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的实践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2936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的实践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研究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的实践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研究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的实践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研究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的实践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研究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的实践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研究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的实践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研究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的实践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研究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的实践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研究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的实践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研究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的实践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研究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的实践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研究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的实践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的实践研究.docx

《研究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的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的实践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研究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的实践研究.docx

研究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的实践研究

【关键字】研究

扎根班会沃土学生自主耕耘收获健康人格

——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实践研究

上海市高境第一中学丁国萍(执笔)

【摘要】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人的自身发展的要求。

我校通过对不同特质人格的分析,归纳出了学生应具备的健康人格的六大基本特征。

同时,充分利用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破了平时缺乏指导性的教育方案;打破了许多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中流于形式、枯燥无味、更无系统性的局面;也打破了大多数老师只懂得灌输道理或以强调“不准”、“不要”代替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取而代之的是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班级发展和学生成长中存在的积极或消极的现象,并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利用主题班会课的开展,充分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管理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培养。

主要通过发挥班级干部作用、逐步形成干部或小组学生轮流主持、任课教师协助辅导、家长参与的主题班会模式,让学生从台前表演渗透到幕后策划,让学生走在教师的前面,让学生辅导学生,而教师扶植两臂,进而形成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主题班会活动的长效机制,在校内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中学主题班会课学生自主辅导健康人格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开展健康人格教育的工作现状却不容乐观。

有资料表明,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有日渐增多的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中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从8.34%上升到10%;约有32%的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表现。

由于现代社会青少年面临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而独生子女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结构,加之溺爱和教育缺失,使孩子在自主能力、适应能力、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创造意识、感恩意识、关心他人、吃苦耐劳等方面表现出更多的人格缺陷。

据统计,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有17%,也就是说,大多数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人格健康是不完全合格的。

这些情况说明,深入探讨中小学校在健康人格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新的二期课改一个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突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当是“自己主动发展”的人,而不是“被迫上进”的人。

很难想象,一个习惯于被管的人,或者说一个不被他人管束就不能改善自我的人,他能在学业等各方面有大的发展,更不可能在离开学校之后,还能终生学习!

因此,如何通过学校教育引导中学生克服成长中的人格缺陷,具备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格、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继而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经受困难与挫折考验,促使其全面发展,非常关键而且紧迫。

二、问题的分析

一直以来,作为分管德育工作的党支部副书记兼政教主任的我都在为如何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和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进行着不懈的探索。

但在推行素质教育中,由于中、高考教学指挥棒的压力下,很多班主任、教师和家长以抓学科教学成绩为主,认为主题班会课可以敷衍了事,没有人重视、也没有人检查听课,因此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沟通教育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存在着很大问题。

1、调查了解学生人格的健康状况,存在严重缺陷

人格缺陷

表现

逆反行为

对父母或老师的要求和教育持对立的态度。

有些学生家长无法与之沟通,家长要小心翼翼的与之交流,经常与家长发生激烈冲突。

理想缺失

调查中学生表示自己没有理想。

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读高中,家长让读就读。

有些学生表示自己的年龄小,读三校很没面子,所以读高中。

所以越学越厌学。

责任感缺失

对自己不负责任,只图眼前的愉悦,而不顾虑将来的发展。

没有家庭责任感,不管父母的艰辛和家庭的困境。

对社会没有责任感,只是抱怨社会,没有考虑作为社会一员的自己现在和将来应该肩负的责任。

自我认知差

不能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或者自恃聪明而自傲,一旦受到挫折和困境就自卑。

自信感差。

社会适应能力差

对新的环境的恐惧。

同学相处障碍,难以融进集体中,产生苦恼。

诚信缺失

抄作业、考试作弊,与同学和老师沟通时不诚实

意志不健全

在各种活动中没有有自觉的目的性,不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不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信,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根据对部分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各方面的人格状况是不容乐观的。

引导学生克服成长中的人格缺陷,具备良好道德品格、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经受困难与挫折考验,促使其全面发展,非常关键而且紧迫。

2、调查班主任主题班会课实施情况,令人十分担忧

1、随意挪用占用问题。

由于教学课时紧张,学科教师看到主题班会课便要将其变为自己的教学课,使学生无法参加主题教育活动,而学生不愿整日忙碌于此学科,造成学生抵触情绪,厌恶情绪油然而生,形成恶性循环。

