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书信.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5382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恩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书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马恩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书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马恩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书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马恩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书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马恩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书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马恩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书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马恩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书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马恩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书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马恩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书信.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马恩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书信.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马恩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书信.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马恩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书信.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恩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书信.doc

《马恩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书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恩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书信.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恩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书信.doc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书信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毕生理论创作中,不仅有像《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这样的不朽巨著,还有很多他们之间,和他们与其他理论家进行思想交流的书信。

这些书信探讨了一系列深刻的理论问题,这些思想都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讨论的,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发展脉络。

在关于唯物史观的书信中,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新经验,概括了与错误思想进行斗争的理论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唯物史观发展的不同阶段。

一、书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一)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

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

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

决不能。

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

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

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相应的政治国家。

这就是蒲鲁东先生永远不会了解的东西,因为,当他从诉诸国家转而诉诸社会,即从诉诸社会的正式表现转而诉诸正式社会的时候,他竟认为他是在完成一桩伟业。

”(《马克思致安年科夫》)

(二)生产力具有客观性、历史性,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连续性。

生产力的客观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它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既得力量;二是它是由客观的物质的要素构成的,而且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连续性,每一代人都在继承前一代人的创造的生产力的基础上连续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之根据,在于劳动过程的连续性。

“这里不必再补充说,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

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

后来的每一代人都得到前一代人已经取得的生产力并当作原料来为自己新的生产服务,由于这一简单的事实,就形成人们的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这个历史随着人们的生产力以及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越益发展而越益成为人类的历史。

由此就必然得出一个结论:

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这种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

”(《马克思致安年科夫》)

(三)生产关系的特点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生产关系式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生产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同样处于历史的变化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

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具有客观性,各种生产关系本质上不是按人们的意志任意构成的,也不是按照人们的意愿选择的。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表现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生产关系就能为生产力迅速发展提供广阔的场所;当生产关系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并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对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可分析为:

第一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的适合是具体的、历史的、落后或超过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都是不适合的表现。

第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在国际性发展背景下以具有民族性特点的方式表现出来。

第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表现,具有整体的统一性和具体的多样性的形式。

第四生产关系同生产力是否适合的标志,是看它能否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以及能否提高经济效益、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蒲鲁东先生混淆了思想和事物。

人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已经获得的东西,然而这并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在其中获得一定生产力的那种社会形式。

恰恰相反。

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com-merce]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

——我在这里使用“commerce”一词是就它的最广泛的意义而言,就像在德文中使用“Verkehr”一词那样。

例如:

各种特权、行会和公会的制度、中世纪的全部规则,曾是唯一适应于既得的生产力和产生这些制度的先前存在的社会状况的社会关系。

在行会制度及各种规则的保护下积累了资本,发展了海上贸易,建立了殖民地,而人们如果想把这些果实赖以成熟起来的那些形式保存下去,他们就会失去这一切果实。

于是就爆发了两次霹雳般的震动,即1640年和1688年的革命。

一切旧的经济形式、一切和这些形式相适应的社会关系、曾经是旧社会的正式表现的政治国家,当时在英国都被破坏了。

可见,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

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

”(《马克思致安年科夫》)

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性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

(《马克思致安年科夫》)

(四)关于阶级斗争理论

阶级和阶级斗争不是永恒存在的社会现象,而是随着生产的出现、发展和消灭的。

何谓阶级呢?

列宁给出了科学定义: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阶级斗争就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的斗争,无权的、被压迫的和劳动的群众反对特权的压迫者和寄生虫的斗争,雇佣工人或无产者反对私有主或资产阶级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对立统一观点和矛盾分析法在阶级社会的具体运用,是无产阶级政党认识和研究阶级社会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和科学方法。

在1852年3月5日马克思给约瑟夫魏德迈的书信中写到他在阶级斗争理论中的一点贡献:

(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点历史阶段相联系;

(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表面了同资产阶级在阶级斗争理论上的根本区别,揭示了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发展的历史,阶级存在具有历史性和暂时性,为我们把握阶级、国家和政治革命发展的规律性提供了总得指导思想。

“至于讲到我,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

在我之前,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

我的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

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点历史阶段相联系;

(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

像海因岑这类不仅否认阶级斗争,甚至否认阶级存在的无知蠢材只不过证明:

尽管他们发出一阵阵带有血腥气得和自以为十分人道的叫嚣,他们还是认为资产阶级赖以进行统治的社会条件是历史的最后产物,是历史的极限;他们只不过是资产阶级的奴才。

这些蠢材越不懂资产阶级制度本身的伟大和暂时存在的必然性,他们的那副奴才相就越令人作呕。

”(《马克思致魏德迈》)

(五)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根本的和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是人类生活最一般的本质活动,又是规定和制约人类生活全部领域的基本实践活动;既是社会物质生活本身,又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

社会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首要的、决定性的意义。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

”(《马克思致库格曼》)

(六)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其核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广义指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狭义则专指关于社会关系的意识,即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社会意识首要和基本的功能是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有维护和批判现实的功能,社会意识的实践功能主要表现为它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对人的活动起发动和指导的作用。

