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5358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壮族第一章 历史源流.docx

壮族第一章历史源流

第一章历史源流

第一节族称的演变与分布

   云南壮族世居地东经100度04分-106度11分、北纬21度45分-27度51分之间的广大区域,东起富宁县剥隘镇南廷村,西至丽江县龙蟠乡新联村,南起勐腊县瑶区乡沙仁村,北抵宁蒗县拉伯乡加泽村。

云南省17个地、州、市127个县(市)皆有分布,大部分集中在云南东南部的文山壮族苗放自治州。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共计100.3万人,其中文山州壮族87.8万人。

人口在20万人以上的县有广南、富宁,10万-20万人的县有砚山、邱北,1万-10万人的县(市)有文山、马关、西畴、麻栗坡、个旧、蒙自、师宗、开远,0.1万-1万人的县(市区)有五华、官渡、禄劝、巧家、宣威、会泽、屏边、弥勒、泸西、元阳、金平、河口、勐腊、华坪、宁蒗等。

 

   云南壮族源于古代越人。

越人是我国古代南方最在的一族系,有于越、闽越、东瓯越、扬越、山越、滇越、夔越、南越、夜郎、西瓯越、骆越等。

"越"这个字在古书中和"蛮""夷"等字的使用不同。

后者是泛指南方及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而言,前者专指属于越人这个族群的族属。

不论于越、滇越,还是西瓯越、骆越都是越人。

非越人的少数民族,从来不用"越"作为族称。

"越"人为这个族群的族称,是在春秋时吴、越建国后才用的。

一部分云南的越人后裔,东汉至隋代称为濮或僚,唐宋时期多称僚,元明清至民国称侬人、沙人、土僚、仲家等。

1958-1965年称为僮族,1965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把僮族改我为壮族。

   一、东汉至隋代的濮、僚

   

(一)濮

   是我国南方古老的族系之一。

最早记载的史书是《竹书纪年》和《大戴礼》。

《大戴礼.帝系篇》说:

"黄帝……娶于西陵氏之,有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

青阳降居低水,昌意降居若水。

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昌濮氏,产颛顼。

""殷商和西周时期,基本地区或中心一带,应在长江以南洞庭湖地区和五溪一带。

其文化影响,南边可能到达长沙或长沙以南地区。

西南末年以后,随着楚在江汉地区的崛起,濮的领域不断被楚所蚕食,活动范围也逐渐缩小。

在楚的强大军事压力之下,其中心已萎缩到五溪一带。

"江应梁先生指出:

"古代的濮和越、百濮和百越是一个民族,在一些文献中所记载析濮和越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从楚国诸书记载对濮越不加区别,前后混称或言及江南、、江汉之地称濮而不称越,言越而不再言濮等情况看,在楚国的南方,只有一个人数众多、部落分散的大族群,对他们有时称濮或百濮,有时又称越或百越。

"湖北省博物馆的考古专家杨权喜先生认为:

"鄂东南地区出土较多的印纹硬陶、拍印的间断形纹陶、带泥的陶器、铜鼓、大铜斧等具有越文化因素的遗物,这带应为越族活动的区域,濮即越。

"在楚的军事压力下,濮大规模移居西南,与当地的越人混居,以致汉晋时期的文献把西南地区半侗语诸民族先民均称为濮。

壮放自称布僮、布依、布雅依和布依族自称面依的布,都是古代濮族名称的遗留。

   西南地区之濮人,有记载始于左思《蜀都赋》载:

"东有巴,绵亘百濮。

"《华阳国志.巴志》载:

"其属有濮、苴、共、奴、夷之蛮。

"川南亦有濮人。

《华阳国志》蜀志》载:

"会无县,路通宁州,渡泸得(住)[堂]狼县,故濮人邑也。

今有濮人冢,冢不闭户,其穴多有碧珠,人不可取,取之不祥。

"会无县,西汉时置,东汉、蜀因袭。

治在今四川会理,辖今会理县北部及会东、宁南、米易等地。

   黔西、滇东南有濮。

《华阳国志.南中志》载:

汉杀郎竹王后,"夷濮阻城,咸怨诉竹王非血气所生,求立后嗣。

"同书又载:

