的美好愿望。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知道森林的宝贵作用,懂得不爱护森林将会有严重的后果。

树立环保意识。

朗读训练:

根据说话的语气,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进行朗读,并且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在情境中练习说话。

会用“可以……也可以”造句。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感受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破坏森林给人类自身所带来的危害。

教学构想

课文的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以描写人物对话为主要形式,寓环境保护的科学道理与有趣的故事中,便于学生阅读感知。

故事情节生动,语言通俗流畅,好读易懂。

因为本课语言生动有趣,很适合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体验。

因此,我决定采用以读促悟,注重体验的方法。

紧扣其中一些关键词语,如“漫天飞舞”“心疼”“咆哮”“淹没”的理解,结合一些相关的音像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森林的重要性以及植树造林的迫在眉睫。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二次备课

 

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生字新词,结合课文体会词义;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读懂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了解。

学生学习过程:

一、课题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叫——20、云雀的心愿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

(云雀有什么心愿呢?

……)看来同学们的问题还真不少啊!

别着急,下面让咱们随着课文,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准的对照课后生字表多读几遍,直到读准为止,开始吧!

2、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老师现在就来检查一下大家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谁敢先来试试?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3)男女生比赛读;

3、大家读得真不错!

那么读啊,只是最基本的要求,你理解他们的意思吗?

请大家把他们送回课文,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他们的意思,实在不能解决的,待会儿老师和同学们一块来解决!

(1)小组讨论;

(2)师生互动交流;

4、这些生字我们已经会读弄懂了,那么大家有什么办法把他们牢牢地记住呢?

先请同学们在同位之间相互讲一讲,待会咱们一块来看看谁的办法好?

开始吧!

(1)同位讨论;

(2)全班交流;

(3)评价;

5、扩词;

三、读课文,理请脉络

二次备课

 

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1、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想。

2、云雀的心愿到底是什么呢》?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继续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20云雀的心愿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森林之“实在太重要了”。

对学生进行增强环保意识的教育。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云雀的心愿是——让沙漠变成绿洲。

这是多么美好的心愿啊!

小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呢?

森林对人们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快速地阅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云雀妈妈把森林比作了什么?

“大水库”“空调器”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为什么要把森林比作“大水库”和“空调器”?

画出它们的特点。

2、森林是怎样蓄水的,把“树冠”“树干”“树下”“土壤”四个词语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明森林是如何蓄水的。

同桌试说,指名说。

3、为什么说森林是空调器呢?

请大家齐读第13自然段。

引读:

所以小云雀感叹道: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二次备课

 

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4、森林除了有蓄水和调节气温的作用外,你还知道其他的作用吗?

5、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如果没有森林,我们的生活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呢?

现在我们就跟着云雀妈妈一起到沙漠中去看看。

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呢?

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想象“漫天飞舞”时沙漠中会出现哪些情况?

为什么会形成沙漠呢?

你的心情怎样?

(疼惜)

6、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呀飞,飞到了大河上,大河上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如果你被洪水围困,你又会想到什么?

6、洪水为什么会“泛滥成灾”呢?

  

三、讨论探究

为什么说森林的作用实在是太重要了呢?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和手中的资料来说说。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四、角色表演

1、如果大家一起努力植树造林,沙漠变成了绿洲会是什么样子呢?

请大家展开想象。

2、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五、小节质疑

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

作业设计

把搜集的资料整理好办一份小报。

板书设计:

 

20、云雀的心愿(让沙漠变成绿洲)

大水库(蓄水)   树冠 树干 树下 土壤森林

空调器(调节气温) 挡住 遮挡 太重要了 

乱砍滥伐 漫天飞舞泛滥成灾

课后反思

二次备课

 

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21、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两首古诗均传神地刻画了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一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池上》。

另一首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所作的《小儿垂钓》。

教学目标:

池上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

真的童心之美。

小儿垂钓

1.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

2.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小儿垂钓》,丰富古诗积累。

学情分析:

 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教学构想:

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二次备课

 

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池上》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题目。

思考,池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二、过字词关。

1、自由读,要求:

读准字音。

2、指读,其他学生听;字音读准了没有。

(有听的要求)

评读,她把字音读准了么?

