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脉经讲课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5300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胜脉经讲课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德胜脉经讲课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德胜脉经讲课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德胜脉经讲课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德胜脉经讲课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德胜脉经讲课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德胜脉经讲课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德胜脉经讲课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德胜脉经讲课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德胜脉经讲课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德胜脉经讲课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德胜脉经讲课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胜脉经讲课录.docx

《德胜脉经讲课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胜脉经讲课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德胜脉经讲课录.docx

德胜脉经讲课录

第一节三首脉歌

脉诊不好学,但是,只要背熟我总结出的以下三首脉歌,并明白了他们的含义,就可以领略到脉诊的精髓,走进脉诊的大门。

这三首脉歌就是:

八要脉歌

浮脉皮上求沉脉肉里头数脉跳得快迟脉慢悠悠

虚脉应无力实脉力撞手长脉超尺寸短脉关中凑

相近脉

浮洪濡芤革散连沉伏牢弱五千钱

迟结涩缓脉难行数动疾促分实寒

虚细微代或见短实紧长滑指下弦

六纲总领莫相忘相近相似脉勾玄

相反脉

浮沉迟数正相反虚实促结也难缠

洪细滑涩莫相论缓疾长短更无缘

再强调一遍:

只要背熟了上面三首脉歌,并明白了他们的含义,就等于踏进了中医脉诊的大门。

第三节浮脉

什么是浮脉呢?

(凡引用经典著作中的原话,均用粗体隶书字标出,以示尊重。

对于总结的文字用稍大一号的宋体字,以引起注意)。

“八要脉歌”里说:

“浮脉皮上求”,意思就是说当我们诊脉时,我们所用的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放到病人所对应的“寸、关、尺”的部位上,如果哪个手指下能清晰的感觉到脉搏跳动,那么,这个手指下就很可能是“浮脉”。

我上面说的“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放到病人所对应的“寸、关、尺”的部位上“,那么怎样才算“轻轻”呢?

我们在讲“三部九候”的时候,曾经讲过,“在诊脉时轻轻按压,称为浮取。

再加一点劲,称为中取。

使劲按至骨上,称为沉取”。

这里面,“浮取”就是要得到“浮脉”。

“中取”的到的就是“沉脉”。

而“沉取”则是取“伏脉”

这里面说的“轻轻”,是个什么样的力道呢?

医者体力不一样,患者体质不一样,这个人说的轻,到那个人就可能说成重。

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呢?

在《王叔和脉经》里面,对摸脉的轻重是这样描述的:

“脉有轻重,何谓也?

然:

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

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

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

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

按之至骨,举之来疾者,肾部也。

故曰轻重也”。

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的白话就是:

“医生诊脉必须用轻重不同的力量,怎么说呢?

是这样:

刚开始诊脉时手指的力量要象三粒豆子的重量,在接触到病人的皮肤时就能感觉到病人的脉象,主肺部的疾病。

手指用六颗豆子的力量,是压到血脉,主心的信息。

如果手指用九颗豆子的压力,是压到肌肉而得到的脉象,主是脾的信息。

如果手指用十二颗豆子的压力,与筋相平而得到的脉象,主肝部的信息。

如果按到了骨上,稍抬手就感到脉来迅速,主肾的脉象。

这段文字,是我们的老祖先在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上首部脉学专著中,就形象的利用豆子的重量来形容摸脉应该所用的力量。

但是,请注意,到了此时,可还没发展到“三部九候”,它每部总共用了五种力量,加上“上、中、下”三部,总共是“三部十五候”。

但是,它很形象的说出了摸脉所用力道的具体数值。

而近几百年来,经过很多先贤的努力,将“上、中、下三部十五候”,简化为独取腕部寸口部位的寸、关、尺三部,每部只用三种力道,而形成了今天的“三部九候”。

“三部九候”所用力道的第一候,即浮取时“力量要象三粒豆子的重量,在接触到病人的皮肤时就能感觉到病人的脉象”,即是当今的“浮脉”。

而中取,手指用十二颗豆子的压力即是当今的“沉脉“。

手指用到了十五颗豆子的压力,就是现代的伏取,脉所号的是“伏脉”。

可参见《中医诊断学》教材中:

“寸口的寸关尺三部:

以挠骨茎突为准,其梢为内侧部位为关,关前(腕端)为寸,关后(肘端)为尺。

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六部脉。

每手寸关尺又有浮中沉(举寻按)三种指力(三候),三三为九,故为寸口诊法的三部九候。

  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此与遍诊法的三部九候名同实异。

“三部九候”里有个名词要说明一下。

就是用三种力量时的名称。

由于古书的版本不同,或因流派、传授不同,有的叫“浮、中、伏”,有的叫“浮、中、沉”,有的叫“举寻按”,到底我们应遵循哪种呢?

实际我们应遵循哪种都没有关系,只不过是叫法不同,而实质就是在号脉时我们使用的上、中、下三种力道。

本人为遵从老师的教诲,仍按“浮、中、伏”来讲授。

“三部九候”是现代约定俗成的一种号脉方法。

几百年来,不管是中医学院的教材,还是流行的方脉书籍,以至中医晋级的考试,莫不以此为准。

但是,“三部九候”的学说,是不是无懈可击了呢?

我个人认为“三部九候”的学说,不管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一个自古错到今的错误说法。

但是,为了讲的明白,听的方便,我们还是把这个错误放到以后再讲,具体参见第三章“三部十二候”。

  

我们接着讲浮脉。

我们上面讲了如何定摸脉的部位、如何确定摸浮脉所用的力度,下面我们还要知道摸浮脉时的感觉。

也就是说,什么感觉是浮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古为镜,那就让我们先看看古人和古书中是如何讲浮脉的。

《王叔和脉经》: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翻译成现代的语言就是:

(在摸脉时)寸、关、尺上的手指,如果梢向上抬,(也就是刚刚压在皮肤上),觉得脉跳动的很大,而使劲下按,脉跳动力量的反倒不如以前了。

《濒湖脉学》:

浮脉法天,有轻清在上之象,在卦为干,在时为秋,在人为肺,又谓之毛。

意思是说,浮脉向天一样,有轻清的飘在空中的样子。

如果按卦象来说,它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中的天干。

按时令(节气)来说,为秋季的主脉。

在人的身体上它对应肺脏,又可以说它对应皮毛。

《濒湖脉学》:

〔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榆荚,榆树上生长的一种可食用的类似种子的东西,俗称榆钱。

很轻。

唐朝的诗人施肩吾曾作七言绝句《戏咏榆荚》:

“风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来不住。

知尔不堪还酒家,漫教夷甫无行处”。

诗中对自己不得志的无奈和抱怨我们不提,但是,从写景中我们也可以知道“榆荚”是很轻的,可以随风到处飘动。

《脉诀》言,寻之如太过,乃浮兼洪紧之象,非浮脉也。

意思是说:

摸脉时如果感觉浮脉非常有力、那就是浮脉兼有洪脉和紧脉的脉象,不单单是浮脉了。

《四言举要》:

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意思是说:

在手腕上,浮脉就象自然界里的天一样,高高在上,轻轻一按就可以摸到,轻轻的在肌肉的最上面,就象水中漂浮的木块一样(不用深入水中就可以摸到)。

《厘正按摩要术》浮(轻手着于皮肤之上而即见也。

)主表,属腑,属阳。

风邪六气,外因之病。

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皆浮也。

虚弱病久,临危时,脉亦无力而浮,为外感内伤之别。

(《心法》)

浮而虚甚为散脉,主神离气脱。

浮如葱管为芤脉,主亡血。

浮如按鼓为革脉,主亡精。

浮而柔细为濡脉,主伤湿,又主血虚。

浮而有力为洪脉,主呕胀,又主阳盛阴虚。

浮而无力为虚脉,主血虚。

(陈修园)