"兴古郡……多鸠僚、濮。

""谈槁县,有濮、僚。

"谈槁故治在今云南富源县城附近,北抵盘江,西至南北盘江源头一带,东接贵州盘县。

滇黔桂交界之句町亦称濮。

《华阳国志.南中志》载:

"句町县,故句町王国名也。

其置自濮王,姓毋,汉时受封迄今。

"句町故城在今云南广南。

此外,云南之富宁,广西之西林、隆林、田林等县亦属其辖境。

   滇池区域亦有濮人活动。

《华阳志.南中志》载:

"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滇濮、句町、夜郎、叶榆、桐师;崔唐候王国以什数。

"这里的"夷"是氐羌系,属藏缅语族。

"越"即百越系,包括濮和僚。

   滇东的曲靖地区有濮人。

杜预《春秋释例》云:

"建宁郡南有濮夷,濮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

"张增祺先生认为:

"建宁群为蜀汉置,郡治云南曲靖,非湖北石首之古建宁县。

建宁县置于刘宋,杜预是晋代人,自然说的是云南的建宁郡。

"《华阳国志.南中志》载:

"章武初……李恢迁濮民数千落于云南建宁界,以实二郡。

"《太平御览》卷七百九十一引《永昌郡传》说:

"云南郡在建宁南四十五里,治云南县。

亦多夷濮,分布山野,千五百人。

"蜀汉的云南郡属县七,其管辖范围相当于今祥云、弥渡、大理、洱源、下关、漾濞、宁蒗、姚安、大姚等县地。

蜀汉的建宁郡,治味县(今曲靖市),属县十七,其辖区当括今曲靖地区大部、昆明市、玉溪地区和楚雄彝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

   滇西南的濮人主要分布在永昌郡境内。

《华阳国志.南中志》载:

(永昌郡),"明帝乃置郡,以蜀郡郑纯为太守。

有闽濮、鸠僚、越、裸濮、身毒之民。

"永昌郡之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括今云南省德宏州、临沧地区、西双版纳州和思茅地区在内。

   

(二)僚

   魏晋南北朝的著作文献大都称出自百越系统的民族为濮或僚,有时有同一著作中濮、僚并存。

如《宋书.武三王传》载:

"……南中远,风谣迥隔,蛮僚狡窃,边氓荼炭,实须练实,以绥其难。

谓…天宝可宁州刺中,庶足威怀荒表,肃请遐服。

"同书《萧惠开传》载:

"大明八年(公元464年),改督益、宁二州刺史、至蜀,欲广树经略,收牂牁、越崔以为内地,绥定蛮濮,辟地征租"。

类似的例子还有《华阳国志》等。

说明"濮"与"僚"实为同一系统民族不同时期的不同称谓。

《华阳国志.南中志》载:

"有竹王者,兴于遁水。

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

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

长养,有才武,遂雄夷濮。

氏以竹为姓。

捐所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竹王祠竹林也。

王与从人尝止大石上,命作羹。

从者曰:

'无水'。

王以剑击石,水出。

今(竹)王水是也。

破石存焉。

后渐骄恣。

"同一传说,《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例传》如是记载:

"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

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候,以竹为姓。

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为牂牁郡,夜郎候迎降,无子赐其王印绶。

后遂杀之。

夷僚咸以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

牂牁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候。

死,配食其父。

今夜郎有竹王三郎神是也。

"同一个有关竹王的故事,其意《华阳国志》与《后汉书》记载大致相同,只是前书"夷濮",后为"夷濮"。

两书之后三四十年时间,出现了郦道远的《不经注》,该书卷三十六"温水"条下引了一个瓦作郎遁水有关的故事来作遁水的解释。

其文云:

"汉武帝时,有竹王兴于遁水。

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去。

闻有声,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遂雄夷濮,以竹为姓。

所捐破竹,于野成林,今生王祠竹林是也。

王尝从人止大石上,命作羹,从者曰无水。

王以剑击石,出水,今竹王水是也。

后唐蒙开牂牁,斩竹王首,夷僚咸怨。

以竹王非血气所生,求为立祠。

帝封三子为候,乃死、配父庙,今竹王王郎祠,其神也。

"同书一短短故事中有"夷濮与""夷僚"之说法,说明当时"濮""僚"可以互相通用。

亦提示我们,这个时期是出自百越系统的民族称谓正在从"濮"转"僚"的过程。

此过程当结束于南朝范晔著《后汉书》时期。

《后汉书》以后的文献中,"僚"多而"濮"越来越少。

   汉武帝元鼎(公元前111年),"平南夷为牂牁郡。

"牂牁郡属县十七,括今贵州及广西西部右江上游地带,云南省曲靖地区、文山州、红河州等地。

牂牁、兴古僚种复反(马)忠令(张)嶷领诸营往讨,嶷内招降得二千余人,悉传诣汉中。

《晋书.武帝纪》说"太康四年(公元283上)六月,牂牁僚二千余落内属。

"兴古郡蜀汉时期设置于原牂牁、益州2郡连接地带,其地括今云南省的文山州和红河州及曲靖地区的一部分。

   晋代,西南地区的僚人居住地连成一片。

《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晋人郭义恭《广志》说:

"僚在牂牁、兴古、郁林、苍梧、交趾,皆以朱漆皮为兜鍪。

"永昌郡(今云南保山)蛮有僚人,《三国志注》引《益州部耆旧传》说:

"平南事讫,牂牁、兴古僚种复反(马)忠令(张)嶷领诸营往讨,嶷内招降得二千余人,悉传诣汉中。

"《晋书.武帝纪》说:

"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六月,牂牁僚二千余落内属。

"兴古郡蜀汉时期设置于原牂牁、益州2郡连接地带,其地括今云南省的文山州和红河州及曲靖地区的一部分。

   晋代,西南地区的僚人居住地连成一片。

《太平御览》一百五十六引晋人郭义恭《广志》说:

"僚在牂牁、兴古、郁林、苍梧、交趾,皆以朱漆皮为兜鍪。

"永昌郡(今云南保山)亦有僚人,《三国志.蜀志.霍峻传》说:

"子戈……后为参军降屯副贰都督……时永昌郡夷僚恃险不宾,数为寇害,乃以戈领永昌太守,率编军讨之。

"

   魏晋时期僚的一支又称鸠僚或鸠民,主要分布在滇东南的兴古郡和滇西南的永昌郡。

《华阳国志.南中志》载:

"兴古郡……多鸠僚.濮。

""(永昌郡)……有穿胸.儋耳种.闽越濮.鸠僚。

其渠帅皆曰王。

"

   东晋时期牂牁、夜郎等郡成为成汉与东晋反复争夺与鏖战之地。

东晋与成汉双方争夺的目标不仅是土地,还有剥削对象的劳动人民。

因此,成汉李寿时从南中地、牂牁等地掠夺僚人入蜀,以充实因战争而空荒的郊甸。

梁朝李膺《益州记》载:

"李雄时尝谴李寿攻朱,遂有南中地。

寿既篡位,以郊甸未实,都邑空虚,乃徙旁郡户三千以上实成都,又从牂牁引僚人入蜀境。

自象山(今大相岭)以北尽为僚居。

蜀本元僚,至是始出巴西、渠川、广汉、阳安、资中、犍为、梓潼,布在山谷,十余万家。

"在《水经注.漾水篇》、《晋书.李势载记》、《北史.僚传》、唐代贾耽有类似的记载。

李行时入蜀的僚人约十余万户,五十八万人。

进衍,最盛时不会少于三四百万人。

以今四川范围来看,《晋书.地理志》所载西晋设置15郡,即蜀、犍为、汶山、汉嘉、江阳、朱提、越崔、梓潼、广汉、新都、涪陵、巴郡、巴西、巴东、建平。

除新都一郡外,其余14郡有僚。

其中,又以岷、沱江中下游及渠江上游地区,即犍为、巴西2郡分布最为密集。

 

   自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至北周灭亡,凡234年,益州扰攘不宁,成都频繁易主,南北朝廷虽不能切实经略南中,但历朝均委命持节都督遥领宁州。

宁州属民有称为僚者。

《梁书.徐文盛传》载:

"徐文盛,字道茂,彭城人也。

世仕魏为将。

父庆之,天监初,率千余人自北归款,未至道卒。

文盛仍统其众,稍立功绩,高祖甚优宠之。

大同末,以为持节,督宁州刺史。

先是州在僻远,所管郡蛮不识教义,贪欲财贿,劫篡相寻,前后刺史莫能制。

文盛推心抚慰,示以威德,夷僚感之,风俗遂改。

"

   二、唐宋时期的僚人

   唐宋时期的壮族先民统称为僚。

此时期的僚人主要分布在今滇、桂、黔、蜀诸省区。

分布区域不同,或据首领的姓氏僚人有不同的称呼。

   

(一)滇东南.桂西之僚

   唐代桂西、滇东南地区之僚人称为西原蛮。

《新唐书.南蛮传》载:

"西原蛮,居广、容之南,邕、桂之西。

有宁氏者相承为豪。

又有黄氏,居黄橙洞,其隶也。

其地西接南诏,天宝初(公元742年),黄氏强,与韦氏、周氏、侬氏相唇齿,为寇害,据十余州,韦氏、周氏耻不肯附,黄氏攻之,逐于海滨。

"这里说西原蛮居邕桂之西,其地接南诏,说明西原蛮地在今广西西部、滇东南地区。

唐长庆初年,兵部侍郎韩愈也说:

"黄贼(指西原蛮黄洞首领黄少卿等)皆洞僚,无城廓,依山险,各治生业,急则屯聚。

"唐末,西原蛮洞与黄洞相攻,侬氏战败,辛谠遣人和解,馈赠侬洞首领侬金勒之母。

侬母劝其子曰:

"节度使持物与僚线,非结好也。

"这两则事例说明西原蛮为僚人。

   宋代,滇东南、桂西的僚人称为广源州蛮。

广源州,是宋代邕州下辖的一个羁縻州,治所在今越南高平广渊。

所属范围在今广西靖西、那坡2县,大新县西北及越南北部的高上诸地。

皇祜四年(公元1052年)因居此地的侬智高举兵反抗宋王朝,古代中原人对边僻的岭南不甚了解,所以将广源州及其相邻的广大地区的同族人均称为广源州蛮,用广源州蛮的称呼来涵盖今广西西南、云南东南的壮族及越南北部的侬人。

在宋人及以后的学者观念里,广源州蛮的范围等同于唐代的西原蛮。

如《宋会要辑稿.蕃夷五》说:

"侬氏,广源烛也,其先韦、黄、周、侬四氏为首领,互相动掠,唐邕管经略徐申抚之。

"《文献通考、四裔考》则直接把宋代广源州蛮之事叙述在唐代西原蛮事迹之后,换句话说,就是在元代马端临的观念中西原蛮和广源州蛮是一脉相承的。

   有宋有代活跃于今滇东南、桂西南及越南北部的是以侬氏为产的壮族先民。

唐末以来侬氏就取代黄氏把持西原蛮地区,首先登场的侬氏首领有员州侬金勒、侬金澄、侬仲武和屯洞侬金意等。

在侬智高起义前活跃于历史舞台的侬氏首领有知党犹州侬全福、知万涯州侬存'在武勒州侬当道以及特磨道(今云南广南、富宁)的侬夏卿等。

侬智高起义失败的,侬氏势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部分侬姓改从他姓。

《桂海虞衡志.志蛮》说:

"智桂西、滇东南、越南北部的大姓。

据史载,在宋神宗元丰七年为邕管羁縻州洞的许多首领是侬姓族人,如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归附的七源州属下林洞首领侬善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五月归附的邕州缘边溪洞首领侬广琳,册封为定远将南侬族的主要来泊。

中国壮族的侬支系,自称布侬,主要分布在广西靖西、德保和云南文山州的砚山、广南、文山、麻栗坡、马关等地。

与壮族自称布土的支系合起来,约占壮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强。

越南侬族总人口超过6万据1982上越南人口统计资料)。

位居越南53个少数民族的第二位。

   在"右江溪洞之外",还有"依山林而居,无酋长版籍"的山僚,地域上与侬氏杂居,住在边僻山区,尚未得到王朝的恩准而自置州洞。

这部分僚人又称"花角蛮",元初曾与特磨道侬氏产生纠纷,遭到云南参政忽速刺的攻击。

《经世大典.招抚总录》载:

"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十二月,云南省参政忽速刺攻破花角蛮等寨,其酋长韦郎遁走。

初,广南西道宣抚使兼知特磨道侬士富上言,安宁州沈法昔,招引唐兴州黄梦祥、漂碎县林言与花角蛮围土富所居,杀掠,夺虎符,执其子信以去。

又攻其峨州隘岸百姓,既而又言梦祥结盼望殿州岑聪引归仁州、归洛州、上降州、利州军四千人烧劫罗佐州官农郎生所辖那闷村豚那寡州南村、鲁谷村、富州那罗村。

……十月三日,忽速刺进讨,十二月七日过昔阳江,经杜箐,九日至花角蛮木苇寨,破之。

十二日,攻其寨第一门,贼败夺门。

盖其寨十三重也。

十四日九道进攻,自辰鏖战,第次破其门,日暮入寨,贼败走,蛮酋韦郎达不知所在。

"花角蛮去特磨四日程,安宁州十日程,离唐兴州、睢殿州皆八日程。

特磨道元代设广南西路安抚司,治所今广南县城。

忽速刺十月三日进讨花角蛮,第四天过昔阳江(今西洋江),可知,花仍蛮的势力范围当在今西洋江流域云南广南县与广西田林县接壤地带。

在山僚的西面,今云南文山州境内又有与山僚相近的罗坐、夜回等部落。

《桂海虞志·志蛮》说:

"而峨州(今富宁剥隘)以西又有罗坐、夜回、计利、流求、万寿、多岭、阿悮等蛮,谓之蛮尊,酋自谓太保。

大抵与山僚相似,但有首领耳。

"

   

(二)滇东、黔西之僚

   唐代,今滇东及黔西的百越系统民族多称为蛮,计有蛮、东谢蛮、西赵蛮等。

   蛮《旧唐书·南蛮传》说:

"蛮,首领亦称谢氏。

其地北至充州一百五十里,东至辰州(今湖南沅陵)二千四百里,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九百里……西至昆明(今大理洱海一带)九百里。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遗使来朝,以其地为州,拜(谢龙羽)刺史,封夜郎郡公。

"从记载来看,蛮位于今贵州大部分地区,且括云南东部一些地区。

以州为中心,因其与汉代的夜郎国有关,唐朝封其首领为夜郎郡公。

   东谢蛮与南谢蛮《旧唐书·南蛮传》载:

"其地在黔州(今四川彭水)西数百里,南接守宫僚,西连夷子,北至白蛮。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谢)元深入朝……以其地应州(今黔东南这台江、剑河至黔南的三都一带),仍拜(谢)元深为刺史,隶黔州都督府。

又有南谢首领谢强与西谢邻,共元深来朝见,为南寿州刺史,后改为庄州(今福泉、龙里、贵定、惠水、独山等地)。

"东谢、南谢蛮因部落首领的名称而得名。

   西赵蛮《旧唐书·南蛮传》载:

"西赵蛮,在东谢之南,其界东至夷子,西至昆明,南至西洱河。

山洞阻深,莫知道里。

其风俗物产与东谢同。

首领赵氏,世为酋长。

有户万余。

贞观领赵磨为刺史。

"明州在今贵州省贞丰县。

西赵蛮亦因其首领之姓氏而得名。

   宋代,蛮,西谢、南谢蛮,西赵蛮的首领谢氏、赵氏已衰落。

黔西南、滇东地区各部族首领为龙氏、方氏、张氏、石氏、罗氏把持,史称"西南番"。

《文献通考·四裔考》把"西南番"之事迹叙以"夜郎国"条下,可见"西南番"的主体民族当为夜郎之后唐代的僚族。

《宋史·蛮夷四》载:

"黔州、涪州徼外有西南夷部,汉部,唐南宁州,、昆明、东谢、南谢、西赵、充州诸蛮也。

其地东北直黔、涪,西北嘉、叙,东连荆、楚,南出宜、桂。

……宋初以来,有龙番、方番、张番、石番、罗番,号"'五姓番'。

皆常奉职贡,受爵命。

诸番部族数十,独五姓最著,程氏、韦氏皆比附五姓,故号'西南七番'云。

"《文献通考·四裔考》引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曰:

"南方曰蛮,亦曰西南番,今郡县之外,羁縻州洞虽故地毕蛮地,犹近省民,供赋役,故不以蛮命之。

过羁縻则谓之化外真蛮也。

区落连互湖广,接于西戎,种类殊诡,不可胜计。

此等前世盖尝内附,建黔师府于融州以统之,今融帅已罢,一切化外也。

融在徭洞之南,蕃蛮之东,蛮时出州县城廓,以蜜蜡、草香等贸易,每岁圣节亦有赴燕设者,其称大小张、大小王、龙石腾谢等,谓之西南番。

"宋代融州治所在今桂北融水,州境包括三江、罗城及贵州从江等县,其西之西南番人地方,当括今黔南的惠水、长顺、都匀、独山、荔菠乃至西南、滇东的部分地区。

   到了元代西南番的主体称为八番,也有称为西南五番、西南番、大龙番者。

《元史·地理志》说:

"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宣慰使塔海以西南八番、罗氏等国已归附者……洞寨凡千六百二十有六,户八十万一百六十有八。

西南五番千一百八十六寨,户八万九千四百。

西南番二百一十寨。

大龙番三百六十寨。

"

   唐代的牂牁蛮、谢蛮,宋代的西南番,元明以后是仲家的主要部分。

清《滇南志略》卷三:

曲靖府的"仲人,与黔省仲家苗同一族,宋时隶摩弥部"。

据民间传说今宁蒗县境内的仲家(壮族),是200多年前从贵州等地逃荒而来,如永宁镇高河坎和氏的迁徙路线是:

贵州贵阳府――老历老巴苏――热那三把打――热那口呆坡――包谷山――达洛思巴――白牛厂――白渠坝――三棵树――古泽尔――托甸――嘎尔村――高河坎。

 

   (三)滇南之僚

   僚子张九龄《曲江集.敕安南首领爨仁哲学》载:

"僚子首领阿迪。

"阿迪所统领的僚族在接近安南都护府之地方,即相当于今云南省文山州和红河州东南部。

《新唐书.地理志》载:

"安南经交趾太平百余里至蜂州,又经南田百三十里至恩楼县,乃水行四十里至忠城州,又二百里至多利州,又三百里至朱贵州,又四百里至丹棠州,皆生僚也。

"峰州(今越南山西省)至丹棠州(今红河上寨忽)千余里之区域皆为生僚。

由此可知,唐代自今越南北部沿红河而上至今云南文山州一带皆为僚人居住区。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记载:

唐咸通年间"南诏两陷交趾,所杀虏且十五万人。

留兵二万,使(杨)思缙据交趾城,溪洞夷僚无远近皆降之"。

汉晋时,这一带主要是僚、鸠僚的分布区。

   棠魔蛮唐.樊绰《云南志》卷四载:

"棠魔蛮,去安南管内林西原十二日程。

溪洞而居,俗养牛马。

比年与汉博易。

"由于安南经略使苛政,棠魔蛮不堪忍受,"结南诏将段酋迁陷安南都护府,号白衣没命军"。

这里所说的"白衣没命军",是南诏所建立的沿红河下游的"白衣族"组成的部队。

《云南志》中的棠魔蛮是"白衣"中的一部分。

江应梁先生指出,"百夷"就是从唐宋时期的"白衣"演化而来。

林西原当在今越南老街附近,棠魔蛮居住地当在今红河州南部。

汉晋时期,这一带属兴古郡的"鸠僚部"。

   (四)蜀僚

   唐代,僚人分布在四川的大部分地工。

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代四川共有55州,其中33州有僚。

住在今四川西昌、盐源一带达陕西汉中市的僚人称为"剑南诸僚"。

在今重庆至贵州通义一带的僚人唐代称"南平僚",宋代称为渝州蛮。

   蜀僚普遍与汉人杂居,在长期的、越来越密切的交往过程中,僚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互相学习、互相支援,僚族逐渐地接受汉族的经济文化方式与生活方式,甚而与汉族通婚,最后变成汉族,极少部分融合于彝族或其他民族之中。