3、出示“撑”,撑小艇。

认读生字。

艇 解 迹 浮 萍 齐读,

字 词语:

浮萍 踪迹 小艇 解词意:

小艇在哪里?

4、田字格中的“艇”字分析。

书空艇字,老师板书。

比较“舟”字和“舟”字旁有什么不一样啊?

5、学生写两个“艇”字。

T:

要留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子,一笔一画的正确书写。

(教师巡视)

6、读:

小艇 浮萍——你见到过浮萍么?

出示图,找找,浮萍在哪里呢?

(T:

很好,你能到生活中去学习。

)出示照片:

浮萍 稍做分析 在本子上个写两个。

(教师巡视,相机进行表扬)

三、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1、齐读

2、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句子:

“小娃撑……回”假如你是这个小朋友,你会想什么。

齐读,自由读。

4、你是怎样的心情啊?

把你的感情融进去读读。

你是暗暗的兴奋是吗?

兴奋的样子是怎样的呢?

再来一次。

还有怎样的心情?

紧张的。

为什么?

因为……

二次备课

 

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教师范读,你感受到了兴奋、紧张的心情了吗?

来一起读。

“偷采”怎么采?

再来一遍。

学习3、4句。

1、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想。

读读。

2、学生自由读。

3、教师相机的问学生,孩子,你怎么摇手啊?

由此过度到对这句诗的讲解,比较自然。

4、出示图。

小娃的踪迹是……S浮萍一道开。

5、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孩?

能干的小孩——读。

活泼可爱的小孩

6、小结:

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看到了一个小朋友……暴露了。

再来读读。

S读。

哦,原来池上发生了这么有趣的一件事情啊!

咱们一起来读读。

齐读全文。

这首诗歌,要是白居易来读,他会怎么读呢?

1、教师范读。

(学生很多举手,可以先让孩子来读)

2、当小诗人来读这首诗。

3、一起来当白居易,好吗?

(齐读)

(在引领学生读的时候,老师多配上动作)

五、给画配诗。

出示动画,根据动画来吟诗。

自己先读,再自告奋勇上台读。

(这个办法好,很轻易带孩子进入诗歌的意境。

学生也十分感爱好)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课后反思:

二次备课

 

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小儿垂钓》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今天哪,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渔光村看一看。

   2、教师配乐动情地描述:

这儿有一条消澈的小河,小河的周围草木茂盛,石头上长满了青苔。

河里的小鱼可多了.它们快活地游来游去。

几条小鱼高兴地蹦出了水面,正热情地欢迎咱们呢!

  二、小组台作、自主识字

   1、瞧,它们还带来了汉字朋友呢!

     (出示生字“蓬、侧、苔、惜”。

   2、你们认识吗?

自己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看谁读得准。

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巡视。

   3、读完了,拿出字卡在小组里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认认吧。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4、交流反馈: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运用小老师教读、抢读、合作读、小组间赛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读好,并随机正音。

重点指导读好“蓬、侧”两个生字。

  三、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渔光村这儿不仅鱼儿多、风景美,还有不少聪明的孩子呢!

看看这个孩子,他在干什么呀?

(边描述边点击古诗第一句情境图)学生齐答。

   2、对,他在钓鱼。

想知道他是怎样学钓鱼的吗?

那我们一起读读

唐朝诗人胡令能的一首小诗——〈小儿垂钓〉吧。

(板书:

小儿垂钓)指名读诗题,齐读诗题。

   3、教师配乐范读。

   4、你们都被这首小诗吸引了。

它呀就写在书上,翻开书自己读读,比一比谁能把字读准,把诗读流利!

生自由读诗。

二次备课

 

 

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5、你们都读得这么带劲呀!

把这首诗也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读得好,大家夸夸他:

读得不够好。

大家帮帮他。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读诗。

  6、反馈:

  指名读诗并请其他同学评读,纠正读音。

邀请自己的小伙伴读诗。

  四、凭借情境,品读古诗

  1、同学们读得真好!

那我带你们再去看看那个专心学钓鱼的孩子吧。

你们看!

