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范围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56228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范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范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范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范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范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范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范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范围Word文件下载.docx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范围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范围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范围Word文件下载.docx

一种货币成为外汇的条件:

1.自由兑换;

2.普遍接受性。

14、外汇期货:

外汇期货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依据现在约定的比例,以一种货币交换另一种货币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

15、套汇:

利用同一时刻在不同汇市上的汇率差异,通过买卖外汇而赚取差价的行为。

16、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外币(1,100,等)折算成若干单位本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中国等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实行这种标价方法。

17、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本币(1,100,等)折算成若干单位外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美国、英国、欧元区等国家和地区实行该标价方法。

18、汇率制度:

又称汇率安排,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表明各国货币比价确定的原则和方式。

19、固定汇率制:

是指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选择一个基本参照物,并确定、公布和维持的本国货币与该单位参照物之间的固定比价。

参照物可以是黄金,或一种或一组外国货币。

20、浮动汇率制:

是指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干预而形成的汇率。

21、清洁浮动:

又称自由浮动,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市场力量自发地决定。

22、铸币平价:

是指在金属本位制度下,两国货币的汇率是通过两国货币的含金(银)量的比较决定的。

是金属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

23、欧洲债券:

由借款人在本国之外的资本市场发行,不以发行所在国的货币为面值的国际债券。

24、国际储备:

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而持有的、能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

25、国际清偿能力:

主要包括一国政府与国际金融机构或其他国家政府之间所达成的临时性筹借资金的各种协议。

26、自有储备:

主要包括一国的货币性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IMF储备头寸以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余额。

27、离岸金融市场:

在原货币发行国以外经营该国货币借贷业务的市场。

28、第八条款国:

根据IMF协定经常账户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的成员国。

(一)名词解释

29、国际货币体系:

各国政府为国际间各种交易支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包括对此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机构。

30、特里芬两难: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必须保持经常项目下的贸易赤字,让其他国家获得足够的美元;

另一方面,美元价值稳定和信心,要求美国必须保持经常项目下的贸易顺差。

31、欧元:

1999年1月1日起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个国家(欧元区国家)正式使用,并于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1国的货币。

二、思考题

1、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的原则是什么?

(1)按复式记账法记账,即每笔交易都由两笔数值相等方向相反的账目表示。

借方记:

本国商品劳务进口支出、对外资产的增加、对外负债的减少;

贷方记:

本国商品劳务出口收入、对外资产的减少、对外负债的增加。

(2)采用权责发生制,即经济交易发生的时间或记录日期的确定以所有权发生转移时确认。

(3)进出口的计价以离岸价记

2、国际收支失衡的衡量标准和口径是什么?

 

衡量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看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

(1)贸易收支差额:

出口大于进口时为贸易顺差,反之为逆差

(2)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3)基本账户差额

(4)综合账户差额

3、国际收支平衡表各帐户间有什么联系?

(1)各账户间是一种平衡关系。

经常账户的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差额+错误和遗漏账户的差额=0

(2)如果划一条线,把国际收支平衡表区分为两个部分,其线上所有项目差额的合计必然等于线下所有项目差额合计的相反数。

(3)一笔交易可能同时涉及多个账户

4、国际收支失衡原因分析。

1)临时性不平衡。

是指由临时性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这些临时性的因素有季节性因素、自然灾害、突发性疾病流行和政治动荡等。

2)周期性不平衡。

是指由于经济周期引起国际收支失衡。

每个国家的经济都具有周期性。

一般来说,一个周期通常包括经济繁荣、经济衰退、经济萧条以及经济复苏四个阶段。

四个阶段中经济特点具有显著差别。

每个阶段经济发展对于国际收支都会发生影响,阶段不同,影响不同,因此国际收支也会出现周期性失衡。

3)货币性不平衡。

由于货币性失衡引发国际收支失衡。

一国(或地区)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物价水平就会上涨或者下降从而影响本国进出口,引发国际收支失衡。

当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时,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如果汇率不作调整,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将会下降,导致出口减少而进口需求则会增加,贸易顺差减少,甚至出现贸易逆差,进而导致国际收支的失衡。