   宋、齐、梁时期,僚人所在之地,汉人少。

中央王朝由于分裂争战,虚弱不堪,大片土地荒废不置郡县,或虽置郡县,亦仅能控制城镇周围之地。

很多地方完全成为僚人的世界,与汉族接触少,僚汉的融合很缓慢。

北周以后,汉人逐渐增多,封建统治者在很多地方重新开置郡县,僚人与汉人交往增加,民族融合速度加快。

至隋唐,全国统一,封建统治势力进一步深入到长江以南的山区以及内地的穷乡僻壤,开置了更多的郡县,并在少九民族聚居区创设羁縻州,从而僚汉融合大进一步。

涪江以东至巴岭(今米仓山、大巴山)地区,接近中原,僚汉融合较快,约在唐代后期已基本融入汉族。

到了南宋,岷江、沱江中下游地区,除个别地方尚有少数孓遗外,不再有僚人的踪迹。

今重庆、涪陵以至贵州遵义的南平僚也大致在南宋中期与汉人融合。

宜宾、泸州以南的僚人自唐代以来也在逐渐汉化,但其汉化的速度比较迟缓,直至明代中期为止,这一带的僚人还是对封建王朝的一个严重威胁,直到万历初年平定"都掌蛮"以后,融合的速度才加快。

元代称宜宾、泸州以南的中分僚人为土僚。

元.李京《云南志略》载:

"土僚蛮,叙州南、乌蒙北皆是。

"于清代他们中的大部分已从汉俗言语。

光绪《叙州府志》卷二十二引《珙县志》:

"土僚……县属此类颇少……间或有之,亦我改汉装。

"同书卷四十三引《高县志》:

"土僚……能说汉话,衣冠尽同。

"凉山州之一部人,即晋代的越崔郡范围,魏晋前有濮人居住,东晋以后迁入部分僚人。

直至近现代,在今甘洛、石棉县境内,尚有僚人的后裔……曲曲怀。

《清溪县志》载:

"曲曲乌,僚也。

"根据1949年以前马长寿先生的调查,其语言、风俗已基本上同化于彝族,但仍还有僚人的遗俗。

如其男女之名以行闪称:

男名阿暮、谟列、谟甲等,女名阿宜、阿格、阿介等。

这与《北史.僚传》所载僚人的称呼略同。

   (五)夷子

   与今金沙江流域的壮族关系密切。

据《新唐书.南蛮传下》所记载的"夷子",分布区域变动不大。

道光《云南通志》引《伯麟图说》说:

"羿子,一名沙兔,昭通府属有之。

"乾隆《镇雄县志》卷五说:

"沙兔,一名仲家。

"时至今日,禄劝县彝族仍称壮族为"沙兔濮"。

据禄劝县壮族老人讲此地的潘家是从昭通巧家搬来的。

   三、元至民国的侬人、沙人、土僚与仲家等

   元至民国时期云南壮族有侬人、沙人、土僚、仲家等支系,主要分布在广南、文本、开化3府及其相邻地带。

   

(一)侬人

   侬人来源于唐宋时期的西原蛮。

其得名,始于宋代。

明史家说其来源与侬智高有关。

如明天启《滇志》卷三十说:

"侬人,其中在广南,其首为侬智高裔,部夷也自号侬。

"清代史籍沿用此说。

乾隆《开化府志》卷九说:

"侬人,广南侬智高遗种,散居八里十之五六。

"民国年间的典籍亦我用此说。

如民国《马关县志》卷二:

"侬人系出僮人,来自邕州,宋时侬智高据邕州作叛,狄青讨平之,智高部众多溃入滇边,遂聚族居焉。

侬人之名,此其开始。

"

   当代学者对侬人这一称谓作出不同解释,众说纷纭。

我同意梁敏先生的观点,他说:

"壮族的自称很多,有布壮、布依、布土、布曼、布板、布饶、布生、布央、布弄、布扁、布岱等,其中的'布'是壮语的指人量词,有'个''族'等意思,后面的字,除土、饶、弄、板等少数字外,其余的大抵是各地壮族人民的自称,别无他义。

   明代侬人的主要分布区在广南府和临安府的王弄山、安南、教化三部长官司。

景泰《云南图经志》卷三说:

广南府"其地多侬人,世以为侬智高之后"。

明天启《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