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5465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docx

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调研

 

关于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的

调研报告

——以乐陵、沾化为例

 

XX团队

指导教师:

XXX

 

2011年9月

 

目录

一、摘要

二、社会实践概况

2.1、实践背景

2.2、实践目的

2.3、团队以及团队成员简介

2.4、实践日程

三、主体内容

3.1枣业种植篇——乐陵小枣

3.1.1乐陵枣业发展现状

3.1.2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3解决对策及方案

3.2枣业加工篇——沾化冬枣

3.2.1沾化枣类加工业发展现状

3.2.2枣业加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2.3解决对策及方案

四、社会实践感受与心得

五、附录

附录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附录2、2011年乐陵市“枣节”导游词

附录3、参考文献

附录4、社会实践宣传报道情况

附录5、社会实践照片选

 

一、摘要

鉴于黄河三角洲生态开发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我们选择对黄河三角洲的特色产业(尤以乐陵县沾化县为例)状况发展状况进行调研,采取实地调查、访谈、电话采访等多种实践方式,探究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关问题的解决提出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特色枣业

二、社会实践概况

2.1实践背景

2009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见附录一),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意味着黄河三角洲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的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

农业的发展始终是基础,加快高效特色农业开发建设,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基础支撑,对于修复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涌现出一批农业区域特色农业明显的发展典型。

区内各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努力培植区域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基本形成了以寿光蔬菜、莱州玉米种业、沾化冬枣、阳信鸭梨、无棣小枣、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蜜桃等为代表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典型,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探索了路子。

山东省德州乐陵市积极贯彻政府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主动顺应农业产业化,近几年取得非常突出的效果。

乐陵金丝小枣历史悠久,其栽培始于商周,盛于明清,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目前,乐陵全市百万单位面积耕地全部实现枣粮间作,枣树总株数2500万株,年产量达1亿公斤,而且品质优良,味香肉甜,营养丰富。

近几年来,乐陵市委、市政府出台大量有利于小枣生产的优惠政策,乐陵著名产枣乡镇朱集镇农民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引导下,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大面积的枣粮、枣菜、枣果间作种植,目前,乐陵市朱集镇全部耕地实现枣园化,形成了树上三千元,树下吨粮田的产业化格局。

原枣生产及枣产品开发、深加工给群众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小枣产业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为提前步入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滨州市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打造面向京津唐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同时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擦亮“粮丰林茂·北国江南”品牌。

98年前,该县仅有5家枣制品企业,但如今全县从事枣制品加工的企业已迅速发展到35家,标有产地沾化“金丝”、“金曼”、“健源”、“伊人”、“金地”等二十多个商标、上百个品种的果脯类枣制品迅速风靡大江南北、华夏大地。

沾化枣制品加工业能力逐年成倍增长,当地金丝小枣资源远远满足不了现有企业。

于是,河北沧州红枣、乐陵金丝小枣以及新疆、山西、河南等地的滩枣、大枣、雪枣等枣原料大批量的运往沾化,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沾化枣制品加工业居全国“龙头”的地位。

目前,沾化的枣制品企业每年能“消化”来自各地的原枣达6万多吨,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销售总量占据了全国同类产品终端市场70%的份额,吸纳从业人员近万人,形成了诸如“长思”、“智神”、“山水人”、“奥赛”等30多个全国知名品牌。

2.2实践目的

为深入推进学生社会实践经历教育,加强学生的道德性、思想性、创新性与特色性建设,增强团队凝聚力,丰富自身的社会经历,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及社会竞争力,我们新迹团队开展了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活动。

鉴于黄河三角洲地区涵盖产业之繁,调查范围之广,实践难度之大,我们选择以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尤以德州乐陵和滨州沾化为著)为具体调研方向。

此次调研以探究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的发展状况,剖析发展经验和不足,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为目的,旨在挖掘乐陵沾化特色枣业的发展契机,同时对于黄河三角洲区域这一特色产业的发展前景提出发展建议和意见。

此次专题调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黄河三角洲特色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乐陵市和沾化县有着积极的意义。

调研期间,团队走访了相关地区与景点,对当地农民进行了调查,采访了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乐陵市、沾化县特色枣业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就当地特色枣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与意见。

团队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呼吁当地政府、企业与农民树立高效、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推动黄河三角洲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与统一。

2.3团队及团队成员介绍

XXXXXXX简要介绍

2.4实践日程

实践前期准备工作:

实践时间及地点:

2011年8月27日-2011年8月28日山大

实践内容:

27日,完成准备会议,确定成员分组及成员分工,明确调研的具体方向以及思路。

28日,完成宣传物品采购,路线规划以及当地政府机构、生产基地以及相关企业的联系。

实践经历:

实践时间以地点:

2011年8月29日-2011年8月31日乐陵

实践内容:

29日,与乐陵市人民政府以及乐陵市农业局取得联系,在农林负责人张科长的安排下,我们了解到了乐陵枣业大体的发展规模与状况。

经工作人员建议,确定下站目的地---朱集镇。

30日,朱集镇政府左超副镇长,热情接待了团队成员,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通过和左镇长的交谈,我们得知了近年来乐陵金丝小枣发展现状。

31日,采访朱集镇的居民和枣农,询问化肥农药的使用对枣的质量和产量的影响以及绿色生态农业中化肥农药的特点或改进,然后,前往国强亚联农庄访问学习,最后离开朱集镇,向实践活动的第二站滨州沾化县进发。

实践时间和地点:

2011年9月1日-2011年9月2日沾化县

实践内容:

9月1日,在滨州市沾化县健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枣业深加工方面的学习与调查。

获知了枣业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严峻问题。

9月2日,参观文明全国的沾化冬枣种植区,完成与枣农的采访、调查。

实践后期总结工作:

实践时间和地点:

2011年9月3日—2011年9月10日山大

实践内容:

对所获资料进行整理,依据得到的信息,编写了关于黄河三角洲特色枣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三、主体内容

3.1枣业种植篇——乐陵小枣

3.1.1乐陵枣业发展现状

山东乐陵小枣因其掰开后能牵出缕缕金黄色细丝,被誉为“金丝小枣”。

乐陵金丝小枣历史悠久,其栽培始于商周,盛于明清,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目前,乐陵全市百万单位面积耕地全部实现枣粮间作,枣树总株数2500万株,年产量达1亿公斤,而且品质优良,味香肉甜,营养丰富。

科学种植、标准化管理,已经成为乐陵金丝小枣产业升级的保障。

2001年,乐陵市被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和“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金丝小枣之乡”,并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金丝小枣标准化生产基地。

2006年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同年,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乐陵金丝小枣原产地域保护标志(现称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上,乐陵富硒金丝小枣和乐陵无核小枣在1000多种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被确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荐食品,今年乐陵金丝小枣又成为上海世博会特许供应产品。

著名的产枣乡镇朱集镇地处鲁西北平原,隶属山东德州乐陵市,距乐陵市中心7.5公里,全镇人口62000人,耕地面积7.5万亩,2006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群众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朱集镇是一个以小枣产业为龙头,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乡镇。

 朱集镇小枣栽培历史悠久,始于商周、兴于魏晋,盛于明清,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至今,全镇仍有2000多株千年古枣树枝繁叶茂,年年果实累累。

明清两代,乐陵小枣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为恢复农业生产,曾颁诏天下,倡导当地群众大量栽种枣树。

明代万历年间,乐陵知县王登庸也主张让农民多种枣树。

抗日战争期间,乐陵枣树大量被毁,朱集镇枣树也受到了巨大损失。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乐陵小枣得到了新的发展。

1965年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同志来乐陵视察工作,到我们朱集镇大常村视察枣树生产,鼓励发展小枣产业,并亲笔写下“因地制宜,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词,为小枣产业的长足发展,指明了方向。

  独特的气候环境和上级政策引导、政策扶持,为朱集镇小枣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朱集镇地处鲁西北平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寒夏热,年平均气温12.4℃,年平均日照2701小时,太阳辐射量高,昼夜温差较大,土壤类型为潮土,PH值在7.2-8.4之间,土壤肥力高,耕性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3%,地下水资源丰富,是适宜枣树生长的最佳气候条件。

近几年来,乐陵市委、市政府出台大量有利于小枣生产的优惠政策,朱集镇农民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引导下,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大面积的枣粮、枣菜、枣果间作种植,目前,朱集镇全部耕地实现枣园化,形成了树上三千元,树下吨粮田的产业化格局。

原枣生产及枣产品开发、深加工给群众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小枣产业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为提前步入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集镇是乐陵金丝小枣的原产地,小枣品种集全国之大成,品质优良,种类繁多,共分为鲜食、制干、观赏、入药等几大类,主要包括原生枣金丝小枣、金丝无核、长红、元红、酸枣、翠枣、瓜枣、梨枣、茶壶枣、磨盘枣和科技培育的冬枣、富硒金丝小枣、金丝2号、3号、无核2号等173个品种。