《中医诊断学教材》脉象: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

主病,表证。

说明:

浮脉主表,反映病邪在经络肌表。

邪袭肌表,卫阳抵抗外邪,脉气鼓动于外,脉应指而浮。

久病体虚脉浮大无力者不作外感论治。

对于《厘正按摩要术》和《中医诊断学教材》的论述,因为基本是白话文,我就不多讲了。

通过的这么多形象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浮脉就是医生在摸脉时,手指只用三颗豆子的重量压在病人的脉搏上,就可以最清楚的感觉到病人脉搏的跳动的脉象,就叫浮脉。

 

为什么我用了一个“最”字呢,就是说,如果你再用更大的劲,也就是用了三颗豆子以上的力道,反而觉得脉搏跳动的力量减少了,这就是浮脉的特点。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怎样摸脉,怎样断定病人是浮脉,学诊脉不难吧?

下面我们再讲一讲浮脉的病理意义。

也就是病人出现浮脉会有什么病。

老规矩,我们还是先看看先贤们如何说,然后再总结。

《濒湖脉学》: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

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

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即简单,又明了。

一句“浮脉为阳表病居”说出了浮脉的本质,就是浮脉所反映出来的疾病是病人所得的表症。

而后面几句是说浮脉和其它的脉象混合而出现的症状。

如“迟风数热紧寒拘”一句,就是说:

如果脉象浮迟,是受风。

如果脉象浮数,是受热。

如果脉象浮紧,是受寒。

浮迟、浮数、浮紧、浮洪、浮缓浮虚浮芤等都是复合脉,我们在后面还要讲。

现在最关键的是记住“浮脉为阳表病居”。

“表病”的“表”,是肌表、人体外表的意思。

人之所以得病,不外三条:

一、外感风、寒、暑、湿、燥、火(也就是外感六淫),二、内因喜、怒、忧、思、悲、恐、惊(内伤七情)。

三、不内外因(意外事故的伤害、天灾、过度放纵情欲等)。

“表病”就是第一条的“外感风、寒、暑、湿、燥、火(也就是外感六淫)”的初期。

人已经受到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某一项或多项的侵害,但是尚未传到脏腑,只犯及人体的表层所表现出来的症状。

《厘正按摩要术》中讲:

浮(轻手着于皮肤之上而即见也。

)主表。

------风邪六气,外因之病。

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皆浮也。

虚弱病久,临危时,脉亦无力而浮,为外感内伤之别。

(《心法》)

在这里我们也要重点理解“浮------主表”。

《中医诊断学教材》:

脉象: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

主病,表证。

说明:

浮脉主表,反映病邪在经络肌表。

邪袭肌表,卫阳抵抗外邪,脉气鼓动于外,脉应指而浮。

久病体虚脉浮大无力者不作外感论治。

简而明:

浮脉主表症

《濒湖脉学》还说到: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这里又提出两个重要观点:

一、“三秋得令知无恙”。

“三秋”,一年中分四季,秋天排到第三,所以“三秋”既是秋季。

“得令”,时令。

是说浮脉在秋季因时令的关系,出现是正常的,不能看成有病。

二、“久病逢之却可惊”,是讲病人病了很久,体能(阳气)消耗殆尽,突然出现浮脉,是仅存的一点阳气要离开身体。

此时,必须引起高度注意,实施抢救。

好了,我们总结一下浮脉的病理:

一、浮脉主表;二、浮脉是秋季的当令脉,秋季的浮脉不是病;三、危重病人出现浮脉,是病危的症侯。

在这一节里我们学习了浮脉。

一是浮脉的脉象,二是浮脉的病理。

相信大家再摸脉的时候,见到浮脉就不会陌生了。

《德胜脉经》里的沉脉

第四节沉脉

老规矩,我们还是先看古人是怎么说的。

《王叔和脉经》:

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是不是有点面熟?