4)收入性不平衡。

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化引起国际收支失衡。

当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率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时,人均收入越高,进口增长越快,企业会增加进口生产资料,个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也会增加,同时出口商品由于国内需求大,出口相应减少,由此形成贸易逆差,导致国际收支的失衡。

5)结构性不平衡。

是指一国产出结构(主要是指可贸易产品结构)与世界市场需求结构脱节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这种失衡具有长期性质,需要国际收支失衡国家的经济进行结构性的调整来予以纠正。

5、2008-2013年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有些什么变化?

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按课程教学要求分析,符合实际,分析全面,自圆其说。

第二章

6、简述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答:

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是指由市场这只"

无形的手"

来实现的国际收支调节,即在政府没有干预的情况下,由市场经济中的其他变量与国际收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来实现的国际收支调节,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必然引起其他经济变量的变化,而后者反过来又会引起国际收支失衡的缩小,通常,国际收支的失衡会引起汇率、物价、国民收入、利率的变化,而后者的变化又会改变国际收支的失衡。

①纸币本位固定汇率制:

本国赤字 

 

外国盈余

↓ 

外汇储备下降 

外汇储备上升

↓ 

货币供给下降 

货币供给上升

利率上升-----------→利率机制←----------------利率下降

国内支出下降------→收入机制←--------国内支出上升

工资物价下降-----→相对价格效应←-----工资物价上升

进口需求下降-----→国际收支改善←-----进口需求上升

②纸币本位浮动汇率制:

→本国商品相对价格下降→出口增加

逆差→外汇汇率 

逆差改善或消除

→外国商品相对价格上升→进口减少

③国际金本位制:

国际收支逆差

黄金外流 

黄金内流

货币供给量量减少 

国内一般价格水平下降 

价格上升

出口商品价格下降, 

出口减少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国际收支顺差

7、试述一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选择。

政府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的手段有融资和调整两大类。

调整又包括支出变更政策和支出转换型政策。

具体有:

1)外汇缓冲政策:

指一国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临时向外筹借资金来抵消超额外汇需求或供给。

2)财政和货币政策:

a.政策效应(紧缩)--通过乘数效应--国民收入减少--国民商品劳务支出下降--进口减少;

b.政策效应(紧缩)--利率上升--吸引资金流入减少资金流出;

c.政策效应(紧缩)--诱发国内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价格下降--刺激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3)汇率政策:

一国当局利用汇率的调高或调低控制进出口,从而达到国际收支的平衡。

4)直接管制:

一国对国际经济交易直接严格的行政管制,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

8、为什么会产生内外均衡目标的冲突?

因为当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时,它一方面要保持自身的相对稳定、避免通货膨胀、失业等宏观经济失衡现象,同时,也要利用经济的开放,通过商品、劳务、资金的国际流动来增加本国福利。

内外均衡的统一,即内在稳定性与合理开放性的结合就成为政府的政策目标。

但是,直接影响内外均衡目标的变量很多。

在开放条件下,这些变量通过各种机制发生着复杂的联系。

在开放经济的运行中,经济同时处于内外均衡区间的情况是很少的,各种变量变动造成的冲击都会实现经济的稳定与开放。

在一些区间内或状态下,经济的内在稳定性与合理开放性的要求使这些变量的调整方向是相反的,实现某一目标会带来另一目标的恶化。

这就形成了内外均衡的冲突。

9、如何搭配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内外均衡?