由于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不但延续了千年原生小枣的稀有品种,还综合运用高科技手段研发了像金丝2号、3号、无核2号、富硒金丝小枣等一些高产、保健类小枣,小枣的品种数量明显增多。

  “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化产业化经营,实施标准化生产,发展品牌农业”。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朱集镇党委、政府立足发挥小枣这一传统特色产业优势,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大力实施“枣树富民”战略,先后出台了“人随地走,地随树走,谁种谁有,50年不变”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并狠抓优化提纯和嫁接改良,建成总面积1万亩的富硒金丝小枣生产基地5个,总面积10万亩的金丝小枣标准化生产基地40余个,申请了小枣原产地保护,重点发展绿色无公害小枣生产,枣树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小枣品质、产量都得到大幅提高。

目前,以朱集镇为中心的50万亩耕地基本实现枣园化,年产干枣1亿公斤,仅此一项,全镇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据浑然天成的枣林风光,深挖革命老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乐陵制订了旅游业长期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建成了50万亩的枣园游览区,该区是全国最大的千年人工结果森林。

游览区内,田园结合,田中有园,园中有村,村中有园,园、林、村错落有致,风光旖旎,景色别致,享有“天然氧吧”美誉。

同时还集中财力、物力,根据一些古今名人与枣乡的渊缘和一些民间典故,先后开发建设“李先念题词碑”、“乾隆御赐枣王牌”、“母子树”、“百枣园”、“结义园”、“枣林幽径”、“乐福州”、“观光塔”等20多处旅游景点。

并健全、完善餐饮、住宿、购物等配套旅游设施,镇区开发建设了鲁北最大的枣都商贸城,每年接待游客可达30万人次,旅游收入5000多万元。

2001年,我们组织成立了朱集镇旅游公司;2005年,景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AA级旅游景区”,被山东省环保局命名为“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

3.1.2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乐陵站的调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位热心司机。

司机师傅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用信息。

他说到,乐陵这边的枣产量很大也很有规模,是一大特色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乐陵的枣业深加工业发展不规范,也不成熟,这样使得农民因为种枣所得并不是很高。

枣子的品种虽然很多,其副产品却较少。

此外,司机师傅还告诉我们朱集镇是金丝小枣之乡,那里的枣产业在乐陵市总产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几乎家家都种有枣树。

而在对朱集镇政府左超副镇长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作为乐陵产枣量最多的地方,朱集镇每年的枣产量占整个乐陵市总产量的80%-90%,枣树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

朱集镇人民因种枣产枣而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60%-70%,可见枣业在朱集镇经济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此外,还得知了近年来乐陵金丝小枣发展的一些状况。

如招商引资引进枣制品加工企业,延伸枣业的产业链,提高了乐陵小枣的附加值。

近几年企业和枣农更加注重生态和高效。

国强集团注入资金和技术,开发国强亚联农庄,试用新型无公害农药,但是范围有限。

除了与政府相联系,我们还与当地的枣农进行了交流。

经过采访可以看出乐陵枣业近几年取得不小的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但是乐陵目前小枣生产加工中存在的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深加工企业数量太少,金丝小枣的品牌在市场上也没有真正打响。

左超副镇长道出了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市政府下发了文件不允许农户刨枣树。

这种做法无疑会严重束缚乐陵市小枣业的长远发展。

即使可以招商引入深加工企业,也因为土地问题而无法落户。

由上,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一、结构性矛盾突出。

首先,品种过于单一。

普通金丝小枣占全县枣树面积的90%以上,冬枣、早脆王、绵枣等鲜食、加工品种面积较少。

另外,金丝小枣本身品种混杂,还有一定数量的劣质品种的存在。

其次,枣园树体过密、枝量过大。

近年来,部分枣农为了追求产量,不断在行间、株间加种枣种,过分增加单位面积小枣株数,有的枣园每亩高达70多株,影响了通风透光,导致品质下降,更有甚者由于枣园的长期郁闭,在品质下降的同时,产量也开始下降。

同时,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开发区规划》出台后,乐陵市政府为朱集镇政府下达一项硬性要求,不允许枣农刨枣树。

对此,农民的看法颇为不同,有人认为这是为了保护老一辈留下的宝贵财富,更是发展特色枣业的要求,因此无可厚非,枣农应该配合执行;而有的人则认为这种强制的要求限制了他们的选择,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多样化,降低了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病虫害防治技术落后,无公害生产形势严峻。

  金丝小枣大面积栽培后病虫害十分严重,而当地枣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落后,无公害生产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滥用农药。