是的,从语言结构上,浮脉和沉脉的叙述,几乎一样,从字数也一样。

只是整整相反。

浮脉是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而沉脉是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意思就是,如果用三菽之力按摸,感到脉感不是很足,而用九菽之力,脉感就很清晰了。

《濒湖脉学》:

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脉经》)。

这句话,我认为有点问题。

脉象中单有“伏脉”,《王叔和脉经》中讲伏脉:

“极重指按之,着骨乃得”。

一个是“重手按至筋骨”,一个是“极重指按之,着骨”。

两个力道如何区分?

如讲此句改为“手以十二菽之力,按至筋骨乃得”,去掉个“重”字,应该更为贴切。

如绵裹砂,内刚外柔(杨氏)。

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沉脉法地,有渊泉在下之象,在卦为坎,在时为冬,在人为肾。

又谓之石,亦曰营。

上面这段话的大致意思就是:

沉脉里面强,外面柔,自然是“如绵裹砂,内刚外柔”。

“如石投水,必极其底”,的“底”,就是“筋骨”,意思是沉脉的脉象是摸脉的手指必须摸到最底下的“筋骨”才能清晰的感到脉象。

“沉脉法地,有渊泉在下之象”,“法地”是类似“地”。

传说盘古用巨斧对准混沌一团的大气,拦腰一斧,将混沌分为两开,轻清的一半上升为天,重浊的一半下降为地。

有渊泉在下与苍天相对应。

比喻沉脉在下与浮脉的对应。

按八卦应和“坎”对应,按时令,与冬季相对应。

在人体与肾脏相对应。

又可以把“沉脉”称为“石”,也可以说成“营”。

〔体状诗〕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此“四时”,非四个时节,而是一年的第四个节气,就是冬季。

《四言举要》:

沉脉法地,近于筋骨,深深在下,沉极为伏。

和浮脉相反,在手腕上,沉脉就象自然界里的大地一样,沉沉在下,必需用一定的力道按才可以摸到,深深的在肌肉的最下面,如果沉到了极点,就不是沉脉,而是“伏脉”了。

《厘正按摩要术》沉重手按于肌肉之下而始见也。

主里,属脏属阴,七情饮食,内因之病。

但暴怒者、水肿者、腹痛极者、瘟疫汗下不能出者,脉亦沉。

(《心法》)

沉而着骨为伏脉,主热邪内郁。

沉而底硬为革脉,沉而细软为弱脉,主气衰,然清贵者有此脉。

(陈修园)

通过的这么多形象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沉脉就是医生在摸脉时,手指必须用十二颗豆子的重量压在病人的脉搏上,透过肌肉,按至筋骨才可以最清楚的感觉到病人脉搏的跳动的脉象,就叫沉脉。

沉脉也不难学吧?

下面我们再讲一讲沉脉的临床意义。

也就是病人出现沉脉会有什么病。

老规矩,我们还是先看看先贤们如何说,然后再总结。

《濒湖脉学》:

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

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寸沉痰郁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

尺部浊遗并泄痢,肾虚腰及下元。

沉脉主里,有力里实,无力里虚。

沉则为气,又主水蓄,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食,沉涩气郁,沉弱寒热,沉缓寒湿,沉紧冷痛。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沉脉如同是沉入水底的脉,属阴症、里症。

在沉脉的部位,如果脉数(在后面的章节我们将讲“数脉”,现在可以理解为脉跳的比正常人快,而“迟脉”则正相反。

),则是病人的内里有热。

在沉脉的部位,如果脉迟,则是病人的内里有寒。

沉脉无力一般是元气虚弱或有气滞。

沉脉有力一般是有积滞或有寒邪。

后边一句“寸沉痰郁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

尺部浊遗并泄痢,肾虚腰及下元”,指出了沉脉在寸、关、尺的三部所体现的病症。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呢?