2、缺乏指导性教育方案的问题。

主题班会课每周一节,班主任不当一回事,可有可无。

出现上课没有主题教案、缺乏指导性的教育方案,甚至随意讲课点评,无上课目标和主题,讲到哪是哪,学生无法正确认识自我,甚至受到无意打击,自信心受到伤害等。

3、流于形式,枯燥无味,更无系统性的问题。

很多教师能认真上好教学课,但无心设计主题班会课,主题班会课形式单调,杂乱无章,造成学生无心听课,效果不佳。

4、强行灌输道理,制定“不”准令。

往往有些班主任会采取命令式的教育方法,严格规定“不准”“不行”“不可以”等要求,代替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厌恶、逆反心理油然滋生,德育效果荡然无存。

三、问题解决

1、理论支撑

根据埃里克森的临床跨文化观察,将人格发展分红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

而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结果和一个消极结果,所谓积极结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机得到恰当地解决而使这个危机所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格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某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埃里克森的八个人格发展阶段

年龄

特定心理危机

积极结果

消极结果

0~1岁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内在好的感觉,信任自己和他人,乐观

坏的感觉,不信任自己和他人,悲观

1~3岁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

意志训练,自我培训,能作决定

积极严厉,自负怀疑,关注自我,空虚

3~5岁

主动对内疚

成功的欢乐,主动性,方向性,目的性

对深思的目标和取得的成就感到内疚

5~12岁

勤奋对自卑

能够被生产性的工作吸引,因完成工作而自豪

不适合感和自卑感,不能完成任务

12~20岁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对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有信心,生活充满憧憬

角色混乱,没有固定的标准,感到虚伪

20~24岁

亲密对孤独

感情的共鸣,分享想法、工作和感情

避免亲密,关系淡漠

24~65岁

繁殖对停滞

能投人工作,有建立亲密人际关系的能力

失去对工作的兴趣,人际关系贫乏

65岁以后

自我整合对失望

有秩序感和意义感

怕死,对生活及生活中已得到的或没发生的事情感到痛苦、失望

这里我们还是着重研究的是处于青春期的初、高中学生。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

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

2、学校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研究界定

1、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人的自身发展的要求。

我校紧紧围绕已故谈家桢老先生提出的“会学习、会做人、会生活”的9字校训,通过对不同特质人格的分析,归纳出了我校学生应具备的健康人格的6大基本特征:

第一,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有意识地控制生活和把握自己的命运;

第二,学生能立足于现实,在现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付诸行动;

第三,具有紧张而有节奏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渴望新的目标和新的经历;

第四,学生能给予爱也能接受爱,乐于承担义务,情绪成熟健全;

第五,学生有独立和自主的需要,乐于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第六,学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同人类共祸福的意识。

3、学校对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开展中学主题班会课的研究界定

学校每周一下午第8节为初、高中全部班级的主题班会课,政教处“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六大基本特征”为德育目标,要求每位班主任必须落实每周教育主题,认真备好主题班会课教案,采取多样形式,拓宽主题班会课渠道,班主任积极辅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活动”,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班级发展和学生成长中存在的积极或消极的现象,充分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管理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培养,使主题班会课发挥实效,形成良好和谐的班风、学风,让每位学生健康发展。

四、具体策略

学校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中的学生情况,结合各班实际,围绕“学校界定的学生健康人格的六大基本特征”开展研究和实践,通过一年半的努力,寻到有效地学生自主辅导的模式,推进了主题班会课的教育活动,形成良好德育效果。

(一)主题班会组织策划——学生自主管理服务,走入自我教育幕后管理

1、让班委的牵头,发挥自主管理作用。

班委干部是班主任和班级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好的班委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主题班会如能发挥好班干部的作用,已经获得一半成功了。

让全班同学在班委的自主管理下,进行分工,各司其职,互相配合,通常通过一定时间组织策划,让每位同学走入自我教育的幕后,通过发现班级存在问题——找到问题根源——想办法解决问题——召开主题班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期间班主任要发挥好提供帮助、给出建议,把握大方向的作用。

如高一

(1)班:

高一开学之初,班主任决定先从班委的自主性培养起来,把9个班委分红三组,先告诉他们班会可教育主题的选题,二天后,每组班委拿处出各自方案,再集中讨论,选出最佳方案,由该组三个班委担任本次班会总策划。