无论什么病虫害,无论发生在金丝小枣的哪一生长期,枣农一律农药应对。

二是滥用激素现象严重。

以赤霉素为例,按要求只允许在枣树花期喷用,以提高坐果率,但许多枣农在冬枣果实膨大期也多次喷用,使商品果的激素残留严重超标,果皮增厚,脆度降低。

三是化肥使用量超标。

无公害农产品施肥以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为主要方式,有针对性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但实际生产中,为了结大果和提高产量,枣农过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中甚至产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

三、市场风险更大

首先,由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一旦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或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枣子的价格出现大幅度变动,很容易导致农民歉收,不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

其次,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从树上摘下的枣子需要经过晾晒才可以出售,因此枣子成熟时期的天气状况也是影响枣子产量,以致人民收入的一个关键因素。

据悉,一棵枣树所有产量只能收获三分之二,也就是有三分之一是坏的枣子,这个浪费是很惊人的。

由于存在以上几个问题,枣业类似于农业,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靠天经营,农民也是靠天吃饭,要维持一个稳定的产量与收入,就需要改变现状。

四、科技人员少,科研和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该县虽然有专门的科技队伍,并建立了枣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但由于经费不足,真正从事红枣技术研究、技术推广的人员少,还远不能满足该县红枣产业发展的需求。

五、原产地域保护不够,品牌保护意识差。

  经济目光短视导致大量冬枣苗木外运,而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如光照、气候、土壤等都会影响金丝小枣的品质,因此外地金丝小枣的上市既对乐陵金丝小枣的外埠市场造成冲击,也会对乐陵金丝小枣的品牌形成负面影响。

3.1.3解决对策及方案

针对枣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解决:

一、调整品种结构,优化发展布局。

一方面,在乐陵大力推行枣树品种结构调整,尽快以高接换头的方式将劣质枣树和未结果普通枣树改接成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冬枣、早脆王、金丝丰、金丝蜜、无核红等优质品种,使鲜食、制干、加工类枣的结构更趋合理。

另一方面,搞好鲜食枣等配套产业的发展。

积极开展不同成熟期鲜食枣品种合理搭配、设施化错季栽培调控果实成熟期和货架短期保鲜、产后贮藏保鲜等系列技术开发、推广,结合对现有的气调保鲜进行改进,实现鲜枣的周年或亚周年供应。

同时,积极拓宽红枣的开发领域,利用现有的金丝小枣资源、改接成茶壶枣、胎里红、龙枣、葫芦枣、辣椒枣等观赏品种,做成枣树盆景到大中城市销售,为枣农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二、抓好无公害生产,确保乐陵小枣在全国市场的主导地位。

面临农药消耗过量,农药残留严重的问题,农民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大力研发效用好,同时药物残留较少的农药。

建议在产区建立生产资料准入制度,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按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严格限制小枣生产贮藏过程中的农药、化肥和生长调节物质的施用,保证乐陵产业的无公害生产经营。

优先施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限制或逐步取消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施用。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国强亚联农庄便十分注重此问题,国强集团聘用专业人员研究特效农药,努力解决上述问题,与此同时,国强集团利用温室大棚培育不受季节影响的新品种,使得枣子的收获不再受天灾的影响,这种思路与实践无疑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三、狠抓综合防控,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近几年枣果采收期的自然灾害,已成为影响枣果丰歉和枣农收入的重要因素。

提高枣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已成为今后的工作重点。

一是完善防灾预案。

林业、气象、枣区乡镇,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要建立自然灾害气象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和处置程序,并将工作职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员,及时发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充分利用电视、培训、简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各种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枣农生产自救能力。

二是采取分期采收的方法,适量销售鲜枣,减少了后期不确定性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三是充分利用好各类烘干设施和冷库短期贮藏鲜枣,规避采收期的阴雨天气。

四、转变政府职能,搞好综合服务。

一是加强基层林业站建设。

加大基层站的人员配置,将广大有真才实学的人员充实到基层、充实到专职管枣的队伍中,发挥技术专长,将新技术、新农药、新品种通过培训、指导、试验示范等措施手把手传授给农民,使农民受益。

二是发展壮大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枣协会、研究会、合作社等民间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职能,广泛开展农户之间的互相合作和联合,把分散的枣农组织起来,统一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活动,发挥规模生产的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加大对压级、耍秤,掺假施杂坑害枣农、客商的不法商贩打击力度。

