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1600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Word下载.docx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Word下载.docx

孔子:

春秋后期________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政治方面:

核心思想是“________”,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________,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教育方面:

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________”,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在教学中,注重________教育和________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影响:

孔子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弟子整理成《________》一书。

孔子的学说和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百家争鸣

背景: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

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________”。

代表思想家

思想家

地位

思想主张

墨子

墨家的

创始人

主张“________”“________”,要求人民互爱互利;

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提倡节俭

孟子

儒家的

代表

主张实行“________”;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反对一切________的战争

荀子

主张实行“________”,明确尊卑等级

庄子

道家的

强调治国要________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韩非

法家的

集大成者

强调________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________专制统治

  意义: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________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基础过关

1.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A.老子B.庄子

C.孔子D.韩非子

2.“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无为而治”反映了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墨家B.道家

C.法家D.儒家

3.古人云: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说明“官风”“官德”对“民风”“民德”起着重要的教化和示范作用。

春秋时期倡导“为政以德”“以礼治国”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

C.庄子D.韩非

4.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

5.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

阿尔文曾说: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文中的“孔子的智慧”能在下列哪一著作中得到体现()      

A.《尚书》B.《论语》

C.《道德经》D.《左传》

6.墨子思想折射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积极力量,在当前社会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为政以德”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D.“改革”“法治”

7.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

战国时期,下列哪一人物曾经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A.墨子B.荀子

C.孟子D.庄子

8.在校园文化节的主题演讲会上,小刚同学引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这位思想家是()

C.墨子D.孟子

9.“他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主张明确尊卑,以维护社会秩序。

”上文中的“他”是()

A.老子B.孔子

C.孟子D.荀子

10.“百家争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局面。

其中强调用“法令、权术和威势”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A.儒家B.道家

C.法家D.墨家

能力提升

11.儒家学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期影响极大,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包括()

①孔子 ②孟子

③墨子 ④荀子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12.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本课后,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

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

A.儒家组:

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

B.法家组:

损害公物属于违法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

C.道家组:

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

D.墨家组:

损害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提倡节俭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四十多年。

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

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为政以德”。

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

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

他生活在哪一时期?

他在教育上有什么突出贡献?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

他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3)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材料一中的人物与材料二中的人物有何不同?

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治国问题的认识。

14.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题为“先秦诸子百家”的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图说历史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1)图中以这几个人物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中国古代思想界掀起了一次解放风潮,它是什么?

这一局面的出现有什么影响?

理解学习

(2)历史活动课上,四位同学在表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短剧时,说了下列台词,请在括号内写出这四句台词的代表人物。

A.“民贵君轻,仁政于民”(   )

B.“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

C.“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

学以致用

(3)在你所在的班上,有同学乱丢垃圾,造成班级卫生状况糟糕。

面对这种情况,你会运用“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的思想来教育他,帮助他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

请说说你的具体做法。

直击中考

15.(资阳中考)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曾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还在!

”属于他思想的是()

A.仁政B.无为

C.兼爱D.法治

16.(泰安中考)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这说明()

A.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

C.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时训练:

第8课百家争鸣

第8课百家争鸣局面

一、单选题

1.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

A.“仁”的思想B.“兼爱”的思想C.“非攻”的思想D.“无为”的思想

2、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的是()

A.孔子B.老子C.墨子D.孟子

3、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本兵书是()

A.《八阵图》B.《三十六计》C.《孙膑兵法》D.《孙子兵法》

4.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解。

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

5.北京奥运火炬“祥云”的设计理念是“渊源共生,和谐共融”。

下列思想家的思想能体现之一理念的是()

①孔子②孟子③墨子④韩非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6.战国时期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一思想的是()

A.孔子B.墨子C.老子D.韩非子

7.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频繁的争霸战争B.学术繁荣C.社会大变革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8.完成下列表格:

姓名

学派

著作

思想

《道德经》

兼爱,非攻

法家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

材料二 

他主张实行“法治”。

加强中央集权,用严酷的刑罚镇压反抗,巩固国家的统治。

回答:

①材料一是谁的观点?

他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联系当时的背景简评他的观点。

②材料二是谁的主张?

他代表了哪家学派?

这一观点是针对当时什么社会现状提出来的?

③目前,西方有很多政治家提出借鉴材料一所反映的主张来治理国家;

随着社会主义时常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中国正朝着有序的法制社会的轨道前进。

针对上述两种情况,你认为他们的学说有哪些值得借鉴?

10.想想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11.有人认为在家庭教育中,采取道家无为(顺其自然)的方法更有利于少年儿童的成长。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7ABDBBDC

8、

孔子

儒家

《论语》

老子

道家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墨家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9.

(1)孔子,儒家,体现了他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的观点。

(2)韩非子,法家,他的观点体现了统治者的意志,针对当时国家分裂的局面,该观点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10.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

11.无法而治,会产生放纵的缺陷,虽然比较民主,但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缺点,家长应该予以纠正。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1.寓言故事“塞翁失马”出自《淮南子》。

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

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人物的思想?

(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孟子

2.“为政以德儒家言,有教无类圣人说。

”这副对联中的“圣人”指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3.电影《墨攻》讲述的是战国时期墨家代表帮助梁王守城的故事,其中墨家的思想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

4.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他们提出了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以下思想由孟子提出来的是(  )

A.民贵君轻

C.顺应自然

D.以法治国

5.战国时期,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的是(  )

①墨子 ②孟子 ③荀子 ④庄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诸子百家论社会变革,百家争鸣现思想博弈。

”这种情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B.各国竞相改革,社会处于变革之中

C.士人四处游说、讲学,开阔了视野

D.统治者提倡儒家学说,引发争论潮流

7.某历史小组以“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为主题创办了一期板报,请你结合这期板报回答问题。

【争鸣室】

材料一 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材料二 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材料三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这三则材料体现了哪三位思想家治理国家的主张?

在他们治理国家的主张中,你支持哪些观点?

【著作屋】

       图A    图B

(2)图A和图B分别是记载哪位思想家言行的著作?

这两位思想家分别创立了哪家学派?

【名言录】

名言一 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

名言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这两句话分别是谁的名言?

请简单概括一下他们的思想主张。

【评价台】

这是一个创造时代,人们思想解放,智慧勃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大的学派。

进入思想青春期的他们充满了创造的冲动和诉说的欲望,在早期中国文明史的天空中喷发成一道道绚丽的朝霞。

(4)这段话中“一道道绚丽的朝霞”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教师详解详析

1.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材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福”与“祸”是相互对立的,“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反映出“福”与“祸”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

2.A 【解析】“为政以德”和“有教无类”都与孔子有关,分别是他的政治主张和教育主张。

3.B 【解析】本题考查对墨家思想的认识。

墨家是百家争鸣的主要思想派别之一,创始人为墨子,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A项是孟子的主张,C项是老子的主张,D项是韩非的主张。

故本题选B项。

4.A 【解析】本题考查对诸子百家思想的了解。

联系所学知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分别是墨家、道家、法家的主张。

5.B 【解析】本题涉及历史学习中的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两大核心素养。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排除①④,故选B。

6.D 【解析】在百家争鸣时各派思想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统治者并不只是提倡儒家学说,统治者大力提倡儒家学说是在汉武帝的时候。

7.

(1)孔子、老子和韩非。

“我”认为孔子的“为政以德”和韩非的以法治国值得提倡。

(2)孔子和老子。

儒家和道家。

(3)墨子和孟子。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并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4)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