同时,三个方案可以互补长短,教师给出指导意见,最后形成比较优化的最佳方案,三个班委统领,其他班委负责牵头,班级里其他同学在班委带领下分红若干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参与班会课的讨论和节目表演。

在组织过程中班委的威信明显提升,收集资料,组织节目的过程也让班委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作为班委的九名学生对班会的组织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这同时带动了其他班级管理工作,班委的管理意识,服务意识更强了,开始把班级当成了发挥才干的领地。

2、以小组为单位,提高全班学生参与热情。

班级里有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特别出色的一面,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好意思上台表演或参与活动,作为班主任,虽然有时鼓励他们勇敢尝试,但总是存有怕出丑的顾虑,比较拘泥。

如果由学生鼓励参与,往往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因此将班级学生以组为单位,轮流分组负责一次班会,包括主持和策划,将学生分红4-6个自然组,每一次班会从班会主题的制定——先期的策划——主持人的确定——节目的排练,都由一个自然组独立完成,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期间班主任负责方向性的指导。

如初二

(2)班:

初中不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差异,认识问题的深度有差异,进行活动设计和主持等,需有教师担负角色不同,发挥不同作用。

作为班主任必须对班级大体情况了如指掌,发现班级群体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给出相应建议。

可以有针对的让一组学生负责和策划,经过精心筹备提出方案,交给班主任审核后,最后确定方案,并进行主持活动,会后学生以周记的形式畅谈感想并交流。

教师点评和总结,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认识。

这样的过程中,逐步让班委以外的其他学生也参与到班会的组织策划过程中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主题班会课堂实践——学生自主参与活动,走上自我教育台前管理

在主题班会课堂活动中,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引导学生明白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明白事理、激发情感的目的,帮助学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积极走上自我教育的舞台,并在各自的学习和生活的岗位上实践锻炼,促进学生健康人格。

虽然一节主题班会课,但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有展示的空间。

1、环境创设法——布置班级环境,突出健康人格培养的主题,用文字、图片、音乐、影像等创设有主题的环境,让学生在长期的环境熏陶中逐步形成健康人格。

2、故事叙述法——学生搜集有关习惯的生动故事,让学生轮流准备、演讲,通过“小故事,大道理”引导学生明白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资料搜集法——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由学生小组或个人通过书籍、网络、影像等搜集有关资料,通过讲述、讨论、随笔等形式获得对培养健康人格的具体而深切的认识和体会,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4、榜样训练法——树立身边的榜样,号召学生仿效。

(如积极参加演讲、运动会比赛获奖同学的表彰等树立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

5、小品表演法——主要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组织学生在情境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表演一个故事,通过实践、表演让学生看到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反面现象及其产生的危害,从而懂得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性。

6、岗位责任法——在班会及班级日常管理中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与培养健康人格相对应的固定岗位,如晨检员、教室保洁员、预备铃后纪律检查员、安全专管员等,引导学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在这个岗位上实践锻炼,培养好的人格。

(三)主题班会课后反思——学生自我总结感悟,在自我教育中提升健康人格。

由学生的反思来检验班会效果。

每次班会之后,每位学生撰写体会。

在班会体会中,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鼓励独立的思想,独到的见解,新颖的发现。

这些体会先由班委初步浏览或由本次主持的小组学生,选出有代表性的几篇交给班主任处,在下一次的班会课上,以专题讨论的形式,或辩论的形式,强化观点,通过同学间互相启发,互相引导,来让班会的效果得以强化,更深入地贯彻下去,通过学生自我总结感悟,将德育效果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落实到言行中,在自我教育中提升健康人格。

如:

高二

(1)班毕老师所说:

班会主题来源于学生,服务于学生。

通过主题班会,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

高二

(1)班的班会课上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随机让学生来说说班里其他同学的优点。

有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被称赞乐于助人,性格开朗,待人真诚等等。

在大家羡慕的眼光中,学生的自尊心得以最大程度的满足,逐步建立起自信。

班会所有的教育主题来自学生的需要,同时也是为解开学生的困惑而服务。

(四)教师从旁协助辅导——发挥方向性指导作用,激励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健康人格的培养。

学生自主辅导模式下的班会课,就是要让学生从台前走到幕后,由表演进而组织策划,逐步培养他们关心班级事务,发现自身问题,把班会课变成一种自我教育的常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会,从而在自我教育中提升自我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独立、自信、自强的良好品质。

期间,我们的班主任该发挥什么作用呢?