同时,要对枣农、加工、销售摊点企业进行诚信教育。

在此基础上,按照扶优和促强的原则从资金、税收等方面对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

四是为降低自然灾害对枣产量的影响,减小因天灾而歉收的风险,政府应大力宣传自然灾害保险,向枣农们宣传保险知识,争取为每棵枣树都录有保险,以保证灾害期间的收入。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乐陵红枣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是充分发挥“乐陵金丝小枣”证明商标和原产地域保护的作用,唱响金丝小枣这一传统品牌。

通过加强和规范证明商标的管理,打击不符合标准的劣质小枣假冒“乐陵金丝小枣”的行为,维护消费者、生产、加工、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使乐陵的金丝小枣真正成为市场上的拳头产品、名牌产品,确保金丝小枣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是积极筹办乐陵金丝小枣旅游文化节。

这是让甜美清香的乐陵金丝小枣真正走出深闺,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枣产品卖难、卖贱,到卖优、卖品牌再到卖旅游、卖枣文化的必由之路。

3.2枣业加工篇——沾化冬枣

3.2.1沾化枣类加工业的发展状况

98年前,该县仅有5家枣制品企业,除金丝食品有限公司,其他四家处于半亏损状态,产品质量差,价格低,仅靠当地市场销售,如今全县从事枣制品加工的企业已迅速发展到35家,标有产地沾化“金丝”、“金曼”、“健源”、“伊人”、“金地”等二十多个商标、上百个品种的果脯类枣制品迅速风靡大江南北、华夏大地。

产品“进军”超市是各枣制品加工企业市场营销的重点。

目前,沾化枣制品打入了除台湾省以外的所有超市,成为“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大型连锁超市的“当家货架”。

除台湾省、西藏自治区尚未设立办事处外,沾化这30多家枣制品加工企业已在全国各省、大城市都建立了办事处、销售网络,并打入了加拿大、美国等国外市场。

沾化枣制品加工业能力逐年成倍增长,当地金丝小枣资源远远满足不了现有企业。

于是,河北沧州红枣、乐陵金丝小枣以及新疆、山西、河南等地的滩枣、大枣、雪枣等枣原料大批量的运往沾化,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沾化枣制品加工业居全国“龙头”的地位。

目前,沾化的枣制品企业每年能“消化”来自各地的原枣达6万多吨,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销售总量占据了全国同类产品终端市场70%的份额,吸纳从业人员近万人,形成了诸如“长思”、“智神”、“山水人”、“奥赛”等30多个全国知名品牌。

3.2.2枣业加工业存在的问题

在滨州市沾化县健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我们进行了枣业深加工方面的学习与调查。

健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李主任热情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向我们介绍了健源1997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壮大史。

我们从收购来源、加工流程、副产品种类、政府政策支持、技术发明与创新以及发展瓶颈等方面进行了咨询。

通过交谈我们发现,健源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本地、河北沧州、陕西、山西以及山东乐陵等产枣地进行收购,收购的枣子运回厂内,进行去核、消毒、加工、真空包装等一系列的流程。

健源名下拥有长思和奥赛两大商标品牌,在全国有200多个客户和销售点,但是出口量比较小。

随着近几年劳动成本的提高,健源逐渐走上了机械化,甚至自我研发设备,并于2007年建立新厂,陆续投入使用。

但是,机械化只是刚刚起步,要走的路还很长。

从健源的发展历程看,它所采取的战略是成功的,但是作为农产品加工方面的企业,发展前景堪忧。

虽然目前从市场来看,枣产品因2008年的自然灾害供不应求,而且销售量每年均增长10%—15%,但是农产品的发展面窄,在食品创新上难以突破,大都以传统食品为主。

现今枣业加工业多以小厂为主,难以获得规模效益。

由上,我们得到以上结论:

一、沾化冬枣产业链条难以拉长。

产业链条的长短、“链条节”的多少,一般决定着农副产品转化增值的大小。

在目前的发展情况下看,冬枣依然以鲜食为主,只有一个链条节,也就是说仍然停留在出卖原料上;再者冬枣的营销距离也短,绝大多数就地出售;还有就是当地倒卖、坐地贩销、互相杀价等恶性拉长产业链条的现象,在沾化相当程度地存在。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是体制封闭和地域封闭;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三是科技开发推广困难。

沾化冬枣销售渠道拓宽程度依然不够,销售不畅。

这主要是指冬枣市场发育仍然不全。

从目前农村冬枣市场发育情况看,总的是发育滞后,不能适应冬枣和生产要素流通的要求。

具体表现在:

冬枣市场建设滞后,缺乏集中性、大规模、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冬枣市场,下洼镇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