这是因为人们手的寸、关、尺的三部脉和人体的五脏六腑各有着自己的关联。

寸脉所对应的是肺和心,而胸是肺心之所,所以寸脉沉,在胸部会出现响应的病症。

同样,关部的脉象会使中焦出现问题,而尺脉则影响到肾。

关于寸、关、尺的三部脉和人体的五脏六腑有着哪些具体的的关联?

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细讲。

《厘正按摩要术》:

沉重手按于肌肉之下而始见也。

主里,属脏属阴,七情饮食,内因之病。

但暴怒者、水肿者、腹痛极者、瘟疫汗下不能出者,脉亦沉。

(《心法》)

沉而着骨为伏脉,主热邪内郁。

沉而底硬为革脉,沉而细软为弱脉,主气衰,然清贵者有此脉。

(陈修园)

上面的意思大致是:

“沉重手按于肌肉之下而始见也”,肌肉之下也就是筋骨之上。

“主里,属脏属阴”,“里”,内脏病,当然也就是“阴”的病。

“七情饮食,内因之病。

但暴怒者、水肿者、腹痛极者、瘟疫汗下不能出者,脉亦沉”。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七情,是人的七种情志强过于人体的自我调控能力所造成的内脏疾病,会出现沉脉。

但是,突然暴怒、患水肿病、腹中非常疼痛的人和得瘟疫但用发汗的方法不能使病人出汗的人,也会有沉脉。

下面陈修园的论述,是沉脉的相近脉及所主的疾病,我们后面还要讲。

《中医诊断学教材》沉脉:

  脉象:

重按始得,轻取不应。

  主病:

里证。

说明:

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有力。

正虚体弱,脉气无力,则脉沉无力。

所以,脉沉有力主里实,脉沉无力主里虚。

《中医诊断学教材》里讲的完全是白话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沉脉的主病:

沉脉,主里症。

见到沉脉,基本可以断定是脏腑有病。

《德胜脉经》里的数脉

第五节数脉

现在讲数脉。

数脉的“数”,音“硕”,拼音是“shuò”。

最权威的解释莫过于《王叔和脉经》:

数脉,去来促急。

“数脉,去来促急”的“促急”,自然就是“快”。

在脉象中,一息就是医生的鼻子一次呼加一次吸及中间的停顿的时间总和。

一息中,医生感到名人的脉搏跳动达到6次以上(包括6次),就是数脉。

《濒湖脉学》:

数脉,一息六至(《脉经》)。

脉流薄疾(《素问》)。

数为阴不胜阳,故脉来太过焉。

浮、沉、迟、数,脉之纲领。

〔体状诗〕数脉息间常六至,阴微阳盛必狂烦。

浮沉表里分虚实,惟有儿童作吉看。

《濒湖脉学》例举了《脉经》对数脉的论述“数脉,一息六至”和《素问》对数脉的描述“脉流薄疾”。

这里的“薄疾”是指数脉只是快而力道不是很大。

数脉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体内的阴阳失去了平衡,阴弱阳强(阴不胜阳),所以数脉体现的是快。

“太过”就是超过了正常脉所跳动的次数。

浮脉、沉脉、迟脉、数脉是医生诊脉的纲领脉象。

《四言举要》:

数脉属阳,六至一息,七疾八极,九至为脱。

数脉是阳脉,一息跳动六次。

如果达到七次,就是“疾脉”,更重了。

到了八次,就到了极点。

如果一息到了九次,就是阳气要散了。

《厘正按摩要术》:

数一息脉来五六至,或一息七八至也。

主热属阳。

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但内痛甚者、汗将出者、虚阳将越者、泻痢、痞疡、初产、喘咳、脉亦数。

(陈修园)

数而流利为滑脉,主痰饮食积。

数而牵转为紧脉,主寒,主痛。

数而时止为促脉,主三焦郁火。

数见于关为动脉,主痛、主惊,男亡阳,女血崩。

(陈修园)

《中医诊断学教材》:

数脉  脉象:

一息脉来五至以上。

  主病:

热证。

说明:

邪热亢盛,气血运行加速,脉数而有力。

阳虚内热,脉数而无力。

阳虚外浮脉数大无力按之空,三者应仔细鉴别。

总结一下:

数脉,是医生调匀呼吸以后,感觉到病人的脉搏在一息之间,跳动六次以上的脉象。

数脉是阳脉,主热。

不管是湿热内蕴还是表热外浮,都会出现数脉。

在《难经》的第一难中讲道:

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

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

漏水下百刻,营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

初学脉学,可以不必对《难经》中的文字过度去探究。

总之,《难经》已经把正常的人一天应该有多少次呼吸作了讲述。

折算到现在的时间算,我们每一分钟的一呼一吸,也就是一息应当进行十八次。

所以,一个初入中医大门,学习脉学的人,要严格的训练自己,把应诊时的呼吸能很自然的调节到十八次。

数脉一息六次以上。

迟脉一息三次以下。

那么正常人的脉象一息自然是四至五次。

如果一息四至,一分钟十八息的脉搏跳动应该是72次。

如果一息五至,一分钟十八息的脉搏跳动应该是90次。

都属于正常。

西医对此也是如此认识。

但是,西医知道这个数据,不过200多年,而中国人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把它上升成理论并完成著作,我们有理由不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

《德胜脉经》里的迟脉

第六节迟脉

《濒湖脉学》讲:

浮、沉、迟、数,脉之纲领。

我们已经讲了浮、沉、数三种脉了,现在就讲纲领中的第四种脉-迟脉

大家可能知道我又要请出“王叔和”了。

的确,《王叔和脉经》虽然已经几千年了,但对于脉学中立论的权威性,却是不容置疑的。

《王叔和脉经》:

迟脉,呼吸三至,去来极迟。

王叔和而认为,迟脉,应该是一息脉搏跳动三次,脉跳来去都很迟。

《濒湖脉学》:

迟(阴),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脉经》)。

迟为阳不胜阴,故脉来不及。

《脉谈》言,重手乃得,是有沉无浮。

一息三至,甚为易见。

而曰隐隐、曰状且难,是涩脉矣,其谬可知。

〔体状诗〕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

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原。

〔体状诗〕脉来三至号为迟,小快于迟作缓持。

迟细而难知是涩,浮而迟大以虚推。

(三至为迟,有力为缓,无力为涩,有止为弦,迟甚为败,浮大而软为虚。

黎氏曰∶迟小而实,缓大而慢;迟为阴盛阳衰,缓为卫盛营弱,宜别之。

《濒湖脉学》举例:

《脉经》谈到迟脉,是一息三至,去来极慢。

因为迟脉是阳气弱而阴气盛,所以脉搏跳动的就比正常人慢。

在《脉谈》这部著作中,谈到迟脉是“重手乃得,是有沉无浮”。

如果说,一息三至,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说仅有沉脉才能见到脉迟,而且脉象困难,是涩脉。

把“涩脉”说是迟脉是错误的。

《脉谈》为明金时代医家张璧。

号云岐子,易州(今河北易县)人。

为张元素之子,其脉法研究颇为精当,系以《内经》、《脉经》为本,参以仲景及后世诸家脉论,并阐以己见,著成《云岐子脉法》,以七表八里九道脉为纲,论述各脉之主证及方治。

著有《伤寒保命集》(又称《云岐子保命集论类要》),为论述伤寒证之著作,后编入《济生拔萃》。

另有《脉谈》、《医学新说》等,亦皆行于世。

但在这里,李时珍对张璧关于迟脉的论述,提出了反驳的意见。

南宋医学家黎民寿说∶迟小而实,缓大而慢;迟为阴盛阳衰,缓为卫盛营弱,宜别之。

说出了迟脉与缓脉的区别,一个是“小而实”,一个是“大而慢”。

黎民寿,南宋名医,著有《诀脉精要》等很多有影响的著作。

《四言举要》:

迟脉属阴,一息三至,小驶于迟,缓不及四。

  《四言举要》对迟脉的论述是:

迟脉一息三至,或更少。

缓脉的脉象是稍微比迟脉快一点,但达不到一息四至的水平。

这里的“驶”,应理解为“疾”,或“快”。

《中医诊断学教材》:

迟脉  脉象:

一息不足四至。

  

《中医诊断学教材》:

认为迟脉的脉象是一息不足四至。

没有了缓脉的概念。

总结:

迟脉是脉搏一息三至或更少的脉象。

迟脉所体现的病症:

《濒湖脉学》:

〔主病诗〕迟司脏病或多痰,沉痼癥瘕仔细看。

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

寸迟必是上焦寒,关主中寒痛不堪。

尺是肾虚腰脚重,溲便不禁疝牵丸。

迟脉主脏,有力冷痛,无力虚寒。

浮迟表寒,沉迟里寒。

迟脉是主内脏病或有痰的病。

这里的“多痰”,不一定是病人口中的痰,而是泛指“久病者多痰”的痰。

“沉痼”的意思是久病未愈的病。

“癥瘕”即积聚之别名,在腹部气滞则聚而见形,可触摸到硬块。

气行则散而无迹,是“症瘕”的特点。

后面几句,是讲迟脉的脉象可根据有力、无力来断定是实寒或是虚寒。

根据迟脉发生的部位来断定体内蕴藏寒邪的脏腑。

《厘正按摩要术》:

有力为寒痛,无力为虚痛。

伤暑、滞食、困水,以及冷风迫汗、凝滞气血者,脉皆迟。

《厘正按摩要术》引用了陈修园的脉学理论,直接指出了迟脉可体现的虚、实脉象,体内寒邪所形成的原因。

《中医诊断学教材》:

寒证。

说明:

寒凝气滞,阳失控运,故脉迟。

迟而有力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多为虚寒。

邪热结聚,阻滞血脉运行,也见迟脉,迟而有力按之必实,又不可做寒证解。

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也可脉迟而有力,但不可误作病脉。

《中医诊断学教材》简而明的指出迟脉所主的病症:

寒证和形成原因。

总结:

迟脉的脉象是脉搏一息三至或更低的的脉象。

迟脉是体内有寒所致。

浮脉兼迟,是有表寒。

沉脉兼迟是有里寒。

迟而有力是实寒。

迟而无力是虚寒。

《德胜脉经》里的浮脉《德胜脉经》里的三首歌

《德胜脉经》第八章八要脉的相反脉象

在二十八脉里,有些脉象是相近、相似的,我们已经探讨过。

但是也有些脉象差距极大,不可能同时出现,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这些脉象。

           相反脉的脉歌

          浮沉迟数正相反虚实促结也难缠

          洪细滑涩莫相论缓疾长短更无缘

浮脉和沉脉:

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脉位上有根本的区别。

迟脉和数脉:

迟脉是一息四至以下,数脉是一息五至以上。

虚脉和实脉:

虚脉是应指无力,实脉是应指有力。

促脉和结脉:

促脉是跳动快有时停止,结脉是跳动缓而有时停止。

洪脉和细脉:

洪脉是啪啪而来,状如洪水而有力。

细脉是细软微弱而无力。

滑脉和涩脉:

滑脉是往来流利,涩脉是往来艰难。

缓脉和疾脉:

缓脉是比正常人的脉跳还要慢,疾脉是比数脉跳的还要快。

长脉和短脉:

长脉的脉象超过本位,短脉的脉象是不及本位。

  由于以上这些脉的特性,不论在什么情况,都不会同时出现。

有的医生给病人的病历上竟然写上“脉促结”,简直荒唐。

还有的医生给病人的病历上竟然写上“浮濡”,濡脉本来就是浮而细软,这样写的人,我看不是病人的脉“浮濡”,而写病人病历的人是“腐儒”。

所以,学脉诊一定要把二十八脉的脉象彻底搞清,牢记以上三首脉歌,真正对病人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