“物质生存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这些物质生存方式起作用,然而是第二性的作用。

”(《恩格斯致康施米特》)

(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的复杂体系。

在迄今为止的文字记载的社会历史中,它主要是指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

上层建筑具有反作用,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在经济基础起决定作用的前提下的反作用,因而是第二位的,不能超过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

经济基础的决定性和上层建筑的能动性的统一,体现了历史观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这里包含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的全部关系,它强调说明:

第一在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是决定性的东西,第二这个规律是客观的,必然的,是人们不能违反的。

“……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

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

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

阶级斗争的政治形式及其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确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的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而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即这样一些事物和事变,它们的内部联系是如此疏远或者是如此难于确定,以致我们可以认为这种联系并不存在,忘掉这种联系)向前发展。

”(《恩格斯致约布洛赫》)

“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

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

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恩格斯致约布洛赫》)

(八)合力论思想

合力广义上讲,指的是把作用于社会历史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这个系统形成一种合力,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前进;狭义指的是在考察个人意志作用时,把许多单个人的意志融合成一个总的平均数叫做合力。

“但是第二,历史是这样创造的:

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

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恩格斯致约布洛赫》)

“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

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致约布洛赫》)

“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

因此,这里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

这种技术,照我们的观点看来,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被奴役的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等等。

”(《恩格斯致博尔吉乌斯》)

“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

这是在归根到底总是得到实现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

”(《恩格斯致博尔吉乌斯》)

(九)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所谓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保持一致和平衡。

主要表现为社会意识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发展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各种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

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

18世纪的法国对英国来说是如此(法国人是以英国哲学为依据的),后来的德国对英法两国来说也是如此。

但是,不论在法国或是在德国,哲学和那个时代的普遍的学术繁荣一样,也是经济高涨的结果。

”(《恩格斯致康施米特》)

“经济在这里并不重新创造出任何东西,但是它决定着现有思想材料的改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式,而且多半也是间接决定的,因为对哲学发生最大的直接影响的,是政治的、法律的和道德的反映。

”(《恩格斯致康施米特》)

“历史思想家(历史在这里应当是政治、法律、哲学、神学,总之,一切属于社会而不是单纯属于自然界的领域的简单概括)——历史思想家在每一科学领域中都有一定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从以前的各代人的思维中独立形成的,并且在这些世代相继的人们的头脑中经过了自己的独立的发展道路。

当然,属于本领域或其他领域的外部事实对这种发展可能共同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这种事实本身又被默认为只是思维过程的果实,于是我们便始终停留在纯粹思维的范围之中,而这种思维仿佛顺利地消化了甚至最顽强的事实。

”(《恩格斯致弗梅林》)

“由于通常把原因和结果非辩证地看作僵硬对立的两极,完全忘记了相互作用。

这些先生常常几乎是故意地忘记,一种历史因素一旦被其他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原因造成了,它也就起作用,就能够对它的环境,甚至对产生它的原因发生反作用。

”(《恩格斯致弗梅林》)

(十)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社会的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唯物史观强调社会的发展服从于自身的客观必然性,反对把历史看作偶然事件的堆积。

历史发展进程中,必然性指的是经济必然性。

表现为:

经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是上层建筑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们的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经济的发展决定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经济发展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历史进步是受内在的的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支配的。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自己的历史。

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正因为如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

在这里通过各种偶然性而得到实现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

”(《恩格斯致博尔吉乌斯》)

唯物史观科学的阐明了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相互关系及其杂历史上的作用,并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关系中,正确地论述了伟大人物的产生。

“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

”(《恩格斯致博尔吉乌斯》)

二、对唯物史观书信中观点的理解

(一)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结果

这是马克思提出的一种认识社会历史的新的思维方式,即必须从认识人的活动去认识社会。

社会不是人们活动之外存在的某种抽象的存在或“独立的人格”,它就是人们的社会活动本身;我们在分析、认识社会历史的时候不能抛开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必须从分析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出发,说明个人在有目的支配下的活动是如何交互作用中形成社会历史的客观性、规律性。

当然我们必须要承认生产力对历史的决定作用。

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生产力是不能脱离人的意识目的独立存在的,生产力也是包含着目的性因素的。

但也不能简单的用生产力的物质性来说社会历史的客观性。

马克思从人的目的性的额交互作用来说明社会历史的客观性。

他说: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

所以生产力士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生产力,决定于再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

由于后来得每一代人所得到的生产力都是前一代已经取得而被他们当作原料来为新生产服务这一事实,就形成人们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历史。

”由于人们对以前所形成的生产力不能选择,所以对自己的生产也就不能进行选择,所以生产力是前代人与后一辈人交互作用形成的,这也就说明了生产力的客观性。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如果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就不能存在和发展,人类就不能继续存在和发展。

生产力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生存额基本条件,因为它是人类获得生活资料的唯一途径。

也就是说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决定了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