1、班会策划过程中教师进行方向性指导。

具体操作由学生干部或学生分组完成,突出策划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

教师针对学生中发生的突发事件提示学生发现问题,并从旁帮助学生确定主题,把握主题班会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德育作用的大方向。

2、把握主题班会课的德育目标。

班会课最重要的德育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树立自信,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等,而要做到这些,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去点拨、去发现。

让学生努力组织策划——努力主持活动——努力反思总结的过程,也是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过程。

只要经过这个过程,就能对培养良好的人格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最终能在学生、生活中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3、要形成“学生自主辅导模式”的主题班会的长效机制。

定期组织开展主题班会课,让学生自觉参与活动,形成自觉参与的意识,不断强化自己在班会课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

形成以班委干部或以组为单位集体参与,集中讨论、策划的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身边存在的问题,还可以避免教师一人时可能出现的认识疏漏。

学生自我教育的层次随着学生长期以来认识的深入而深入,能够逐步树立自信,积极的心态,促进人格健康发展。

五、成效展示

学校充分利用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破了缺乏指导性的教育方案,打破了许多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中流于形式,枯燥无味,更无系统性的局面,也打破了大多数老师只懂得灌输道理或以强调“不准”、“不要”代替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

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发挥班级干部作用、逐步形成干部或小组学生轮流主持、任课教师协助辅导、家长充分参与的主题班会模式,让学生从幕前表演渗透到幕后策划,让学生走在教师的前面,让学生辅导学生,而教师扶植两臂,进而推进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主题班会活动,取得良好实效。

根据问卷调查、家访、谈心、周记等形成,再一次做了一个统计,对比结果如下:

人格缺陷

课题实施前的表现

课题实施后的表现

逆反行为

对父母或老师的要求和教育持对立的态度。

有些学生家长无法与之沟通,家长要小心翼翼的与之交流,经常与家长发生激烈冲突。

在学校,尊重老师,服从老师的教导。

多数接受调查家长都反映,孩子现在性格平和多了,能够与家长交流,基本上能接受家长的意见。

理想缺失

调查中学生表示自己没有理想。

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读高中,家长让读就读。

有些学生表示自己的年龄小,读三校很没面子,所以读高中。

所以越学越厌学。

在第二次的问卷调查中,只有两名同学目标不明确,只有一名同学说没有目标。

 

责任感缺失

对自己不负责任,只图眼前的愉悦,而不顾虑将来的发展。

没有家庭责任感,不管父母的艰辛和家庭的困境。

对社会没有责任感,只是抱怨社会,没有考虑作为社会一员的自己现在和将来应该肩负的责任。

同学们都关心班级,以为班级争光作为自己的荣耀。

关心体贴父母,为了让父母开心,自己会努力学习。

自我认知差

不能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或者自恃聪明而自傲,一旦受到挫折和困境就自卑。

自信感差。

绝大部分的同学对自己都有正确的认知,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反应速度不是很快,所以要比别人更刻苦,因此取得更好的成绩。

有些学生由原来的取得好成绩了就自傲、遭到挫折就自卑沮丧,变得比较客观的认识自己,从学习过程中找原因,总结经验,进而正确更好成绩。

社会适应能力差

对新的环境的恐惧。

同学相处障碍,难以融进集体中,产生苦恼。

现在同学们交往融洽,能够互相关心和帮助,宽容体谅别人,处理事情得体

诚信缺失

抄作业、考试作弊,与同学和老师沟通时不诚实

抄作业、考试作弊现象大大减少,同学们都本着内心的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

意志不健全

在各种活动中没有有自觉的目的性,不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不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信,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同学们做事有目标,能够为理想而拼搏,遇到挫折能够正确对待,查找原因,采取措施,不断进步

如:

初二

(1)班班主任:

通过长期的系列的主题班会的开展与实践产生了许多积极的效应: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懂得了分享与合作,敢于承担责任责任,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可贵的是有些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抗挫能力。

初三

(2)班班主任:

(1)“羊群效应”的凸显。

大部分学生在经历了主题班会课的自我教育之后,从表象上能践行大的是非观。

(2)总体呈现良好进步态势(学习态度和平时的行为习惯都有进步,能认识到自身不足),但进步幅度呈正态分布。

(3)学生能正确认识到自我,使自己不致落后他人,部分学生为迎合班级总体的良好氛围。

高三

(1)班班主任:

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与班主任的引导作用不矛盾,也与日常的思想教育,心理辅导不矛盾。

只有教师的作用与学生的作用充分结合,班会课与日常教育的作用完美融合,才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

通过两年的教育,我班成绩稳定,学生之间关系融洽,曾经为自己的入学成绩自卑的学生已经逐步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学生们为自己的班级感到骄傲,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自豪。

自信的精神状态提升了学习的状态,学生们更加乐于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课后也更加愿意与老师交流讨论,不再是低着头,害怕被老师批评的“丑小鸭”了。

在历次考试中,我班学生的学习成绩蒸蒸日上,逐步达到了与重点班并驾齐驱的程度。

在09年第二学期,我班接受了检验,光荣地被评为宝山区优秀班集体。

这些都足以显示,主题班会课以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是十分有效的。

目前我校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德育工作蒸蒸日上,被评为宝山区五星级行为规范示范校、宝山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健康校园、合格心理咨询室,我校学生健康成长,初、高三毕业后顺利走入社会。

六、成果展示

经过一年半的实践和研究,以《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初步结题,形成一定的成果,并在校内广而推之,形成良好效果。

1、形成主题班会的“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即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活动”作用,通过课前学生自主策划——课堂学生自主管理——课后学生自主教育的德育教育模式,在我校取得良好效果。

我校形成了以主题论文由1、丁国萍老师执笔的《扎根班会沃土学生自主耕耘收获健康人格》——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的实践研究;2、梁凤丽的《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全面打造优秀学生》——高中重点班自主辅导模式主题班会课的探索实践;3、朱一亮的《增强自我意识,提高自控能力》---初中平行班自主辅导模式主题班会课的探索实践;4、吴凌燕的《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增强学生责任感》——初中特色班自主辅导模式主题班会课的探索实践;5、徐娟的《培养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初中特色班自主辅导模式主题班会课的探索实践;6、毕赟芳《立足班会自主辅导树立自信》——高中平行班自主辅导模式主题班会课的探索实践;7、高原《成长,从学会独立开始》——高中重点班自主辅导模式主题班会课的探索实践等7篇实践论文,为其他老师的德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和素材。

2、汇集了主题班会课堂活动中,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培养健康人格的多种方案和教案。

在主课题的引领下,由7个分课题教师,积极实践,善于发现学生人格存在问题和努力研究寻找发展方向,并结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指导好学生自主辅导,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并带领了全校班主任齐头共进,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在整一学年中,我校组织全体班主任,积极参加,落实每周一的主题班会活动,并开展了“高境杯——喜迎世博盛会,提升文明素养”的主题班会大奖赛活动,为学生自主辅导培养健康人格提供了更好的舞台。

学校在初、高中不同人格的培养中,形成了主题班会系列教案集,共计活动方案和教案26篇,可以让全体教师学习采用,发挥良好的德育效果。

(一)诚信:

1、《明礼诚信,共创未来》主题班会课——初中;

2、《让诚信回归》主题班会课——高中;

3、《真诚待人》主题班会课——初、高中;

4、《人生的明灯——友谊》主题班会课——初、高中。

(二)自信:

1、《自尊,自立,自强》主题班会课——初中

2、《相信我最棒——做一个自信的人》主题班会课——初中

3、《“庆六一”主题班会》主题班会课——初中

4、《积极的心态成功的一半》主题班会课——高中

5、《我十六岁了,我想做……》主题班会课——高中

6、《学会独立,拒绝依赖》主题班会课——高中

7、《善待挫折——拥有高中生活的宝贵财富》主题班会课——高中(四)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

1、《做学习的主人》主题班会课——初、高中

2、《学习、做人两不误》主题班会课——初、高中

3、《好习惯与好成绩》主题班会课——初、高中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题班会课——初、高中

5、《学会自主学习》主题班会课——初、高中

6、《增强学习意志》主题班会课——初、高中

7、《我与我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