蒙代尔认为如果每一种工具被合理地指派给另一目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最佳调控目标。

提出"

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提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工具的指派原则:

即以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目标的指派方案。

适当搭配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

①当经济状况处于衰退/国际收支顺差--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②当经济状况处于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③当经济状况处于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紧缩财政政策和扩张货币政策④当经济状况处于衰退/国际收支顺差--扩张财政政策和扩张货币政策。

第三、第四章复习

(二)思考题

10、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1)国际收支状况

  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就会增加该国的外汇供给和国外对该国货币汇率的需求,进而引起外汇的汇率下降或顺差国货币汇率的上升;

反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就会增加该国的外汇需求和本国货币的供给,进而导致外汇汇率的上升或逆差国货币汇率的下跌。

  在国际收支这一影响因素中,经常性收支尤其贸易收支,对外汇汇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通货膨胀程度

  通货膨胀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长期、主要而又有规律性的因素。

3)利率水平

  一国利率水平的高低,是反映借贷资本供求状况的主要标志。

即看汇率的预期变动,只有当外国利率加汇率的预期变动率之和大于本国利率时,把资本移往国外才有利可图。

  一国利率水平相对提高,会吸引外国资本流入该国,从而增加对该国货币的需求,该国货币汇率就趋于上浮。

反之,一国的利率水平相对降低,会直接引起国内短期资本流出,从而减少对该国货币的需求,该国货币汇率就下浮。

  但是,利率的变化对国际资本流动影响的程度多大,还要看是否满足利率平价理论。

  4)经济增长率差异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经济增长率相对较高,其国民收入增加相对也会较快,这样会使该国增加对外国商品劳务的需求,结果会使该国对外汇的需求相对于其可得到的外汇供给来说趋于增加,该国货币汇率下跌。

5)财政收支状况

  当一国出现财政赤字后,其弥补方式不当,汇率就会出现波动。

6)外汇储备的多寡

  一般情况下,一国外汇储备充足,该国货币汇率往往会趋于上升;

外汇储备不足或太少,该国货币汇率往往会下跌。

7)中央银行干预

  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下,中央银行介入外汇市场直接进行货币买卖,对汇率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其效果也是极明显的。

11、汇率的变动对一国经济的有哪些影响?

并结合实际谈谈2005年来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一国的经济有重要的影响,以贬值为例,分析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1)对本国贸易收支的影响,本币贬值后本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本国的贸易收支改善。

对本国非贸易收支的影响,本币贬值可以改善本国的非贸易收支。

(2)汇率变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对贸易品价格的影响,二是对非贸易品价格的影响。

以贸易品为例,当本国货币汇率下降时,以本国货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提高,带动国内同类商品价格上升,还会促使其他商品价格上涨。

(3)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本币对外贬值后,单位外币能折合成更多的本币,就会促使外国资本流入增加,国内资本流出减少:

二是如果出现本币对外价值将贬未贬、外汇汇价将升未升的情况,则会通过影响人们对汇率的预期,进而引起本国外逃。

(4)汇率变动对外汇储备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

对一国外汇储备规模,实际价值的影响,影响储备货币的地位。

(5)对一国国内就业、国民收入及资源配置的影响。

(6)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货币贬值,使对方国家货币相对升值,汇率战、贸易战由此而生。

(结合实际自己发挥)

12、对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进行比较,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分析我国目前适合什么样的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联系:

都是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区别:

①两者概念不同:

固定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与黄金或某种货币保持固定汇率的制度;

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根据市场供求变化,任其自由涨落,各国政府或央行原则上不加限制也不承担义务来维持汇率的稳定的制度。

②两者发展历史不同:

历史上经历的固定汇率制有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目前的固定汇率制一般是汇率盯住美元;

而浮动汇率制晚于固定汇率制产生。

③两者汇率决定基础不同:

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由铸币平价决定、纸币本位下的固定汇率由黄金平价决定;

纸币本位下的浮动汇率由两国纸币代表的价值量决定。

④两者各有优劣:

固定汇率制避免了汇率风险,利于长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但为了实现国际收支均衡要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

浮动汇率能促进自由贸易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国际收支均衡无需牺牲国内经济,且能防止国际游资冲击避免了爆发货币危机,但外汇市场的波动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

我国目前适合的汇率制度:

管理浮动制(达到浮动与管理的平衡点)

(下面这部分可自由展开,合理即可)