这一历史规律的解释原则不是物质决定性的原则,是人的生存原则,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是解释历史中的一切关系的终极尺度。

所以说社会史人们交互作用形成的。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问题

在这八封信中,有很多内容都论述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问题。

主要探讨了上层建筑的独立性问题,经济不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问题,还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问题。

上层建筑的独立性表明,上层建筑既被经济决定,又不完全被经济决定,这种独立性也是相对的,在独立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受经济决定。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领域仍然可以拉第一小提琴。

”经济的作用也是有条件范围的,经济并不能创造出任何东西,但是它决定着现有思想资料的改变和进步发展的方式,这一作用也是间接发生的。

按照一些传统观点会认为经济看成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作用,这样就否定了上层建筑的作用。

经济并不能决定历史的一切,知识决定了啦他能决定的东西。

现实的历史事件并不完全由经济决定。

恩格斯说:

“恐怕只有书呆子才会断定,在北德意志的许多小城邦中,博兰登堡成为一个体现了北部和南部之间经济差异、语言差异,而且自宗教改革以来也体现了宗教差异,的强国,这只是由经济的必然决定性决定而不是由其他因素决定……要从经济上说明每一个德意志小邦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那么,要不闹笑话,是恨不容易的。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规定、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相互作用中,每一方都是通过相互作用中,经济仍然是历史发生作用。

这二者的相互作用中,经济仍然是历史发展的经济原因,“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基础上的相互作用。

(三)关于合力论

恩格斯用同一个时代的人们之间的交互作用解释人的目的性活动形成的社会历史何以客观的。

恩格斯用个人之间的意志的相互作用说明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为什么是客观的。

恩格斯用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解释历史客观性,就把历史客观性同自然客观性却别开来。

历史客观性不仅不排除个人的主观意志的作用,而且是以这些主观意志为前提的,如果没有作为“分力”的个人的意志参与交互作用,就不会有作为“合力”的客观的历史结果,因为合力正是由所有的“分力”的客观的历史结果,因为合力正是有所有的分力的交互作用形成的。

“交互作用”只是抵消了各个作为“分力”的意志中的相互冲突的方面,然而他们的共同要求却以扩大的形式在历史结果中实现出来。

因而合力并没有消除各个分力的作用,而是把它们包含于其中。

合力的历史结果的客观性本身即是个人选择的交互作用。

客观性由主观性的相互作用形成,这种客观性才是历史的客观性。

这种对客观性与主观性关系的理解才是真正的历史辩证法。

(四)马克思与恩格斯唯物史观书信的比较

在这八封书信中,有三封是马克思的,比较集中的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

总体看来,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与马克思的思想是一致的,无实质差别。

但他们的书信都有一定的历史时间背景,对所著论著与其他学者的交流,因时代需要、学术分工与思辨风格的不同,恩格斯的书信不是对马克思思想的复制。

三、学术界对唯物史观书信选的研究状况

我国学术界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书信的重视是不足的。

原因可能是,第一书信不同于科学论著和正式论文,都是未经发表的言论,也就可能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所以缺乏科学性;其次书信的言论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因此对问题的论述也就不系统,不利于我们对唯物史观做系统研究。

因此对唯物史观书信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和错误认识。

关于唯物史观书信的研究的著作不多,主要有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八封唯物主义书信研究》,主要研究的方向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思想、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问题,还有历史发展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问题。

关于这八封书信的主要研究论文有:

2011年5月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恩格斯晚年书信对唯物史观的理论贡献》、2010年3月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充分重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恩格斯致布洛赫(9月21—22日)》、2009年5月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恩格斯晚年书信中的历史唯物主义——以<致约﹒布洛赫>、<致康﹒施米特>、<致瓦﹒博尔吉乌斯>为例》2009年1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理论的重大贡献》、2008年11月社科纵横《恩格斯万年的有关书信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2008年2月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合力论中的当代现实意义摆正自己的位置》、2008年第五期理论探讨《论恩格斯晚年书信对唯物史观的贡献》、2006年第二期学术论坛《恩格斯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贡献——纪念恩格斯逝世110年》、2005年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历史的辩证法——晚年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解读及其当代价值》、2001年第一期石油政工研究《抽象的理论和具体的现实——读恩格斯致康﹒施米特的信》、2004年第12期山东社会科学《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千年华章——解读马克思1852年3月5日给魏德迈的信》、1999年3月柳州师专学报《论恩格斯“意志合力论”的历史辩证法思想》、1996年十月理论导刊《关于社会结构中挤出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思考——学习马恩唯物史观八封书信的体会》、1993年1月贵州民族学院学报《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读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991年第二期科学社会辑刊《读<恩格斯致约﹒布洛赫的信>》、1988年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恩格斯意志“合力”思想及其意义——读恩格斯<致约﹒布洛赫>》、

2010年1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重点学科主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内涵的小型座谈会,除重点学科的成员外,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庞卓恒、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所长张顺洪应邀出席。

与会学者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八封信”入手,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发展唯物史观,自觉地用唯物史观指导世界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在会议上就“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