(出示第1句诗的情境图)  2、(教师用教鞭指着图上小孩的蓬头)仔细看小孩是什么样子的?

指名说。

问:

你还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

  3、教师描述诗句意思:

是呀,你们看小孩头发乱糟糟的,他侧着身子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茂密的青草正好遮住了他的身体。

(教师边描述边用教鞭指图上相应的地方)

  4、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吟诵: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出示诗的第1句)教师范读诗的第1句。

  5、这个小孩多认真,一动不动学起了钓鱼,谁来读给我们听一听?

指名读。

    

  6、你们都想读呀?

可要把小孩学钓鱼的认真劲读出来。

自由练读。

  7、多种形式读诗的第1句。

  五、反复吟诵,诵出味道

  1、同学们,让我们看着图,再把这首有趣的小诗自己读—读。

  2、把这首有趣的小诗读给同座听听吧!

  六、激情总结,拓展升华

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首这么有趣的诗,还认识了一个聪明的孩子。

其实古代有不少诗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写入诗里,你知道这样的诗吗?

 指名说。

(如:

《所见》、《村居》、《村晚》……)

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21古诗两首

偷采白莲回景美引人池上

不解浮萍开童真童趣遥招手

课后反思:

二次备课

 

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练习6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五项内容,包括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习毛笔字。

教学目标

学习有关噪音的知识,了解噪音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练习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用编顺口溜的方法帮助记忆、区别音近和形声字。

背诵成语和《小池》,写好钢笔字,知道摆好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紧凑、匀称。

练习口语交际,学做节目主持人,主持过程中要善于鼓动大家的情绪,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有关噪音的知识,了解噪音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练习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用编顺口溜的方法帮助记忆、区别音近和形声字。

主持过程中要善于鼓动大家的情绪,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教学构想

以学生自学为主。

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学习,然后老师在进行点拨。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有关噪音的知识,了解噪音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练习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用编顺口溜的方法帮助记忆、区别音近和形声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二次备课

 

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1)创设情境:

小芳最近晚上总是被隔壁装修房子的声音吵醒。

于是,她就开始调查小区内还有哪些声音干扰了自己的生活。

走到小区宣传栏前,她看到了一段文字,恍然大悟。

(2)我们也和小芳一起来读读这段文字。

学生自由朗读文字介绍。

(3)从这段文字中,小芳知道了哪些知识?

(4)同学们,你们还在哪里听到了噪音呢?

说说这些噪音对人的生活、学习、工作有哪些影响?

(5)我们应该怎么对待生活中的噪音?

2、教学第二部分。

(1)同学们刚才谈的都非常好,都认识到噪音也是一种环境污染,必须要治理。

课文中为什么使用“须要“,不使用“需要”呢?

讨论后指名交流。

(需要:

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

须要:

一定要)

(2)对这段文字中小芳遇到一些平时没接触到的词语,你能帮她吗?

谁能说说遇到一些不懂的词语我们可以有哪些方法解决?

(3)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方法,说说什么叫频率,什么叫分贝。

(4)学生讨论交流。

3、教学第三部分。

(1)小芳又遇到了一个什么难题呢?

她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2)指名朗读形声字及组成的词语。

(3)谁能用简单生动的顺口溜帮帮小芳记忆呢?

(4)分组讨论,大组交流汇报。

(要求不需要太严格,只要顺口便于记忆就可以)

 板书设计

处处留心噪声

编顺口溜

课后反思

二次备课

 

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背诵成语和《小池》,写好钢笔字,知道摆好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紧凑、匀称。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请学生说说我们可以有哪些学习成语的方法。

(2)请学生自主学习词语。

(3)汇报学习成果。

请学生表演各种说话时候的样子,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理解成语意思,并体会每排两个成语在意义上的联系。

(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6)指导全班朗读,读出感情并能背诵。

课外拓展:

课后可以搜集扬万里的作品,或者其他描写夏天的作品朗读积累。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理解句子意思。

①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②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朗读全文,理解贤文蕴含的道理,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

(5)课外拓展。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练字的重点。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垮”、“碎”、“竭”三个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