我国近年来国际贸易活动日益频繁,我国已经连续几年处于国际收支顺差,我国一直通过增加国际货币储备(主要是美元)来稳定汇率上升的压力。

但是随着顺差量逐年递增,我国的贸易伙伴(欧盟、日本)提出异议,它们与美国一同对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提升其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我国政府权衡利弊,于2007年开始实行人民币升值,虽然此次升值比例较大,但是仍为政府管理下的升值,并没有完全按照市场供给需求放开人民币汇率。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需要实行有浮动的汇率制度,这样能够保证我国的国际贸易长久平稳地发展下去。

同时,我国有许多中小型出口企业,外贸依存度高,如果人民币实行完全浮动制,这些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竞争优势会瞬间变得很弱,短期内会有损其发展。

并且,人民币汇率骤然上升会导致对外资吸引力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在以经济建设为主要目标当下的中国,外资撤离或减少都不利于其发展。

因此,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动力这个角度来看,我国需要实行有管理的汇率制度。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适合使用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并且我国政府应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动而合理变动汇率管理的力度和强度,做到浮动与管理最佳结合的管理浮动制。

13、分析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

1)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

经济规模较大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往往选择弹性较大的浮动汇率制。

经济规模小和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倾向于选择钉住汇率制,这主要是由于它们承受外汇风险的能力较差。

2)经济开放程度。

外贸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反映一国经济的对外依赖程度。

贸易依存度越高,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冲击力越大。

这样的国家适于采用弹性较小的汇率制度。

3)对外贸易的地域和产品的多样性。

若一国进出口贸易集中于与某一个贸易伙伴国之间,则钉住该国货币有助于贸易发展。

若进出口贸易集中于某几个国家,则钉住某个货币篮有助于贸易发展。

4)相对通货膨胀率。

若一国通货膨胀率相对高于他国,那么它更需要利用浮动汇率制自发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以摆脱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纪律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约束。

5)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

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高或金融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家,需要采取弹性较大的汇率制度。

在货币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实行钉住汇率。

14、分析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

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五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

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15、国际储备的构成和作用。

构成

(1)自有储备:

货币性黄金;

②外汇储备;

③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④特别提款权贷方余额。

(2)借入储备:

①备用信贷;

②互惠信贷协议;

③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

作用--

(1)弥补国际收支差额,维持对外支付能力;

(2)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国货币汇率;

(3)信用保证;

(4)赢得竞争利益。

16、影响一国国际储备需求的因素。

国际储备规模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

经常储备量--最低点;

保险储备量--最高点。

适度的国际储备量则介于两者之间。

1.经济开放和对外依靠程度;

2.汇率制度和外汇政策;

3.外汇管制;

4.对外筹措应急资金的能力。

17、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及特点。

构成:

我国的国际储备资产同样由黄金、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IMF的储备头寸四个部分组成。

特点:

(1)黄金储备的数量稳定;

(2)外汇储备的增长既迅猛;

(3)在IMF中的储备头寸和SDR在我国国际储备中不占重要地位;

(4)我国国际储备的作用正日益全面化。

18、一国国际储备需求的因素,并分析我国目前的国际储备规模是否适度?

(要点)

我国当前的国际储备量过多,社会经济开放程度提高,与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出现大规模的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急剧扩大。

措施:

应对外汇储备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建立和健全外汇管理制度,成立外汇投资管理公司,将超量的外汇储备按一定的比例投资于外国政府债券、存入外汇银行、投资国外房地产与股票、进口一部分国内急需的关键技术与设备,使国际储备保持适度规模,有效促进经济增长。

(自行展开)

19、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和特点。

发展:

1)美国国际收支逆差;

2)生产和资本国际化;

3)1957年的英镑危机;

4)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除外汇管制;

5)美国政府对资本输出入的限制措施;

6)银行的自由经营。

1)市场范围广阔,不受地理限制,是由现代通讯网络联系而成的全球性市场,但也存在着一些地理中心;

2)交易规模巨大,交易品种、币种繁多,金融创新极其活跃;

3)独特的利率结构;

4)一般从事非居民的境外货币借贷,所受的管制较少。

20、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

第一,确定国际清算和支付手段来源、形式和数量、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必要充分的国际货币,并规定国际货币及其同各国货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